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蘭雪慶
12月8日,江蘇博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博遷新材」,股票代碼「605376」)在上交所主板正式上市,公司首發公開發行6540萬股,發行價格11.69元/股。
資料顯示,博遷新材成立於2010年,主要從事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有納米級、亞微米級鎳粉和微米級、亞微米級銅粉、銀粉、合金粉。公司產品是電子信息產業的基礎材料,主要用於電子元器件製造,其中鎳粉、銅粉主要應用於MLCC的生產,並廣泛應用到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通信以及工業自動化、航空航天等其他工業領域當中。
從全球市場範圍來看,各領域對MLCC等電子元器件的需求不斷擴大,整個MLCC等電子元器件行業將迎來較長的行業繁榮期,從而帶動上遊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行業的繁榮。但目前世界上能夠工業化量產MLCC等電子元器件用鎳粉的企業較少。而博遷新材一直致力於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的前瞻性研發和市場化推廣,是目前全球領先的實現納米級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規模化量產及商業銷售的企業。
目前,博遷新材擁有國內大型金屬粉體材料生產基地,擁有物理氣相法金屬粉體生產線92條,其中鎳原粉生產線86條,年生產能力達1720噸;銅原粉生產線4條,年生產能力達122.4噸;銀原粉生產線2條,年生產能力達40噸。公司規模優勢為其控制生產成本、保證產品質量穩定、鞏固客戶關係、開拓市場發揮了顯著作用。
由於MLCC等電子元器件的生產所要求的精細程度極高,進而對金屬粉體材料產品質量和技術指標的要求較高,很多關鍵技術都需要通過非常複雜、細緻的工藝過程來實現。博遷新材生產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的核心工藝為常壓下等離子體加熱氣相冷凝法製備技術,該工藝所需的生產設備均為公司自行設計並組裝。
博遷新材自成立以來,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專利98項:其中境內專利97項,包括發明專利46項、實用新型專利51項;境外(美國)專利1項。公司作為唯一起草和制定單位,負責了我國第一部電容器電極鎳粉行業標準(標準編號:YS/T1338-2019)的起草及制定工作。該標準已自2020年1月1日起實施。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博遷新材經過多年的市場積累,其產品在行業中也樹立了良好的市場形象,獲得下遊客戶的認可。公司與三星電機、中國臺灣國巨、中國臺灣華新科、風華高科等國際、國內電子元器件行業領先企業保持了長期良好的業務合作關係。
招股書顯示,博遷新材2017年至2020年1-6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3億元、5.28億元、4.81億元和2.56億元,預計2020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80億元、扣非淨利潤1.50億元,整體業績呈現穩定增長態勢。
公司表示,未來隨著智能化消費電子產品的普及與更新、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技術等帶來的汽車電子化水平的提高、5G通信的推廣、工業自動化不斷深入、增材製造技術的進步以及航空航天產業的發展,市場對於博遷新材產品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這為博遷新材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次博遷新材登陸上交所主板,募集資金將分別用於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生產基地建設及搬遷升級項目、年產1200噸超細納米金屬粉體材料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二代氣相分級項目等。博遷新材表示,隨著募投項目完成,將進一步完善公司產品結構、提高盈利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