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廣東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42.3%

2020-12-16 中國電力新聞網

  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降至42.3% 電力佔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達52.2%

  清潔用能成就綠色發展

  ──來自能源消納大省廣東的報導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 記者 王俊 陳細英

  廣東,一個GDP比肩韓國、電源裝機超過英國、能源消費總量約等於沙烏地阿拉伯的省份。

  「經濟發達空氣好,天高雲淡霧霾少。」說起廣東的好處,在廣州稅務部門工作的北方人陳娟深有感觸。

  與大多數鄰居、同事一樣,陳娟對「能源革命」四個字幾無了解。然而廣東對這一理念的實踐,卻在各個方面深刻影響著她以及他們的生活。

  「從生產側、消費側、體制改革等方面力推清潔用能,順應能源革命大勢,實現綠色發展,是近年來廣東取得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廣東省能源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一次能源自給率僅10%用能顯著清潔化

  「廣東是能源消費大省,去年全省能源消費總量達3.01億噸標準煤,佔全國的7%。」廣東省能源局上述人士介紹說。

  記者根據《全球能源統計年鑑2016》收錄的數據計算發現,在能源消費總量上,去年廣東與中東石油富國沙烏地阿拉伯相差無幾。不過從稟賦看,廣東卻是一個能源資源十分稀缺的省份,一次能源自給率長期維持在10%左右。

  《廣東統計年鑑2016》顯示,去年廣東能源生產總量為6862.51萬噸標準煤,遠遠低於能源消費總量。生產總量中,電力佔48.5%,原油佔32.8%,天然氣佔18.7%。電力所佔份額之所以最大,是因為廣東電源裝機規模居全國第二,僅次於內蒙古。

  截至今年1月底,廣東統調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億千瓦大關。而據記者了解,去年英國發電裝機為9300多萬千瓦,尚不及前者。

  在廣東的1億千瓦裝機中,煤電佔比約為59%。「早在2006年,我省就開始不再產煤,現在不僅是電煤,其他用煤都需要外購。」廣東省能源局上述人士表示,「這是造成我省一次能源自給率低的最主要原因。」

  能源資源的匱乏,雖然給廣東的能源安全帶來壓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廣東用能清潔化的進程。這主要是因為本地不產煤後,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時,所受阻力會大大減小。

  據南方能源監管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廣東非化石能源消費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已從2010年的14%升至去年的20%,超出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從2011年的50.2%降至去年的42.3%,電煤佔煤炭消費比重保持在60%以上。這些指標均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十二五』期間,廣東的能源生產、消費都持續清潔化,總體呈現『減煤、增非化石、油氣穩定』的變化趨勢。」南方能源監管局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清潔能源發展迅速天然氣、核能利用多

  廣東用能清潔化進程中,除煤炭消費佔比下降外,本省清潔能源發展迅速是一個關鍵性支撐因素。

  「去年,我省消費了145億立方米天然氣。」廣東省能源局上述人士表示,天然氣發電已成為省內第二大電源,「十一五」裝機由零發展至500萬千瓦,「十二五」發展至1500萬千瓦,「十三五」計劃發展至2500萬千瓦。

  核電算得上是廣東的第三大電源。「我省核電發展較早,全省現有裝機近900萬千瓦,佔全國的六成左右。此外,省內核電在建規模達六七百萬千瓦,到2020年將建成1600萬千瓦,並且還有後續的項目在規劃。」廣東省能源局上述人士說。

  水電方面,廣東的水能資源較少,且已開發殆盡,目前普通水電裝機僅842萬千瓦。不過,廣東的抽水蓄能發展較快,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清遠抽水蓄能電站於今年8月底投運後,全省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已達512萬千瓦。

  新能源在廣東的表現可圈可點。2010年時,廣東風電裝機僅75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僅0.2萬千瓦。但到去年年底,廣東風電裝機已經提升到246萬千瓦,是2010年的3倍有餘;光伏發電裝機提升到85萬千瓦,是2010年的425倍。

  記者在陽江市採訪時,切身感受到了新能源在廣東的活力。陽東區大溝鎮5萬千瓦光伏農業與觀光旅遊綜合利用示範項目負責人、中國電建嶺南5萬千瓦風電項目負責人均表示,儘管當地光照、風能資源條件算不上好,但由於沒有棄風、棄光之虞,且電網企業服務周到,他們所在的公司都有擴建項目的計劃。

  「我市自提出打造『國家新能源基地』後,新能源發電項目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截至9月份,我市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已達62萬千瓦,在全省比重超過17%,居各地市之首。」陽江供電局計劃發展部專責黃雄偉告訴記者。

  據黃雄偉介紹,陽江還有已獲政府批准待建的海上風電項目4個,裝機216萬千瓦;在建及開展前期工作的陸上風電項目4個,裝機24.9萬千瓦;在建及開展前期工作的光伏發電項目6個,裝機29萬千瓦。這些項目總規模高達269.9萬千瓦,是陽江建設「國家新能源基地」的底氣,也是廣東新能源蓬勃發展的寫照。

  每年外購電超千億千瓦時單位GDP能耗5年降21%

  電是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廣東一方面自己生產,一方面大規模從雲南、貴州兩省購電,其途徑即為西電東送南部通道。作為受電端,廣東的清潔用能進程受益於西電東送良多。

  「『十二五』期間,南網西電東送容量由2300萬千瓦增加到了3500萬千瓦。」廣東省能源局上述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也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南網目前已形成「八交九直」共17條西電東送通道。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南網西電東送電量累計約達1.3萬億千瓦時左右。其中,僅去年送電量就達18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

  去年,廣東全社會用電量為5311億千瓦時,西電東送電量佔比達35.6%。同一年,電力佔廣東終端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52.2%,而原煤的比重只有10%。由此不難發現,西電東送對於改善廣東的用能結構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南方能源監管局上述人士介紹說,多用電只是廣東在消費側推動清潔用能的路徑之一。「『十二五』時期,廣東還通過淘汰大量落後產能,關停工業小鍋爐,嚴控珠三角地區用煤,普及城鎮燃氣,實施油品質量升級、碳交易等,推進能源消費革命,使單位GDP能耗、碳強度等指標穩步下降,提升了綠色發展水平。」

  據悉,「十二五」期間,廣東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21%,碳強度累計下降逾19.5%,均超額完成了國家規定的目標任務。

  能源消費革命帶來了更多藍天。據環保部門統計,去年廣東珠三角地區PM2.5和全省PM10平均濃度分別比2013年基數下降了25.2%和13.6%,提前兩年達到國家空氣品質改善考核目標要求;全省灰霾天數為21年來最少,空氣品質達標率為91.5%。

  體製革命走在全國前列市場的力量越來越大

  能源革命的四個領域──消費、生產、體制、技術,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關係。在廣東,能源體制的變革,對清潔用能起到的助推作用相當顯著。

  「廣東地處我國改革開放前沿,承擔著改革先行先試的任務。廣東電力行業的改革,也一直走在我國前列。」南方能源監管局上述人士告訴記者,「往早了說,是廣東在全國率先搞起廠網分開改革,為上一輪電改提供了實踐支撐。2006年以後,廣東力推電力市場化交易,培育了一批市場主體,起到了市場啟蒙作用,為後續全國電力市場化建設作出示範。」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中,廣東亦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年,深圳啟動輸配電價改革試點,為全國輸配電價改革積累了經驗;去年,廣東成為全國首批售電側改革試點省份;今年,在電力交易月度競價中,廣東在全國率先引入售電公司參與競價,引發社會關注。

  「電改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促進了電力工業健康快速發展。去年,廣東統調負荷全國首次突破1億千瓦,但是電力供應充足,沒有出現電源性缺電,這是電改的最大成效之一。」南方能源監管局上述人士表示。

  與此同時,廣東注重解決天然氣上下遊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力促天然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和天然氣利用,並嚴格落實天然氣價格改革相關要求。市場的力量,在廣東能源領域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

  「廣東的能源價格機制已較為靈活,吸引了大量來自省外、海外的煤炭、天然氣和水電等資源,包括西電東送在內的大宗能源貿易基本實現了『在政府合作框架協議指導下,以長期合同為主,短期靈活合同為輔』的交易模式,合同履約率高。」南方能源監管局上述人士告訴記者,「這為廣東促進清潔用能、實現綠色發展夯實了基礎。」

責任編輯:趙雅君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

相關焦點

  • 「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將達到25%」目標意味著什麼?
    現就第二句「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以下簡稱「25%目標」)談下本人粗淺的認識。 :「到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要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煤炭消費比重進一步降低,清潔能源成為能源增量主體,非化石能源佔比達到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單位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
  • 國網能源院《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發布:206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有...
    國網能源研究院近期發布了《中國能源電力發展展望》,報告對碳達峰、碳中和情景下的中國未來能源電力做了深入研究。報告認為,一次能源低碳化轉型明顯,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2025年、2035年、2050年、2060年分別有望達到約22%、40%、69%、81%。2035年前後非化石能源總規模超過煤炭。
  • 山西能源生產、消費、效益及發展情況研究
    從上述消費結構中可以看出,工業部門特別是重工業部門能源消費增長快,所佔比重高。與全國相比低品位能源所佔比重大。(煤炭消費佔26.5%)以及工業化國家(煤炭消費佔21.4%)的能源結構相差更遠。;可以看出煤炭的消費比重仍為第一,電力第二,焦炭第三,三項比重合計佔到全省的89.13%。
  • 美國能源部長稱「煤炭擁有光明的未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6月26日,美國能源部長丹布魯耶特(Dan Brouillette)巡視了康索能源公司(Consol Energy)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的一井工煤礦,這也是一座北美最大的井工煤礦。
  • 能源低碳發展 要做好碳排放的加減乘除
    他指出,我國碳排放的現狀是,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主體。2019年,我國能源消費二氧化碳排放佔全球的比重為29%。當前,全國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佔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85%,佔全部溫室氣體排放的約70%。
  • 習近平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
    在此,我提3點倡議。第一,團結一心,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在氣候變化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單邊主義沒有出路。我們只有堅持多邊主義,講團結、促合作,才能互利共贏,福澤各國人民。中方歡迎各國支持《巴黎協定》、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第二,提振雄心,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各國應該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根據國情和能力,最大程度強化行動。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銳財經)本報記者 徐佩玉《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2月22日 第 03 版)
  • 江蘇能源消費與工業經濟發展關係研究
    工業是消費能源的主體。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重工業化趨勢的加快,工業能源消費量已佔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八成。由於第二產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要大於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的上升,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的下降,意味著全省能源消費總量增長加快。
  • 能源生產消費革命成國家長期戰略 相關規劃將制定
    將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作為長期戰略——解讀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  1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表明,我國將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作為長期戰略。而且,實施這一戰略將從當前做起,加快實施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
  • 謝和平院士等撰文:煤炭革命不是「革煤炭的命」—新聞—科學網
    近100年來,雖然全球經歷三次能源革命,但煤炭依然是全球最重要的基礎能源之一,其在能源結構中佔比長期處於30%左右。預計2020年前後將繼續維持此水平,2035年仍將佔到26%。這是全球所有權威能源機構基本趨同的研究結論。
  • 楊富強:「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的幾個關鍵問題
    從更長期,我們認為,到2035年,能源結構中,煤炭、可再生能源與油氣將各佔1/3。」這一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相對容易達成,煤炭消費佔比遠低於國家58%的目標,而天然氣佔比達成政府規定的1%目標尚有差距和困難。
  • 我國持續推進煤炭消費減量替代
    空氣品質的改善離不開能源消費方式的改變。「十三五」時期,我國持續推進能源結構優化升級,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能源領域發展過程中,重視煤炭消費的減量替代。煤炭消費總量的控制及煤炭在能源消費中所佔比重的下降有力促進了碳減排及藍天數量的增多。未來,我國將繼續在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方面發力,以實現能源發展的轉型升級及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
  • 中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回顧與展望
    根據1952年我國發布的一份統計資料分析,當時中國農業佔GDP的比重高達82%,工業的比重還不到5%。當時中國煤炭消費量還不到3000萬噸,石油生產量只有20多萬噸,人均商品能源消費量僅為36千克標煤。發電量只有42億千瓦時,人均用電量只有7千瓦時,不及當時世界平均水平的1%。當時的能源消費對生態環境以及氣候形成的影響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 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居世界首位!2020年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出爐!
    2019年數據為根據各品種在總量中佔比計算)2。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2019年,煤炭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57.7%,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23.4%,上升1.3個百分點,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
  • 鄒才能等:論中國「能源獨立」戰略的內涵、挑戰及意義
    2018年,新能源(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15.3%[18]。太陽能、風能、水電與核電等技術支撐新能源跨越發展,煤炭清潔化應用技術實現突破,中國已成為能源科技強國和利用大國,已經遠超美國成為世界最大能源生產國、最大能源消費國、最大能源進口國。從能源消費結構來看,目前世界一次能源消費中油氣佔57.5%,處在油氣為主的時代,而中國煤炭消費佔58.4%,仍處在煤炭為主的時代。
  • 破題開局蹚新路——「十三五」期間 我市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實踐
    ……在晉中,與能源革命有關的故事正在不斷發生。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是中央賦予山西的重大使命和重大發展機遇。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十三五」以來,我市不斷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向縱深發展,加快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歷史性成就,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旨在讓國內外社會全面了解中國能源政策和發展狀況。」章建華說。
  • 黃曉勇:新常態下能源革命蓄勢待發
    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傳統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已難以適應當前形勢。在經濟增速換擋、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新常態下,推動能源革命勢在必行、刻不容緩。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同志指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革命、能源革命蓄勢待發」。
  • 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
    作為全省能源大市、山西轉型綜改示範區的核心區域,晉中市以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指引,全面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緊緊抓住國家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政策機遇,重點在煤炭清潔高效智能化開發、非常規天然氣高質量發展、新能源產業發展、構建綠色能源消費體系、科技能力創新建設等領域綜合發力,圍繞做好「煤、氣、電、新能源
  • 江澤民:《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 》
    400,居第2位;天然氣佔23.7%,居第3位,其次為水能和核能,分別佔6.3%和 5.8%。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國家中,煤炭消費的比重不斷下降,天然氣消費的比重已經超過煤炭而居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