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出家師父曾經告訴我,很多時候人們選擇信仰佛教、進入佛門,往往是因為生活遇到難關了,遇到過不去的坎兒了,萬般無奈才會選擇找一個「精神寄託」。老話有說道:窮算命、富燒香,越窮的人越迷信天命,越富貴的人總想得到更多。其實貧富不在天,「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正所謂:貧窮布施難,富貴學道難。人往往越是貧窮越是自私,越是自私自然越是福薄;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往往很難安下心來修行,唯有苦才能讓人有機緣覺悟、發出離心。
那麼,信佛後,人生就越來越順了嗎?答案自然是未必。我們學佛首先一定要明白,佛教絕不是迷信,不是你多燒香、多拜佛,佛菩薩就加持你,幫你逢兇化吉。把佛教視為功利主義,視為與佛菩薩的「交易」和「賄賂」,是嚴重的顛倒妄想,是迷信思想。信佛,不是迷信佛的神通,而是深信因果。燒香,燒的是因果之香,拜佛拜的是內心的懺悔,是清淨自己的內心,是發願向佛菩薩學習。
佛教常說一句話,叫「神通不敵業力」,佛菩薩縱有萬般無量神通,也不可能改變你的因果。如果一個人作惡,不懺悔、不改過,因為害怕遭報應,就「臨時抱佛腳」,在佛前磕頭祈求佛菩薩保佑免災,這種違背因果的事,佛菩薩會「幫忙」嗎?如果人人都這樣,豈不是亂了套?沒有「因」,何來「果」?什麼樣的因造就什麼樣的果。一個人要想富貴,不是燒高香,整天守著佛菩薩像就成了,無因不成果,沒有辛勤付出,哪裡來的收穫?
信仰不是避難所,更不是教世人投機取巧,而是讓我們破除無明,更加智慧歡喜地生活。如果大家只是把信仰當作滿足自己更多欲望的工具,只是為了換取更多利益,那就是無知,這樣的人再信多少年也是愚痴人。世人都想得到佛菩薩加持,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卻不知真正與佛心相應,是修清淨慈悲心,而不在於你燒多少香、拜多少佛。從心而覓,方能感無不通。
信佛學佛切忌走形式主義,是否真正受益,全在於我們自己的心。不是說你多念幾句佛號,多燒幾炷高香,你的命運就改了,人生就順了。如此神奇,不是正信佛教。要想真正改善命運,一定要靠自己的修行。修心、修正自己的念頭和行為,你的「因」改變了,命運自然就轉了。「法在心內,莫向外求」,我們心中有佛,心存善念,不進寺廟,也能感得菩薩的慈悲加持力。
佛門中有句話叫:聖人求心不求佛,愚者求佛不求心。「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念就是我們的命運,心中有什麼,就必然會感召來什麼。人生修行就是在修心,自己的念頭決定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自己的念頭感得人生的苦樂。一念迷,地獄現前;一念悟,極樂淨土。「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們之所以感到人生不順,在於內心的無明和執著,內心煩惱不堪,苦就來了。
「若人心散亂,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人心若散亂,當下即是地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學習佛法一定要在生活中去實踐、去修行,要攝心,才能受益。如果一個人一天嘴裡念上上萬遍佛號,腦子裡依然妄想紛飛,那一切都是徒勞。「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佛菩薩只是我們人生的引路人,指引眾生解脫苦海的道路,但絕不會「天上掉餡餅」,完全幫你成就。你修行不好,惡念惡習不改,就是天天抱佛的大腿,人生依然不會有起色。
佛法是智慧,是人生哲學,要想解脫,就需要自我覺悟。「佛不渡人人自渡」,佛理再高深,遇到那個境緣就退回成了普通人,這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不容易,與其苦苦求佛,不如自己靠自己。有人就問了,既然求佛無用,那為何還要拜佛呢?若我們心中有正知正念,燒香拜佛並不是完全無用。我們在恭敬佛菩薩的同時,自己內心清淨自在,擁有向上的力量,有佛菩薩的見證與加持,自然能獲得諸多利益。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希望大家敬畏因果、行善積德,人有善念、天必佑之。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