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學佛後身上會有三個變化,你有幾個?

2021-01-07 國學講壇

學佛以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變得越來越好了,還有一部分人,學佛以後反而痛苦越來越多了,學佛人應該經常去對照一下自己的過去,看一看自己學佛以後身上發生的改變,就說明你學佛走對了路,學佛並沒有學偏。

第一種改變,學佛後心胸變得更寬廣了。

學佛並是不是要我們學著如何自私自利,如果帶著一雙有色的眼睛去看他人,但很多人學佛以後,並沒有很好的領悟佛法,反而越學佛越自私越痛苦。

有一些人學佛後,總是認為自己接觸是世上僅有的真理,任何其他與自己觀點不同的,行為不同的都是錯誤的。如果有了這種想法,就說明你學佛走錯了路。

這部分人的表現是經常看不起他人,比如見到不學佛的人吃了肉,就會在心裡去評價對方,認為對方的行為是錯誤的,遇到了有人與自己的觀點不一樣,就有可能說出詛咒對方下地獄的話。

還有一些人遇到了不同信仰的人,也會否定對方,認為自己的信仰才是正確的,如果有了這些想法,都是學佛學偏的表現。

學佛後我的心胸應該變得更加寬廣了,應該懂得去包容其他眾生,遇到善知識我們要心生讚嘆隨喜,遇到惡知識我們要懂得理解對方,而不是開口就是詛咒對方下地獄的話,如果有這樣的行為,真正犯錯的人是你,而不是被你嫉妒怨恨或是詛咒的那個人。

第二種改變,學佛後欲望變得越來越少了。

很多人學佛之後,欲望並沒有變得越來越少,甚至要比學佛之前更重了,有些人學佛後想要得到的更多了,經常去佛前求佛賜給自己一點財富,賜給自己一點福報等等。

學佛以後欲望越來越少才是我們應該有的變化,學佛並不是為了要得到什麼,如果總是想要得到才去學佛,那麼學佛只會讓你越來越痛苦,若是學佛之後,心變得更加慈悲了,總是想著讓他人多得到一些,自己多付出一些,這才是學佛走對了路的表現。

第三種改變,學佛後生活變得越來越簡單了。

學佛學到最後你會發現,原來學佛是了無可得,真正成了佛以後才會發現,原來成佛後與成佛前的最大變化,就是從複雜到簡單的變化。道德經也告訴過我們大道至簡的道理。

佛陀在悟道後最大的變化就是,過去複雜的生活變成簡單了,身為太子時,每天要做很多無意義的事情,但成為佛陀後,每天能做的事,就只剩下了吃飯睡覺以及坐禪說法,如果一個人每天能做的事情,就剩下這幾樣,那這個人也就接近了佛的境界。

這三種變化你身上有嗎?感恩閱讀與分享。

相關焦點

  • 學佛以後,身上有這三種變化的人,恭喜你,說明你走對了路
    佛法是一把雙刃劍,並不是所有人學佛之後,都會變得越來越好,有些人因為學習方法不對,學佛學偏了,學佛後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甚至還沒有學佛之前更快樂。學佛人應該時刻對照自己的過去,看一看自己學佛之後,身上都發生了哪些變化,是比以前變得快樂更多了,還是比以前痛苦更多了,如果是後者,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了,因為你學佛可能學偏。如果學佛以後,在你身上也有這三點明顯的變化,就說明你學佛走對了路,離佛越來越近了。第一:學佛以後,更有智慧了!
  • 學佛人必讀的三本書,看看你讀了幾本?
    對於學佛的人來說,一定要先讀這三本書。哪三本書呢?第一本書、佛教的發展史。不管這本書是學術版的還是通俗版的,一定要讀一讀佛教史,學佛就如同談戀愛,假如你要談戀愛的話,你和你這個對象談來談去,結果連他的基本情況、基本的歷史都不了解的話,你敢和他談嗎?實際上回頭理解,我們要學佛也是這個道理。首先要拿本佛教史來讀一讀,看看佛教在歷史上經過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有什麼樣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
  • 學佛人的10大通病,看看你佔了幾個?
    現在學佛的人很多,講得頭頭是道的人也很多,但真正能夠修行證果的人卻非常少,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深信因果,沒有發菩提心,行大願。很多人學了幾十年的佛,但身上的習氣卻有增無減,毛病還是一大堆,這就有問題了。下面列舉現在學佛人的十大通病,以供大家參考自省。
  •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
    佛教:佛渡有緣人,有這三個特徵說明你與佛有緣!佛經有句經典語:「佛渡有緣人,不渡可憐人。」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是聞佛法、修佛法、思佛法,或機緣已經成熟的人。佛法中的有緣人,並不一定只是佛家弟子。芸芸眾生,只要你願意學佛、經常聽佛法、修習佛法,有一顆慈悲善良的心,我們都是佛法中的「有緣人」。那麼,什麼又是「緣」呢?按照佛家意思理解,比如你今天到了一家寺廟,聽到了一位大師說法,那麼這就是「有緣」。緣份又對應到佛家非常重要的因果業力。佛法中人非常注重因緣果報,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先是有緣,最後才因緣和合成果。
  • 佛教: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往往有這2個特徵!
    很多人學佛都想要往生淨土,但你要知道這件事才行,不要少了善根和福德。如果一個人善根不足,福德不夠,平生不修善業,經常作惡多端,他是很難往生的,因為有業力牽引著他,而他的業力會牽引他走向痛苦和黑暗的深淵。真正有大善根、大福德的人,身上往往有這2個特徵,看看你有嗎?如果暫時沒有也不用擔心,因為善根和福德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第一個特徵:保持正念。
  • 佛教故事:閻王爺的三封掛號信 你收到了幾封?
    編者按:你時常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健康信號」嗎?學佛為何宜早不宜晚?請看今天鳳凰網佛教的《佛教故事》,人生無常,活到老並不是理所當然。或者一場車禍,或者一場大病,人人都有可能離開。有些人說等我老了再來學佛,等我有空了再來寺院,等我有錢了再來供養三寶,但誰又能知道我們的身體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四個特徵,希望沒有你
    我們學佛修道常聽到這麼一句話: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還需償宿債。一個人的生活就是自己的因果,就是自己要償還的宿債,今生你遇見誰都不會無緣無故,前世不相欠今世不相見,人生就是結一份善緣,了一份舊帳,才會有好的人生。
  • 學佛第一步學佛入門之認識佛教學習筆記和體會 -----2021-2-11
    >根據我們這幾年跟著淨空老法師講經學佛的體會和總結,學佛有如下的次第:「什麼是佛」、「什麼是皈依」、「學佛有什麼好處」、「供佛像」、「供燈」、「供果」、「燒香」等等這些都是佛教基本術語和常識,這些知識都在佛陀教育網的「學佛入門」裡,把《正確的學佛方法》、《走出學佛的誤區》、《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認識佛教》、《三皈五戒的意義及儀式》、《淨宗五個科目》等課程學好,你對佛法就有了基本的了解了
  • 佛教:為什麼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反而學佛好處最多?
    但是中獎的概率微乎其微,和一頭駱駝穿過針眼兒差不多,而且我說句潑冷水的話,就算真的中獎也不能解決你的所有問題——弄不好反而會帶來更都新的問題,而能真正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其實是學佛修行。也唯有學佛修行。而這個時期的修行,同樣也是最容易出效果和見利益的,絕對是事半功倍!
  • 佛教:學佛越久,離佛越遠,你也這樣的嗎?
    「學佛一年,佛就在眼前,學佛三年,佛就在天上」,是許多學佛者的真實寫照。學習越久,反而離佛越遠,這是怎麼一回事?有一部分學佛者學了一段時間後,去煩惱、增智也都有感應,但一想到明心見性還有許多路要走,就沒有了信心。那還有什麼理由呢?學佛無道學佛要有方法,即佛教所說的「學佛無道」。
  • 佛教:真正開悟的人,身上都有這3大特質,看看你有嗎?
    佛教裡講究「覺悟」,一切眾生皆可通過修行而明心見性、覺悟成佛。那麼,開悟的人是什麼樣子的呢?怎樣判斷自己是否開悟了呢?開悟是不是就像佛菩薩的神通那樣無所不能呢?並不是。佛教從來不是談玄說妙、搞神通,佛陀也告誡後世弟子嚴禁以神通說法,因為這樣易使人走上邪路和迷信。
  • 佛教:真正念佛的人,身上有3種變化
    念佛與不念佛,是有很大差異的。念佛的人,他一生有方向、有目標,他知道將來到哪裡去。佛法裡講,臨終隨著業力所轉,依舊六道輪迴,如果善業力量強,會在三善道,惡業力量強,就到三惡道。所以學佛念佛的人,價值觀跟世人是不一樣。
  • 佛教的幾個基本知識,學佛之人不可不知
    佛教,世俗把這個看作是宗教,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佛教真正的含義是——佛陀的教育。 而佛也不是神,而是大徹大悟,無所不知的覺者,他大慈,大悲,大智,大勇,希望眾生都得解脫。 我們眾生其實也都有佛性,只不過隱藏在我們的本心之中,修行,其實就是修心,或者說是找回我們這顆佛心。
  • 學佛後,有這些感知,說明你走對了路!
    在初地菩薩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個重要指標,初地後才會考慮平等心的問題。學佛如果沒有學對,有時甚至會產生不好的心態,而遠離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當有因果或業障顯現時,因受因果或業障主宰,慈悲心會暫時消失,否則應該是學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對。如果慈悲心沒有增長,你一定要去反省學佛是否有問題發生。當別人污衊你或罵你或講你不好的時候,你是否可以原諒別人,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問題,能夠很自在的坦然面對他們,還是會十分的生氣。對別人的過失或佔你便宜是否會耿耿於懷,或是會原諒別人。一般學佛學的愈好的人,愈會原諒別人,對別人的過失不會太放在心上。
  • 佛教:最有福的四種人,有你嗎?
    以下這四種人,最有福氣,有你嗎?一、自利利他之人。佛是什麼?佛是福慧兩足尊的覺者,是自利利他的人天導師。一個懂得「自利利他」之人,其亦是福氣最大之人。在當下,大部分的人都只會顧及自己的利益,並不會顧及他人的利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這就好比,一個商品,從廠房出來,到商家,最後到消費者身上。受利最大的,往往並不是廠家,而是商家。為何?
  • 佛教:一個人「業障」消除,身上會有這3大徵兆,你有沒有?
    佛教裡常常提到一個詞叫「業障」,應該有不少人都聽說過,「業障」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消業」?其實不難理解。佛家最重視「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因果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業力,佛教將人的業力分為「身口意」三業,「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種善因修福報,種惡因造惡業。
  • 佛教:學佛為什麼要皈依?皈依有何好處?
    一、你會成為佛教徒皈依三寶,即是學佛第一步,其皈依與未皈依者是有區別的。皈依者,即是佛教徒,皈依三寶之後,不管誦經、念佛所獲功德利益,皆與未皈依者有區別。沒有皈依,就不能算佛教徒,只能算是研究佛學者,縱使聲稱自己是個聖人,是為大禪修者或肉身佛也不成。
  • 因緣果報,絲毫不差,學佛後,身上出現3種狀態,說明你走對了路
    今生有緣能遇到佛法,就應萬分珍惜,想信很多同修學佛後,都會遇到種種逆緣境,不學佛還好,學佛後各種問題都出現了,其實這些境界,都是幫助我們的,消我業障,斷我煩惱。只有消除三障諸煩惱,才能得到智慧。假如學佛之後,身上出現以下這3種狀態,那隨喜讚嘆,說明你走對了路。第一、深信因果,口裡念佛,心裡想佛。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就是教導眾生斷煩惱。
  • 佛教:佛說,學佛之人不要做這三件事情,會折損福報!
    佛教:佛說,學佛之人不要做這三件事情,會折損福報!學佛之人都知道,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在修行之路上,需要定力修行。學佛法、學善知識是一方面。但並不是全部。在學佛修行之路,還需要踐行。將學到的佛法知識靈活地運用到生活當中,這既是踐行開悟,也需要智慧。可惜,有很多的學佛之人往往忽視了身邊的一些小事。學佛之人往往更加看重佛法中的五戒,其他的一些「行為」與這五戒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是不可取的。為什麼很多學佛之人,終究一生,都沒有開悟明慧,修得福報與正果。
  • 佛說:佛緣深厚的人,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看看你身上有沒有?  佛渡有緣人,佛緣是能親近佛法的機緣,與佛無緣的人,如同無根之草,難以得到法水滋養。從外在來看,佛緣深厚的人,與佛有諸多感性上的聯繫,儘管沒有接觸佛法,但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暗合佛理。  佛緣深厚的人,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身上有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