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1克!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

2020-12-23 金臺資訊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12月17日凌晨,在軌工作23天並成功採集月球樣品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運抵北京,完成了開艙及相關處理工作,科研人員順利取出了月球樣品容器。

國家航天局介紹,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後續,國家航天局將公開發布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管理辦法和相關管理政策,組織樣品管理工作、協調推進樣品科學研究,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力爭獲得更多科學成果,同時開展任務相關公眾科普和文化交流。

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承擔。昨天中午,這批月球樣品被送達國家天文臺。在接收儀式上,記者見到了「探月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已經85歲的歐陽自遠激動地說,40多年前,他和其他中國科研人員一起,只用美國人贈送的0.5克月巖就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今中國人靠著自己的力量從月球取回了1700多克樣品,加上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執著的科研精神,一定可以取得更多成果。「這次嫦娥五號完成採樣的地區此前沒有人類探測器抵達,地質年齡也更年輕,保存了很多未知的月球奧秘,科研意義重大。」他說。

儀式結束後,月球樣品被送入國家天文臺建設的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月球樣品實驗室集存儲、處理、製備、分析功能於一體,可實現月球樣品在地面高純氮氣環境長期存儲,保證樣品在處理過程中不受到汙染,讓科學家們可以長期對原始樣品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測試。

下一步,在對月球樣品解封、處理、存儲和分發後,地面應用系統將負責完成樣品的基礎物性、化學成分和實驗室光譜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這些研究不僅可以幫助人類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徵,還可為後續探測任務的月表機械設計和操作、太空人服裝設計、著陸點選擇等提供依據。

新聞現場

開艙現場先進行微生物取樣

昨天,在月球樣品容器取出現場,科研人員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打開了返回器的艙蓋,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罐。

記者在現場看到,直徑約30釐米、高約50釐米的罐體,採用了多道機械式密封裝置,外罐體需使用專門工具插入鎖口後旋轉方可打開,內罐體則處於嚴格的真空密封狀態。科研人員首先用棉籤小心翼翼地在容器罐的多個部位擦拭,進行微生物取樣,「容器罐從月球、太空走了一圈回來,我們也想知道有沒有微生物方面的新發現。」一位科研人員解釋。現場還有科研人員準備好了中子伽馬複合報警器,「我們檢測了返回器、樣品容器外部,暫時沒有發現異常的輻射粒子,這說明月球的確是地球的『小弟』。」一位工作人員笑道。

經過檢查,科研人員確認容器密封裝置各組件狀態完好,返回地球的月球樣品處於完好的真空保護狀態。初步測量顯示,月球樣品淨重量為1731克,滿足工程總體下達的月球樣品要求。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的目標是實現採樣返回,帶回2公斤的月球樣品只是一個設計值,但並不能把達到2公斤這個數值作為評判任務成功的一個硬指標。本報記者 張航

相關焦點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土特產」1731克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1731克月球「土特產」交接
    昨天上午,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1731克嫦娥五號採集並帶回的月球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12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打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艙門,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並進行稱重。□新華社發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箱子搬進交接儀式現場。當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原標題:1731克!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12月17日凌晨,在軌工作23天並成功採集月球樣品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視頻|1731克月壤開箱交接
    視頻|1731克月壤開箱交接 @央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12-19 15:48
  • 直9南海發射鷹擊-9反艦飛彈;嫦5帶回1731克月壤
    直9南海發射鷹擊-9反艦飛彈;嫦5帶回1731克月壤 2020-12-19 2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曾經美國贈送我國1克月壤,如今我們自己帶回​1731克!
    42年前,美國贈給我國1克月壤只有黃豆般大小,還要用放大鏡放大,如今,我們自己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受贈1克月壤中國向星辰大海挺進1978年,中國科學家第一次接觸月球樣品,該樣品是由美國贈送,重1克。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圖為科研人員準備給月球樣品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馮華、葉雨恬)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5號只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阿波羅號是如何載人返回的?
    嫦娥5號只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阿波羅號是如何載人返回的?最近咱們國家的月球測設備嫦娥5號為我們帶回來了珍貴的月球樣本大約1731克。這些樣本對於我們人類研究月球提供了無比珍貴的寶貴資料。可是有另一種聲音卻酸溜溜地說,人家美國多少年之前就可以讓太空人登上月球並且帶回數量更重的月球樣本,時間過去了幾十年,怎麼現在中國一次性才帶回來那麼一點樣本,果然是技不如人。其實這樣的一種說法除了酸應該也沒什麼別的情緒了。縱然載人航天行為確實是非常高端危險重重的,但是這並不能從技術上進行類比。就好像公交車售票員和現在的自動打卡設備是不能類比的意思是一樣的。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入住「新家」 科學研究正式啟幕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來自月球風暴洋的約1731克「土特產」,被送入中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正式「安家落戶」。備受矚目的嫦娥五號任務由此從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也正式啟幕。
  • 中科院接收月球樣品後如何處理 現場視頻揭秘
    中科院接收月球樣品後如何處理 現場視頻揭秘時間:2020-12-19 21: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科院接收月球樣品後如何處理 現場視頻揭秘 今天,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
  • 「月壤快遞」已進入中科院實驗室 正式轉入科學研究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中科院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當天早些時候,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向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揚】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5號只帶回來1731克月球樣品,那麼阿波羅號怎麼載人返回的?
    此次嫦娥5號返回艙共攜帶1731克月球土壤歸來,這些月球的「土特產」對於我國下一步深入研究月球的形成歷史、月表土壤演變特徵、月球的自然環境狀況等,都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在我國之前,世界上只有前蘇聯和美國成功地在月球表面取得了土壤樣品,其中前蘇聯3次只帶回330克,而美國6次共帶回了多達382公斤的樣品。
  • 你期待的月球「土特產」開箱視頻
    來源:中新視頻12月19日上午,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崔力 攝在交接儀式活動現場,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
  • 【中國科學報】見證月球樣品移交 期待科學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報】見證月球樣品移交 期待科學研究進展 2020-12-21 中國科學報 【字體: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舉行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中,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容器搬上展示臺。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 1731克!月球「土特產」正式交接,看看它裡面有多少DNA?
    近日,嫦娥五號從地球上帶回的1731克月球土壤,正式交接給了中國科學院,相關科研人員也會立刻進入到新的科研階段。要知道,嫦娥五號這一次登陸月球、採樣返回的地方,是月球上的一片人類從未涉足過的「處女地」,這裡的地質更年輕,它的身上,也攜帶著很多月球的秘密,或許月球的起源之謎等,也會由此而揭開。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