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首次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年度監測結果

2021-01-08 財新

  【財新網】(記者 範若虹)國家能源局昨日(23日)發布「2015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的通報」。通報顯示,201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除水電外)消納量為277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約為5%,其中風力、光伏、生物質發電佔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分別為3.3%、0.7%和0.9%。上述比重距離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納的任務目標還有較大差距。

  今年2月29日, 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建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目標引導制度的指導意見》。針對2020年全國用電量中可再生能源(除水電外)的消納比重,這份文件提出目標:各省區市的指標在5%-13%不等,全國平均值為9%,而目前這一數值僅為5%。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非水電可再生能源消納的比重要提高4個百分點,年均提高幅度為0.8%。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要實現這一目標難度較大。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實際消納量佔全社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售電網獲悉,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了《2019年度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監測評價報告》,2019年,包含水電在內的全部可再生能源電力實際消納量為19938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為27.5%,同比提高1個百分點。
  • 《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2017》在京發布!(附全文)
    《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2017》在京發布!大會開幕式上,最受關注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2017》(CREO2017)正式對外發布。CREO2017是中國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CNREC)在」可再生能源推動中國能源革命「研究項目框架下第二次發布的年度報告。CREO2017報告基於當前中國既定戰略政策和先進國家經驗,重點關注面向中國2050年低碳轉型可行化路徑以及近中期針對可再生能源發展障礙需要採取的措施行動。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進程不斷加速。隨著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努力及能源低碳化越發成為共識,越來越多國家積極出臺政策措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前景可期。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氫:一種可再生能源視角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發布《氫:一種可再生能源視角》(特別推薦)
  • 重磅|《中國可再生能源展望2017》在京發布!(附全文)
    (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稱各類市場主體每年度最低總量消納責任權重和最低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與國家能源主管部門下達重慶市的年度最低消納責任權重一致。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展迅猛,「十四五」期間能否實現平價上網?近日,南網能源院發布《南方電網可再生能源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回答了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海南南方五省區可再生能源發展相關問題。南網傳媒全媒體...
  • 印度可再生能源發展前景難料
    在發布預算報告時,印度財政部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還特別建議,加大大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並提議先在政府所有土地上進行「試驗」。同時,她還明確表示,未來印度將關閉高齡、高排放的火電廠,並將該部分閒置土地另做他用。  印度政府鼓勵以太陽能發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發展還體現在降低關稅上。
  • 哥斯大黎加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
    &nbsp&nbsp&nbsp&nbsp哥斯大黎加國家能源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2020年哥斯大黎加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佔全國發電總量的比例達到99.78%,化石燃料發電量創1986年以來最低紀錄。
  • 三部委:完善補貼方式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記者申鋮)記者3日從財政部了解到,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日前聯合發布《關於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完善現行補貼方式,完善市場配置資源和補貼退坡機制,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穩定發展。
  • 發展可再生能源 迫在眉睫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4月24日社論:最新證據表明,提高傳統能源的利用率變得越來越難。因此,中國不斷加快開發可再生能源的步伐,以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同時也可以實現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所作出的承諾。
  • 財政部明確202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1月能源...
    策劃丨國際能源網靳晴宇2020年1月,受到過春節假期和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國家和個地方發布的能源類政策並不多。國家政策只有9條,其中3條都與疫情防控有關。光伏、風電、可再生能源類政策有3條,煤炭、儲能、電力交易類各1條。整體看,國家政策依然在新能源領域更為側重。
  • 清華大學能源轉型中心為十四五能源規劃建言獻策——可再生能源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發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徵意見的公告公開徵求對「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以往建於荒漠等退化土地中的光伏電站進行綜合生態效益評估,並規定今後的平價基地光伏項目應當按照生態修復規程進行規劃設計和施工,並設立生態監測系統。與UNCCD聯合開展可再生能源促進荒漠治理專項行動,組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到中國學習可再生能源促進荒漠治理的經驗。2、建議加強教育培養方面的合作。
  • 可再生能源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
    新華社巴黎10月25日電國際能源署25日發布報告說,2015年可再生能源首次超過煤炭,成為全球最大新增電能來源。報告說,去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153吉瓦,佔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50%以上。不過,煤炭發電量仍佔全球發電總量的近39%,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僅佔23%,預計這一比例到2021年將增至28%。
  • 社科院: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迎來歷史性轉折
    )顯示,在世界各國共同面對氣候變暖、能源結構調整等挑戰的背景下,發展具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將成為全球實現「脫碳」目標的重要途徑。與煤炭息息相關的電力產業近年來在世界各國進行改革,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氫能布局加速,從能源發展規律和影響變量來看,氫能產業已進入新發展階段。預計2020年,可再生能源成本將繼續下降,跨市場和跨技術整合將加速推進。
  • 2020年第九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發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北極星固廢網獲悉,12月15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已將完成公示的第九批次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補貼項目清單上報國家主管部門,本次公布的2020年第九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中,僅新增1個沼氣發電項目
  • 西非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及併網技術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西非可再生能源併網規劃運行技術結合西非VRE接入比例及各國電力背景。展望西非國家對當地可再生能源發電及電網設備、系統、技術、能力不足的擔心影響了大規模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信心。基於當前西非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階段及中國的可再生能源併網經驗。
  • 疫情後世界再次聚焦綠色低碳發展,可再生能源更具備了加快發展優勢
    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需協同發展,能源消費大國需迎接能源供應波動風險挑戰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碳排放達峰和降低碳中和排放基數,繼而降低碳中和難度的現實選擇。但可再生能源在供應穩定性方面存在不足,將來能否得到較好彌補還是未知數。理論上,雖可以通過組建可再生能源相互協同系統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但實踐起來並不那麼容易。
  • 智庫論壇 | 「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
    其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效顯著,為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進一步快速增長,抑制可再生能源「碳減排」效應的釋放。全面深化相關體制改革和新機制構建是促進我國「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
  • 能源輿情: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三度徵求意見 首船LNG罐箱到港
    《通知》指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是按省級行政區域對電力消費規定應達到的可再生能源比重指標,包括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配額和非水電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其還明確了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指標確定和配額完成量核算方法。根據《通知》,可再生能源配額考核擬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進行,2019年度配額指標將於2019年第一季度另行發布。
  • 2019年德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超化石燃料
    科技日報訊 (記者李山)近日,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科學家發布了2019年德國電力生產年度研究報告。可再生能源在實際供給到用戶的淨髮電量中的份額,從2018年的40.6%增加到46%,首次超過化石燃料(40%)。
  • 可再生能源是未來主導能源——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許洪華
    當前,全球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關鍵時期。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全球能源轉型:2050路線圖》報告中顯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給總量中的佔比達到2/3,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佔比將高達85%。同時,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記者了解到,丹麥、挪威、芬蘭等多個國家規劃提出2050年前實現100%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