2020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科學與藝術工作坊舉辦

2020-12-13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7月20日-24日,2020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工作坊(以下簡稱工作坊)舉辦。本屆工作坊由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委員會主辦,李政道圖書館、李政道研究所和設計學院共同承辦,首次採用雲課堂形式線上開展。

自2018年舉辦首次科藝工作坊以來,碩果纍纍,捷報頻傳,多件作品入選大展或刊登在權威期刊。今年防控疫情的考慮下,科藝工作坊秉承開拓創新和交流共享的理念,開創了「四個首次」創新課程模式:首次線上課程、首次設置交叉學科分組、首次開展預習交流、首次課程內容對社會公開。工作坊共接收來自20所高校和單位的38名工作坊學員,人數遠超往屆,且學員的專業背景和年齡分布較為多樣,除藝術、設計以外,還有理工科專業,既有在校學生、也有青年藝術家、民間藝人,年齡最小的15歲,最大44歲。

7月20日,工作坊舉行開班儀式,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副主任、李政道先生代表王垂林,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長顧威,李可染畫院院長李庚, 2018主題畫作者、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朱剛,2019主題畫作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袁佐,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首位系主任陳益新,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特聘教授徐海光,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特聘教授、李政道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何紅建,李政道研究所科研辦公室主任李晟,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系副主任孔繁強,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系講師李鵬程,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副書記袁繼軍等出席儀式。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李新碗主持開班儀式。

 

袁繼軍介紹了本次工作坊的三位班主任。學員進行了自我介紹與預習成果展示。在李政道圖書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師生們一同雲參觀李政道圖書館,感受李政道先生對於科學事業孜孜不倦的探索、對祖國科教事業的默默付出,以及對科藝結合創新育人的持續奉獻。

 

 

開班儀式舉行,李新碗代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委員會,對參會的嘉賓、老師、學員表示歡迎和感謝。各位專家結合自己的親身實踐,分享科藝結合的心得和創見。

為期一周的工作坊從理論和實踐兩大維度設計了豐富的課程環節,通過預習匯報、分組交流、專家講座、集中研討、創作分享、創意點評等形式,促進師生交流和跨專業研討。徐海光、何紅建、朱剛、李庚為學員帶來了報告,展現了藝術家們廣闊的科學視野與科學家們深厚的藝術情懷。導師團每天在線上與學員答疑交流2至4小時,對各位學員進行了指導,研討科學與藝術如何融合。在緊張的創作研討之餘,工作坊還請往屆科藝大獎賽獲獎者或獲獎團隊,以及InsPUMP思想實驗室分享創作經驗和互動新媒體藝術案例,幫助學員創意落地。

7月24日上午,工作坊組織開展作品概念點評會和結業儀式(以下簡稱點評會),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副書記袁繼軍主持點評會。學員們總共提交了32件創意小稿,分兩個線上會場進行展示交流。專家們從作品對科學主題「自旋」的表達以及藝術表達兩個方面進行指導,學員們的展示與專家們的點評讓各位學員收穫滿滿,也對接下來的創作更有信心。

 

結業儀式上,班主任李晟回顧了一周來的創作交流歷程,鼓勵學員們繼續探索突破自我,創作出好作品。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書記董玉山做總結髮言,對本次工作坊給予了高度評價,歡迎科、藝兩屆專家和學員們繼續參與圖書館的活動,攜手創造更多成果。

科學與藝術的雲端碰撞讓學員們深有感觸:「這一周信息量爆炸,讓我受益良多。」,「在經過了被量子物理暴擊,完全找不到創作方向,一度產生自我懷疑到忽然之間有了靈感……工作坊的整個過程是非常珍貴的⼈生體驗!」,「科藝融合是一件很奇妙的事!」,「老師講得深入淺出,尤其是科普講座,妙趣橫生。」,「學科以及思維的碰撞,給彼此帶來了更多創作的火花。」

雲端慧聚,科藝相遇,期待學員們在今後帶來的更多創意驚喜,共同見證科藝結合實踐育人的嶄新篇章!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舉行 科學家...
    央廣網上海11月2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 通訊員江倩倩)科學與藝術是人類文明的奇蹟,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雙翼。上海交通大學第七屆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簡稱科藝活動)如期開幕,這是科學界與藝術界一年一度的盛會,國內外知名科學家、藝術家代表和科藝愛好者們齊聚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共研科學藝術融合與創新這一深刻命題。
  • 2019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
    1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開幕,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上海科技館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李政道研究所、設計學院、上海月湖雕塑公園承辦,包括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展、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育人研討會等多個精彩環節,科學家和藝術家齊聚一堂
  • 2018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舉行
    2018年11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科學與藝術講座基金系列活動——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作品展開幕式、科學與藝術講座、科學與藝術大獎賽頒獎典禮、科學與藝術育人研討會在李政道圖書館相繼舉行。
  • 第一屆李政道圖書館講解大賽圓滿舉辦
    5月22日,李政道圖書館攜手校團委、「交大-江川」學區辦以及江川學區七所小學,共同開展「交圕·學堂」之「傳科學精神 頌赤子情懷」第一屆李政道圖書館講解大賽。此次比賽是閔行科技節系列科普活動分場之一,大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輪進行,經過激烈的角逐,大學生組9名講解員、小學生組20名小講解員順利晉級決賽。
  • 以"天之語"釋"物之道" 李政道圖書館昨在上海交大落成
    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李政道圖書館昨天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落成,這是上海交大校園內繼錢學森圖書館之後又一座人物紀念館。  李政道是開創華人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大師之一。1957年,剛剛31歲的李政道與楊振寧因共同發現「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稱不守恆」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首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之一。宇稱不守恆定律的提出,為人類探索微觀世界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其後,李政道還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凝聚態物理和量子力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都取得了傑出成就,先後獲得愛因斯坦科學紀念獎、伽利略獎章等諸多獎項。
  • 李政道圖書館在上海交大落成 諾獎獎章證書悉數亮相
    中新網上海12月28日電(記者 許婧)繼錢學森圖書館之後,上海交通大學又一座人物紀念館李政道圖書館28日在該校閔行校區正式落成,館內共收錄論文3400餘篇,手稿5700餘份,信函4萬餘封,以及圖書、音視頻等資料兩萬餘件。
  • 傳承李政道科學精神 院士、科學家「CUSPEA之家」論壇開講共探科技...
    傳承李政道科學精神 院士、科學家「CUSPEA之家」論壇開講共探科技前沿 2020-12-24 20:43:5940多年後,首期「CUSPEA之家」論壇24日在上海交通大學李府交流中心(李政道-秦惠䇹故居)正式開講。  十餘位在不同領域各有建樹的尖端CUSPEA科學家們重聚上海交通大學,以湯超、王中林、謝心澄三位院士為代表先後分享各自研究成果,共同探討科技發展最前沿問題。
  • 傳承李政道科學精神,上海交通大學成立全球CUSPEA之家
    11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成立全球首個「CUSPEA之家」。校長林忠欽院士,學術委員會主任張杰院士,李政道先生代表、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副主任王垂林,中國科學院原辦公室主任柳懷祖,CUSPEA學者協會龐陽、熊泉等共同參加了「CUSPEA之家」揭牌儀式。
  • 92歲李政道先生發來賀信!今天,交大這場視覺盛宴...
    李政道先生致信李政道先生在為本次活動的信函致辭中寫道:「時間之河的流動是不可逆轉的,但是在想像的空間中,我們可以令時間之河倒流,並進一步研究微觀環境下物理規律的時間反演對稱性。」他深信,這次舉辦的科學與藝術作品展,能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時間反演」這一科學主題。
  • 張安勝副校長赴李政道圖書館調研
    4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安勝赴李政道圖書館調研,圖書館黨委書記董玉山、檔案文博管理中心總支書記張丹丹、圖書館黨委副書記袁繼軍等參加。為了提升服務能力,給師生和公眾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李政道圖書館在學校「雙一流」文博能力提升專項的支持下,於2019年底啟動展區升級工作。
  • 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召開2019國際學術諮詢會 紮根中國大地...
    11月4-5日,李政道研究所2019年度國際學術諮詢委員會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本次會議旨在為李政道研究所提供學術評估和戰略性諮詢,支持李政道研究所的建設與發展,參會委員包含:瑞典皇家科學院士、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教授Lars Brink,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John Ellis,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Jonathan Feng,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英國杜倫大學教授Carlos Frenk,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教授Thors Hans Hansson
  • 91歲的李政道先生發來賀信,交大這個展不一般!
    科學中需要有藝術的想像力,藝術中需要有科學的道理。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林忠欽在開幕致辭中說:「李政道先生一直倡導『科學與藝術的交融與發展』。讓科藝之光照亮人類前進的步伐,促進科教和文化的繁榮發展,是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圖書館弘揚科學精神與培育藝術情懷的重要使命……舉辦科藝展,激發觀眾的創新思維,傳播科學思想,提升藝術修養,引起社會對科學與藝術相融合的重視,吸引民眾尤其是青少年積極參與其中,在大學校園乃至社會上營造出崇尚科學、熱愛藝術的良好氛圍。
  • 2018李政道圖書館舉辦「交圕·學堂」科普電影展映活動
    2018年11月17日至18日,李政道圖書館再次攜手球幕影院,開展「交圕·學堂」系列科普活動之「球幕宇宙·星空入眸」科普電影展映活動,為上海交通大學師生及廣大社會公眾獻上了一場3D球幕視聽盛宴,通過震撼的觀影體驗,讓觀眾獲得視聽享受的同時,也收穫科普知識。
  • 世界頂級的李政道研究所昨天成立中國物理學界的半壁江山匯聚上海
    原標題:世界頂級的李政道研究所昨天成立中國物理學界的半壁江山匯聚上海今年對諾獎得主李政道(1957年,他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來講,是很特別的一年——2016年是李政道發現宇稱不守恆60周年;上周,李先生剛剛度過90歲生日;昨天,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中國物理學界的半壁江山幾乎都聚集到了這裡。
  • 成為資本向上海交通大學捐贈 支持民意與輿情調查研究
    據上海交大官方網站,2015年11月23日,成為資本創始人及執行董事李世默、成為資本董事總經理、校友沙燁來到徐匯校區老圖書館,代表成為資本籤約支持上海交大開展民意與輿情調查研究,並資助李政道先生宣傳片拍攝製作及其科藝作品徵集與陳列展覽等工作。校長張杰出席儀式,並與來賓就雙方進一步學術合作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 南科大舉辦「2020年藝術與科學大會」
    第六屆全國嗓音醫學論壇(2020'深圳)在南方科技大學成功舉辦。藉由科學設備與技巧,把攝影藝術變為「自由的符碼」;一場科學義診,為嗓音的藝術使用找到方向;學術論壇開講,醫學與藝術同道共話嗓音健康發展……近期於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的「2020年藝術與科學大會」項目以論壇研討、講座、工作坊、展演等形式,聯動科學與藝術界專家學者激發跨界火花,為繁榮學術文化生態做出積極探索,為藝術與科學在學界與業界的融合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 李政道在上海交大建研究所 要吸引世界最優秀科學家
    但他委託長子、李政道圖書館館長、上海交大講席教授李中清,向海內外科學家表達了邀約與期許:希望這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所成為吸引國際頂尖科學家的品牌,同樣也在若干年後造就一批國際頂尖的科學家。 記者了解到,差不多兩年前,李政道給中央領導寫信,表達了關於建立一個世界頂級的前沿科學研究所建議。
  • 李政道圖書館開館 館藏諾貝爾獎章
    東方網12月29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昨天,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落成一座著名科學家紀念館——李政道圖書館。這也是國內唯一一家收藏和展示諾貝爾獎章原件和證書原件的場館。  鐵鏽紅的外牆,走進圖書館,層層階梯向上延伸,似與天相接,拾級而上,每一步都有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信息,宛若一座「諾貝爾山」,這就是李政道圖書館的設計理念。建築面積約6500平方米的李政道圖書館既是一座圖書館,也是一座具有博物館、檔案館、科技館、美術館功能的紀念館。  李政道祖籍上海,開創華人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歷史。
  • FutureLab工作坊|UOB藝術工作坊系列
    FutureLab工作坊|UOB藝術工作坊系列 2020-12-07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第五屆「全球高校海外教育展」舉辦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第五屆「全球高校海外教育展」於12月8-10日舉辦,吸引了來自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30餘所知名高校、上海交大3000餘人次學生參加在線交流與互動。「全球高校海外教育展」由國際合作與交流處主辦,以匯集全球名校資源、為學生提供海外學習信息、為院系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為目標,至今已舉辦五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