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佛後,身上出現這3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2021-03-01 專業解夢
拜佛,其實是在拜自己。當低頭的那一刻,正是放下心中的自私、狹隘、傲慢和偏執。以無我為正信眼目,以解脫為圓滿歸宿。福報哪裡修?從心、從善、如流。佛門的師父開示:信佛不如學佛,學佛不如成佛。開始不太明白,後來才知道,信佛只是一個初始階段。

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於自己的缺憾,一部分在於看不慣。盯著別人的過失與缺點不放,就是自己的一個缺點。佛說,你看世界是什麼,你便是什麼。待人處事要多一份溫暖,多一份感恩。生活是一種品味,為擁有的開心,不為奢望的而低落。生命的質量取決於每天的心境。通過改變態度使自己經常處於良好的心境狀態,才會明白堅持與放棄。佛說:今生的妻子,前世你埋的人,來還你未報的恩。今生的情人,前世的妻子,來續未盡的情。這是因果,是定數,若不相欠,怎會相見。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對,全然的接受,接受你正在經歷的一切好與不好。唯有當我們真正完全接受時,我們才明白一切的好與不好,都只是自己的分別。遺忘那些塵世的雲煙,抖落那些人間的恩怨。好山好水好人生,把山水做知音,人間就少了很多煩惱。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信佛都比較急功近利,佛菩薩再慈悲,再有神通,也不可能改變人的因果。如果不走正道、不存良善,任憑你磕破頭、喊破喉嚨也枉然,那就走錯路了。人要想通過學善知識改變命運,最根本的是要改變我們的心、我們的德行,而不是愚昧地苦苦求佛,你自己不改變,誰也拯救不了你。「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法是因果,唯有改變「因」,才能轉變「果」。天上不會掉餡餅,因果從來不會有偏失。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要有善良,要有智慧,有敬畏之心,常做善事的人,心總是清淨。信佛後,身上往往會出現這3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內心充滿歡喜,才能把歡喜給別人;內心蘊藏著無限的慈悲,才能把慈悲傳遞出去。自己有財,才能舍財;自己有道,才能舍道。有的人心中只有貪嗔愚痴,他給人的當然也是貪嗔愚痴。所以我們勸人不要把煩惱、愁悶傳染給別人,因為舍什麼就會得什麼,這是必然的因果。"境隨心轉"。所以,你只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守住這四句,你的一生就會很幸福、很圓滿,縱然有很多災難,你也會逢兇化吉。不相信因果的人,就會怨天尤人,明白了因果道理,就會知道各有因緣莫羨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不必去羨慕他人。命由己造,人生無常。無論是生活、工作、情感中,我們知曉因果,才能更好的改變。

現在都流行把生活當作修行。而修行就是一種修心,修心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呢?首先我拿王陽明的話來講。叫做此心即理,不外假求、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的意思就是,人世間所有的智慧和真理不在外界的物質,只在內心而已。修心,要先明白,心在哪裡?心為何物?為何一切為心造。佛說的心,就是我們的身口意,也就是我們想的,說的,做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留下痕跡,都會影響別人,都會種下種子,有因必有果,機緣成熟,果報就來了。明白了這點,為人處事中的一切,你都會處理得很好,對一個事情不會執著,你努力了,一定會有結果,但是不一定是你當下最希望得到的,因為機緣不同。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心裡痛苦,不是別人帶來的,是自找的。心裡不放過自己,是沒有智慧;心裡不放過別人,是沒有慈悲。不要執著於你的想法,你的心,就自在,清淨。

《心經》說了「無掛礙故,無有恐怖」,便說「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因為心中若有掛礙之物,就是「顛倒夢想」。為什麼呢?因為心往外看的時候,生了種種相,生了很多很多東西,我們往往都會以為是真的。色、聲、香、味、觸、法,我們都覺得是真的。色、受、想、行、識,我們都當成是真的。《心經》講觀自在,特別重視講色、受、想、行、識。因為我們生活在世間,看見外物必然心中生色,而把色當真,心中必然會產生種種相,這就是「夢想」;而心逐相就蒙蔽了心,並且會使心相生生不息,使心奔騰不止,這就是「顛倒」。

觀自在,覺見自己的本來,就是「遠離顛倒夢想」。一旦「照見五蘊皆空」,了知「諸法空相」,顛倒的就不再顛倒了,夢想當即轉為真實。自在本空,一切顛倒夢想,瞬間就沒有了。「顛倒」二字,不易體會。因為我們都認為自己所知所見的一切是真實的,我們都習慣這麼看、這麼感受,沒有覺得這是顛倒的。但是你一旦「遠離顛倒夢想」,一切就反過來了。所以觀自在是返觀,也是反觀。因為觀得自在之後,必然作自在觀,於是原來的知見就反過來了,原來不顛倒的就顛倒了,原來不虛幻的就虛幻了。作如是觀時,就不會執著於所見的一切,自然也就「遠離顛倒夢想」了。在自在觀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而且「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覺得自在者,便會「常作如是觀」。

朋友們,信佛後,身上往往會出現這3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置頂鼓勵哦。感恩閱讀與分享。什麼是善知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善知識。行善可以積德,持戒同樣也能積德。如果你能在生活當中,經常持戒修身,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福德自然會增長。佛家認為,布施是最積福報的行為之一,世人都喜歡金錢,如果我們能夠舍財去利益眾生,用自己的金錢去幫助更多人,不僅能去除自己的貪心,還能因此收穫布施帶來的善果。經常讚賞、轉發和隨喜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讓更多人看到,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如果有人因為你的轉發內容而受益,功德就是你的。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推薦:

佛教:一個家庭,出現這3大「吉兆」,說明福氣降至,要恭喜了!

佛教:一個家庭,出現這4種「跡象」,說明福氣將至,恭喜了!

佛教:邪淫惡果來臨前,有2大徵兆,及時發現,就能轉禍為福

相關焦點

  • 修行後,出現這4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不僅擁有好的生活品質,更能讓你的人生,處處透露出幸福、安詳。真正的修行,不是嘴上說一套,行事另一套。而是不斷地在事物中,要求自己。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果一個人,僅僅只是將修行,停留於表面,卻心存惡念,甚至於,修行後,你的煩惱越來越多,恐怕你的修行,就是走錯了路。修行的人,非常注重因果。不論你修行,還是不修行,都要懂得尊重因果。
  • 佛教:學佛後,出現這3大跡象,說明你走對路了,恭喜!
    就像學佛,許多未曾進入佛門的人往往會將其視為迷信思想,覺得佛教就是搞崇拜神靈,這是大錯特錯的,也是對佛學的嚴重誤解。佛教與迷信根本是兩回事,佛是覺悟的人而非神靈,學佛是學智慧,而不是搞神通,這一點我們要搞清楚。佛家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家經典很多,但歸咎一點就是要明了「因果」,要想通過學佛改變命運,就應知命運的真相就是個人因果的顯現。
  • 佛教:出現這3種徵兆時,就要恭喜了,你的業障消除了
    佛教所說的業障是妨礙我們獲得福報,妨礙我們修成正果的罪業,業障如果不消除,人的一生就會經常遇到倒黴的事,經常遭遇痛苦和災禍。《地藏經》說: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我每個人一生都造下了太多的罪業,所以要承受種種痛苦,要想遠離痛苦,一定要消除業障。
  • 佛教:「業障」深重之人,身上會出現這4大徵兆,要小心!
    佛教裡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業障」其實就是指一個人作惡所造的惡業、種下的惡因,因緣具足、業力現前,各種障礙便會顯現。很多人信佛、信命,其實「命由己造」,信佛就是信因果。「萬般自作還自受,地獄受苦冤何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不敬畏因果。肆意妄為,必生災禍。「業障」深重之人,身上會有這4大徵兆,要小心!一、「邪淫」心重佛家講「萬惡淫為首」,邪淫者,地獄重報。《楞嚴經》曰: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淫,必落魔道。
  • 佛教:學佛的人,不要「東奔西跑」,很容易誤入魔道!
    絕大多數人都是站在求世間福報的角度,來學佛修行的,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也不是佛教修行的本意。我們知道,佛教的創始人釋迦摩尼佛,出家修行,最終悟道成佛,是因為想要求得最終的解脫。因為佛陀看到了人世間的種種痛苦,感同身受。用佛教的話來說,人生有八苦,分別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苦。這種種的苦難,無論你有再多再大的福報,也仍然逃離不了。
  • 佛教:一個人「業障」消除,身上會有這3大徵兆,你有沒有?
    一個人「業障」消除,身上會有這3大徵兆,你有沒有?一、內心越來越清淨安定佛家講「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人生最大的苦惱就是自己的念頭,走不出自我的執念,到哪裡都是窮途。世人都在求佛?佛在哪裡呢?就在我們的心中,心外無佛。求佛不是為了從佛那裡滿足更多的欲望,而應是求內心的安定與解脫。燒香拜佛也好,誦經念佛也罷,真正的利益不在形式上,而在我們心中。
  • 佛教:一個家庭,出現這4大「徵兆」,說明福氣要來了,恭喜!
    許多信佛的人都希望為自己的家庭培植大福報,希望家庭興旺、和睦、如意,財源廣進。甚至很多人沒事就到寺廟裡燒香祈福,也有些喜歡研究「風水」的人琢磨著如何通過調理風水來扭轉家庭的命運。其實,不論你燒多少高香,或者外在的風水再好,都不及人有一顆善良的心。善良的人,德行好的人,自帶好風水。
  • 佛前拜佛,若突然冒出這3個「念頭」,恭喜走對路了,佛常保佑你
    在佛前拜佛,若你突然冒出這3個"念頭",恭喜走對路了,佛常保佑你。1、 懺悔過往所造惡業其實我們應該要懂得,如果我們一旦踏入了佛門之後,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深刻的去懺悔過往所造下的種種惡業。因為佛教裡主張的就是"六道輪迴,因果有報應"的主張。其實這也說明我們現在所經歷的這一生當中,只是很多次輪迴中的一次而已,而因果可以通三世。若我們在過去世造下了惡業,在佛教的業力的一種牽引之下,才進入了今生的一個輪迴,若我們的業障已經被清除了,那麼就不會再進入輪迴的痛苦中。
  • 學佛感應,出現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路了
    人這一生,人來人往,歷經滄桑之後,也許你就會明白,所有的經歷好像都是安排好的。正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佛教所講的,種善因,得善果,給了我們改變命運的稻草,對於學佛人來講,當學佛後,出現以下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路了,就能受益,獲得感應。第一、心越來越慈善了。
  • 當你出現了這種徵兆,恭喜你,說明你的業障消除了!
    消除業障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行善積德,學習佛法,修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如果你在修行的過程中,身上出現了這種徵兆,就恭喜你了,說明你的業障正在消除。這種徵兆就是,你的煩惱越來越少了。修行的過程也是在減少煩惱的過程,業障太重的人,煩惱一定很多。只有你的煩惱越來越少了,才能說明你的業障減輕了。什麼是煩惱?
  • 出現這三種徵兆,說明菩薩正在保佑你!
    ‍出現這三種徵兆如果你信佛,一定要相信因果,佛菩薩只會保佑種下善因的人。燒香拜佛只是對佛菩薩的一種恭敬和感恩,但真正決定菩薩是否保佑你的,還是你個人的行為,個人種下的因果。其實菩薩是無處不在的,有時候菩薩已經保佑了你,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 佛教:信佛後還能吃肉嗎?信佛後老想吃肉怎麼辦?
    但這個學與信也亦不一樣,學是學佛的「懶撒」,信則是信佛能保佑他。不管是學佛,還是信佛,我們都需要有正確的知見。而非聽一聽,聊一聊就能明白。至此就有師兄講:信佛之後就不能吃肉了嗎?在信佛的過程之中,想吃肉該怎麼辦?這裡就給大家分享幾條,關於信佛、學佛的基礎常識。一、信佛、學佛真的不能吃肉嗎?
  • 因緣果報,絲毫不差,學佛後,身上出現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了路
    我們在這世間只要覺悟,事事都是佛法,所以要想求佛法,不用離開世間,不用離開眼前人、事、物所有的環境,就能求到佛法,就能開悟,能證果。「佛」是覺悟的意思,覺悟之法就叫佛法。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今生有緣能遇到佛法,就應萬分珍惜,想信很多同修學佛後,都會遇到種種逆緣境,不學佛還好,學佛後各種問題都出現了,其實這些境界,都是幫助我們的,消我業障,斷我煩惱。
  • 業障深重的人,身上往往會出現這4個徵兆,一個也要小心
    其實,所謂「業障」,從佛家門派的專業角度來講就是指妨礙人修成正果的罪業,是佛學門派中的專詞,它主要代表的就是佛教常言的因果關係。在佛家眼中,人有好壞之別,業有善惡之分,善業給人帶來是是福報,反之惡業所帶來的就是惡報,也可以稱之為「業障」。在佛教的觀點中,一個人如果能消除自己身上的業障,就可以修成正果,獲得更多的福報和好運。
  • 佛教:一個家庭,出現這3大「吉兆」,說明福氣降至,要恭喜了!
    佛家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即心是佛,一念慈悲、一念善,你就是自己的「佛」;一念邪惡、一念亂,你就是自己的「魔」。任何人、任何家庭,要想福氣飽滿,就要行諸善業,唯善可以改變人的命運,一個家庭,出現這3大「吉兆」,說明福氣降至,要恭喜了!
  • 出現這兩種徵兆,說明佛菩薩正在保佑你,看看你有嗎?
    出現這兩種徵兆,說明佛菩薩正在保佑你,看看你有嗎?松濤閣文摘欣賞      這個世上,信奉佛法的僧人及信眾都會經常在寺院或家裡燒香禮佛,都希望用自己的虔誠換來佛祖、菩薩和護法對自己的佑護。      許多眾生也常常思考,這世間大多數人都沒有親眼見過佛菩薩,自己苦苦信奉佛法,佛菩薩到底知不知道呢?      其實,人在走運之前必有徵兆。佛教說:當你身上出現這兩個徵兆時,就說明佛菩薩正在保佑你。世間每位眾生,其實也都是見過佛菩薩的。
  • 懷孕後身體沒有出現這三徵兆,意味著成功躲過「宮外孕」,恭喜你
    如果孕早期你的身體未出現這三種情況,說明完美躲過了宮外孕,恭喜寶媽獲得「好孕」。孕早期身體出現這個徵兆,意味著「宮外孕」宮外孕這個字眼,熟悉又陌生,每個媽媽在備孕和懷孕的路上,聽到這個詞都會戰戰兢兢。這讓產檢的醫生感到既生氣又擔心:「很可能是宮外孕!」雖然劇中的事件是一個大烏龍,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宮外孕問題,卻值得引起孕媽們的重視。如果孕早期的產檢中,顯示HCG有所升高,B超卻看不到宮內的孕囊,那麼很可能出現了宮外孕。
  • 佛教: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佛教裡講究「覺悟」,一切眾生皆可通過修行而明心見性、覺悟成佛。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開悟了呢?開悟是不是就像佛菩薩的神通那樣無所不能呢?並不是。佛教從來不是談玄說妙、搞神通,佛陀也告誡後世弟子嚴禁以神通說法,因為這樣易使人走上邪路和迷信。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千萬要小心!
    佛教常說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即因果,因緣果報即因果緣法,世間一切事物皆因緣聚散而生滅變幻,成住壞空皆不離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的命運如何全在於自己,你種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