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數學一大綱給出的命題規律
2021年考研數學一大綱,14年來首次迎來調整。從考試內容上來看,只有兩處調整,整體和之前沒有變化。今年最大的調整是試卷結構,客觀題比例增加,主觀題比例降低,高數比例增加。下面我們結合往年考研數學試題的特點,以及今年的調整,對今年考試的命題趨勢做些預測,希望能對各位考生的複習有所幫助。
第一:考研數學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考查。
從數學考試大綱的考試要求來看,「要求考生比較系統地理解數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掌握數學的基本方法」,這個可以簡稱為「三基本」,中公考研數學教研室通過分析近20年的試題,我們發現考研數學對各位考生的要求確實是重視對考生基礎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題目越來越多,這也就意味著基礎知識佔得分值也越來越大。如果只從試卷的表面來看,似乎只是通過單選題及填空題來考查基礎概念和理論。但事實並不如此,後面的計算題和證明題如果沒有基礎知識做前提,相關的分數還是拿不到。所以抓住基礎,也就抓住了重點。尤其是數三大綱向數一靠攏,對概念理解的考查要求提高,這對於數一來說,也是一種更加注重基礎的信號。
第二:重視考生綜合能力。
通過閱讀數一考試大綱,就有500多個知識點,然而數學考試一共有23個題目,那麼23個題目怎麼才能涵蓋500多個知識點呢?那就是說一道題目需要考查多個知識點。通過分析近幾年的試題,對綜合能力的考查已經不止出現在主觀題的計算中,在客觀題中也時常出現,往往每道題都是以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知識點整合,再通過一兩次的變形而來的。所以綜合題的解題能力能否提高,關係到考生的數學能否考高分。那麼要想做好綜合題目,我們就要有堅實的基礎。尤其是今年,大題數目減少,勢必要增加題目的綜合性,才能覆蓋起諸多的考點。
第三:重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數一的試題,幾乎每年都有考查考生通過所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定積分的物理應用、微分方程以及解微分方程的能力)。這裡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寬廣,要求的解題方法、技巧也比較高。因此,數一的考生應對這部分給與足夠的重視。
第四:重視熟練解題的能力。
雖然考研數學考試時間是三個小時,但對於大部分考生而言,往往還是比較緊的,因此,如果不能熟練的解題,時間上肯定是不夠的。因為從歷年的試題來看,試卷的運算量往往比較大,如果我們解題速度上不去,就會出現題目會做但是沒有時間做的情況。對於大家而言要想提高解題速度,一要把基礎打得非常紮實;二要勤總結,記住一些常見的公式及運算結果,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就可以減少中間的運算過程。
尤其是今年大綱調整,客觀題比例增加,如果算錯,就沒有任何步驟分數,這就要求我們能夠精準的計算,才能取得較好的成績。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syq60938)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