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特殊的兵種,部隊官兵最怕見到他們,肩章都是「三拐一星」

2020-12-22 小磊侃歷史

我們都知道軍營中是有著嚴格的制度等級的,軍人的等級就是軍銜,一旦成為「拐」那就是將軍級的了,不過在解放軍隊伍中有一支神秘的部隊。

這支隊伍站地筆直,眉目中總有些警惕的眼神,手中永遠都會有本夾子和筆,所有人的肩章都是三拐一星,不論上下級,並且他們還有一個「特權」,那就是「見到軍官大一級」。整個部隊都是三拐一星很多人都覺得不可能,因為軍銜要升到這麼高可不是簡單的事,更別說都在一個部隊裡了,實際上這樣的部隊是存在的,他們就是警備糾察兵。

其實,軍銜還分為永久軍銜和臨時軍銜,臨時軍銜就是軍官所在職務時所佩戴的軍銜,由於警備糾察隊的職務特殊性,決定了他們的軍銜就是三拐一星,也就是三條折槓加一顆星。首先糾察屬於軍人,糾察員隸屬警備司令部,和普通軍人不同的是,其工作內容和所擁有的權力卻和普通軍人有著很大的差別。

警備糾察兵平時的工作主要是對軍隊人員和車輛在營區外的活動監督,簡單的說就是,只要你穿著軍裝、開著軍牌車輛就是被監督範圍。

相關焦點

  • 我國有一支神秘部隊,裝備是筆和冊子,軍營官兵卻最害怕遇見他們
    在我國解放軍隊伍中有一支神秘部隊,平時的裝備主要是筆和小冊子,但是軍營裡訓練時英勇無比的官兵們卻最怕遇到他們。他們就是警備糾察部隊。在軍營內部,警備糾察部隊負責監督軍人們的儀容儀表和內務,維護軍容風紀。
  • 每個物件都有特殊含義!
    每個物件都有特殊含義!對無數軍迷來說,軍服的吸引力無疑是巨大的,許多人都喜歡軍裝上各種好看的配飾勳章。但這些花花綠綠好看的勳章配飾都有著它們特殊的含義,當提到每個物件具體是什麼含義時很多人就迷糊了,所以今天我們就圖片的形式探討一下軍裝上的配飾吧。1:軍銜:美軍陸軍士官和士兵的軍銜標誌在臂上。
  • 美軍一套漂亮的制服,軍銜顏色能區分兵種,使用20年升格為禮服
    首先,陸軍常禮服和藍色禮服的軍官軍銜使用復古豎版肩章,而士兵的軍銜使用臂章表示。從歷史角度講,這種豎版肩章起於1850年,大約使用到1870年代。肩章外圍有黃色的邊框,裡面的背景色能夠反映出軍官所在的兵種。一般來說,藏青色背景的是將軍都陸軍司令部的參謀;紅色背景是炮兵部隊,黃色背景是騎兵部隊,淺藍色背景是通信兵部隊。
  • 為什麼部隊中的這個兵種所有人都怕,連退伍士兵都不例外?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兵種有很多,並且每個職位都有著他們對應的管轄範圍,例如交警,目的就是為了在街道上指揮交通,對一些違章車輛進行攔停,檢查駕駛者是否有出現酒駕或其他違規。而有些事必須要去到國家偏遠的地區,為了保護我國的邊防兒,犧牲自己的青春和時間,以及與家人呆在一起的日子。
  • 部隊中「一槓三星」是什麼軍銜?
    每天都有分享,精彩內容不間斷,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閱讀。部隊中「一槓三星」是上尉軍銜;軍銜,在15-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用綴在肩章或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標明軍人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稱號,叫做軍銜。
  • 部隊中「一槓三星」和是什麼軍銜?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部隊中「一槓三星」是上尉軍銜;軍銜,在15-16世紀產生於西歐一些國家,習慣上稱為西歐式軍銜,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根據軍人的職務、軍事素養和業務素養、資歷貢獻以及軍兵種或勤務區分,授予軍人的一種銜稱。用綴在肩章或領章等處的等級符號,標明軍人社會地位和軍事級別的稱號,叫做軍銜。
  • 如何從肩章、領章、袖章快速識別現行軍銜等級
    最簡單的方式是看肩章。義務兵有兩個級別:列兵和上等兵。口訣:一道細拐是列兵,二道細拐上等兵。肩章上最乾淨只有拐,那麼就是兵,拐越多兵的級別越高。士官7個級別:下士、中士、上士、四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一級軍士長口訣:一道細拐加槍花(下士)一道粗拐加槍花(中士)一粗一細加槍花(上士)兩道粗拐加槍花(四級軍士長)兩粗一細加槍花(三級軍士長)三道粗拐加槍花(二級軍士長)三粗一細加槍花(一級軍士長)
  • 在部隊裡,此兵種可以橫著走,但是退伍時不能太高調
    導語:各國部隊最牛兵種,特種兵看見都繞道走,但退伍時要悄悄走眾所周知,部隊裡要說最牛的士兵應該就屬軍士長了,能夠晉升這個軍銜的往往都是部隊裡的牛人,部隊裡的寶貝人物,即便是師長見了也要主動問好,可以說充滿了傳奇色彩。
  • 部隊中這一兵種:老兵搶著去,新兵看不上,退伍後才知道有多吃香
    導語:部隊中這一兵種:老兵搶著去,新兵看不上,退伍後才知道有多吃香軍隊是一個多兵種綜合性非常強的組織集體,在這個集體組織中,不僅有戰鬥兵這樣的作戰主力,還有諸如工兵、通訊兵、參謀人員等等很多輔助兵種,但是在諸多的後勤
  • 1958年,十萬官兵奔赴北大荒
    每天要吞吐數以千計的轉業官兵,管吃,管住,還要將他們迅速送到荒原的各新建點。從車站通往城裡的那條土路上,擠滿了穿著軍服、黃棉大衣、摘掉肩章和領章的轉業官兵。土路兩邊的空地上,堆滿了行李、箱籠雜物。縣城的機關、學校、俱樂部、倉庫都住滿了人。很多人住在老鄉家裡。到了4月上旬,壓力越來越大。農墾局向農墾部告急,王震從北京趕來了,在車站廣場上召開緊急動員大會,動員轉業官兵徒步向荒原進軍。
  • 武警消防部隊改革,消防兵將失去警銜?真實情況出乎你的意料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武警消防部的大部分軍人都因為今年的改革摘掉了武警警銜肩章,那麼從今以後的「非現役專業隊伍」又應該如何配備軍銜呢?關於這一方面國家其實早有考慮,我國中央軍委在做出將武警消防部隊打散,將他們的武警警銜肩章都摘掉的這個決定之前。大家其實就考慮到這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 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與駐訓軍兵種部隊聯合互動施教
    原標題: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與駐訓軍兵種部隊聯合互動施教優質資源共享激活教育課堂「在排長郭忠田指揮下,志願軍官兵巧借地形進行戰鬥,殲敵200多人,我軍無一傷亡。受這個戰例啟發,我們創新戰法,破解多個訓練難題……」近日,在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向戰而行」戰鬥故事分享會上,來自火箭軍某部的幹部王鑫登臺,講述學習抗美援朝戰爭中葛峴嶺阻擊戰的體會,引發官兵共鳴。隨著練兵備戰深入推進,多軍兵種部隊聯演聯訓成為常態。該場站每年都有不少其他軍兵種部隊前來駐訓,不同單位官兵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明顯增多。
  • 我國的「三軍儀仗隊」,隸屬哪支部隊?是什麼軍銜?
    回顧去年國慶大閱兵時,應該很多現在的心中都能回憶起當日的激動和結束後都久久不能平復的心吧!閱兵儀式上,中國軍人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複製粘貼」像是一個人的隊伍,將中國軍人的氣勢展現的淋漓盡致。雖然他們代表的是海陸空三軍,但是他們屬於獨立的編制,隸屬於「北京衛戍部隊」。是一個專門負責首都的警衛、守備勤務工作的部隊。也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徵召士兵的特殊部隊。編制分為3種不同規格:151名、127名、101名;分別和用來迎接外國首腦、迎接外國軍隊的高級將領和迎接外國軍隊的單軍種司令一一對應。
  • 漲知識|電視劇中的軍服都犯了哪些錯誤?
    如今,中國影視作品佳作連連,一大批優秀的軍事題材作品更是「層出不窮」,深受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喜愛。但出於各種原因,影視劇中仍然難免有些穿幫鏡頭,特別是在一些軍事題材作品中,軍服的錯誤時有發生,尤其是我軍55式軍服最容易出錯。
  • 二戰時,德國最特殊的兵種!脖子上掛金屬牌人稱「鏈狗」
    當時,德國擁有先進的工業,能夠為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武器裝備;除此之外,德軍的實力強悍,部隊訓練、管理都相當不錯。在德軍中,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兵種,這個兵種在執行任務時,脖子都會帶著一個彎彎月牙形的金屬牌。看到這裡,可能對二戰熟悉的軍迷朋友,已經猜到他們是哪一個兵種了。沒錯,他們就是德軍的戰地憲兵,除了戰地憲兵這個稱呼,這個兵種也被稱之為軍事警察部隊。
  • 武警八路軍守護春節祥和,他們到底算軍隊,還是警察?
    春節將至,全軍和武警部隊加強戰備值班、巡邏執勤、訓練演練,確保既為祖國和人民站好崗。春運期間,全國有20萬武警官兵堅守一線崗位,佔到武警部隊總規模的三分之,完成安保、春運執勤、撲滅山火等各項任務,為春節的祥和喜樂做出了貢獻。武警官兵擔負春運執勤和城市武裝巡邏任務的廣大武警官兵,在各大車站堅守崗位,加強武裝巡邏勤務,為來往旅客保駕護航。
  • 如何讓夥食費足額足效落到官兵餐桌上?他們這樣做
    ,部隊在野外執行任務時間較長,官兵體能消耗增加,對膳食營養的需求也不斷增長。去年,中央軍委制定下發《關於調整部隊基本夥食費標準的通知》,今年5月再次調整增加了基本夥食費標準,對激發官兵練兵備戰熱情、提升部隊戰鬥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夥食連著戰鬥力。基層夥食費標準漲了,必須把夥食保障當作重要工作抓好,確保每一分錢都能花到刀刃上,落實到基層官兵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