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2020-12-22 瀟湘晨報

原標題:1731克!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當天,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接收這批樣品,並送入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

12月17日凌晨,在軌工作23天並成功採集月球樣品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此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運抵北京,完成了開艙及相關處理工作,科研人員順利取出了月球樣品容器。

國家航天局介紹,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後續,國家航天局將公開發布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管理辦法和相關管理政策,組織樣品管理工作、協調推進樣品科學研究,鼓勵國內外更多科學家參與,力爭獲得更多科學成果,同時開展任務相關公眾科普和文化交流。

嫦娥五號任務地面應用系統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承擔。12月19日中午,這批月球樣品被送達國家天文臺。在接收儀式上,見到了「探月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已經85歲的歐陽自遠激動地說,40多年前,他和其他中國科研人員一起,只用美國人贈送的0.5克月巖就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如今中國人靠著自己的力量從月球取回了1700多克樣品,加上先進的科研設備和執著的科研精神,一定可以取得更多成果。「這次嫦娥五號完成採樣的地區此前沒有人類探測器抵達,地質年齡也更年輕,保存了很多未知的月球奧秘,科研意義重大。」他說。

儀式結束後,月球樣品被送入國家天文臺建設的國內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月球樣品實驗室集存儲、處理、製備、分析功能於一體,可實現月球樣品在地面高純氮氣環境長期存儲,保證樣品在處理過程中不受到汙染,讓科學家們可以長期對原始樣品進行科學研究和分析測試。

下一步,在對月球樣品解封、處理、存儲和分發後,地面應用系統將負責完成樣品的基礎物性、化學成分和實驗室光譜等方面的分析研究。這些研究不僅可以幫助人類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徵,還可為後續探測任務的月表機械設計和操作、太空人服裝設計、著陸點選擇等提供依據。

新聞現場

開艙現場先進行微生物取樣

12月19日,在月球樣品容器取出現場,科研人員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打開了返回器的艙蓋,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罐。

在現場看到,直徑約30釐米、高約50釐米的罐體,採用了多道機械式密封裝置,外罐體需使用專門工具插入鎖口後旋轉方可打開,內罐體則處於嚴格的真空密封狀態。科研人員首先用棉籤小心翼翼地在容器罐的多個部位擦拭,進行微生物取樣,「容器罐從月球、太空走了一圈回來,我們也想知道有沒有微生物方面的新發現。」一位科研人員解釋。現場還有科研人員準備好了中子伽馬複合報警器,「我們檢測了返回器、樣品容器外部,暫時沒有發現異常的輻射粒子,這說明月球的確是地球的『小弟』。」一位工作人員笑道。

經過檢查,科研人員確認容器密封裝置各組件狀態完好,返回地球的月球樣品處於完好的真空保護狀態。初步測量顯示,月球樣品淨重量為1731克,滿足工程總體下達的月球樣品要求。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的目標是實現採樣返回,帶回2公斤的月球樣品只是一個設計值,但並不能把達到2公斤這個數值作為評判任務成功的一個硬指標。(張航)

【來源:北京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劉揚】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舉行
    圖為科研人員準備給月球樣品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本報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馮華、葉雨恬)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2020-12-20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樣品交接完成 嫦娥五號任務轉入科學研究階段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右)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交接樣品證書。(國家航天局供圖)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趙竹青)12月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劉鶴出席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12月19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劉鶴指出,嫦娥五號任務在多方面創造了「中國首次」和世界紀錄,實現了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的圓滿收官。這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奪取的又一偉大勝利,在航天強國建設徵程中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要組織好月球樣品的科研協同攻關,為深化人類對宇宙形成演化的科學認知貢獻中國智慧。
  • 嫦娥五號搭載物品交接儀式舉行
    本報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馮華)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今天舉行了嫦娥五號搭載物品交接儀式暨助推行業科技自立自強研討會。除月球樣品之外,嫦娥五號返回器上也搭載了相關物品,包括冬奧會吉祥物、徽章、水稻、苜蓿種子等材料,致敬抗疫工作者的歌曲、科普繪畫作品以及中國飛鶴嬰幼兒配方食品等物品。
  • 中國發布丨國家航天局: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 圓滿...
    12月17日,國新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相關情況。中國網 鄭亮 攝中國網12月17日訊(記者 吳佳潼)國新辦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表示,今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示意圖(12月17日攝)。
  •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正式在國家天文臺「安家」
    12月19日,國家天文臺迎來一位貴客,由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的月球樣品歷經近20天的星際跋涉來到北京,最終在國家天文臺安家落戶!今天,在國家天文臺舉行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接收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月球樣品正式交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還帶回了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現場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國家航天局 萬珂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12月17日消息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北京時間 12 月 17 日 1 時 59 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中國科學報】見證月球樣品移交 期待科學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報】見證月球樣品移交 期待科學研究進展 2020-12-21 中國科學報 【字體: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舉行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中,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容器搬上展示臺。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 國家航天局:月球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
    【解說】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月球樣品在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當天下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等介紹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  針對公眾關心的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用途問題,吳豔華表示,月球樣品將包括三類用途,其中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向公眾展示。
  • 月球「土特產」1731克!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嫦娥五號月面起飛可謂困難重重,不確定性極大,但在航天科技人員的精心控制和引導下,完成了這一載入中國航天史冊的壯舉。——「旗開月表」振奮人心。經過科研團隊的數據接收和處理,12月4日下午,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國旗展示的照片。五星紅旗月球閃耀,自豪激動溢於言表。
  • 1731克月球「土特產」交接
    昨天上午,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1731克嫦娥五號採集並帶回的月球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月球樣品移交中科院
    本報訊(記者 張航)昨天,國家航天局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採集帶回的1731克月球樣品被移交至中國科學院。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用巨大的轟鳴打破海岸邊夜的寧靜,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更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按照計劃,嫦娥五號將成為中國首顆從月球採樣後起飛的探測器,還將帶著自動採集的約2千克月壤歸來。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12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工作人員將裝有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的箱子搬進交接儀式現場。當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新華社記者金立旺攝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拉開序幕
  • 你期待的月球「土特產」開箱視頻
    來源:中新視頻12月19日上午,中國國家航天局在北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這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崔力 攝在交接儀式活動現場,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張克儉向中國科學院院長侯建國移交了嫦娥五號樣品容器,交接了樣品證書。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