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將重點發展醫療健康產業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北京今年將重點發展醫療健康產業

2019-01-16 02:23:23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2019年01月16日 02:2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陳吉寧昨天參加市政協「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座談會時表示——
  北京今年將重點發展醫療健康產業

  市政協委員、京東集團黨委書記、副總裁龍寶正等19名委員在「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推動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座談會上爭相發言 攝影/本報記者 魏彤

  昨天下午,市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推動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座談會。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等領導出席。馬一德、周志軍等19位市政協委員圍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主題積極建言獻策。陳吉寧用「高頻共振」4個字評價了委員建言對政府改進工作發揮的積極作用,並從人才引進和培養、產業發展方向等方面對委員建議進行了回應。

  創新要素

  要加強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培養

  在創新性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委員們在會上各抒己見。陳吉寧表示,創新要素的核心是人才。人才是北京最大的優勢,北京人才基礎良好,但人才的高度和寬度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更多的頂尖人才,同時要拓展對人才的理解,不只科學家是人才,企業家、產品經理、中介服務都是創新需要的人才。」要注意培養一批愛科技、懂創新、會服務的專業化機構和人才隊伍。同時,國際化人才的數量、結構和國際競爭力、人才國際化發展環境方面還有差距,要努力打造國際人才高地。「我們要特別加強對青年人才的支持和培養。」他特意強調說。

  創新環境

  政府的手不能伸得太長

  政府和市場在產業發展中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市政協委員、市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馬一德認為,目前管理體制的相對落後制約了產業發展的空間,建議政府簡政放權,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讓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對此,陳吉寧首先談了自己對創新的理解:「什麼叫創新?創新是一種生態,需要各種要素相互融合、共同作用,需要敢於作出改變的精神。實踐創新需要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不一定是企業家才有,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企業家精神。通俗地講,就是當你看到一件事情感到不舒服,你就要去改變它,這是一種創新、責任、堅持的精神。」

  當前北京正處於城市更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城市發展模式要調整,減量發展面臨的問題需要解決,「我們必須用新的辦法、必須有新的動力,這就是創新。」陳吉寧表示,科技創新是引領北京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唯一出路。不過,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北京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和科技與產業創新脫節問題並存,科技創新支撐引擎作用不夠。

  陳吉寧表示,近年來北京湧現了不少重大科技成果,孵化了很多創新企業,但「參天大樹」並不多,還缺少世界級的原始創新成果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偉大企業。這表明我們的創新環境和創新生態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他強調,提升和完善創新生態,「政府也是創新的一部分,但政府的手不能伸得太長,學術判斷要留給科學家,產品選擇要留給市場,政府去判斷哪個好哪個壞判斷不了,容易出問題。」

  創新布局

  今年將重點布局醫療健康產業

  對於北京未來的產業布局,委員們極為關注。市政協委員、北京安泰鋼研超硬材料製品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副總經理柳學全提出,在當前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大背景下,北京市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缺少對企業功能做判斷,使大量科技創新成果難以在北京落地。市政協委員、北京佳訊飛鴻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菁建議,加快做強高精尖產業,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對於這些疑問和建議,陳吉寧表示,去年,北京發布了十大高精尖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就是北京科技創新布局的「作戰圖」,解決了北京在產業到底發展什麼、怎樣發展的問題。目前,區域布局需要解決布局分散這個問題,如果每個區都搞大而全,就難以發揮創新的集聚效應。「我們已經明確了各個區的定位,各區要按照這個定位,在細分行業提高聚集度。」同時,還要加強領域布局,「目前北京的科技創新主要集中在信息領域,還有兩個優勢領域沒有開發出來,一個是醫療健康,一個是材料。」北京是全國生命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今年要重點布局醫藥健康,與信息技術一起形成支撐北京發展的『雙發動機』。」陳吉寧還指出,北京還存在與周邊地區產業鏈、創新鏈不銜接的問題,「縱深和厚度不夠,要進一步拉長和延伸,這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要解決的問題。」

  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蒲長廷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市將重點發展現代食品產業
    雙城將建全國綠色有機食品交易中心記者了解到,哈市將以發展現代食品產業為主攻方向,重點推進糧油精加工、果蔬深加工、肉製品加工、乳製品、方便食品、休閒食品、功能性食品製造等協調發展,力爭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目前,已進一步明確了各地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優勢和主導產業。
  • 我省全力打造醫療健康產業高地
    要瞄準國際標準提高水平,下大氣力調優結構,重點發展旅遊、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金融、會展等現代服務業。」2018年7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視察海南時提出:「海南要在健康產業上加大工作力度,把大健康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健康產業既是海南重點發展產業,也是海南自貿區建設中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
  • 樓宇故事 | 「醫療+網際網路」產業融合發展,構建大健康產業江幹模式!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杭州「擁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我區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為樓宇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健康中國」是國家戰略,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最直接、最根本的追求,健康產業也正在被賦予更多的內涵,有報導指出:2020年中國健康產業規模將達8萬億元,健康服務業或成中國未來成長空間最大的行業。
  • 探尋差異化創新發展 京東健康以科技助力醫療健康產業變革
    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利好目前,我國大健康產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特別是「網際網路+醫療健康」行業仍處於發展初期,空間潛力巨大。而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加快,慢性病人群逐年增加,「看病貴,看病難」仍舊是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無疑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新思路。大健康產業,特別是「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加持。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涉及網際網路醫療的政策和規範頻出,釋放出國家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發展的積極信號。
  • 洞察| 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研究
    醫藥健康產業作為成都市重點培養的萬億級產業,是成都市新動能構成的關鍵支撐,預計到2020年,成都醫療健康企業營收將突破 其中,成都醫學城規劃總面積35.57平方公裡,重點聚焦發展「研發和總部、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現代中藥、醫療服務和健康管理」五大產業領域,目前,園區已入駐各類企業1500多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93家,「三醫」類企業263家,生物醫藥重點企業96家。
  • 健康醫療產業成戰略性新興產業 上海打造「5+X」健康服務產業園區...
    中商情報網訊:大健康產業包括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保健品、健康管理、保健服務等領域,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從國際大健康產業結構來看,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仍處於初創階段,產業潛力正在釋放,發展前景無限。我國大健康產業正進入一個高速成長期,尤其是健康管理、專科醫療、健康養生、生物醫藥等領域快速發展。
  • 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將重點發展數字貿易等七大主導產業
    12月11日下午,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推介會在金茂中心舉行。推介會以「共建自貿,共贏未來」為主題,集中推介了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規劃建設情況、區域發展優勢和產業發展方向等相關內容,並就「兩區」建設相關政策進行解讀。
  • 圍爐「健康中國」,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醫療健康產業投資...
    11月27日,第十五屆健康與發展中山論壇、2020年吳階平醫學獎頒獎大會在廣東省中山市開幕,並行論壇醫療健康產業投資專場論壇成功舉辦,共話「健康中國」背景下健康產業的投資機會與發展方向。
  • 醫療衛生健康產業重點看這裡|...
    』關於醫療衛生健康方面小編已經幫大家劃好重點一起來看看吧●推進健康海南建設。堅持中西醫並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健全全省中醫治未病體系,加快推動衛生健康理念和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開展全域腫瘤篩查,促進婦幼、中小學生、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健康。建設優質高效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構建網格化緊密型醫療集團。建設50個省級臨床醫學中心。加強公立醫院建設和考核,強化「三醫聯動」,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完善分級診療制度。
  • 海南優化產業結構,十二大重點產業推動整體經濟發展
    「2018年,網際網路產業保持高速發展,全年營業收入增長40%。」這是今年海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亮眼數據。作為十二個重點產業中發展最快的網際網路產業,如今已在全省範圍內遍地開花結果,成為培育新產業的亮點。目前,全省網際網路企業超過20000家,阿里、騰訊、百度、中國電子、中國電科、華為、中興等超過100家國內外知名網際網路企業落戶,培育了易航科技、我房網等一批優秀本土企業。
  • 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落戶靜海
    ↑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成立揭牌。↑中日(天津)健康產業發展合作示範區舉行了項目集中簽約,13個項目協議投資總額近500億元。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設立中日(天津)地方發展合作示範區,將聚焦健康產業,強化創新要素集聚、高端生產製造、健康生活示範,引進培育優質企業,創新國際化醫療康養機構合作模式,帶動京津冀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 南寧發展大健康醫療產業 今年與浪潮等企業籤約投資總額近8億
    12月15日,南寧市政府在南寧國際會展中心B區新聞發布廳舉行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產業工程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會上獲悉,南寧市積極發展大健康醫療產業,先後出臺《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實施意見》《南寧市推進社會辦醫(國家)聯繫點工作方案》等支持社會力量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的政策文件,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醫養結合」「健康管理」等大健康醫療產業融合發展,提升了醫療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衛生健康服務。
  • 全國首家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平臺成立設立百億發展基金
    浙江省健康產業發展論壇暨浙江省醫療健康集團揭牌儀式現場  浙江在線·浙江城鎮網 07月08日 訊7月8日上午,浙江省健康產業發展論壇暨浙江省醫療健康集團揭牌儀式在望湖賓館順利舉辦。會上,朱從玖副省長為省醫療健康集團揭牌,宣告全國首家省屬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平臺正式成立。
  • 「深港醫療創新合作論壇暨羅湖區生命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在深舉辦
    羅湖區科技創新局局長石興中:羅湖區正著力打造口岸經濟帶,除創新消費外,教育、醫療領域的合作是發展重點。基於生物醫療產業存在研發門檻高、投入成本大、不確定性強等特點,羅湖區也在思考與探索如何創新支持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如何聚合資源促進產業發展。
  • EMBA產業課程丨高速發展 深層變革 創新賦能——記醫療大健康產業...
    從《「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開始,「健康」上升為國家戰略,醫療大健康行業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產業,開啟了又一輪新的發展徵程。同時,隨著人工智慧、5G、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蓬勃發展,不斷激發醫療大健康行業的創新和變革,極大地提升了行業的服務效率和質量,新的醫療形態和模式也不斷湧現。
  • 海南將重點圍繞十二大產業進行招商引資
    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方少民在新聞發布會上重點介紹了海南「十三五」期間重點發展的十二大重點產業,並表示海南省委、省政府會為培育壯大十二大重點產業、推進進一步改革開放、謀求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保障。  未來五年,海南將高起點高標準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加快開放醫療健康服務市場,用足用好先行區9條特殊政策,落實支持社會辦醫的18條政策,引入社會資本投資興辦有規模、有品牌、有特色的醫療機構,著力打造聚集前沿技術、高端人才、一流管理的健康產業區,逐步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業態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產業體系。
  • 康基醫療 以高品質發展助力大健康產業生態
    近年來,我縣大健康產業發展如火如荼,醫療器械產業更是不斷取得新突破。在我縣醫療器械產業中,杭州康基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是重要成員,也是行業的領跑者。  康基醫療始終堅持「規範、專注、開拓、創新」的生產理念,以企業研究院、院士專家工作站為平臺,與全國多家院校及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掌握最新前沿動態,研發生產出符合臨床需求的創新產品,以高品質發展助力打造包括微創醫療器械在內的桐廬大健康產業生態。
  • 聚焦數字醫療健康 加速中國醫藥領域轉型和發展
    近年來,中國政府日益重視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新、大數據的分析和數位技術的應用。今年年初,諾華全球CEO萬思瀚與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2019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會面,雙方達成共識,將共同努力推動北京成為醫療健康創新領域的中心。這一次的「數字創新路演活動」正是基於此共識而創立,由諾華攜手中國創新孵化機構、大學、投資機構、初創公司共同舉辦。
  • 東方華康醫療集團總裁李愛川當選大健康產業發展和醫療健康諮詢...
    2020年7月3日,在浦東新區陽光世界大廈三十樓舉行的上海市衢州商會一屆二次會長會議上,東方華康醫療管理有限公司總裁、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康復分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康復醫學專科聯盟理事、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老年護理分會副會長、上海市衢州商會執行副會長李愛川當選為上海市衢州商會大健康產業發展和醫療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
  • 聯仁健康推動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 助力產業創新發展
    2020年7月10日,由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辦,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委會、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北方)承辦的「開放共享 數創未來——2020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