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信眾到寺院都會習慣性地燒香禮佛許願,大眾約定俗成,似乎不燒香反而成為一種罪過。其實不然,燒香拜佛只是佛門裡修行的一種方便法。香燒的多了,不見得功德就會更大;不燒香不磕頭,也定然得罪不了佛菩薩。燒香拜佛,不是要我們迷信神通,而是要心存敬畏,懂得敬畏因果。
常有人問我:燒香拜佛到底靈不靈?究竟有沒有用?這就要一分兩面了,如果你是為了求佛而拜佛,帶著極大的功利心,急功近利、臨時抱佛腳,這多半是徒勞的。佛教不是搞迷信主義,更不會天上掉餡餅,誰燒香多、拜佛多,佛菩薩就加持誰,這是顛倒妄想。燒香拜佛是為了表達對三寶的恭敬和感恩,不是與其做交易,如果人人燒香磕頭,命運就變好了,這不是痴人說夢嗎?
佛菩薩雖有無量神通,但卻無法改變個人的因果,你自己種下什麼樣的因,得到什麼樣的果報,這誰也改變不了。你不能奢望一個人做了壞事,害怕遭報應,跑到佛前磕頭,佛菩薩就幫其消災了,這不可能。佛菩薩只幫助成就人的善願,「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當你的願望是利他的、無私的、歡喜的,自有佛菩薩慈悲加持。
佛家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佛菩薩尚且明了因果、廣種善因,何況我們這些業障重的凡夫?你想要財富,可是你不去努力,你懶惰、懈怠,你作惡損福,又怎麼會積攢財氣?你想要考取優異的成績,卻妄想坐享其成,這樣的愚痴心理,磕破頭也是無用。燒香也好、拜佛也好,只是為了安頓我們的身心,讓我們有一顆向佛的慈悲心,但切莫將其視為迷信和「賄賂」。
信佛是信因果,而不是看你的香燒得有多貴多高。你佛前再虔誠,私底下仍惡習不改、惡念不消,燒再多香又有何用?更有甚者通過看香的走勢、形狀來判斷吉兇,這也是一種迷信思想。燒香,燒的是因果之香,佛前三炷香,代表一心皈依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熄滅貪嗔痴。
拜佛,不是說你頭磕得越響,就能感動佛菩薩了。拜佛、低頭,是要我們放下傲慢,懂得謙卑和懺悔,是對佛菩薩的恭敬,也是一種向佛菩薩學習的願力和決心。學佛最忌諱重形式輕內心,一切外加形式都是為了利於我們修清淨心。若心散亂,一切功德也就散了。「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法在心內、莫向外求。唯有懾心,才有利益。
到寺院是否燒香拜佛全憑發心,佛菩薩不會因為你供養多而優待你,也不會因為你沒有供養而怪罪你。有好的發心,做些供養自然是增進功德;但如果心地不好,做再多也是自欺欺人。倘若人沒有信仰,不信佛,但是卻善良慈悲,這樣的人也是很有佛性佛緣的,好心自有福德。
有句話叫: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心好命也好,富貴直到老。我們信佛,一定要學佛,建立正知正念正覺,不要一味地迷信神通,福禍即因果,最好的護身符是自己的善良,最靈驗的風水是自己的善心。有了善良,不用求佛,也自有善神庇佑。
一定要守好自己這顆心,「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存好心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福報是人行善積德修來的,一分一毫不容虛設。因此希望大家能夠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三寶為信仰中心,以因果為學修基礎,以解脫為圓滿歸宿。
信仰不欠你什麼,不要問為何不靈?應當反思的是:誦了十年經,未曾布施人;念了十年咒,未踐半句行;燒了十年香,未消嗔恨心;拜了十年佛,未拜父母親;放了十年生,未減腥與葷;修了十年行,未修一日心;再修億萬年,仍是愚痴人。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