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論信不信佛,遇到寺廟,都會去拜一拜,希望能得到佛菩薩慈悲庇佑。那麼求神拜佛真的靈驗,真的有用嗎?很多人是非常迷惑的,若不解其中法義,只是一味地換取與佛菩薩的交易,那就無所謂功德,也沒有什麼利益。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東西,更不會因為你的物質供養而格外優待你。
佛不是神,而是覺悟的人。倘若佛真的因為你的跪拜、你的香火錢而保佑你,這不就是一場「賄賂」了嗎?你付錢,我保佑你,這也太荒唐了吧。其實,善惡終有報,對大多數人來說,求神拜佛,頂多就是求一個心安罷了。
至於結果如何,還是要看自己的所作所為。只可惜,很少有人能明白這個道理,還是到處求神拜佛,以求改變自己的命運,卻不知道只有自己的行為才能保佑自己。
佛家所說的燒香拜佛,只是一種渡人的方便法,一切供養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而是讓大眾通過廣修供養培養自身的布施利他心,斷除自私慳貪的惡習。拜佛磕頭,不是為了求取加持,而是教人放下傲慢,懂得謙卑和懺悔,是對佛菩薩的恭敬和皈依。信佛的目的在使人覺悟、向善,而不是為了要從佛菩薩那裡滿足自身更多欲望,帶著功利心拜佛,則拜佛無益。
佛法之根本在於因果,我們不要妄想著不勞而獲。比如有人想發大財,卻不去努力積攢福報,不付出勤勞,只知整體守在佛菩薩像前燒香磕頭,希望佛菩薩受到感化而降財給自己,這就是嚴重的迷信。佛菩薩只是我們信心的見證者、支持者,給我們清淨心的加持,但絕不會全盤接收。自己的因果自己了,誰也幫不了你。
天上不會掉餡餅,真正信佛,應以實際行動踐行菩薩道,而不是無知地依賴佛、投機取巧。「佛不渡人,唯人自渡」,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唯有靠自身積善成德、廣種善因,才能真正扭轉自己的命運。如《六祖壇經》所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當我們有一顆慈悲心、精進心,不用求佛,也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得到佛力加持。
有句話叫「求佛不如求己」,真正能救自己的不是外在的神靈,而是我們自身的善業。最厲害的風水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的慈悲心裡。燒香拜佛,是為了令大眾生出清淨平等心,只是為了渡我們的心,令心得到解脫,而不是將其神秘玄幻迷信化。善良的人,不用刻意做供養,也最有福德。功德在心不在物,內心的善良勝過一切外在功德。
佛門有一則故事。有一人到寺院拜觀音菩薩,在殿堂拜佛菩薩的時候,卻看到有一個人和眼前的觀音菩薩像長得一模一樣,這個人很是好奇,就向前去問:您怎麼和觀音菩薩長得一樣?您是觀音菩薩嗎?那人答:是。這個人緊接著問:那您怎麼自己拜自己呢?那人答:因為求佛不如求己。這人頓時恍然大悟。雖只是一則故事,但卻佛理深奧。
觀音菩薩手裡也時刻撥動著念珠,時刻提醒自己要敬畏因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世人只知有苦求佛,卻未曾反思「苦」從何而來?不從根本解決,苦難不會決絕。「福禍無門,唯人自召」,萬般皆是自作自受,要想離苦就要斷惡,自己改變自己,自己救助自己。當你明了因果、業力清淨,不用求佛,也自吉人天相。
信仰不欠你什麼,不要問為何不靈。不斷惡修善,抱佛的大腿也無用;善良慈悲,不用求佛,也自有天佑。希望大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存正知正念正覺,福慧增長。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