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去年國慶大閱兵時,應該很多現在的心中都能回憶起當日的激動和結束後都久久不能平復的心吧!閱兵儀式上,中國軍人邁著整齊劃一的步伐,「複製粘貼」像是一個人的隊伍,將中國軍人的氣勢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在閱兵儀式上,不僅可以看到先進的武器裝備、讓人驚嘆的分列式隊伍,儀式上和國旗一同出現的「三軍儀仗隊」依然是一道與眾不同的風景線。
雖然他們代表的是海陸空三軍,但是他們屬於獨立的編制,隸屬於「北京衛戍部隊」。是一個專門負責首都的警衛、守備勤務工作的部隊。也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徵召士兵的特殊部隊。編制分為3種不同規格:151名、127名、101名;分別和用來迎接外國首腦、迎接外國軍隊的高級將領和迎接外國軍隊的單軍種司令一一對應。而所謂的「衛戍區」放眼整個世界,許多國家也都存在,其標籤都和警衛、守備勤務有關聯。若是論其歷史的話,往上追溯到奴隸社會就已經有了。比如歷史題材中常常聽到的屯衛兵、京城守兵,南北軍等,都是隸屬不同朝代的「衛戍部隊」原型。
衛戍部隊和軍樂隊往往是一同出現,共同完成一次司禮任務。雖然他們的職責很特殊,但意義非常重大。往往都是迎接國外來訪的重要人物,並且也會受邀出席他國的一些重要儀式,比如俄羅斯的閱兵儀式上,也會有我國的三軍儀仗隊。至於軍銜,第一次授銜是在1955年的時候,其肩章都屬於禮兵的軍銜,每個人的肩章上都是三條槓和一顆心,意思就是他們同屬於三軍儀仗隊,相互之間沒有等級劃分。若要問區別,最大的區別也就是他們是三個不同的軍種,軍服不一樣而已。可以說,他們從某種程度上代表的是中國軍人的臉面,所以大家可不要以為他們的訓練任務很簡單,背後的汗水也多苦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