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假如你身邊有位朋友,她社交能力極高。遇到什麼人就說什麼話,但是又能很好地保持自我底線,對客戶從來不溜須拍馬,對下屬也從來不會頤指氣使……處理問題又面面俱到,你是不是很羨慕?
我,羨慕至極。於是乎,在培養孩子的時候,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具備如此優良的社交能力。但是,我卻忽略了一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自己不具備的優勢特點,憑什麼要孩子必須具備?
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咱們嘗試了解下孩子處境,難道不好麼?
從我本身來說,不擅長人際交往,甚至跟大多數網友的感受如出一轍,有時候面對客戶不得不放低姿態,甚至面對領導也會不知所措,在很多人面前講話,會緊張到冒汗。這也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正常反應。
然而,這些「正常反應」,在我開始做自媒體之後,發生了變化。尤其是今年,突然感覺到自己在逐漸變得強大,面對客戶,面對很多人的時候,我開始嘗試不去在乎他們是誰,他們在做什麼,更多的是關注自己。而這種強大,似乎也影響到了孩子,他也開始有了轉變,越來越活潑,開朗……
而本文剛開始的那位社交高手,就是一位很勇敢的女性,她獨立,有條理,敢於表達,敢於展示,不懼怕任何人,也不討好任何人。頗有一種,我若盛開,清風自來的社交處世風範。
對於多數人來說,最缺乏的其實就是——正確的表達和展示自我。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面對任何情況,自己明明有想法,卻不敢表達。尤其是小學生,中學生,自己有不明白的題,寧可去問同學,也不求助老師,甚至參加工作了,明明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面對領導的嚴苛和暴躁,只能硬生生的吞到肚子裡,不敢表達觀點。
這種狀況,實在是,糟糕透了。
做自媒體之後不一樣啊,你想怎麼表達就怎麼表達,怎麼想的就怎麼說。當然,也會遇到有網友較真兒的時候,他們會在評論裡面喋喋不休,甚至還有人口出狂言,亂噴一氣。
這樣的人,太多了,看多了之後就見怪不怪了。畢竟,人云亦云的人太多,沒有主見的人太多,對待「鍵盤俠」們,總得要給人家一些「空間」,要不然怎麼能對得起「鍵盤俠」的無知呢?
從自己正確的三觀出發,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和觀點,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在麥肯錫有一個規矩,他們內部員工參加了某個項目之後,一定要寫一篇長文來做展示和分享,讓更多的同事能從中學習到經驗……
另一位老師也分享了未來公司的趨勢,就是公司裡面的每一位員工都要成為「網紅」。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家好的公司,應該鼓勵員工,去成為「網紅」,因為成為「網紅」就意味著有影響力,這樣,每個員工都會成為公司的銷售站點。是共贏。
所以,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要引導孩子,正確地表達自我,展示自我。怎麼引導呢?
前兩天,我妹妹渴了,拿起桌子上的一瓶礦泉水就喝。旁邊的小侄子不幹了,開始哭鬧,喊叫,我們都不知道小侄子怎麼了。後來小侄子指著他姑姑(也就是我妹妹)說:她喝了我的水!這時候,我妹妹蹲下來跟小侄子說:寶寶,你聽三姑姑說哈。剛才三姑姑沒有告訴你,就喝了你的水,你很生氣對不對?
小侄子點頭。
妹妹接著說:那你應該立刻跟三姑姑說,這是我的水,你不能喝!而不是立刻哭鬧,大喊大叫,你越是哭鬧,三姑姑就越是不明白怎麼回事。你要是跟三姑姑說了,三姑姑就懂了。下次三姑姑,喝水的時候,會問一下你,你同意了,三姑姑再喝你的水,好不好?
小侄子淚眼婆娑地點頭。
後來,在家庭聚會中,只要是小侄子遇到問題,他就開始用語言表達來替代哭鬧,很多人都認為小侄子的口才是一級的棒,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其實小侄子只是做到了一點:勇敢的,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情緒。
孩子哭鬧背後,永遠都是有原因的。作為父母善於發現背後的原因,讓孩子正確的表達和展示自我,孩子才會有不一樣的變化。在面對將來學習、工作、生活的時候,才會更有力量。
您覺得呢?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關注我@Tina育兒,每天分享有趣好玩的育兒教育故事。
查閱更多近期熱文:
帶女兒吃飯偶遇孩子同班同學聚會,到底要不要打招呼?好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