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三軍儀仗隊」,隸屬哪支部隊?是什麼軍銜?

2020-12-16 大國將令視頻

回顧去年國慶大閱兵時,應該很多現在的心中都能回憶起當日的激動和結束後都久久不能平復的心吧!閱兵儀式上,中國軍人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複製粘貼」像是一個人的隊伍,將中國軍人的氣勢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在閱兵儀式上,不僅可以看到先進的武器裝備、讓人驚嘆的分列式隊伍,儀式上和國旗一同出現的「三軍儀仗隊」依然是一道與眾不同的風景線。

雖然他們代表的是海陸空三軍,但是他們屬於獨立的編制,隸屬於「北京衛戍部隊」。是一個專門負責首都的警衛、守備勤務工作的部隊。也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徵召士兵的特殊部隊。編制分為3種不同規格:151名、127名、101名;分別和用來迎接外國首腦、迎接外國軍隊的高級將領和迎接外國軍隊的單軍種司令一一對應。而所謂的「衛戍區」放眼整個世界,許多國家也都存在,其標籤都和警衛、守備勤務有關聯。若是論其歷史的話,往上追溯到奴隸社會就已經有了。比如歷史題材中常常聽到的屯衛兵、京城守兵,南北軍等,都是隸屬不同朝代的「衛戍部隊」原型。

衛戍部隊和軍樂隊往往是一同出現,共同完成一次司禮任務。雖然他們的職責很特殊,但意義非常重大。往往都是迎接國外來訪的重要人物,並且也會受邀出席他國的一些重要儀式,比如俄羅斯的閱兵儀式上,也會有我國的三軍儀仗隊。至於軍銜,第一次授銜是在1955年的時候,其肩章都屬於禮兵的軍銜,每個人的肩章上都是三條槓和一顆心,意思就是他們同屬於三軍儀仗隊,相互之間沒有等級劃分。若要問區別,最大的區別也就是他們是三個不同的軍種,軍服不一樣而已。可以說,他們從某種程度上代表的是中國軍人的臉面,所以大家可不要以為他們的訓練任務很簡單,背後的汗水也多苦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相關焦點

  • 三軍儀仗隊有多少人? 什麼建制? 隊長是什麼軍銜?
    感謝大家閱讀,在閱讀之前,麻煩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閱讀了,每天都會有新鮮熱門話題推送,完全是「免費訂閱」哦,敬請放心關注閱讀~  (內容源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三軍儀仗隊,其實每個國人都是不陌生的
  • 細數三軍儀仗隊「禮儀、禮服、軍旗、軍刀」
    ——中國禮儀部隊全景掃描(三軍儀仗隊探秘之三)陳 輝1953年3月以前,中國沒有專門的儀仗部隊,但臨時儀仗隊和迎接外賓的禮儀活動卻有過3次。第一次是1946年2月,在延安迎接美國五星上將馬歇爾來華「調解國共軍事衝突」。當時成立了500人的儀仗隊,禮儀任務完成後就解散了。
  • 我三軍儀仗隊:56載歲月5次禮服變遷展威儀
    這支隊伍在帶給他們非凡氣質的同時,也以一次次儀仗隊禮服的變遷,見證著人民軍隊進步與發展的嶄新風貌。   最早的禮服源於普通軍裝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日,許多國家宣布與我國建立外交關係。10月16日,我國迎來了第一位外賓——蘇聯駐華大使羅申。羅申要正式向毛澤東主席遞交國書,中央確定用儀仗隊和軍樂隊舉行歡迎儀式。
  • 讓大家垂涎三尺的三軍儀仗隊,究竟是如何選拔人才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隸屬於北京衛戍部隊,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禮炮隊等共同承擔不同規格的司禮任務,主要擔負迎送外國元首、政府首腦、軍隊高級將領及紀念、慶典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儀仗司禮任務。
  • 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我軍最早的儀仗隊還打著綁腿解放戰爭初期,我軍曾在延安臨時組建過一個儀仗隊。1946年初春,為迎接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上將,展現人民軍隊的力量,中共中央決定組建一支儀仗隊。駐南泥灣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教導旅某團挑選了500名年輕、精幹、儀表端正的官兵,編為3個連,組成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
  • 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隊長交接上熱搜,老隊長是咱山東漢子!身高1米93...
    昨晚,一段「駐港部隊三軍儀仗隊隊長交接」的視頻上了微博熱搜近日,駐香港部隊三軍儀仗隊執行隊長交接@駐香港部隊 發出視頻「韓以猛,山東鄒城人 ,2003年入伍,在北京三軍儀仗隊服役6年,2010年進港任駐香港部隊三軍儀仗隊執行隊長,十六載軍旅,百餘次儀仗任務…當走下交接儀式的那一刻,韓以猛已泣不成聲。
  • 井延坡工作室|大國威儀——我軍儀仗隊禮賓服沿革
    隨著新中國外交事業的開展, 1952年3月,國家領導人決定在中央警衛隊中選調一批骨幹組成一支專門的儀仗隊,當時仍稱警衛營,主要擔負呈送國書時的禮賓任務。這是我國正式組建儀仗部隊的起點。1953年6月,根據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指示,正式改名為儀仗營,但通常也稱儀仗隊。
  • 三軍儀仗隊戰友追憶張勇:老班長是儀仗隊的排頭兵,500多次任務沒有...
    諸暨當地公安幹警、張勇同志生前三軍儀仗隊的戰友和他的親屬等聚集在諸暨市殯儀館,前來送別張勇。 (張勇生前照片)「勇哥一路走好。」「壯志未泯 英雄張勇精神長存。」 清早的諸暨,接近0度的氣溫並不能阻擋人們前來為張勇送行。
  • 建國後我軍軍服軍銜概述
    一.50式軍服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由單一的陸軍發展成為海陸空齊備的人民軍隊,為實現國防軍正規化建設,我軍於1950年初開始配發涵蓋三軍的50式軍服,50式軍服沒有設置軍銜,只是解決了三軍制服統一的問題,在定義上應該是應急過渡性。 中國人民解放軍1950式軍服按陸、海、空三軍幹部、戰士區分。
  • 鉞:古代「三軍儀仗隊」使用的禮賓槍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閱兵中,人們都見過三軍儀仗隊的威武和氣勢,那一排排裝上刀刺的禮賓槍寒光閃閃、無比耀眼,伴隨著官兵一列列挺拔的身軀和一聲聲鏗鏘的步伐,彰顯的是三軍風貌,展現的是大國威儀。而古代中國天子的「三軍儀仗隊」又是用的什麼禮賓槍?
  • 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在延安
    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受閱。1945年12月,馬歇爾以美國總統特使的身份來到中國,與周恩來、張治中組成3人軍事協調小組,專門負責協商解決國共軍事衝突問題。根據電令,該團迅速從全團挑選了500名年輕、精幹、儀表端正的官兵,編為3個連,組成了我軍歷史上第一支儀仗隊,由團長羅少偉、政委魏志明親自負責帶隊。儀仗隊的訓練和生活牽動著中央首長的心,僅朱德總司令就先後5次到隊裡看望慰問。他說:「儀仗隊執行的是一項特殊任務,是在履行中國工農子弟兵的神聖職責,肩負著黨中央、毛主席和全解放區人民的重託。
  • 解讀:戰略支援部隊由哪幾部分組成?領導班子都有誰?什麼軍銜?
    解讀:戰略支援部隊由哪幾部分組成?領導班子都有誰?什麼軍銜?隨著時代的發展,軍事鬥爭的方式愈加多樣化,尤其是信息化已經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換言之,誰掌握住了信息化戰爭的優勢,誰就會在未來戰爭中爭取最大的主動。
  • 解放軍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三軍換裝 實現量身定做
    這是陸海空三軍儀仗隊禮賓服。 新華社記者王建民攝    新華社北京7月3日電(記者胥金章、白瑞雪)全軍軍服調整改革工作會議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部署了全軍軍服調整改革工作並舉行新式服裝發放儀式。    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出席會議並講話。
  • 同是駐守特區的部隊,「駐港和駐澳部隊」的司令員誰的軍銜高?
    眾所周知,香港和澳門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回歸祖國,雖然我國領導人在這兩個地區都實行了一國兩制的制度。但是為了彰顯主權,我國還對這兩個地區派駐了軍隊,也就是我們常提到了駐港部隊和駐澳部隊。然而很多人都好奇這兩支部隊的司令員誰的軍銜更高,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以及對比一下這兩支軍隊的不同之處。從1997年至今,駐港部隊司令員分別為劉鎮武中將、熊自仁中將、王繼堂中將、張仕波中將、王曉軍中將以及譚本宏中將。而「駐澳部隊」的司令員分別是劉粵軍少將、劉聯華少將、王玉仁少將、祝慶生少將、王文少將、廖正榮少將。由此可以看出,駐港部隊司令員的軍銜明顯高於駐澳部隊。
  • 大校軍銜在部隊中常見嗎?屬於什麼級別?
    1955年2月8日,在我國授銜大會召開前,我國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6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此條例中規定,設置大校軍銜。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多了一個新的軍銜——大校軍銜。
  • 錢學森葬禮過程:三軍儀仗隊抬棺,黨旗蓋棺,送別這位航天之父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70周年,我國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儀式,東風41洲際飛彈在此首次亮相,通過實況轉播驚豔了全世界。遙想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飛彈事業幾乎是從零開始,誰也沒有料想到短短幾十年內我國就能取得如此成績,而國人心中都明白,這離不開我國科學家的奉獻。
  •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高唱《喀秋莎》過紅場 喀秋莎中文歌詞
    5月4日,紅場閱兵第二次彩排正在進行,解放軍三軍儀仗隊112名儀仗兵在通過紅場時高唱蘇聯歌曲「喀秋莎」,引得莫斯科市民一片鼓掌歡呼。解放軍三軍儀仗隊112名儀仗兵在通過紅場時高唱蘇聯歌曲「喀秋莎」,引得莫斯科市民一片鼓掌歡呼。
  • 科普:隸屬總參謀部,副軍級軍校—國防信息學院,你了解多少?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唯一一所中級通信指揮軍事高等院校,隸屬總參謀部,副軍級。學院主要培養通信指揮、指揮自動化人才,承擔作戰部隊信息作戰幹部、通信系統幹部輪訓任務。軍校每年從部隊和地方按比例招生,地方入校即入伍,享受軍人待遇,在校期間一切學習生活費用由國家支付。平時著軍裝,佩帶學員紅肩章。專科三年畢業後一般授少尉正排軍銜,本科四年畢業後授中尉副連軍銜。順利畢業後將獲得軍士與學士學位,工作由學校根據專業和各大軍區需要分配,去向涉及海陸空三軍。
  • 我國一特殊的兵種,部隊官兵最怕見到他們,肩章都是「三拐一星」
    我們都知道軍營中是有著嚴格的制度等級的,軍人的等級就是軍銜,一旦成為「拐」那就是將軍級的了,不過在解放軍隊伍中有一支神秘的部隊。這支隊伍站地筆直,眉目中總有些警惕的眼神,手中永遠都會有本夾子和筆,所有人的肩章都是三拐一星,不論上下級,並且他們還有一個「特權」,那就是「見到軍官大一級」。整個部隊都是三拐一星很多人都覺得不可能,因為軍銜要升到這麼高可不是簡單的事,更別說都在一個部隊裡了,實際上這樣的部隊是存在的,他們就是警備糾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