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1月7日訊(YMG全媒體記者李冰 攝影報導 通訊員 李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少煙臺家長為孩子請家教,甚至是高收費的外教,一堂課就是二三百元,這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但是萊山區解甲莊街道小山村的孩子昨天開始也享受到這樣高標準的課外輔導,這得感謝煙臺市委辦與共建黨支部——煙臺農商行第一黨支部,聯合山東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分黨委,一起開展的「關心關愛農村兒童,大學外教進村公益教學」系列活動。
當日,正是農曆立冬節氣,晴空萬裡,冬日暖陽。活動中,市委辦公室機關黨委第五黨支部、煙臺農商行第一黨支部部分黨員同志,山東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部分黨員、留學生,解甲莊街道部分黨員,與車家村的部分黨員同志和小學生參加了啟動儀式。十幾位車家村的小學生領到了嶄新的文具,還上了第一堂外教課。
市委辦第五黨支部邀約,「一帶一路」國家外教下鄉
為積極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豐富基層黨建和送教下鄉活動內容,當了解到萊山區解甲莊街道車家村儘管依山傍水,但這裡的孩子不常走出山村,信息相對閉塞,教育實踐中,特別是英語教學中遇到很多發音不準,打怵口語等問題,市委辦公室機關黨委第五黨支部聯繫共建黨支部——煙臺農商行第一黨支部,聯合山東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分黨委,精心策劃組織了本次優秀中外大學生參與的「關心關愛農村兒童,大學生外教進村公益教學」活動。
在接到煙臺市委辦公室機關黨委第五黨支部的邀約後,為了做好這次活動,山東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與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充分溝通,精心挑選了4位來自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的留學生和7名中國大學生志願者,進村開展義務英語教學活動。
一方面為山村小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教學平臺,另一方面也讓更多的留學生,尤其是「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生可以全面客觀了解中國國情,關注中國發展,關注「三農」問題,了解「鄉村振興」,推進留學生「知華友華」教育;讓中國的大學生,明白財商教育真諦,實踐公益志願服務,了解祖國國情,關注鄉村振興,推進大學生「愛國愛校」情懷。
給山村孩子配上「外教」,享受高標準英語教學輔導
據了解,山東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帶領4位外國留學生志願者和7位中國學生志願者參加了本次教學活動。這4位留學生外教中,2名男生國籍為孟加拉國,分別叫馬旭陽、馬蘇姆;兩位女生國籍為巴基斯坦,分別叫瓦法、若水,英文嫻熟,中文也比較流利。
為了承擔這些義務教學活動,留學生志願者和學生志願者利用業餘時間針對小學生學習狀態和基本情況準備了相應的授課內容,並依照專業兒童英語教育的課件,為車家村的孩子們策劃了各種教學活動。
啟動儀式後,在中國同學的協助下,4位留學生外教大學生在車家村多媒體會議室,利用電腦、投影儀等設備,為車家村的小學生們上了第一堂英語輔導課。
車家村在冶頭小學四年級上學的車鑫昱告訴記者,他們在學習英語時就是不願意對話練習,現在能跟著老外練口語,肯定有幫助。
據介紹,未來,山東工商學院每周六上午,都將安排兩名留學生以及2至4名中國大學生志願者赴車家村開展英語教學活動。
留學生參加義務教學,得到一次特別的文化體驗
據參與活動的山東工商學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山東工商學院以黨建為統領,致力於財商教育特色打造,注重對學生公益志願服務理念的教育培養,積極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此前,學校與煙臺市、萊山區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山東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留學生送教下鄉,也是進一步落實校地合作協議,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我國的鄉村振興戰略強調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推動建立以城帶鄉、整體推進、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確保每一個鄉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同時,把鄉村學校振興與鄉村文化建設、鄉村社會建設結合起來,培養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留學生馬旭陽表示,平時多是從書本上看到各國的普遍情況,了解鄉村發展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中國鄉村振興的發展前景令人振奮。但對於留學生而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而參加這種特別的社會實踐活動,留學生一邊融入青山綠水,感受美麗鄉村,一邊助力外語教育,感悟文化融合,是一次很棒的文化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