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70周年,我國舉行了盛大的國慶閱兵儀式,東風41洲際飛彈在此首次亮相,通過實況轉播驚豔了全世界。遙想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飛彈事業幾乎是從零開始,誰也沒有料想到短短幾十年內我國就能取得如此成績,而國人心中都明白,這離不開我國科學家的奉獻。我國飛彈研發的亮眼成績背後是科研人士年復一年的辛勤付出,其中錢學森先生的一生坎坷又傳奇,在回國支援祖國建設的隊伍中,錢老受到的阻礙可謂是前所未有,扣留、羈押、監視,美國無所不用其極,好在錢老依舊堅持到了回到祖國的那天,並將自己的終生都獻給了中國的飛彈事業。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儘管年邁的錢老還對中國飛彈的發展放心不下,終究還是與世長辭。在這位中國「航天之父」的葬禮全過程中,黨旗蓋棺,三軍儀仗隊抬棺,各界人士都來送別。
錢老對中國的貢獻基於他對祖國的忠誠和殷切的期盼,新中國建立之初,國內科研條件遠不及美國,美方也向他開出了極高的待遇,但錢老頂著美方的迫害也不願接受他們的利誘,這沒有堅定的信念絕對無法做到,所幸苦難結束後他得以如願為祖國的飛彈事業添磚加瓦。
回國後的錢老一度遭受食物投毒等外國間諜迫害,此後國家便對錢老進行了更加嚴密的保護,錢老就在這樣的生活中將自己的全部知識奉獻出來,讓中國的飛彈事業從無到有、飛速前進。
錢老為中國飛彈和航天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赤誠之心從未更改,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晚年身體抱恙的錢老即使躺在病床上,也心心念念著中國的發展,令人為之動容。
2009年10月31日,98歲的錢老在北京逝世,幾日後,數十萬人自發來到他的葬禮外為他送行,人群中不乏各界精英人士,還有多所高校的優秀學子,人們神情肅穆,悲痛不已。
錢老的靈柩被他熱愛的鮮紅黨旗覆蓋,三軍儀仗隊珍重地抬著他的遺體一步步走過,人們一言不發,在心中為錢老送上告別與感謝的話語,氣氛凝重而悲傷。
一個人要是能在世上留下存在過的印記,就不會被人徹底忘記,未來中國飛彈事業每踏出一步,人們都會想起錢老為此做出的貢獻,他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我國恢復實力、走向繁榮是無數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他們或許不是錢老這樣的人中龍鳳,或許甚至籍籍無名,但他們所做出的貢獻將被我們所有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