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能源看點:國家能源局發布「十三五」能源發展成績!我國天然氣...

2020-12-25 國際能源網

1、國家能源局發布「十三五」能源發展成績

12月22日,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作題為《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能源保障》的報告。其中,「十三五」期間,能源領域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煤以內,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增量中佔65%以上,超低排放煤電機組達到8.9億千瓦。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率達到60%以上,替代散煤1.4億噸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8.5%。

2、我國天然氣產量連續4年增產超100億立方米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12月22日表示,我國天然氣產量連續4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今年預計產量超過1860億立方米。章建華在當日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上表示,我國原油產量連續兩年企穩回升,今年預計達1.94億噸,長慶、渤海海域、塔裡木油田產量均實現歷史性跨越;非常規油氣資源規模化開發成為新的增長點。當前,我國能源消費呈現出「四增」的良好態勢: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增量中的份額增長到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增長到15.8%,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速超過10%,電力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增長到約27%。

3、國網蒙東電力「五站五線」新能源匯集特高壓配套送出工程全線投運

12月22日7時41分,「五站五線」最後一座變電站——寶力根變電站啟動調試成功,標誌著國網蒙東電力「五站五線」新能源匯集特高壓配套送出工程全部順利投運,正式移交國網蒙東電力檢修公司運維管理。「五站五線」工程的順利投運,將進一步補強蒙電外送通道,預計為華北地區輸送清潔電力約175億千瓦時,年節約標煤約53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700萬噸,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及大氣汙染防治發揮重要作用。

4、浙江省首座裝機超百萬千瓦的大型火力發電機組「退役」

12月21日晚23時18分,經浙江省調批覆同意,浙江浙能鎮海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鎮電6號機組正式關停「退役」。至此,鎮電順利完成四臺21.5萬千瓦燃煤機組關停工作。浙江省首座裝機容量超百萬千瓦的大型火力發電機組結束了40餘年的「服役」生涯,「騰籠換鳥」迎來涅槃重生。據了解,浙能鎮海發電廠始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總裝機容量達到105萬千瓦,是浙江省首座裝機容量超百萬千瓦的大型火力發電廠,也是華東電網主力發電廠之一。

5、高瓴資本158億元入局隆基股份 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12月20日晚間,隆基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李春安與高瓴資本籤署《股轉協議》,李春安擬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約2.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6.00%,交易對價158.4億元。交易完成後,高瓴資本持有公司6.00%的股份,成為隆基股份的第二大單一股東。

6、國內首個製造廠自主進行的抽水蓄能機組水力優化改造項目取得成功

12月18日下午,黑麋峰③、④機雙機同甩100%負荷試驗順利完成。至此,黑麋峰④機水力優化轉輪更換全部調試試驗內容圓滿完成。同時,困擾電站多年的「非同步導葉啟動併網」、「導葉延時關閉」、「球閥採用調節」、「特定水頭限負荷運行」等一系列特殊措施得以徹底消除。這一項目的完成,宣告首個由國內製造廠自主進行的抽水蓄能機組水力優化改造項目取得圓滿成功,全面超越了當時從國外引進的抽水蓄能機組水力設計技術。

7、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研製成功

12月22日,賽維LDK宣布,經過近10年的研發和多次測試,世界首個旋式鑄造單晶爐研製成功。該項目由由多晶矽鑄錠爐改造而成,單爐矽錠重量可達1200kg,相比傳統直拉單晶工藝,成本可大幅降低20%;同時,可以改造、升級多晶矽企業現有的多晶矽鑄錠爐,盤活多晶矽企業鑄錠設備資產,具有巨大的經濟效益。據介紹,旋式鑄造單晶爐一改直拉單晶傳統工藝,更適合異質結電池。該產品一經推廣,將極大降低單晶製造乃至光伏發電成本,對光伏高質量發展和光伏發電的普及應用都具有裡程碑式的推動意義。

8、山西首臺百萬千瓦發電機組成功併網

12月19日11時59分,山西國際能源集團(格盟國際)有限公司盂縣電廠2×100萬千瓦發電項目1號機組首次併網一次成功。這標誌著山西省首臺百萬千瓦發電機組、首臺以「點對網」方式「晉電送冀」的機組、首臺併入河北南網的百萬機組正式進入帶負荷試運階段。機組各系統狀態正常,質量優良、運行平穩,各項參數符合設計及規程規範要求。

9、內蒙古烏蘭察布600萬千瓦風電項目首颱風機吊裝完成

12月19日,烏蘭察布風電基地一期600萬千瓦示範項目首颱風機吊裝圓滿完成。作為全球陸上單體最大風電項目和國家能源局批覆的首個大規模可再生能源平價上網示範項目,該項目全容量投產後每年可為京津冀提供約180億千瓦時綠色電力,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30萬噸,同步打造國內平價上網、先進技術、智慧智能、工程建設、生態改善、社會效益示範,引領風電行業建設發展新趨勢,為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做出示範和積極貢獻。

10、全球首座陸地薄膜型LNG儲罐模擬艙認證完工

12月21日,由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所屬青島中遠海運低溫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搭建的全球首座陸地薄膜型LNG儲罐(GST)模擬艙認證完工儀式在低溫科技公司模擬艙培訓展示廳內舉行。據了解,運用衍生於MARKⅢ技術的GST技術搭建的薄膜型陸地儲罐模擬艙在全球屬首例。薄膜型陸地儲罐模擬艙的搭建,不僅對於薄膜型陸地儲罐在中國乃至全球的應用和推廣具有重大的意義,還為該公司掌握LNG產業鏈中的核心技術,賦能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今日能源看點: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6月份能源生產情況》!變電站...
    周一能源看點如約而至,陪您觀遍能源天下事!   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6月份能源生產情況》當中,6月份清潔電力持續不斷增長;據統計,全國今年共批覆煤礦項目30個,產能15970萬噸;因變電站事故致美國紐約曼哈頓大規模停電,起因正在調查中!
  • 國家能源局權威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堅定不移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道路——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負責人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為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能源革命的重大舉措和成就,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 堅定不移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道路――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
    堅定不移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道路  ――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負責人解讀《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為全面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推進能源革命的重大舉措和成就,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 國家能源局: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來源:國家能源局網站國家鼓勵高效清潔開發利用能源資源,支持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化石能源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支持開發應用替代石油、天然氣的新型燃料和工業原料。
  • 國家能源局: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
    12月21日,國新辦發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和國新辦新聞發言人出席發布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章建華在發布會上介紹,當前,我國已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的產業鏈,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有力支撐了清潔能源開發利用。
  • 國家首次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年度監測結果
    【財新網】(記者 範若虹)國家能源局昨日(23日)發布「2015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的通報」。通報顯示,201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除水電外)消納量為277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約為5%,其中風力、光伏、生物質發電佔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分別為3.3%、0.7%和0.9%。
  • 國家能源局下發《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
    12月15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被列為重點立項方向,包含水電工程信息化,水電工程後評價和管理,高海拔水電工程建設和運維,水電工程設備更新改造,衝擊式水電發電機組,抽水蓄能機組;多種能源互補和綜合能源利用,海上風電,風電場智能化和工程質量控制;光伏發電系統設計和性能提升,戶用系統設計與應用技術
  • 能源局: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 積極推進清潔能源替代
    (原標題:能源局:加快發展非化石能源 積極推進清潔能源替代)
  • 分布式能源是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形式未來將被廣泛應用
    分散式資源適於分布式開發,如分布式風電、分布式太陽能光伏發電;二是資源綜合利用發電,主要是指利用工業餘熱、餘氣、餘壓發電;三是分散式能源系統,以滿足就地能源需求為主,主要是指用戶側小型天然氣冷熱電一體化項目,它的綜合能源效率能夠達到70%以上。
  • 國家能源局下發《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
    全文如下: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印發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的通知各能源行業標準化管理機構:現將《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附件: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國家能源局綜合司2020年12月10日附件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為指導能源標準化技術組織及有關單位做好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含制定和修訂)立項工作,建設支撐引領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按照持續深化能源領域標準化工作改革的要求
  • 今日能源看點:分布式3~4毛/度補貼!北京發布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用...
    北京發布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用的通知近日,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聯合下發《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進一步支持光伏發電系統推廣應用的通知》。《通知》提出:在補貼標準上,適用一般工商業電價、大工業電價或農業生產電價的項目補貼標準為每千瓦時0.3元(含稅)。
  • 國家能源局:2019年一季度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3885億千瓦時
    新華網北京4月29日電 4月29日在國家能源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顯著提高。2019年一季度,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38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約佔全部發電量的23.2%,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
  • 能源革命|廣東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42.3%
    廣東省能源局上述人士表示,「這是造成我省一次能源自給率低的最主要原因。」  能源資源的匱乏,雖然給廣東的能源安全帶來壓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廣東用能清潔化的進程。這主要是因為本地不產煤後,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時,所受阻力會大大減小。
  • 吳道洪博士出席中國能源科研院所創新發展峰會並作主題發言
    吳道洪博士出席中國能源科研院所創新發展峰會並作主題發言 2016年4月21日,由北京能源協會主辦,中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協辦的中國能源科研院所創新發展峰會在成都召開。
  • 國家能源局下發《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
    全文如下: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於印發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的通知各能源行業標準化管理機構:現將《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附件: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國家能源局綜合司2020年12月10日附件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立項指南為指導能源標準化技術組織及有關單位做好2021年能源行業標準計劃(含制定和修訂)立項工作,建設支撐引領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按照持續深化能源領域標準化工作改革的要求
  • 國家發改委、能源局正測算十四五、十五五的新能源發展目標
    這是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12月10日在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透露的信息。他介紹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正在測算「十四五」「十五五」時期新能源的發展目標。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十四五」新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需求將遠高於「十三五」。
  •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志武:可再生能源成中國能源結構調整中堅力量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志武:可再生能源成中國能源結構調整中堅力量 2020-11-01 13:35:51  當前,全球能源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增長明顯,清潔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取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舉措。  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志武表示,在新舊能源體系轉變的實踐中,中國推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中國能源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的中堅力量。
  •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9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甘肅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  能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建設工業強省、文化大省、生態文明省的重要支撐
  •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 題: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新華社記者劉羊暘、戴小河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
  • 「十四五」能源規劃應提高天然氣發電比重(觀點市場)
    2018年,經合組織國家的煤炭需求降至197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說明部分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實現多元的能源結構,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增長替代了煤炭和石油的使用。據BP公司預測,中國能源消費中煤炭的佔比將快速下降,從2018年的60%降至2040年的35%,降低的總量基本由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的增量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