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接地氣」的一首詞,或許藏著高級的人生哲學,人間有味是清歡

2020-12-17 一個人精彩1

說起蘇軾,你們或許會想起他《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江城子·密州出獵》中的"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又或許是《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中的"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等等一些列的豪放派的代表作。

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蘇軾有一首非常"接地氣"的一首詩,讀了他,感覺一陣香氣撲來,即美味,也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

我們都知道蘇軾又名蘇東坡,你知道蘇東坡的名字是從何而來的嗎?這個名字源於蘇軾最"接地氣"的一首詞,通過對這首詞的了解,我們不僅能夠知道他"蘇東坡"的來歷,還能知道東坡肉的來歷,同時還能學到裡面所藏著的高級人生哲學

這首詞就是《豬肉鬆》。下面讓我們來欣賞一下這首詞:

《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其實,說到"東坡肉"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是這首《豬肉頌》的知名度,在蘇軾的諸多詞作中,恐怕是要排倒數的,相信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這首詞的存在。

元豐二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當時的他沒有實權,被人監視不說,到了黃州,蘇軾沒錢,可是,吃怎麼辦呢?一家人的生計都成了問題。

於是,蘇軾便放下了讀書文人的身段,挽起袖子,帶著一家人開墾、種地,儼然活成了一個農夫。正所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樣至少不會餓肚子。

而蘇軾給他開墾的這塊地就取名東坡,蘇軾這時候才有了自己新的名字——蘇東坡。

對於吃什麼?當時非常"接地氣"的蘇軾發現,黃州豬肉非常的便宜,窮人家不會做,富人家看不上,所以蘇軾買來豬肉,自創了一套做豬肉的法子。他還怡然自得的寫了《豬肉頌》這首詞,這是他文學水平最"接地氣",但味道最好的一首。

《豬肉鬆》這首詞寫了做豬肉的方法,流傳至今,成為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東坡肉。

據說,蘇東坡還研製出了"東坡豆腐"、"東坡豆花"、"東坡玉糝"、"東坡芽膾"、"東坡餅"、"東坡酥"、"東坡墨鯉"等等,由此看來,蘇軾不僅是一位大文豪,而且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康震老師這樣總結蘇軾這首詞中給我們人生哲理:

"蘇軾所謂之美食家,並不僅僅在於說他能吃到精美並昂貴的食物,而是他用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他倒黴的時候那些普通的食物,非常精緻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普通的一餐,他也用這樣精緻的態度來對待自己,只要這樣的人,才能真正把日子過好。"

蘇軾一生坎坷,他在各種逆境中保持豁達人生態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他用一生的豁達告訴我們:人間有味是清歡,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我最近在讀的是《蘇軾詞傳》這裡面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傳,將蘇軾一生的經歷與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為編織,那感人肺腑的詩詞後面是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而詩詞則是詩人人生榮辱的心跡袒露。

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古詩詞是中國數千年來積累的瑰寶,它的用處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學生學習詩詞可以提高學習成績;

青年人學習詩詞可以來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至少還可以把妹;

成年人學習詩詞則可以陶冶情操、頤養天性。

這就是詩詞的妙用!在無形之中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增加自己的文學修養、提高生活的趣味。

這一套書中還有《納蘭容若詞傳》《李清照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我們不妨來一場浪漫的古典行,閒暇時讀一讀,與詩人們來一場浪漫的約會,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和感悟。

六本書,只需要79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感悟古人的智慧,何樂而不為?

有喜歡的朋友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人間有味是清歡」上一句很多人不知道,原來蘇軾的詞這麼接地氣
    生活當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如「一將功成萬骨枯」,「情人眼裡出西施」,「不愛江山愛美人」,這些句子很多都會被當成俗語俚語,實際上它們都有自己的出處,只不過其中單獨一句成了名句,其他語句反倒是默默無聞,讓人誤以為它們只是一句俗語。
  • 蘇軾詩詞中人生智慧與感悟,人間有味是清歡,也無風雨也無晴!
    但是,儒家思想確是有點過於剛烈,對於儒釋兩家而言,相互吸收,取長補短,剛柔並濟,以柔克剛或許會讓人生變的更加淡定從容,這種包容並蓄的思想在蘇軾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蘇軾受佛家思想影響頗深,習慣用佛家的色空觀念看待事物。
  • 蘇軾的一首小詞,寫出了人生真正的快樂
    近讀蘇詞,讀到蘇軾的一首《浣溪紗》,其中有句「人間有味是清歡」,細細品味,慢慢體悟出人生的一種快樂。浣溪沙蘇軾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人間有味是清歡:10首經典詩詞,走近多情的蘇軾
    蘇軾蘇軾一生坎坷,屢遭波折,可謂百味人生。今天通過蘇軾的10首詩詞,來體會一下他的複雜人生情感與人生觀。——《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時寫的。蘇軾和友人出行遊玩,路遇大雨,同伴狼狽躲雨,蘇軾卻不以為意、瀟灑漫步。在面對人生的風雨時,我行我素、瀟灑坦然,有一種不懼坎坷、豁達不羈的超然情懷。人生的風雨、波折猶如自然的風雨,有雨就有晴,順其自然就好。
  •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中「清歡」何意?讀上一句,才知它有多美
    因為高考年年都有古詩詞鑑賞題,而且一般題中的詩詞都是課外的古詩詞,所以每年老師們都會出一些模擬題。這次,她出了一道這樣的題:你如何理解蘇軾的「人間有味是清歡」。題目中,也把蘇軾這首詞的全詞印了出來:《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 人間有味是清歡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 "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然後自己讚嘆著:" 人間有味是清歡!"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是愛極了後面這一句,因為吃野菜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
  • 水蓼|「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原型
    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早春,大文豪蘇軾在吃了一盤野菜後,詩興大發,揮筆寫下一首意味深長的詞: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花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後自己讚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是愛極了後面這一句,因為試吃野菜的這種平凡的清歡,才使人間更有滋味。「清歡」是什麼呢?
  • 最喜人間有味是清歡
    清明時節,總是想到蘇軾這首悼亡詞,感慨東坡對妻子的無限思念。蘇軾號東坡居士,世人多稱蘇東坡,一生寫了三百六十二首詞,著有多部書,世人多知東坡居士是豪放派詞人,但是他也寫了很多清新之作。東坡居士一生多才多藝,詞,詩,文,畫,各有涉獵。宦海浮沉,也未改磊落胸懷,幾經被貶,也未改豪情。
  • 吃貨蘇軾的歡愉——人間至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吃貨蘇軾蘇軾,蘇東坡,除了他文學上的造詣,恐怕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他美食家的稱號。放現在,蘇先生是妥妥的一枚吃貨。在吃的成就上,估計他稱第二估計就沒人敢稱第一了。舉世聞名的「東坡肉」就是因他而被世人熟知,在他的詩作中,很多的文章都是寫吃。
  • 人間至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有什麼意思,表達了人間的真善美
    劇中反應了在都市男女中的社會現象、社會壓力、人生的成敗等問題,值得一看。人間至味是清歡出自蘇軾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原句是「人間有味是清歡」。下一句是可以對以下「青蛇有淚如淡然」原文: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蘇軾和朋友遊玩,寫了一首詞,最後一句彰顯豁達,成為千古名句
    在我們一生的道路上,或許一生都在追求功名利祿,但是大多時候都是最後達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就是人生一種「求而不得」的人生常態,富貴浮雲就是是手中握住的沙石。有的時候越用力,就會流失得越快。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要求自己,如果現實中的一些事情無能為力,就要時刻說服自己的內心,學會從容不迫、豁達樂觀。
  • 初中作文,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問是清歡。」這也是蘇軾在《浣溪沙》中寫下的。「人間有味是清歡」說得便是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總會有同學蹦出幾句玩笑,同學們忍俊不止,雖偶爾換來老師的提醒,可大部分時間我們笑老師也笑了。 粉筆是老師的寶貝,老師總捏著粉筆在黑板間來回穿梭,一筆一畫寫下了流年,流去了時間。黑板上的一筆一畫,遇上了同學們的讀書聲,仿佛被注入了生命一般,立刻鮮活起來,像孩童一樣具有靈性。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黑板上,為這一面「非黑即白」抹上了一筆色彩。
  • 蘇軾難度最大的一首詞,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
    而被稱為宋代第一大文豪,作為老師的蘇軾,自然也不會放過這一展現高超技藝的機會,其中有那麼一首悼亡詩,不僅難度極高,正讀讓人欣喜萬分,倒讀卻又讓人悲痛不已蘇軾有一位十分喜愛的侍妾,名叫王朝雲。詞的下片是從上片倒裝而來,採用上片尾句字倒行的回文形式,構成了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情境,上片寫的是梅花的盛開,令人欣喜萬分,下片寫的卻是梅花的凋謝,預示著美麗朝雲的逝去,讓人黯然神傷。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 濃到極致平淡,人間有味清歡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厥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裡喝了浮著雪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裡的蓼菜、茼篙、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後自己讚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
  • 《人間至味是清歡》翟至味是誰演的 安清歡和翟至味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人間至味是清歡》正在熱播,該劇是由陳喬恩佟大為主演的,講述了大時代下不同生活際遇的丁人間、安清歡、翟至味等人自我實現與追求愛情的故事。劇中安清歡是高級白領,那翟至味是誰演的?安清歡和翟至味結局是什麼?一起看看。
  • 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出生死哲學
    人間有味是清歡。詩詞中字字珠璣,說出蘇軾的人生觀。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看似簡單卻飽含哲理蘇軾一生有很多成就,前半生順風順水,後半生卻坎坷連連。這首《廬山煙雨》是蘇軾臨終前寫給自己小兒子蘇過的一首哲理詩。當時蘇過前往中山府任通判,蘇軾也恰好結束了在海南的貶謫生活,踏上了回京之路。
  • 蘇軾被貶時,只有一位歌女送行,蘇軾贈她一首詞,寫出了惺惺相惜
    蘇軾曾為一名歌姬贈送了一首《醉落魄·蘇州閶門留別》的詞,這首詞有別於他之前的代人抒情的特點,而是直抒胸臆,讀來讓人無限感慨。蘇軾在官場的路上可謂是一波三折,他豪邁直爽的性格讓他敢做敢言,絕對做不到阿諛奉承,隨波逐流。
  • 蘇軾送別友人,寫了一首詩,充滿樂觀勵志,第二句你肯定聽過
    與其悲觀盲目,不如樂觀向上,保持積極奮進、樂觀的人生態度,那麼面對生活中的坎坷和荊棘,似乎也能笑著從容面對。蘇軾曾為朋友董傳寫過一首留別詩——《和董傳留別》。雖然這是一首送別詩,但是在這樣窘迫的環境下,蘇軾依舊不忘打趣朋友多看看「擇婿車」,可見蘇軾的性情。
  • 人間至味是清歡英譯版- MBA中國網
    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1037-1101) 整首詩的大意就是:跟小夥伴去郊遊,哇~這個野菜好好吃!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個富有哲理的句子--是全詩的「詩眼」。如果你了解蘇軾的生平,你就能發現,這句話實際上表達了作者洗盡鉛華、想要返璞歸真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