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楊丹:天然氣發電正成為中國從傳統能源過渡到現代能源的橋梁

2020-12-17 同花順財經

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11月6日-1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展覽會舉辦期間,通用電氣公司(GE)收穫了其今年在國內最大的分布式能源訂單——中國華電集團與GE燃氣發電籤署7臺LM2500航改燃機採購意向協議。同時,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和玖龍紙業(東莞)有限公司也分別與GE就一系列燃機設備(9E.03、6F.03、6F.01)和燃氣電廠長期服務協議及升級改造項目也達成進一步合作意向。GE公司副總裁,GE天然氣發電中國區總裁楊丹表示,「進一步協助發電企業降低排放、提高能效,讓『氣電藍天』的藍圖早日實現是GE天然氣發電在中國的目標。」

燃氣發電在能源轉型中地位獨特 GE領先機型與服務滿足需求

「如今,中國的能源利用朝著清潔低碳趨勢演進,電網由集中式發電發展為集中式、分布式發電優勢互補的狀態,天然氣發電正以其可持續、靈活、部署方便、可負擔和綠色環保的優勢,成為中國從傳統能源過渡到現代能源的橋梁。」楊丹表示,「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隨著中國『藍天保衛戰』的打響以及超大城市群的形成,天然氣發電的優勢愈發顯著。」

80年前,世界上第一臺工業燃氣輪機投入商業運營;70年前,世界上第一臺用於發電的燃氣輪機投入商業運營,這兩個裡程碑式的事件標誌著天然氣發電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商用,並逐漸發展成為當今世界不可或缺的發電形式之一。

在數十年的發展歷程中,GE開發並推出了一系列燃氣輪機、蒸汽輪機、發電機、餘熱鍋爐、凝汽器以及電站輔助設備,成為了當今天然氣發電領域首屈一指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為了滿足如今中國天然氣發電市場的需求,在本屆進博會上,GE著力推廣了9HA、6F.03和LM2500等領先機型。

1968年,GE第一臺 LM 輕型燃機誕生。1年後,第一臺LM2500燃機被美國海軍卡拉漢號貨船採用,為其提供動力。GE LM2500系列航改型燃機銷量迄今超過2500臺,是世界裝機數量最多的燃機。其額定出力可達37MW,效率最高可達39%。廣泛應用於船舶動力、工業驅動和發電項目。

1990 年起,F 級燃機迎來了黃金時代,並在行業對更高效、可靠的性能追逐中不斷成長。GE6F.03燃機具有80MW等級燃機中最優秀的聯合循環出力、效率以及供熱能力,其聯合循環效率超過57%,簡單循環燃機出力可達87MW,NOx 排放可低至15ppm。

2014年,GE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型空冷H級燃機——50赫茲的9HA燃機和60赫茲的7HA燃機。HA級燃機集全球最尖端的材料、冷卻、空氣動力學、先進位造和數字能力於一身,具有分析能力的數位化平臺可以幫助機組實現更好的性能,突破更高的效率。

此外,在豐富機型的過程中,GE還不斷更進著燃氣發電的技術與服務。

在本屆進博會上,GE現場講解演示了包括Opflex靈活性套件、DLN2.6+燃燒室技術、軸向燃料分級(AFS)技術、維護電網穩定的輔助服務——FCB(fast cut back)孤島運行以及DLN1.0+超低氮氧化物燃燒室改造項目在內的多項燃氣發電技術與服務。

楊丹特別介紹了GE的「深圳藍」項目:「今年4月,GE為深圳5家發電企業的9臺9E燃機進行了DLN1.0+超低氮氧化物燃燒室改造,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從50mg/m3降到了15mg/m3,進行改造的深圳南山電廠也因此被海外《發電雜誌》評為2019年度燃氣組別『最佳電廠』。」

「在本屆博覽會上,GE燃氣發電借力中國的市場需求以及憑藉著自身的努力與多位中國客戶籤署了合作協議,並與多家企業確立了合作意向。」楊丹說。

GE最先進、最大的燃氣輪機——HA級燃機倍受市場青睞

縱觀今年GE的燃機業務「成績單」,GE HA級燃機的表現十分突出。今年4月,中國內地首臺9HA燃機抵達天津港,預計於2020年投入商業運行;9月,GE HA級燃機迎來在全球第100臺訂單;10月,GE HA級燃機最新機型7HA.03問世,該款機型是當今適用於60赫茲市場的最大、最高效、最靈活的重型燃氣輪機。

「HA級燃機憑藉其容量大、電網反應速度快、較強的低負荷運行能力等特點,倍受市場的青睞。截至目前,GE與超過18個國家和地區的40個客戶籤署了HA級燃機訂單,為電網提供超過18吉瓦電力,創造了相當於1350萬戶家庭所需電量。」楊丹表示,「9HA燃機國產化也在順利推進,哈電和GE創建的哈電通用燃氣輪機(秦皇島)有限公司已經在去年年底正式成立,即將投入正式運營。對於中國市場來說,HA級燃機有著獨特的優勢。」據了解,相比同等規模的燃煤電廠,HA級燃氣輪機出力更大(600MW-800MW),效率更高(63%-64%),啟動更快速,負荷調整更靈活,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節約用水2/3,節約土地2/3,電廠單位千瓦造價節約15%-20%,通過模塊化等技術,可以實現更快速的施工。因此,在負荷中心的大都市圈,擁有以上參數和優點的HA級燃機是對即將退役的燃煤機組理想的替代方案。

就拿粵港澳大灣區來說,在廣東地區,固有的燃煤機組多為純凝機組,倚重純凝機組的目的正在於便於調峰,因此機組的靈敏度,即啟停速度和負荷響應能力至關重要,需要能以極快的速度跟上電網的負荷變化。同時,大灣區經濟發展飛速,人口密集,寸土寸金,2臺9HA機組燃氣電廠用地面積不足燃煤電廠的三分之一,能夠大大節省寶貴的土地資源、水資源。

「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是我們的三大重點區域。但是我們這兩年最大的重點還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這是中國的橋頭堡、風向標。」楊丹補充道,「大灣區富裕程度很高,人口密度很高、工業化程度很高,而且國家把它打造成高科技創新性的區域,一定有驅動力,比較容易把新的高質量的能源應用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

從生產、服務、銷售到合作、協同、創新 GE本地化服務進入2.0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GE看好中國燃氣發電及燃機市場的同時,GE一直以來在中國推行的本地化戰略也步入了新的階段。

「為了迎接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變化以及電力行業的變革,GE需要引進新技術來改變傳統行業的運行和維護以及檢修的模式,也需要根據中國整個行業發展情況進行更深入的本地化。」楊丹表示,「現在,中國的發電市場不斷進步,中國的發電市場不僅規模是全球第一,也在各個方面已經開始引領全球技術的發展。那麼,我們就需要從僱傭本地人員在本地進行生產、製造、銷售的本地化1.0時代進入到本地化2.0時期,即與本地有實力、有行業技術理論的合作夥伴一起進行技術研發,並進行協同創新,從而實現全價值鏈的全面本土化,推進產業鏈升級,打造最適合中國國情和客戶需求的產品。」

據楊丹介紹,在過去三十多年間,GE與南汽攜手陸續打造了本地9E、6B、6F燃機的試車臺。試車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讓燃機輪機的國產化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更多國產化工作可以落實並進行試驗驗證。近年,雙方的合作也開始步入新的領域——航改型燃機,開始探索在LM2500 G4航改燃機上與華電通用輕型燃機設備有限公司的技術合作,將本土化合作進一步拓寬。

華電通用由華電集團與GE合資建立,接下來,華電通用將引進新一代航改型燃機LM2500+G5,新機型在出力、效率、排放等多方面性能進一步加強,為區域性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客戶提供更具市場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同時,在服務領域,GE通過生產本土化、服務本土化與人才本土化,在減排、提效、電廠煥新與燃機輔助功能開發上也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楊丹說道,「深圳9臺9E燃機進行了DLN1.0+超低氮氧化物燃燒室改造項目就離不開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推進和發電企業的積極配合。近幾年,我們還對上海漕涇9FA、太陽宮9FA、深圳鈺湖9E燃機等進行了先進熱通道升級改造,改造後,電廠熱耗降低,檢修間隔延長,提升了電廠總體的可用率與可靠性。」

楊丹表示:「未來,GE將繼續深化與本地合作夥伴的合作,結合本土需求,通過生產本土化、服務本土化與人才本土化,將前沿技術以最有效、最快速的形式與中國市場需求結合,讓客戶不僅在電廠新建期保持領先,更重要的是在電廠三十年左右生命周期內依然可以通過技術改造升級保持領先,實現度電成本的最優配置,保持市場競爭力。」

來源: 北極星電力網

相關焦點

  • GE呼籲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
    >· 包括應用氫和碳捕獲技術在內,天然氣發電可提供多種途徑助力實現低碳或零碳排放· GE與Uniper和Long Ridge能源中心籤訂的新客戶協議也強調了天然氣在低碳發展中的作用基於計劃退出新建燃煤發電市場和203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GE認為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發電戰略部署將對短期內應對氣候變化做出重大貢獻
  • 分布式能源,天然氣發電「零」突破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天然氣清潔能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中國石油天然氣銷量已從2011年826億方,攀升至2018年1724億方,八年翻了一番,年均增長率16%。中國石油天然氣2018年供應總量佔全國消費總量近65%。
  • IEA:中國能源結構將逐步轉換到清潔發電
    IEA:中國能源結構將逐步轉換到清潔發電 來源: 新華社      日期:17.12.13      報告認為,中國能源結構將逐步轉換到清潔發電,中國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正越來越多依賴可再生能源、天然氣和電力,而煤炭需求有所回落。  這是記者從12日在昆明召開的《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國特別報告》全球發布會暨雲南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了解的。該報告在北京、昆明等城市巡迴發布,主要對到2040年的中國能源需求和結構變化以及帶來的影響進行預測分析,國際能源署項目官員在會上解讀了報告。
  • 「十四五」能源規劃應提高天然氣發電比重(觀點市場)
    建議相關部門在「十四五」能源規劃中繼續深化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天燃氣發電比重。(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王世宏)在當前的能源使用狀況下,推動能源系統低碳轉型、提高能源利用率,成為各國能源從業者共同的目標。電力需求的增長,將使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電力行業的脫碳變得更加困難。
  • 走進江蘇看中國天然氣發電的未來
    近日,在江蘇揚州舉辦的「燃氣發電業務聯合發展論壇」上,江蘇省天然氣發電產業的一組披露數據再一次引起了各方對天然氣發電話題的關注。數據顯示,江蘇省目前天然氣發電裝機佔全省發電總裝機的11.8%,發電用天然氣佔全省天然氣消費的37.6%以上。考慮到我國正致力於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消費比重,江蘇的發展經驗能否在全國推廣?
  • 江澤民:《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 》
    到了工業化後期或後工業化階段,能源消費進人低增長期,能源消費彈性係數一般小於1。歷史還表明,當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均GDP達到一定水平後,居民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的能源消費將處於上升階段,人均生活用能會顯著增長。可以說,沒有能源作為支撐,就沒有現代社會和現代文明。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能源工業從小到大,不斷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能源供給能力不斷增強,促進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 今日能源看點:國家能源局發布「十三五」能源發展成績!我國天然氣...
    2、我國天然氣產量連續4年增產超100億立方米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12月22日表示,我國天然氣產量連續4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今年預計產量超過1860億立方米。章建華在當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上表示,我國原油產量連續兩年企穩回升,今年預計達1.94億噸,長慶、渤海海域、塔裡木油田產量均實現歷史性跨越;非常規油氣資源規模化開發成為新的增長點。當前,我國能源消費呈現出「四增」的良好態勢: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增量中的份額增長到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增長到15.8%,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速超過10%,電力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增長到約27%。
  • 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成為必然趨勢
    能源是人類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推動力,浙江省作為能源消耗大省,正在開展創建清潔能源示範省的工作,通過大力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增強引領和示範效應,到2023年全面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全省能源清潔化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所謂清潔能源,是不排放汙染物的能源。清潔能源已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其推廣應用已成必然趨勢。
  • 廣東天然氣發電發展趨勢
    我國天然氣發電行業正處於起步階段,目前而言儘管我國天然氣發電裝機總量在持續增長,但遠遠比不上煤電和風電、太陽能等發電類型的發展勢頭,其裝機容量佔全國總裝機容量的佔比從未超過4.5%。適當發展天然氣發電可以調整廣東省電網的電源結構、增加電力供應。
  • 英國《自然》雜誌:可再生能源強化了中國的能源安全
    例如美國和歐盟對進口中國光伏電池板徵收高額貿易關稅,這樣的政策不利於行業的發展。限制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的全球貿易,只會減緩其成本下降的速度,並延緩世界向低碳經濟轉化的進程。        事實上,當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展速度仍然過於緩慢,以至於不足以成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措施。
  • 2060碳中和=風光儲電力100%替代化石能源發電麼?
    首先,石油、煤炭、天然氣消費既包括電力等二次能源消費,又包括一次能源消費。要最終實現對石油、煤炭、天然氣的替代,至少要做到以下方面:(1)在電力能源中,由於技術和經濟性的可行性,100%的以「(幾乎)不產生二氧化碳的能源」替代「中高水平二氧化碳排放的能源」。(2)儘可能的推進「電能替代」,比如以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以電磁爐替代液化氣灶臺等等。
  • 我國能源轉型進入關鍵期 面臨從管理到體制等重大挑戰
    「名副其實」最大能源消耗國   能源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和血脈,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能源發展和安全擺在重要的戰略位置,特別是當前宏觀經濟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重大挑戰,能源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國際能源署預計2020年中國能源需求將達到50億噸標準煤,到2035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國。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建成較為完備的能源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推進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國家。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也進入新時代。
  •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0》顯示——世界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持續增長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0》顯示——世界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持續增長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世界能源格局與中國能源安全研討會暨
  • 琥珀能源(00090)為開拓天然氣以外的清潔能源 擬建首個光伏項目
    公告 琥珀能源(00090)為開拓天然氣以外的清潔能源 擬建首個光伏項目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琥珀能源(00090)發布公告,配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及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及開拓集團天然氣業務以外的清潔能源領域,集團正陸續在現有廠房建築物上蓋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機組
  • 融入「五網」大局 助推能源發展——北投能源集團「能源網」投資...
    今年新冠疫情給各類企業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但北投能源集團很強勁地頂住了各種壓力,目前集團規模發展情況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嗎?王澤能:我們主要致力於在四個方面推動業務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積極加強從中央到地方的合作,開拓新的能源市場,傳統能源和新能源「雙輪驅動」,能源產業鏈上四大業務板塊齊頭並進。在石油和天然氣等傳統能源板塊,堅持穩定基業並加快強化當前主要的經濟支柱建設。
  • 100城市方案①|清潔能源:從微電網到垃圾發電
    本文圖片除特殊標註外均來自:100 solutions for climate action in cities清潔能源的定義是:對能源清潔、高效、系統化應用的技術體系,同時強調環保性、經濟性與可持續性。減少依賴傳統能源和國外進口高價能源,轉而挖掘本地廉價可再生能源,不但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與能源成本,而且可減少對外依賴,提升本地能源供應韌性。
  • 如何考慮可再生能源綜合發電成本
    LCOE計算全生命周期內的平均發電成本,只考慮貼現率、運行成本(含燃料費和排放費)、稅收等財會數據,而SCoE更從系統層面考慮發電的成本。所以還包括:補貼:雖然可再生能源有明顯的補貼,但傳統能源例如煤礦、石油、天然氣開採、水電開發等也存在補貼,這也也要計入成本才公平。
  • 融慧財經:天然氣發電比重上升 京能清潔能源料受惠
    煤電使用比重勢降,意味著天然氣發電比重將上升,分析認為,利好京能清潔能源(00579.HK).  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收入99.07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增長92.55%,實現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0.38%,增長的主要原因是四大燃氣發電中心以及昌平未來城投產後,公司的燃氣發電規模大幅增長。
  • 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建成較為完備的能源工業體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需要,推進能源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消費國和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最快的國家。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也進入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