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去寺院,拜佛求願,有2件事不能求,要謹慎

2020-12-20 淨慧梵行

佛門中有這樣一句話,聽過的人,覺得非常震撼;而經歷過的人,更是覺得不可思議。這句話就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什麼意思呢?這句話是說,在佛教中,只要你有想求得的東西,都會有所回應。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常常去寺院燒香拜佛,來祈求家人平安幸福,自己事業高升,財富增長,婚姻幸福。但是並不是所有人求願都會靈的,因為求願想要成功是有前提的。

第一個前提就是「心誠則靈」,就是指我們求願,必須要有著至誠心,是內心真真正正渴求的東西。第二個前提則是「符合因果」,佛教非常重視因果,告訴我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自己未曾種下過善因,那你就是再誠懇的求,也求不來善果。

也正是因為這兩個原因,所有我們在去寺院拜佛求願時,有兩個事情是不能求 的,要謹慎。

一、 施恩不求回報

我們都知道,不僅是佛教會教導人們要行善向善,在其他傳統文化中也多有提到行善助人的內容。在《易經》中說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行善的家庭,一定會有多餘的好運和福報庇佑家人子孫;而作惡的家庭,也一定會常常遇到難以預料的麻煩和災禍。這就是因為其行善與作惡的原因導致的,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所有為了我們自己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和幸福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多行善,同時也要止惡。但是在我們行善時,也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施恩不求回報。為什麼?我們的祖先說,行善積德有陽善與陰德之分,陽善就是被他人熟知的事情,陰德就是自己行善了,卻沒有人知道。

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如若真的想要獲取更大的福德利益,就一定要不求回報,悄悄的行善,不炫耀自己,不貪圖功名,不渴求他人回報,做到真正的無私助人,那麼福報自然就會來臨。古人不是說過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反過來,如果幫助了他人後,總想著這個件事情,想讓他人回報回來,那麼行善的功德利益就大打折扣了。帶著這種有目的、有所用求得行善,就會逐漸偏離行善的本質,而成為一種交易。當行善成為換取自身自身利益的工具時,這就不再是行善了。

二、不求他人受難

有些人在生活中遇到了為難自己的人,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無法通過正當的途徑來尋求解決方法時,就會對為難自己的人,產生怨恨心理。當怨恨心一生出來時,報復心就會隨之而來。

此時報復心就會使得一些沒有智慧的人,來到佛菩薩面前「告狀」,祈求佛菩薩幫自己出這口惡氣,幫忙教訓一些與自己不和的人。但這樣的想法是非常危險且沒有智慧的,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智慧,不懂得因果的道理。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切都是因緣成熟後的因果現前。

佛教最為講究因果,而這因果是建立在三世上的。為什麼有些人,你看第一眼時,就會覺得特別的親近覺得與他有緣;而有些人,你們並沒有什麼摩擦,但就是會升起厭噁心裡。這就是因為你們之間的緣分不同,在過去種下的因 緣也不同。

曾經結下善緣的人,當再次相遇時,自然就會因為曾經種下的善種子,而使得他在你的生活中成為一個幫助你的貴人或是有緣人。而當你在過去傷害過某個人結下惡緣後,當再次 遇到這個傷害過的人後,他就會把這份傷害報還回來。

當你明白來這個道理後就會知道,凡是今生的磨難與他人的敵意,都是因為自己過去曾傷害過他人,種下來惡的種子。我們應當做還債想,而不是報復回去,冤冤相報何時了,唯有當自己明白來因果的道理,病放下仇怨,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而祈求佛菩薩幫我們報復回去這樣的要求,佛菩薩也不會幫我們實現,試問你奉若神明的佛,卻成為了傷害他人的魔,那還是真正的佛嗎?

當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後,再去求佛就會更加的有效且靈驗了,因為萬物皆空,因果不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當我們在明白因果,並不斷行善時,自己所渴望的善願就會逐漸的實現。

相關焦點

  • 佛教:到寺院拜佛的5點禁忌,一定要明白!
    相信許多人初一十五、或者重要節日裡,都會有到寺院裡燒香拜佛的習慣,不論是否真正信仰佛教,做一些供養都是為了表達一種美好的祈願。然而,寺院並非世俗社會,它是佛法僧三寶常住之地,是修行人的清淨道場,是大眾培福修慧的無上福田,做到恭敬和虔誠是前來禮佛的善信所必備的素養。
  • 佛教:這樣做燒香拜佛的事,才會靈驗!
    現在這個時代,燒香拜佛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有錢的人,去寺院燒香拜佛,求個吉利;無錢的人,去寺院燒香拜佛,討個歡喜。如果有什麼心願,去寺院燒點香,拜下佛,許個願,萬一達成了自己的願望,自是樂事。很多人說,哪家寺院的菩薩很靈,只要你去求,必會有求必應。但是當你去了之後,佛菩薩也拜了,香也燒了一大把,卻發現一點用處都沒有。然後你把這事跟他說了,他會說你這是「心不誠」的緣故。但是你覺得自己確實「心很誠、念很正」,但就是沒有效果。於是只好悶在心裡,生怕說錯了話,惹來佛、菩薩的責怪。
  • 去寺院拜佛,謹記兩句話,福報不求自來
    福德、福報和功德在佛教中它們的概念是差不多的,隨著佛法的盛行,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福報有所增進,就喜歡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拜佛已經不是老一輩人的專屬活動,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也喜歡上寺院拜佛,一個是想滿足自己內心的所求,另外一個就是希望能夠與佛結緣,在未來能夠走入佛門修行。
  • 在家拜佛和在寺院拜佛有區別嗎?作為一個佛弟子該如何選擇?
    文:佛經微刊阿彌陀佛,各位善知識六時吉祥,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很多人都會到寺廟裡燒香禮佛,為家人朋友祈福,為自己求願,希望生活能夠幸福平安,財源廣進……今天末學就說拜佛的那些事。拜佛的功德利益,印光大師曾說過:「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因此拜佛最關鍵的還是需要自己恭敬。◇關於拜佛◇1.有人覺得有的地方佛菩薩比較靈驗,而有的地方卻一般,到底哪裡的佛菩薩好呢?
  • 我是相信科學的,沒事就去寺院拜拜佛
    年長的,給孩子、年邁的雙親求個福,許個願,特別是春節。這是一種信仰嗎?不敢深究,至少看起來是有信仰的吧。這種祈福(信仰)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年輕男女效仿,逢年過節去廟裡拜一拜。他們祈求的主要分為兩類,求學(事)業,求婚姻。
  • 春節去寺院燒香拜佛的步驟以及祈願
    農曆年的春節即將來臨,前幾天,一直有夥伴們問,去寺院燒香拜拜有什麼要注意的部分,看夥伴們即嚮往又有點擔心的表情,他們似乎擔心去寺院拜佛,會因不懂而有不周全的地方。其實佛菩薩最慈悲了,在《維摩詰所說經》講:「先以欲鉤牽,再令入佛智(道)」。
  • 到寺院拜佛,如何正確「許願」和「還願」?
    去過寺院的人,相信對許願、還願都不陌生,而事實上,佛教並不講「許願」和「還願」,而講「發願」與「行願」。佛教經典裡,也沒有許願、還願這兩個詞。許願,是將自己的願望寄託於佛菩薩,大凡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很多人都會去佛菩薩像前許下願望,想要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
  • 佛教:家人病重,寺院燒香拜佛真的管用嗎?別傻了看看你就明白了
    這句話是形容觀音菩薩的,眾人皆知觀音菩薩慈悲為懷,救苦救難,但是也有很多人就迷信的認為只要遇到不好的事就去寺院燒香拜佛求菩薩,一切就都能好。其實這樣的人是不了解佛教的,或者說是迷信的。前陣子一個好朋友打電話說媳婦檢查出得了癌症,他媳婦剛剛三十幾歲,孩子還不到一周歲,他一邊哭一邊說:「大夫說是惡性的,告訴他要有心理準備,他問我該怎麼辦,附近的寺院他都去了,每位菩薩他都拜了,凡是見到的功德箱都塞了很多錢,佛菩薩會不會保佑他媳婦平安無事?」
  • 進寺院燒香拜佛,這五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現在去寺院燒香拜佛的人很多,有的是去禮佛,有的是去許願,也有的可能就是去觀光旅遊。寺院是佛門淨地,清淨神聖的場所,不管你去寺院出自什麼目的,都要遵守寺院的規矩,尤其是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一是對佛不敬;二是可能會給別人帶來煩惱。
  • 女性生理期可以到寺院拜佛嗎?這四點佛教常識,你不可不知!
    佛教寺院是清淨道場,維護道場的莊嚴,是我們每一位善信的義務和責任。寺院也有寺院的清規戒律,許多善信都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但又怕自己言行不當而得罪佛菩薩莊嚴。故而,掌握一定的佛教儀軌對於我們培植福報是非常必要的。佛門裡的拜佛儀軌有很多,本篇文章,小編就挑選四條儀軌和大家分享。
  • 去寺廟拜佛要注意哪些事?盤點中國靈驗的寺廟
    很多人都有去寺廟拜拜的習慣。不過,拜佛可是不能隨便拜的,這其中也有許多講究在裡面。那麼去拜佛要注意哪些事呢?中國有哪些最靈驗的寺廟呢?就讓我們往下看吧。去寺廟拜佛要注意哪些事佛家認為香對人身心有直接的影響。
  • 佛教:布施和燒香拜佛,做哪件事的功德更大?
    有人說女性生理期或是懷孕期間,不可以去寺廟燒香拜佛,菩薩會怪罪的?這種說法並不是佛教提出來的,有人說並不是佛說的,學佛不要經常聽有人說的話就信以為真,要聽佛是如何說的才行,佛並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寺廟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地方,寺廟並不是神秘和充滿禁忌的場所,去寺廟拜佛的人,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身體處於什麼狀態,無論你是穿著髒亂的乞丐,還是生理期的女性,或是有地位財富的名人,進入寺院一律平等,沒有什麼高低貴賤之分。家裡供的佛菩薩忘了上香,佛菩薩會怪罪嗎?
  • 佛教:女性到寺院拜佛,這3條「禁忌」,不可觸碰!
    我們大家都知道,寺院是十方善信同修培福增慧的清淨道場,每天都會有許多信眾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修功德。寺院也十分歡迎一切大眾前來燻修,增進法身慧命。但是,寺院畢竟是三寶常住之地,作為在家人,我們可以參與寺院的活動,到寺院修福修慧,但是前提一定要懂規矩、懂禮法,不可冒犯道場莊嚴,擾亂寺院清淨,打擾出家師父清修。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寺院自然也有其清規戒律,我們到寺院禮佛,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恭敬得體,才能開慧納福。尤其這裡要提到是女性朋友,有幾點「禁忌」還是要注意,以免造成不好的影響。
  •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很多人有到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有些人則是奔著「佛事門中有求必應」去的。求這求那,總之求什麼的都有,所求無外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佛菩薩有求必應,這點真實不虛。但是佛苦薩的應,不等於一定幫你滿足願望,達成願望還有一些先決條件。
  •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要迷信3點女性要注意4點,才是真正供佛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要迷信3點女性要注意4點,才是真正供佛。很多人空閒時都有去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希望能保佑自己和家人,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會以不同的身份示現,利益眾生是佛菩薩的慈悲,可能當佛菩薩走了,我們才覺察到。
  • 花冤枉錢燒香拜佛的人請注意!先要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無益!
    每逢過年過節,到寺廟燒香拜佛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很多人千裡迢迢花著昂貴的路費,花著寶貴的時間,只為到佛前一拜。若說這些人,是迷信佛教,也不完全是,因為這些人,有自己的信仰,若說這些人不是迷信佛教,怕是都能把佛逗笑。
  • 燒香拜佛,你拜的是什麼,求的又是什麼?
    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仍有許多的人去燒香拜佛,有些人求財富,有些人求姻緣,有些人求子嗣,有些人求平安。 然後便帶著一些錢財或物品去寺廟等地方。 若所求不願,便會心生抱怨,認為這個廟不靈,那個菩薩不靈。 那求神問佛到底有沒有用,心中的願到底能不能通過求神問佛來實現呢?我們先從求神拜佛的「拜」說起。 所有寺廟的諸佛菩薩像都是法相,是用來表法。簡單點說就是通過事物看本質。
  • 佛教:「拜佛求籤」時,嘴裡默念這2句話,往往更有「上上籤」
    導語為什麼有一些人去拜佛燒香?求籤的時候很容易抽到上籤,而有一些人拜佛卻沒有辦法感應到佛菩薩呢?其實這就與我們求求籤拜佛時,嘴裡默念的話有關係,如果我們拜佛求籤的時候,嘴裡默念這兩句話,就比較容易感應到佛菩薩得到上上籤。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
  • 佛教:前世各修因,窮人越燒香越窮,富人越拜佛越富
    因果之說本來就是告誡人們要多行善事少做惡,求菩薩就能夠消災解難,豈非是讓人可以為所欲為?這樣的行為已經是離道遠矣。所以菩薩不會輕易去動這個因果,但是有一種人菩薩是能夠幫助他,那就是這個人是個大善人,他積了很大的德,他去求菩薩不是求讓自己過得更好,也不是求掙更多的錢財,而是求菩薩加持自己行善布施之心不變,讓自己的布施使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