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你時常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健康信號」嗎?學佛為何宜早不宜晚?請看今天鳳凰網佛教的《佛教故事》,人生無常,活到老並不是理所當然。或者一場車禍,或者一場大病,人人都有可能離開。有些人說等我老了再來學佛,等我有空了再來寺院,等我有錢了再來供養三寶,但誰又能知道我們的身體能不能等到那個時候。不現在修,不現在親近三寶,人生能有多少時間可以讓我們浪費?
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張科
曾有兩位老朋友,十多年沒見面了,在一個偶然機會中相遇。甲已經信佛多年,乙尚未信佛。十多年的老朋友未見面,一但見面就暢談不完,談到最後,甲就勸乙:「我們到了這個年紀應該要信佛了。」乙一聽:「唉!信佛,這事情還用你講?信佛當然是好,可是我們現在才五十歲上下,俗語說:「人生五十五正是下山虎」世間還有好多事等著我們做呢!怎能跑去學佛呢?」
甲又勸說:「我們現在這年紀信佛已經遲了,想到老了才學佛,這完全是錯誤的觀念;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覺得佛法好才勸你的。」乙答說:「學佛好是好,等過幾年再說吧!我還有三件事沒做心不安呀!第一、我的父母死了,屍骨還沒有入土。第二、男未婚、女未嫁,還沒幫兒女找好物件成婚,父母的責任未了。第三、家產還沒分配,怕我過往後,兒女因錢財起紛爭,就不好了。等我把這三件事都辦好了,自然會來學佛,那時再談不遲!」
甲回說:「你三件事未了,我也是父母未入土,兒女們尚未婚嫁,財產也沒有分配,我一樣學佛啊!何必一定要等三件事情都辦完才學佛呢?學佛宜早啊!」乙又:「像你那樣學佛不徹底、不究竟,我若要學佛就一定先將所有事情安排好好的,到時就能一心學佛,不用拖泥帶水的。」乙很固執,好話不聽,說罷兩人就分手各自回家了。
可是還沒過幾天,乙的兒子就哭哭啼啼的來找甲這位世伯,說他爸爸死了,臨死時交代他來找世伯幫忙安排後事。甲乃義不容辭地趕去處理喪事。一到朋友家,看到這位老朋友,兩腿伸直,眼睛瞪大,甲感慨得說了四句偈:「我的老友名阿牛,勸君學佛說三頭;可憐三頭事未了,閻王已來把命勾。
乙死的心有不甘,靈魂到了陰曹就與閻王講道理。乙說:「閻王啊!你怎麼這麼急要我來?我有三件事情還沒了呢!你應該事先通知我,我趕快把事情辦好就來。沒通知我就要我來,太不合理了吧!」
閻王一聽就對乙說:「怎麼沒通知呢?我早已親手發給你三封信了!」乙:「三封信?怎麼一封都沒收到?」
閻王:「胡說!三封都是掛號信,你早已收到了。」
乙:「那到底是哪三封呢?我的確沒收到啊!」
閻王:「你實在太蠢、蠢的可憐!我告訴你吧!」於是閻王就耐心地問:「你的假牙什麼時候裝的?」
乙:「我的牙齒三十八歲就蛀了,痛的沒有辦法,忍受不了,四十歲時就只好裝假牙了。」
閻王:「那就是給你的第一封信嘛!」
乙:「這就是第一封信啊!那第二封信是什麼呢?」
閻王:「你什麼時候戴老花眼鏡?」
乙:「四十五歲時報紙實在看不清楚了,那時就開始戴眼鏡。」
閻王:「那就是給你第二封信了呀!」
乙:「那第三封信呢?」
閻王就問他:「看你頭髮都白了,今年幾歲啊?」
乙:「五十二歲了!」
閻王:「這就是給你第三封信啊!三封信你都收到了,現在你服不服呢?這裡沒有人情,只看你的善惡業,給你苦樂報!」
乙無可奈何的說:「雖然事情沒有完成,閻王您已經給我三封信了,我不來也沒辦法了,只好聽閻王也判辦了。唉!我錯了!未聽老友勸我學佛,太遲了啊!」
接著閻王就叫判官查一查乙在世上的善惡業,判官回答:「此人在世只知道掙錢、只為自己兒女,一點善事功德都不做,世間有災難毫無同情心救濟別人。他掙的錢雖不是偷來的搶來的,可是他不知道錢財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發了財不知回報社會,反貪吝不舍、漏稅、逃稅,盜了國家的稅收。名副其實是個守財奴。」閻王一聽十分憤怒,就判定說:「這種自私自利、為富不仁的人,把他打入餓鬼道。」世上就有這種富而貪吝的人,貪吝將來就遭受餓鬼報。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五臺山佛教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