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三尺有神明,燒香拜佛的講究和忌諱

2020-12-19 璣緣師傅說

而每逢初一十五,一些有點名聲的寺廟前總是人潮湧動,來來往往都是上香的人,燃香是我們向菩薩表示敬意與溝通的渠道,也是求得菩薩庇佑和找尋心靈依靠的途徑。但是很多人雖信佛,卻不知道如何燒香拜佛,沒有掌握真正規範的姿勢。那麼燒香拜佛到底有什麼忌諱呢?燒香拜佛算是一種莊嚴的儀式,所以一定要規範姿勢動作,用自己虔誠的恭敬心去面對佛祖,燒香各個步奏都要莊嚴、神聖。人的心要靜下來,接受佛的洗禮。

燒香拜佛講究與禁忌

1、穿戴乾淨:預知第一天要去寺廟燒香,頭天晚上就需要淨身。神經就是洗去身上的塵埃,把自己稍微打整的整潔一點,小編這裡說的「整潔」並不是你要穿的多華貴,而是乾淨、整齊。穿戴不浮誇、另類。

2、進殿須知:如否有人注意到,一般的寺廟正殿都有兩道門中間一道大門,兩旁兩道小門。而燒香拜佛進門也是有忌諱的,不是和尚尼姑最好不要走中間那道門,中間那道門被稱為空門,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而兩旁的們可供香客們進出,進門需要注意,女邁右腳。男邁左腳。一定不能踩在門檻上,這是對佛的不敬。進顛直接跨過就是。

3、拜佛禮儀:前來拜佛的人心要虔誠,手要乾淨,因為手要作揖,要拿香所以要乾淨。前來拜佛在殿內說話要注意,勿議論,勿喧譁。不要對任何佛像指指點點。由於前來拜佛的人比較多,大殿內蒲團比較多,需注意,燒香拜佛時來往不要跨過蒲團,不然會被視為不敬。

4、燒香數量:燒香拜佛,香的數量也是有講究的。三炷為自己祈福,六炷為兩輩人祈福,九炷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個極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圓滿的高香。是燒香再叩頭。這也是最高的規格,一般拜佛三炷香就為好。

5、拿香手勢:燒香的話,應該是左手拿香,燒香時,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而點完香如何火還沒滅,切勿用嘴吹,只需橫拿上下晃動香受到風吹自會熄滅。上香的時候用右手在下握住香,高舉過頭頂作揖。作完揖後就可把手中香置於香爐中。

6、磕頭須知:如磕頭的話就要注意步驟了,燒香拜佛是有忌諱的,不能一陣猛磕頭。而要是要注意姿勢。首先你需要雙膝跪在蒲團上,雙手合什,注意,這個雙掌合什要注意手心處呈空心狀,高舉過頭頂,向下至嘴邊停頓,可許願,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頭往下磕。來回三次便可。

7、拜佛忌諱:燒香拜佛的忌諱有很多,而女性來例假期間最好是不要去上香.夏日女性去寺廟拜佛,千萬不可穿迷你裙或露胸露背之衣服,有失禮儀。如帶有小孩去拜佛,要注意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勿讓小孩到佛堂內奔跑嘻戲。擾了佛的清淨。

8、燒香步驟:燒香拜佛時,信眾取香三枝,在燈火中點燃,拿在手裡,走到佛前,心要恭敬誠懇。面對佛像,恭敬站立,兩手舉香,用一顆純淨的心向佛,心中可默念所求,望佛能夠聽到。舉香時,手如問訊狀。兩手之食指及中指夾著香腳,兩大拇指抵住香腳之尾端。香要拖穩。將香平舉至眉間,與眉平齊,雙目淨觀佛像莊嚴,眼觀鼻,鼻觀心。誠信想你心中所求。將香放下,右手拿香腳,左手插香,兩香間距離為五分。注意上香的時候不要跨過面前的蒲團,不然被視為不敬。

文章來源:見圖片水印

相關焦點

  • 到寺廟燒香拜佛,有3點「忌諱」要記牢,漲知識
    到寺廟燒香拜佛,有3點「忌諱」要記牢,漲知識佛教在中國可以稱之為第一大宗教,其在中國的歷史也比較悠長。近年來信佛教的人越來越來,他們把佛祖當作心中的一個信仰,還有的人選擇了出家也就是去寺廟當和尚,每天誦讀佛經,吃齋念佛。
  • 在家燒香拜佛也有風水忌諱?這些年來不知道犯了多少禁忌了!
    常言道: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燒香是敬神禮佛的一種儀式,禮拜時把香點著插在香爐中,表示誠敬。佛教文化在中國影響深遠,每逢過年過節,人們都會燒香求佛。那麼在家燒香有哪些講究呢?燒香最好是左手拿香,不過這個看個人習慣,燒香時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香要一次性點燃,要越旺越好。燒香的時候雙手捏舉香高過頭頂。作完揖後就可把手中香置於香爐中。有求的事,心中所想,暗自默念。燒香的時候,磕頭的話就要注意步驟了,燒香拜佛是有忌諱的,不能一陣猛磕頭。
  • 去寺廟燒香拜佛有時間要求嗎,有什麼忌諱?
    燒香時間一般為初一、十五或者菩薩生日時,燒香完忌諱將未用完的香燭帶回家,燒香只能燒單數或一把。佛教十分重視燒香禮佛,燒香拜佛就是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激,是民間普遍的信仰習俗。按照佛經上所說,香為信心之使,凡夫俗子與佛隔越,故須燒香遍請八方諸佛菩薩前來接受供奉。東晉以後,就有行香習俗,即燃香薰手或將香末撒在經行之處。東晉道安制定的僧尼規範裡就有行香之法。善男信女禮拜時須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五體投地,即兩肘、兩膝和頭都要著地。先立正合掌,右手褰衣,屈兩膝,以手承足,然後頂禮。頂禮,即用頭頂尊者之足。
  • 燒香只燒三根,原因在哪?有什麼講究
    歡迎大家來到貝拉說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燒香只燒三根,原因在哪?有什麼講究?逢年過節的時候,我國很多家庭都有燒香拜佛的傳統,主要是為了往後的日子能一帆風順。但是在燒香的時候大家都約定俗成的燒三根,具體是因為什麼,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為什麼燒香只點三根,背後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在我國古代,人們不論是打仗還是祈求生子,第一件事想到的就是去燒香拜佛。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四點規矩要注意,不知道的都該看看!
    很多信徒們都會趁著節假日前去寺廟燒香拜佛,祈求神靈的庇佑。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寺廟的香火都從未間斷。但其實,去寺廟燒香拜佛,可不是只要燒香隨便拜一拜就可以了,這四點規矩要注意,不知道的都該看一看!當然,去拜佛最講究的,還是心要誠意,還是要儘可能的去遵守寺廟的規矩。如果穿的過於暴露或者是舉止不得當,都是會被請出寺廟的。第二:燒香數量在燒香額的時候,很多不懂的人都以為,燒香的數量越多,越代表自己有誠意。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大部分的寺廟都會提示你,三根香就可以了。
  • 寺廟燒香拜佛的3大禁忌,不懂別亂拜,別不信!
    中國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寺廟。有人認為寺廟燒香拜佛是封建迷信,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寧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有。畢竟,我們中國人講究的是好運。燒香拜佛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託和嚮往,但你知道嗎?燒香拜佛也很重要。與其拜錯,不如不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禁忌。首先,佛教講究慈悲心,去拜佛前一定不能吃肉。大家都知道,寺廟裡的僧人一入佛門就不能吃肉,一輩子只能吃素。
  • 燒香拜佛時,三根、六根、九根分別代表什麼意思?看完總算明白了
    說到燒香拜佛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吧,很多地方,每到初一的時候,都會放鞭炮和燒蠟燭。要是有一些好的日子的話,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寺廟燒香拜佛,通過這種方式來保佑自己的家人能夠平平安安的。不知道大家在燒香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很多人拿香的數量都是一樣的,有三根的、六根的和九根的,那你知道這分別代表著什麼嗎?有什麼門道嗎?首先,燒三根香原因有三種,也就是說每一根香都有含義,其中一根是祭拜天上的神明,希望它們能保佑自己所求的事情都能夠早日實現。
  • 古人訓「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被奉為經典,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等臺詞,那麼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實際上這與古人迷信思想息息相關,因為他們虔誠的篤信信奉神明,所以才認為人世間所有不公平的事情,神明都了如指掌並可以幫助世人討回公道。 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無奈之舉而已,畢竟對於貧賤的窮人而言,在強權面前根本沒有話語權,所以他們才會將主持公道的希望寄託於神明。
  • 燒香拜佛時,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導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年在農曆特定的時候,經常要去寺廟裡面拜佛燒香,以此來祈禱祈求佛和觀音的祝福,但是在如今的背景下,佛法的普及程度越來越低,許多人甚至不知道先燒香還是先拜佛。這其實裡面大有講究,如果順序錯誤,可能不僅得不到佛的庇佑體現出你的粗心還會被寺廟的其他人笑話。其實這個順序也不難,有位老修佛人這麼說到"手持香,先三拜,上完香再三拜"。有就是先上香後拜佛。現在大家知道怎麼做了,但是知道為什麼這麼操作嗎?一位老修佛人說出讓大家感到信服,有理有據。
  • 燒香拜佛時,有五個禁忌不能忘,不清楚的可以看看
    近些年來,寺廟興建數目越來越多,於是前來佛教寺廟燒香跪拜祈願的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逢年過節或者重大節日,寺廟中人頭攢動,摩肩接踵,人們虔誠燒香跪拜希望萬事如願。但是燒香時並不是隨便點一根香磕頭就完事了,裡面涉及了很多說法。甚至不同的地方講究的規矩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燒香拜佛的幾個基本規矩。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燒香禮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拜佛燒香有講究?三、六、九根含義不同,到寺廟旅遊時不懂別亂拜
    各行各派都有各自的講究,更何況是我們老祖宗所傳承遺留下來的呢。燒香拜佛、拜祖宗這種說法,想必大家也都是有印象的,即使你沒有真正的體會過,長這麼大也逛過寺廟、佛堂,對此也是陌生不得的。然而,有的人燒香是由於對寺廟、對佛教的敬仰;有的人是為家人祈福,亦或是求平安、求健康等;也有人僅僅是為了追風,為了玩樂。但無論怎樣,拜佛燒香這一方面的傳統講究,你肯定不太了解吧?其實,我們稱之為一種傳統習俗,是一點都不為過的。
  •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
    歷史以來都有很多人喜歡燒香拜佛。有的人喜歡上廟裡去,有的也在自己家裡設了一個佛堂,每天都要做燒香拜佛這些事情。那麼做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用呢?很多人說,燒香拜佛當然有用,不然為什麼從古到今都有那麼多人做這件事情?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5點忌諱千萬要牢記,不說你恐怕不知道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5點忌諱千萬要牢記,不說你恐怕不知道佛教大家肯定不陌生,他發源於古印度,在東漢時期傳入我國,經過本土化,他已經成為了我國六大宗教之一。我國雖然大部分的人都不信仰宗教,但是還是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佛教的,信奉佛教的人就是我們所謂的看破紅塵,出家的人,他們一般都會待在寺廟裡修行。我國大大小小的寺廟並不少,一些不信佛教的人也喜歡去廟裡燒個香,拜個佛,祈求佛祖的保佑。但凡去燒香拜佛的人,無論是不是教徒,都要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從心中敬畏佛祖,還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行為,特別是有五點需要注意。
  • 燒香拜佛時有大講究,切記以下4個「不要」,小心祈福變觸黴頭
    燒香拜佛不能太隨便,但估計有許多人會年老。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現在也有許多年輕人,在他們的休閒時間去寺廟拜佛,為他們的家人祈禱。燒香火時,有七個地方要注意。那到底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一、燒香量。拜佛燒香時,首先要注意燒香量。並沒有說香更好燒。
  • 過年都喜歡去寺廟燒香,但不知道這些忌諱,可能影響一年的運勢
    每年正月初一,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寺廟燒香。有人求平安、有人求財運,總之在臨近寺廟的路上,就基本圍了個水洩不通。但其實,很多人只是為了燒香而燒香,完全不知道燒香有什麼忌諱,有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雖然說,只要心中有佛,又何必拘泥於形式。
  • 舉頭三尺有神明,做人一定要有敬畏心
    自古以來,咱們中國人就有敬神、拜神的習俗,在每個重大節日裡,都會用非常隆重的方式來表達虔誠。燒香、拜神、上供…每個環節都有眾多相應規範,而這一切,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就是期望自己可以獲得神明的護佑。在期望神明護佑同時,賞罰分明的天道也同樣給與世人以警醒、約束,所以古語有言:「舉頭三尺有神明」,便是告誡眾生多發善心,常結善緣,多持善行。其實,「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句話並不是完整的。這句話還有非常經典的下半句,看似簡簡單單的7個字,恰恰是這句俗語的精華。這句話的下半句是,「不畏人知畏己知」。
  • 導遊提醒:去寺廟燒香拜佛,最好要記住這5點,不知道可以看看
    導遊提醒:去寺廟燒香拜佛,最好要記住這5點,不知道可以看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了解一下,去寺廟裡燒香拜佛,到底該怎麼做。第1點,要做到提前戒葷,要知道寺廟裡都是供奉一些佛像或者菩薩的,而且他們也都是有著慈悲之心,對待天下萬物都有一顆慈悲心。如果我們前去燒香拜佛的話,他們也是希望自己的信徒可以善待天下的生靈。
  • 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別再迷信無知了!
    大多數信眾到寺院都會習慣性地燒香禮佛許願,大眾約定俗成,似乎不燒香反而成為一種罪過。其實不然,燒香拜佛只是佛門裡修行的一種方便法。香燒的多了,不見得功德就會更大;不燒香不磕頭,也定然得罪不了佛菩薩。燒香拜佛,不是要我們迷信神通,而是要心存敬畏,懂得敬畏因果。
  • 寺內小和尚偷偷告誡:廟裡燒香祈福,5項「忌諱」不可犯,切記!
    ,以很多人都開始步入旅行的行列,去尋找一些精神上的提升,已經有不少人已經踏出國門去探索國外的的異域風情和領略歷史文化。我國歷史源遠流長,上下文明5000年,有很多像故宮、長城一樣的名勝古蹟,所以也有很多外國遊客開始進入到中國。因為中國是佛教的發源地,因此我國還有一些著名的寺廟,很多佛教信徒也會定期去燒香拜佛,去燒香祈福。寺廟在人們心中,是尋求庇護和解答疑惑的地方,是神聖不可侵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