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靜靜在歷盡十月懷胎的艱辛,終於生了個健健康康的白胖小子,也算苦盡甘來,原想著卸了貨總算輕鬆一下,可當媽的辛苦才剛剛開始,先不說生完娃之後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這母乳不足就成了她最近最為頭疼的事情,奶水分泌不夠,寶寶吃不飽大哭大鬧,而且發育也受到影響。
而她的婆婆也作為過來人大有經驗,從各地淘來了偏方讓靜靜服用。每日喝些盡數油膩的十全大補雞湯,鯽魚湯,甚至木瓜燉王八都來安排了,但是奶水沒催到,體重倒是漲了幾斤。
哺乳期寶寶能夠最大汲取的營養最先是從母乳那吸收的,而媽媽是否能夠分泌正常且足夠的乳汁來哺育寶寶就成了值得重視的一件事情。胡亂吃一些偏方,並不能保證帶來積極的產奶現象,甚至會導致堵奶的情況,不僅影響寶寶的食慾還傷害媽媽的身體。
1. 藥物類
生完寶寶的媽媽免疫力是最虛弱的時候,此時病毒感染最為猖狂。而乳汁是傳遞營養給寶寶的第一通道。所以,媽媽們應該謹遵醫囑,乳汁含有藥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選擇藥量最低情況下的乳汁進行哺乳
2. 容易回奶食物類
肉類有動物肝臟(豬肝)、螃蟹、豬心、鴨肉、魷魚、黑魚海參等,性屬寒,尤其是螃蟹,容易影響寶寶對乳汁的充分吸收,水果類有西瓜、梨、香蕉、獼猴桃,因為這些水果富含有維生素B6,會控制垂體催乳從而達到回奶的目的。其他類例如炒麥芽,山楂,木耳和啤酒等性涼,媽媽食用會導致胃部不適乳汁分泌減少。
3. 油鹽過多類食物
有些哺乳期媽媽容易嘴饞不忌口,對炸雞漢堡,鹽焗類的食物情有獨鍾,但是為了寶寶可不能繼續這樣了。這些高熱量高鹽分的食物通常難以消化,高熱量的食物更加容易轉化為脂肪被媽媽儲存起來,甚至堵住乳腺,不利於產奶給寶寶提供營養。而鹽分過高的食物又會增加媽媽體內腎臟過濾負擔。
有了以上的飲食注意基礎,產奶事宜就順利多了,不再病急亂投醫的用偏方治療產奶問題。
1、首先,媽媽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萬事開頭難,一個良好的心態能夠產生積極的正面效果,要堅信自己一定會有母乳了,保持樂觀的心態,放鬆心情,對泌乳是有幫助的。
2、媽媽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產後消耗了寶媽大量的體力,月子期間良好的睡眠有助於產後恢復,同時每天睡個好覺,也可以保證母乳分泌,所以儘量是孩子睡覺了,寶媽也跟著睡,跟孩子的睡眠同步。
3、保證足夠的營養攝入
哺乳期想要母乳足夠,那麼就需要保持自身足夠的營養攝入,尤其是蛋白質,母乳主要以蛋白為主,產奶少的原因和蛋白質補充多少有關,只有正確補充缺少的蛋白質,就可以很好輔助寶媽增加母乳量。
寶媽可以選用木瓜豌豆蛋白粉,是以豌豆、木瓜、葛根、紅棗為原料製成,古方中也有食用豌豆、木瓜下奶的記載,豌豆蛋白質豐富,而葛根跟紅棗可以補氣血,氣血充足,母乳分泌也會增加。
進行複雜研磨工序後,將所有材料製成木瓜豌豆蛋白粉,粉質更加細膩,蛋白質成分也容易吸收,媽媽們按照飲用方式每天溫水衝服1-2次,對促進奶水分泌有很大幫助。
4、多吮吸多喝水
產後一定要讓寶寶多吮吸,寶寶吮吸越多,寶媽的身體就會收到更多「訂單」,這樣母乳就會分泌更多,而且,產後前幾天,母乳分泌不是很多,所以寶媽們也不要著急,平時也要多喝水,生產了那麼多母乳,自然也要提供「原料」對吧。
其實真正母乳不足的媽媽是非常少的,都是方法沒用對,只要用對了方法,就不會出現母乳不足的情況,媽媽在哺乳期內,只有產奶量上去了,寶寶的口糧才有保證,身體發育才能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