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果報,絲毫不差,學佛後,身上出現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了路

2021-01-07 我聞梵音

佛法不離世間法,在家學佛的人,應把佛法運用到生活中,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都包含著佛法的存在。我們在這世間只要覺悟,事事都是佛法,所以要想求佛法,不用離開世間,不用離開眼前人、事、物所有的環境,就能求到佛法,就能開悟,能證果。「佛」是覺悟的意思,覺悟之法就叫佛法。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今生有緣能遇到佛法,就應萬分珍惜,想信很多同修學佛後,都會遇到種種逆緣境,不學佛還好,學佛後各種問題都出現了,其實這些境界,都是幫助我們的,消我業障,斷我煩惱。只有消除三障諸煩惱,才能得到智慧。假如學佛之後,身上出現以下這3種狀態,那隨喜讚嘆,說明你走對了路。

第一、深信因果,口裡念佛,心裡想佛。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教導眾生斷煩惱。很多人學佛,不知道自己那個法門適合自己,《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對於末法時代的眾生而言,淨土念佛法門最為殊勝方便,也是歷代高僧大德所提倡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當然學佛的前提,是要深信因果,對因果報應深信不疑,對念佛法門就有信心,當你萬緣放下,一心念「阿彌陀佛」,心裡全神貫注,憶佛,想佛,念佛,試驗看看,這樣做一個星期,每天晚上做夢都能夢見佛,如此精進用功,極樂世界的蓮花寶座就有份了。

第二、為了生活努力奔波,而不執著。

這一點非常重要,開始就說過,佛法不離世間法。一般人對佛教了解不多,會容易產生誤解,認為學佛後會變得消極,喪失進取心。從世俗意義上說,進取心是好事,從佛教角度看,進取心同樣被肯定。

佛法中並不排斥世間的生活,學佛不但不會妨礙生活、工作,如果將佛法運用到生活、工作中,會使自己生活更加美滿,工作更加順利,學佛就是學習怎樣好好的過生活。作為一位學佛人,我們要對世間的財富、名利,抱著進取不執著的心態,而不是人生的最終目的,如此以來,那自己的在學佛的道路上就更進一步。

第三,隨緣不隨便,放下不放棄,隨順世間因緣。

《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幾句簡短的經文,看似矛盾,實際上不矛盾,這叫超越,這是真正的諸法實相。

很多信佛的、學佛的人,聽到佛教講「放下」就放棄了,一說「隨緣」就隨便了,這都是錯誤的。雖說一切法如夢幻泡影,萬法皆空,但是因果不空,人來到這個世間,就是了緣、消業的,所謂人生酬業,無業來不到娑婆世界,所以一定要把人做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若是演砸了,還是要六趣輪轉,因緣果報,絲毫不差。

以上三種狀態,是一位學佛人,因該有的狀態,當然無論學佛與否,能做到以上3點,在以後人生道路上,也必然能夠順利無阻,心想事成,願大家把握好生活心態,有一個圓滿的人生旅途,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學佛感應,出現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路了
    人這一生,人來人往,歷經滄桑之後,也許你就會明白,所有的經歷好像都是安排好的。正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佛教所講的,種善因,得善果,給了我們改變命運的稻草,對於學佛人來講,當學佛後,出現以下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路了,就能受益,獲得感應。第一、心越來越慈善了。
  • 學佛以後,身上有這三種變化的人,恭喜你,說明你走對了路
    佛法是一把雙刃劍,並不是所有人學佛之後,都會變得越來越好,有些人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學佛學偏了,學佛後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甚至還沒有學佛之前更快樂。學佛人應該時刻對照自己的過去,看一看自己學佛之後,身上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是比以前變得快樂更多了,還是比以前痛苦更多了,如果是後者,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因為你學佛可能學偏。如果學佛以後,在你身上也有這三點明顯的變化,就說明你學佛走對了路,離佛越來越近了。第一:學佛以後,更有智慧了!
  • 如何正確看待因緣果報?
    佛法講因果,其實說來,應該是因緣果報,還要注意時間這一因素。只要因緣、時間相聚會,則果報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塵,皆離不開此理。  俗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苦瓜怎能生出甜豆來呢?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爽。如果你種的是善因,就會得善果;種惡因,就會得惡果。有因而無果,那只是時間未到而已。諺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是不報,時候未到。」
  • 因緣果報
    因果,具足說來應該是「因緣果報」,因是主因,緣是助緣,由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事物稱果。宇宙中,大至一個世界,小如一個微塵,都沒有實存的自性可言,而是隨著因緣不同,果報就會有所差異。因此,要想了解因果,就必須認識因緣,因緣的種類包括:(一)有因緣與無因緣;(二)白因緣與黑因緣;(三)內因緣與外因緣;(四)正因緣與邪因緣。能夠正確認識因緣,才能趨正避邪,才有好的果報。
  • 修行後,出現這4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不僅擁有好的生活品質,更能讓你的人生,處處透露出幸福、安詳。真正的修行,不是嘴上說一套,行事另一套。而是不斷地在事物中,要求自己。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如果一個人,僅僅只是將修行,停留於表面,卻心存惡念,甚至於,修行後,你的煩惱越來越多,恐怕你的修行,就是走錯了路。修行的人,非常注重因果。不論你修行,還是不修行,都要懂得尊重因果。
  • 佛教:信佛後,身上出現這3大「徵兆」,恭喜你,走對路了!
    內心充滿歡喜,才能把歡喜給別人;內心蘊藏著無限的慈悲,才能把慈悲傳遞出去。心即理的意思就是,人世間所有的智慧和真理不在外界的物質,只在內心而已。修心,要先明白,心在哪裡?心為何物?為何一切為心造。佛說的心,就是我們的身口意,也就是我們想的,說的,做的,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會留下痕跡,都會影響別人,都會種下種子,有因必有果,機緣成熟,果報就來了。
  • 佛教:學佛後身上會有三個變化,你有幾個?
    學佛以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變得越來越好了,還有一部分人,學佛以後反而痛苦越來越多了,學佛人應該經常去對照一下自己的過去,看一看自己學佛以後身上發生的改變,就說明你學佛走對了路,學佛並沒有學偏。第一種改變,學佛後心胸變得更寬廣了。
  • 因果不饒人,這2類靈氣動物,不要傷害,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行善的前提,先做到不去作惡,不然就像往有洞的桶裡注水一樣,一邊積福,一邊折福。行善就要做到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中殺生是排在第一位的,世間人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肆意的傷害這些小動物,殊不知要給自己帶來多大的業障,待到因緣成熟時,果報還是自己受。再者動物也是有覺知的,就像人們常說的,通人性。
  • 只要因緣時間相聚會,則果報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塵,皆離不開此理!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佛法講因果,其實說來,應該是因緣果報,還要注意時間這一因素。只要因緣、時間相聚會,則果報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塵,皆離不開此理。俗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苦瓜怎能生出甜豆來呢?如是因,如是果,絲毫不爽。如果你種的是善因,就會得善果;種惡因,就會得惡果。有因而無果,那只是時間未到而已。
  • 佛教:禍從口出,這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福報是因緣和合的,是一種能量場的體現。比如,你去做義工,是掃地能給自己帶來福報,還是做飯能給自己帶來福報,其實都不是,是心念帶給自己的福報。所以一切法由心想生,而言由心生,所以口業能損福報。在生活中,有3種話不要亂講,因果報應,絲毫不差。第一種,尖嘴薄舌的話不要講。
  • 常做噩夢、諸事不順、久病不愈?出現這3種跡象,是佛在提醒你了
    佛門有這樣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們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存在著其必然的因緣條件。我們也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叫做:「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事情、遇到的人,都是因為我們曾經種下的因果,在因緣成熟後感召而來。而因果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們種下善因就會結出善果;而我們種下惡因就會結出惡果。生活中的違緣和傷害我們的人,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我們在過往種下過惡因、傷害過他人,現如今因緣成熟,這些果報顯現了。
  • 我的學佛因緣、學佛的好處以及學佛帶來的改變!
    今天的文章是來自一位翁師兄的學佛因緣、學佛的好處以及學佛帶給翁師兄的改變。隨喜讚嘆這位師兄,年紀輕輕就能值遇正法,希望他道業增進!正文各位師兄,各位大德,很高興又到了共同分享,共同學習的時間。我們家裡只有祖母是信佛的,我的祖公是不信佛的。我的爺爺奶奶是信天主教的,外公外婆是信耶穌的,爸爸跟著奶奶爺爺信天主教,媽媽是沒信仰的,家裡人的信仰各不相同。而我恰恰跟我的祖母特別合得來,會跟著祖母出去玩,去爬山,去拜菩薩,跟著她一起念念經,覺得學佛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 佛教:學佛後,出現這3大跡象,說明你走對路了,恭喜!
    就像學佛,許多未曾進入佛門的人往往會將其視為迷信思想,覺得佛教就是搞崇拜神靈,這是大錯特錯的,也是對佛學的嚴重誤解。佛教與迷信根本是兩回事,佛是覺悟的人而非神靈,學佛是學智慧,而不是搞神通,這一點我們要搞清楚。佛家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家經典很多,但歸咎一點就是要明了「因果」,要想通過學佛改變命運,就應知命運的真相就是個人因果的顯現。
  • 誦持《金剛經》,竟然獲得如此感應,因果真實,果報不虛
    不管是學佛之人,還是不學佛的人,大多都聽說過《金剛經》這部經典。這部經典以極短的字數,闡釋了佛教般若空性智慧。經常讀誦此經,不僅可以增長智慧,還能獲得不可思議的功德。古往今來,長久讀誦《金剛經》而獲得不可思議感應的人不計其數。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相信許多學佛的人應該常聽到「業障」這個詞,它是佛教專用語,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造惡業所感召來的果報、障礙、不順。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皆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質疑因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業,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福氣都是人積德行善修來的,業障都是人作惡自作自受召感來的。這世上一切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都是該發生的事,因為因果從來不誤人。
  • 【視頻】淨土修學安心法要講解 第18講 惡緣不生 取淨果報
    我們今天學習淨土修學安心法要講解 第十八講,惡緣不生,取淨果報。萬法因緣生,沒有因固然不能結果,有因可能也不結果,這個當中必須得有緣。緣有四種:親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凡是發生的因緣於眾生有害的,都要堵住它,沒緣就不會結果。譬如佛家喝水,必得濾過,在野外沒有東西過濾,也得喝,能否迴避不作惡緣,全在個人的誠心,雙方不害,自然得清淨的果報。
  • 放棄學佛是福德因緣不足
    我們同修當中有很虔誠的老居士,晚年退心學道去了,我們聽了很難過,我們曉得這是過去生中福德、因緣薄,還不夠。所以十幾年聽經聞法的薰陶,到最後還是放棄學佛,去學道去。也未嘗不好,佛裡面不能成就,希望道裡有成就,我們也祝福他。這樣的人不止一個,太多了!
  • 「你怎麼年輕 竟然學佛了?」
    「你怎麼年輕,竟然學佛了?」這是很多親朋好友表示好奇,而經常詢問我的一句話。在他們的印象裡,皈依三寶,念佛、學佛是退休人士或老年人才做的事。對於我年紀輕輕就學佛,絕大部分人感到很驚訝。而我這樣回應:「學佛不是老年人的專屬,所有人都應該學,而且越早越好。
  • 佛教:這2種動物不能吃!因果真實,果報明顯,請快快改正
    在佛教的五戒中,雖然並沒有說不能吃肉,只是設立了「不殺生」戒。但是慈悲為懷的學佛人還是勸導我們少吃肉為妙。因為持不殺生戒,一是為了不讓我們種下惡的因果;二也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心,積極地與眾生結下善緣。
  • 復旦博士生:學佛後看清自己驚人的宿世輪迴!
    我於是就跟他們4人往前走。女士一邊走一邊跟其他人共同指點一張紙上面的字怎麼念。奇怪的是,紙條上的字變成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符號。正說話間,我們一行人拐彎進入一間就要打烊的茶館。我就很殷勤地要求店主上茶,說:「這些是出家人,請用乾淨杯子」云云。然後,我就坐在中年高僧的身邊,急切地問他:「我的前世是什麼?」中年高僧很嚴肅地看了我一會兒,臉上出現了一些奇特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