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能否談談頂新集團在內地的經營狀況及未來的投資發展戰略?
魏應行:集團累計的投資已超過50億的美金,現在有16萬個員工,去年的營業額大概1200億人民幣(6.2273, -0.0032, -0.05%)。我們主要面向中國的內需市場,面向大眾。1200億的營業額的構成是每天每一個消費者大概五毛錢到二十塊錢之間的消費,也就是說你在全家便利店(需求面積:50-150平方米)平均消費10來塊錢,但是每天與大概一億五千萬人次成交。因為我們都是面向大眾,不做高端攀比,所以經濟好的時候也跟著好,經濟不好的時候可能還要更好一點。
頂新旗下與日資合作的「全家」便利店,在其中大概可以佔40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未來我相信它會是頂新集團的superstar。看看臺灣跟日本發展的經驗就知道,當大家薪資增加,時間會越來越緊張,所以這一塊的消費潛力很大。
目前全家便利店已經進入擴張期。我們的步驟是大概三年一個新區域,新區域就是可能北京、西南這樣子,一年兩到四個新城市,今年就有深圳、東莞、無錫、還有北京。未來三到五年都會是擴張期,我們預估到2020年大概「全家」便利店門店會達到4500家,到2024年預計到1萬家。中國便利店的黃金時期是從2021年到2040年,我的目標是等到我八十多歲拄拐棍的時候,全家大概要開到5萬家。
記者:在中國便利店的黃金髮展期,預計會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魏應行:未來服務行業最大的挑戰不是大家現在看到有形的東西,最大的挑戰是沒有人。中國城鎮化之後,過去在深圳、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很多勞動力未來可能會選擇回到原來的地區。所謂「逃離北上廣」,是因為大城市生活壓力也比較大,所以雖然多掙個五百一千,但是可能生活費用增加得比這個還多,就會有城鎮化的回流。
所以如何留住人,我們研究了一套機制。員工基本上不論背景與出身,基本學歷是最低門檻,經過1年培養之後可以申請當店長。現在我們1132家店裡面大概有65%左右是加盟,但是加盟裡面的80%左右是員工創業加盟的,以機制減少員工流失率和提高積極性。
記者:在便利店行業,有調查顯示東京3700多萬人大概有4萬家便利店,為什麼國內像北京2000多萬人才1000多家便利店,推廣難度在哪裡?
魏應行:在日本,每人每日平均到店率在1到1.5次。在內地,過去的管理法規和政策比較傾向大中超市。現在隨著便利店需求的增大,政策上也逐漸有所支持。比如說像上海,現在很多便利店都受到政府早餐工程的鼓勵,甚至有一些獎勵。一家店如果成為早餐工程的試點,一年給我們四萬塊的獎勵。
至於北京,便利店發展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城市街道不是很大,是一個方塊一個方塊的樣子,人們不像深滬那樣子逛街。另外北京寒冷的冬季有三四個月,可能也制約了市民午夜消費的習慣。但是在南方,市民到實體店消費非常普遍,人們每天上下班會去便利店逛一逛、摸一摸。所以中國很大,每一個地方氣候、街道設計、政府的法規政策的支持等都會影響便利店的經營狀況。
記者:在中國經營便利店的成本並不低,頂新是如何控制成本的?
魏應行:商品的成本很重要是看銷售的規模。在臺灣有很多小吃,大排檔、路邊攤很發達,但是因為量的關係售賣的比例不大。不過在上海大概平均的售賣量可能是臺灣的五到十倍,這樣的規模對採購的進價成本幫助會很大。另一個節約成本的關鍵是損耗的管理,因為食物等保質期短的貨品一到12點就得全部下架銷毀,所以說在損耗的管理上要特別地到位。
本文轉載來自:21世紀商業評論,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