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特別思政課主講老師林麗紅(右二)和丈夫王科(右一)
畢業後站上講臺,至今已有十餘年,惠州市華羅庚中學生物老師林麗紅從未想過有一天會在平凡的崗位上「走紅」。援鄂醫生的妻子、特別思政課主講人、廣東省「最美教師」……在特殊的2020年,她經歷了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轉換,收穫了沉甸甸的榮譽。榮譽意味著責任,她說下一個十年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負青春、不負期盼。
臺上10分鐘的背後
今年4月22日,南方日報惠州新聞部、惠州市教育局聯合推出《戰疫英雄 青春榜樣》——惠州春季學期特別思政課在南方+客戶端正式與廣大師生見面。作為這節課的主講人,林麗紅和惠州支援湖北醫療隊3名隊員,一同向120多萬大中小學生分享戰疫經歷和故事。思政課在南方+客戶端播出僅一天後,觀看人次就突破了400萬,點讚量超過100萬。
在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同抗疫的背景下,這節思政課以身邊人講身邊的英雄、身邊的故事的方式,在師生群體中引起了強烈反響。當大家線上線下為這節課點讚的時候,林麗紅忐忑的心終於平靜下來。面對好評,她說自己只是做了一名老師該做的事,援鄂醫護人員的大愛和精神才是這節課打動人心的關鍵。
實際上,這節30多分鐘的思政課,林麗紅主講部分大約10分鐘左右。為了這10分鐘,更為了整節課的效果,林麗紅和參與團隊付出了很多心血和努力。「剛接到講課任務時,當天晚上壓力大得睡不著。」她說。從教10多年,林麗紅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她所教班級的成績一直在年級中名列前茅,她和學生也多次獲獎。但面對思政課這樣特別的授課方式,她卻有些膽怯。
比起課堂上給學生授課,思政課的對象是全市中小學生。為了上好這節課,林麗紅重新回到學生的狀態,從內容、PPT、串詞、口語表達……一項項學習摸索,她不僅是一位老師,更是一名親歷者。她像主持人一樣,熟悉每位嘉賓的故事,深入淺出地點評總結,希望為鏡頭前的廣大師生傳遞一份信心和信念。
為了更接近主講人的角色,她專門找有關的視頻節目來模仿學習,以求達到最好的效果。從接到講課任務到正式播出,林麗紅和團隊前前後後準備了1個月。期間,丈夫王科作為惠州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前去湖北武漢支援,當時女兒僅8個月大。她只好將公公婆婆請過來幫忙照顧女兒,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備課中。在她和嘉賓、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思政課順利完成了錄製和播出。
戰疫「夫妻檔」的默契
看完這節特別的思政課,人們被惠州援鄂醫護人員千裡馳援的精神打動的同時,也看到了林麗紅和丈夫王科這對戰疫「夫妻檔」的大愛。
王科是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不久,王科向醫院遞交了援鄂申請,作為黨員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刻,主動請纓支援武漢,到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同樣是黨員的林麗紅毅然支持丈夫的決定,獨自一人帶著8個月大的女兒,邊工作邊照顧家庭。疫情期間,學生居家上網課,為了讓學生有效學習,她認真做好每一份課件,盡心上好每一節網課。一邊是極具挑戰的網課教學,一邊要照顧小孩和老人,每天忙碌下來,她的睡眠時間只有三四個小時。
林麗紅對丈夫出發去武漢的那天記得特別清楚。早上8時多,她突然接到正在下鄉走訪問診的丈夫的電話,說馬上要去湖北,需要收拾行李。「當時感覺他在開玩笑。」回憶起那時的情形,林麗紅說真的很突然,因為之前丈夫對這件事隻字未提。林麗紅並沒有過多追問。兩人從小青梅竹馬,在惠州一起長大,不經意間形成了一種默契——在重要時刻始終支持對方。林麗紅記得,自己大學剛畢業來到學校,很快挑起了班主任的擔子。那時經常白天晚上整天待在學校,王科沒有絲毫怨言,反而事事以她為先、為她考慮。
從接到電話到醫療隊出發只剩不到1個小時,林麗紅想到武漢冷,就把家中最厚的衣服保暖用品塞進丈夫的行李箱。當時的湖北武漢是疫情中心,被認為是抗疫最危險的地方。在這樣重要的時刻,夫妻倆沒有動搖,也沒有猶豫。事後,林麗紅說,面對去和不去兩個選擇,答案一定是去。
支持歸支持,擔心仍是難免。王科猜到了妻子的心思,到武漢後為了不讓她擔心,每天都會電話或微信「報平安」。只要是休息的時間,王科都會跟妻子女兒視頻通話,分享工作中的趣事,減輕妻子的憂慮。
當老師是個「良心活」
今年是林麗紅到惠州市華羅庚中學的第12個年頭,她從華南師範大學畢業後通過招聘錄取來到了學校,成為一名生物課老師。和林麗紅同一批進入學校的方惠靈見證了她一路以來的成長。
當初同一批面試,有一件事方惠靈至今印象很深。教師招聘有試講的環節,需要應聘者準備一段講課內容向評委展示。在很多年輕教師中,林麗紅的講課風格別具一格。事後,方惠靈和面試的評委老師聊起這次試講,老師特別表揚了林麗紅,說她的講課看不出來是應屆畢業生,倒像是有多年經驗的教師。
方惠靈也是多年後無意中聊起才知道,為了準備當初應聘試講的內容,林麗紅在家足足準備了好幾天。在當老師這件事上,林麗紅有些執拗,認定的事一定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2009屆學生顏佳偉是林麗紅做班主任帶的第一屆高三畢業生。當時顏佳偉不是在體育班,但他跟體育班一起訓練,體育成績不錯。憑藉體育強項+文化分可以考取更好的大學,當時他放棄了體育。林麗紅知道後找他聊了很多次,也跟體育班班主任聊了很多次。
雖然顏佳偉最終沒有走上體育特長生之路,但一直感恩林麗紅的鼓勵。他說,林老師會像父母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也會像朋友和學生打成一片。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上任何問題,都會想盡辦法提供幫助,同學們也願意向她傾訴。
林麗紅堅信班主任「工作無小事,事事都育人」,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小張同學原本痴迷上網、打遊戲、看小說,林麗紅了解得知,他在單親家庭長大,自卑又爭強好勝。林麗紅抓住小張這個心理特點,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然後加以表揚,幫他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小張慢慢戒掉了各種壞習慣,成績不斷進步,在學業水平考試中考了兩個A、一個B的好成績。
今年是林麗紅從教的第12個年頭,回過頭來看這些經歷,她對「最美教師」有了更深的感悟。在她看來,老師是個「良心活」,用心對待每一節課、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才能不辜負這個職業。教師職業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其他行業、職業無法比擬的。雖然忙碌,但是和孩子在一起總是特別開心。
【記者】 謝志清
【攝影】王昌輝
【作者】 謝志清;王昌輝
惠州大課堂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