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留學 ||你絕對沒有聽過的馬來西亞華文腔調!

2021-03-05 新加坡馬來西亞留學黨


馬來西亞華人從小就是受標準的華文教育但是由於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受著多元種族環境的影響,所以當馬來西亞華人在說的中文時就會摻雜著一些馬來語,英語,福建話,客家話,等等,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特別腔調,所謂「馬來西亞華人口音,博大精深」。馬來西亞華文腔有5大特點那就是語言混合、語氣松懶、語氣助詞、隨便創字、隨便連音。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馬來西亞華人常用的華文是如何的吧!走!


他們會把了le, 念成liao, liǎo. 

你吃飽了(liǎo)嗎?你好了(liǎo)嗎?遲到了(liǎo)。放學了(liǎo)。

嗎ma, 念成咩meh, 羊咩咩的咩, 多數用在懷疑想要再次確認的時候

是嗎(meh), 有嗎(meh), 不是嗎(meh)。

那馬來西亞人多數不會念翹舌的音,他們都直接省略掉翹舌的部分。

比如說「誰」,他們都會念 「Sui」又或者是 「Suey」

數學, 他們通常都會念 「Sù Xue」。

可能他們比較懶吧,所以乾脆就不念了,哈哈哈哈。

馬來西亞人很喜歡把東西念成第四聲,基本上什麼東西都是第四聲。

一(yì——輩子,搭車Dà Chē,吃飯 Chì Fàn,喝茶hè chá, 跌倒 dìe dào, 拔草bà cǎo。

馬來西亞人講的華語,摻雜了許多語助詞比如說「啦、叻、咯」,這些是幫助在情緒方面可以表達得更仔細。例如:

這個不會發生的,我不會,不知道

沒有(就是沒有的意思),很美,不要

(就是可以走了的意思),你就好

我就整理出了馬來西亞人用OK在加上語助詞會代表不一樣的意思

1.Okay ah=可以啊

2.Okay mah?=可以嗎?

3.Okay ah?=真的可以嗎?

4.Okay meh=你確定可以嗎?

5.Okay gua=可能可以

6.Okay ba=可以吧

7.Okay lah=當然可以

8.Okay loh=勉強可以

9.Okay hor=再三確認是否可以

10.Okay wor=真的好像可以叻


馬來西亞華人非常的隨性,加上他們語言的融合就慢慢的進化出了馬來西亞華人才聽得懂的詞。

比如說為什麼,他們不說為什麼,他們會用做莫,Zomok

例如:做莫會這樣叻,你做莫沒有找我,你做莫跌倒,等等。

什麼就會變成Somo。

例如:什麼Somo鬼,什麼Somo東西?

Walao eh 這個也是我們自己創的詞,就是表示生氣,不耐煩的語助詞。

例如:Walao eh 你做麼Zomok這樣慢的。Walao eh 都是你啦,害我遲到。

「這樣」我們會縮短把它變成「醬」,「這樣子」我們會把它讀成「醬子」。

例如:不就是醬子咯,容易罷了(liao)你不會嗎meh

不要我們讀成biǎo 

例如:不要(biǎo)去啦,不要(biǎo)這樣子(醬子)

幸好,他們不說幸好,他們會說好彩

例如:好彩我沒有中罰單,好彩我剛才有帶雨傘

放飛機也是他們自創的詞,意思就是爽約的意思

例如:你啊,不要每次放飛機可以嗎?

頂不順,就是不能容忍的意思

例如:我真的頂不順他的臭脾氣啊,他頂不順就走掉了

啊不然叻,ABUDEN,通常是用在不耐煩的時候

例如:你在跑步啊?ABUDEN,你沒看到嗎?


這是馬來西亞華人說話時的特點,無論他們時說中文還是馬來文,他們一定會摻雜一些英文的詞彙進去的。例如:

當他們要說護照的時候,他們不會說護照,他們一定會說「PASSPORT」。

我的PASSPORT 呢?請把我的PASSPORT 還給我。

他們通常也不會說礦泉水,他們會說「MINERAL WATER」。

可以幫我去買瓶MINERAL WATER 嗎?

如果是手提電腦的話,不管任何時候他們都說LAPTOP。

Eh, 你有看到我的LAPTOP 嗎?這家店的LAPTOP 賣多少錢呀?

以上這些呢,我們都為不標準的華文,雖然不標準但是這也是馬來西亞華人擁有的特點,是他們溝通的方式。雖然馬來西亞的華人說的中文不是很標準但是華人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無論身在何方,我們都不會忘了我們的根,我們的文化以及語言。好啦,這集的文章就到這邊啦,想知道更多馬來西亞華人溝通的趣聞請記得關注我們哦!

文章來源:馬來西亞本碩博留學服務中心

免責聲明:文章僅作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留學】你絕對沒有聽過的馬來西亞華文腔調!
    馬來西亞華人從小就是受標準的華文教育但是由於馬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受著多元種族環境的影響,所以當馬來西亞華人在說的中文時就會摻雜著一些馬來語,英語,福建話,客家話,等等,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特別腔調,所謂「馬來西亞華人口音,博大精深」。
  • 馬來西亞華人留學中國:我愛馬來西亞也愛中國
    馬來西亞華人留學中國:我愛馬來西亞也愛中國 2017年04月28日 11:0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馬媒:馬來西亞巫裔女孩愛上華文 延續種族融合共存情誼
    靠與友聯繫維持華語水平升上國中後,由於課業繁忙,而華文班只有放學後才有額外授課,娜迪亞唯有忍痛放棄學習華文。「有太多東西要兼顧,我無法學下去。直到考完馬來西亞教育文憑(SPM)後,我獲得森那美(Sime Darby)提供獎學金到中國升學,這才讓我重拾學習華文的機會。」
  • 馬來西亞《國際時報》:馬來西亞砂拉越的華文報
    馬來西亞《國際時報》總編輯 李福安  (摘要)馬來西亞共有22家華文報,包括日報、三日刊、周報和月刊。
  • 申請馬來西亞紅卡,子女就讀馬來西亞華文獨中
    因此取消了華文中學的津貼,鼓勵華文中學改制成「國民型中學」的華文中學發津貼。  1962年 馬來亞華文中學被迫改為兩個不同的學校體制  ① 接受政府津貼而改制為國民型中學;  ② 拒絕改制沒有得到政府津貼,成為華文獨立中學。
  • 為什麼要去馬來西亞留學?
    為什麼要去馬來西亞留學?很多學生家長青睞馬來西亞留學的原因很簡單:華人較多,有親切感;英語教學,可以多掌握一門語言;生活方式差距小;盛名在外的旅遊國家,風景動人。
  • 【華僑華人】逆流而上的馬來西亞華文教育
    日本侵略南洋之時,為報復此前支持中國抗日的南洋華人,不斷殺害華人、關閉華文學校,剩餘苟延殘喘的華文學校也不得不關閉以確保師生的生存,華文教育因為戰亂而受到阻斷。直到1946年日本人撤離馬來西亞之後,馬來西亞所有的華文學校才重新恢復註冊和招生。然而,英國人重回馬來半島,並在馬來西亞的獨立進程中試圖操控這個國家的未來走向。
  • 根植在大馬的土地上: 馬來西亞華文媒體人的口述故事
    華文教育的衰退直接導致華文媒體從業人員以及華文媒體受眾的減少,最終使華文媒體發展陷入舉步維艱的境地。馬來西亞獨立後不久,馬來政府就出臺規定只有用馬來語教學的學校才能獲得政府津貼。於是,78所華文中學為了獲得政府津貼,轉用馬來語教學,他們被稱作「國民型」。僅剩60所華文中學堅持用華文教學,他們被稱作「獨中」,沒有政府津貼,只能依靠華人社團和民間資助生存。
  • 馬來西亞華文報刊概況
    復刊後,《星洲日報》如鳳凰涅槃,發行量節節上升,很快達到40萬份,逐步拉開與大馬其它華文報的距離,穎脫而成「大馬第一報」。據2004年8月18日尼爾森媒體調查公司所發報告,《星洲日報》每日讀者人數為111.3萬人,為馬來西亞第一大報(含各語種)。  《光明日報》於1987年12月28日由大馬一些新聞工作者創辦,最初旨在為北馬華人社會服務。
  •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薪火仍在燃燒
    1500間華文小學,70間華文中學和一間華文大學以及薪火傳承的基層支持力量!60間中學,馬來西亞得以傳承社稷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血性。教總(華文教師會總會)林連玉老師領導抗爭,粉碎了英國人消滅華文教育的企圖。沒有內奸搗鬼,英國人不敢得罪整個華人社會。
  • 馬來西亞華文水平下滑嚴重 廣告牌常見錯別字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月20日報導,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工作者認為,當地中小學華文教育的發展由於受到師資缺乏等因素的限制,造成華文水平下滑的情況日益嚴重。據報導,馬來西亞民眾的華文水平,與規範化的標準存在著一定距離。
  • 2019馬來西亞小學留學費用
    在馬來西亞,分為國民小學及國民型小學兩種,不乏知名的私立小學。目前,政府小學分成馬來語為主要教學的國型小學(國小);以華語為主要教學的華文小學(華小);及以淡米爾語為主要教學的國民型淡米爾小學(淡小)。雖然教學媒介語不一樣,但都採用共同的課程綱要,而且國文和英文都是華小和淡小的必修必考科。
  • 會議︱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史與馬華文化的現代化轉型
    馬來西亞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國家,而馬來西亞華人又是世界上最多的海外華人群體,也是海外最早開展華文教育的地區。馬來西亞華人的華文教育史見證了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現代化轉型全過程。
  • 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大揭秘
    馬來西亞的尊孔學堂創辦於1906年,坤成女子中學及育才學堂分別創辦於1908年。此後,新式學堂取代了私塾,而現代化華文學堂隨著歷史的推移,形成了今天華文獨中由來的基礎。但從1961年起,政府不再舉辦以華文為媒介的中學公共考試,只以官方語文——馬來文或英文作為考試媒介;在中學方面,規定只有「全津貼中學」,即國民中學(馬來文中學)與國民型中學(華文中學),和不受津貼的「獨立中學」兩種,並由1962年1月1日起,停止對不合格(不接受改制)的局部資助學校的津貼,而獨立中學可以繼續存在,但須受到政府教育條例之限制。
  • 馬媒:馬來西亞學者謝愛萍談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刊載文章,介紹了馬來亞大學中文系教授謝愛萍的故事。1951年出生的謝愛萍從小酷愛文學,關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發展,曾受邀到中國參與學術研討會。謝愛萍性格堅強,儘管一生遇到許多工作與生活上的困難,但她從未低頭。
  • 【馬來西亞博士】教你怎麼用華文學習馬來語!
    嘿嘿,在學著馬來語,還是即將要學馬來語,還是沒有打算要學馬來語的同學們,全部看過來啦,今天我將會教大家怎麼用華文記得一些馬來語單詞,又有趣,又容易記得。所以大家一定要留守到最後哦!馬來語也稱為Bahasa Malaysia / Bahasa Melayu,在語言分類上屬於南島語系的馬來-玻里尼西亞語族,主要使用於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汶萊的部分地區等。馬來語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的國語,並在3個東南亞國家或地區擁有官方語言地位。想知道更多馬來語的詳情可點這裡:【馬來西亞博士】馬來語不用怕!!
  • 最專業馬來西亞留學服務機構-馬來西亞教育聯盟
    學費是你通過銀行直接匯款給學校,我們不經手此事。至於學費金額,學校對於中國大陸的學生標準都是一樣。具體金額有二種辦法可以查詢:一是登陸學校官方網站查詢學費。二可以電話學校招生辦公室進行核實。馬來西亞是一個法制嚴明的國度,學費的制定都會有有關部分進行核實,學校沒有權利也不敢私自提高學費。
  • 馬來西亞國民型中學鬧華文師資荒 沙巴州最嚴重
    馬來西亞國民型中學鬧華文師資荒 沙巴州最嚴重
  • 留學馬來西亞的費用
    如今,在亞洲國家,越來越多人選擇去馬來西亞留學。那麼關於馬來西亞留學的相關費用是怎樣的一個情況呢?接下來老師為你大致講解一下在馬來西亞留學的主要消費情況。語言班費用馬來西亞的大學是全英文授課,去馬來西亞留學讀語言班對於英語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是有必要的。馬來西亞大學語言班是為了那些英文水平一般,沒有參加過雅思考試或者英文基礎較差得學生而設立的語言強化課程。不過每個學校的語言班的設定都略微有所差別。比如,馬來西亞泰萊大學語言中心課程分為全日制課程和非全日制課程。
  • 我愛馬來西亞也愛中國(「一帶一路」之留學中國)
    自本周起,本版推出「『一帶一路』之留學中國」專欄,且聽他們細數其中的酸甜苦辣。   「唉,我說你這小孩怎麼普通話說得那麼流利啊?」沒錯,自我去年8月下旬到北京留學,在不同的場合,叔叔阿姨都會這樣對我說。   我來自馬來西亞,現在在北京華文學院就讀。馬來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以及多語言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