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寺院拜佛,如何正確「許願」和「還願」?

2020-12-13 明月天心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遇到難事,亦或者有所祈求,就會選擇到寺院裡向佛菩薩許願,希望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和保佑,實現自己的願望。如果所許的願望真的得到滿足,還要回到還願處,對原來那尊佛菩薩還願。那麼,許願真的有用嗎?佛教又是怎麼看待許願和還願的呢?

去過寺院的人,相信對許願、還願都不陌生,而事實上,佛教並不講「許願」和「還願」,而講「發願」與「行願」。佛教經典裡,也沒有許願、還願這兩個詞。許願,是將自己的願望寄託於佛菩薩,大凡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很多人都會去佛菩薩像前許下願望,想要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

因此,常常會有人到寺院裡向佛菩薩求財運、求姻緣、求事業等,並許諾一旦願望成真,就送一面「有求必應」的錦旗,還要修廟、造像來報答佛菩薩。反之,如果願望沒有得到滿足,就說佛菩薩不靈驗。這樣拜佛、百菩薩就好像是帶著禮物去求人辦事,跟佛菩薩談條件一樣,這是以世俗心態來揣度佛菩薩,把佛菩薩當成生意夥伴了。

佛菩薩都是慈悲的,憐憫眾生,慈悲一切有情,發願幫助和引導我們,又豈會如此狹隘呢?許願是把希望寄託於外力保佑,將自己的願望寄托在佛菩薩身上,讓佛菩薩來幫你實現。想要得到什麼而發願,則是主動發諸自心的志向,明白自己要去做什麼,並且在這個願力的引導下去實踐,是策發自己內心的力量。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我們才會得到想應的結果。信佛、學佛的人都要有自己的願心,就連圓滿覺悟的佛菩薩也會發下普度眾生的廣大願心,如普賢菩薩十大行願,地藏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發願就像種子一樣,依願而行,從因上努力,最終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就連福德智慧圓滿具足的觀世音菩薩,也無時無刻不在手裡握著一串念珠念自己的名號。千百年來,佛教一直的思想便是求人不如求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也怕造惡因,所以時時觀照自心,凡夫卻不知因果,造惡因,招致惡果,導致大難臨頭抱佛腳。念觀音、求觀音,不如自己做個觀世音。

與其天天去念佛、拜佛、求佛,還不如自己去努力修行,自己去度自己。因此,「願」不是許給佛菩薩去幫忙實現的,佛菩薩也不需要我們的酬謝。「願」是自己的心、理想、目標。佛教講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每一個人的際遇都是由於自己的造作,別人無法代替自己去努力,自修自悟、自食其力。

求人求佛不如求己,靠自己的努力修行,才能最終實現願望。我們到寺院禮拜佛菩薩不是為了向佛菩薩許願,求佛菩薩幫自己達成心願,更多的是一種尊敬,是對覺者、對慈悲精神的一種虔誠和恭敬。佛是已經開悟的覺者,菩薩慈悲,發願「自度度人」、「自覺覺他」,於有情眾生有慈悲之心,我們拜佛菩薩是對他們發自內心的尊敬。

我們尊敬佛菩薩們覺悟圓滿的人格、自利利他的慈悲和精神,這才應該是我們拜佛菩薩的本意。以恭敬之心禮拜諸佛菩薩,從而生起我們的清淨心,然後把這種恭敬和虔誠變成向佛菩薩學習的願力,發願依教奉行,不忘佛菩薩的教誨,依照其所說的去修行、實踐,學習他們的慈悲心、智慧心、喜舍心,這才是最好的還願,對佛菩薩最好的恭敬和供養。

佛菩薩不是萬能的神靈,而是指示眾生覺悟之道的智者,無法幫助我們獲得無因之果,也不需要我們的感謝和表示。若要許願,當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發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之大願,然後在願力的引導下去實踐,依教奉行,這才是佛菩薩最歡喜的事。相逢即是有緣,願您六時吉祥,福慧雙增。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到寺院拜佛,如何正確地「許願」和「還願」?
    有的人選擇來到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佛菩薩的護佑,幫助自己心想事成。而如果佛菩薩真的「顯靈」,自己的願望達成了,為了感謝佛菩薩的加持,自己還要來到寺廟還願。那麼,這樣的「許願」和「還願」真的有效嗎?正確的「許願」和「還願」方式又是怎樣的呢?
  • 許願靈驗後一定要還願?看看佛教怎麼說
    很多人會去寺院的目的就是求神拜佛,許願和還願,但是這其實只是民間的說法,並不是佛教當中的內容。佛教雖說沒有許願一說,但是卻有發願。這些都是發願,就是以自己的能力和行為,發願去達到某個目標,祈求佛菩薩幫助和圓滿願望。許願就是祈禱佛菩薩保佑自己達成某個願望,然後對佛菩薩進行供養和禮拜。許願、還願在於求佛保佑,發願在於以自己行動和能力去實踐,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 向菩薩許願後必須還願嗎?許願後多長時間去還願?謹記3大講究
    一般說來,佛家信徒有哪些願望,就到佛前祈禱,祈禱佛祖使出法術,考慮自身的願望,如:有求財運的,有求孕的,有求免災的,有求消災的。上香還願許多盆友都是有過燒香拜佛的歷經,而拜佛時堅信大伙兒都是會許一些願望,過去了一段時間願望完成後是務必要返回寺院還願的。
  • 五臺山的「五爺廟」是最靈驗,但許願與還願有講究你知道嗎?
    五臺山的「五爺廟」是最靈驗,但許願與還願有講究你知道嗎?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據說有120多家正規寺院。而在這些寺院當中,五爺廟的香火應該是最旺的。五爺廟,又稱五龍王殿,創建於清代。
  • 最精華的南嶽衡山燒香拜佛規矩大廟許願重要注意事項攻略
    南嶽衡山燒香拜佛有很多講究,不管是在哪裡請香,一定要好好認真正確寫香,帶著虔誠心正確上香拜佛、熟悉拜佛規矩流程和禮佛禁忌,根據出行時間安排行程和行走路線規劃好,進入寺廟注意事項,分享總結上述敬香關鍵重要幾大點助力每位過來南嶽衡山燒香拜佛朋友心想事成是一種感恩回報一種福報。
  • 為什麼許願一定要「還願」?正確的「許願還願」方式,牢記這12字
    前幾天和大家分享了一些關於五臺山、五爺廟燒香注意事項的文章,收到了很多讀者的關注和支持,謝謝大家。其中有不少讀者問起,許願和還願的事情,今天文史君和大家聊聊。許願和還願,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們事佛禮佛的一種方式。一般來說,佛弟子有什麼願望,在佛前禱告,都會得到佛祖的庇護和垂青。
  • 如何在佛前「許願」和「還願」?不是真懂佛的人,多半會弄錯
    古往今來,總有不少信佛之人前去寺廟燒香拜佛,將心中所願所求告訴佛祖,祈求佛祖能夠應允。這樣的方式,在佛教裡稱為「祈願」,而我們普羅大眾習慣稱之為「許願」。相信很多朋友曾經聽過身邊的人這樣恐嚇道:「在佛祖面前許願,千萬別說自己要如何如何還願,如果你沒做到,佛祖會怪罪你、降臨災禍給你!」
  • 佛前許願、還願,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在佛門當中,「願」是一種希望和承諾,寄託著善男信女對未來的嚮往。許願在漢地佛教史上由來以及,譬如隋代天台宗的慧思禪師,他就寫過一篇著名的《立誓願文》,詳細說明他要如何修行,清淨身心,並發願弘揚佛法。我們作為塵世間的善信,也常常在佛前許願,希望憑藉諸佛願力,幫助自己達成願望,譬如有人求財,有人求子,有人求平安等等。老話說「心誠則靈」,為了表示心境赤誠,在許願的同時,我們也會做承諾,譬如有人承諾重整廟宇,有人承諾重塑金身,這些都屬於許願。假如願望真的達成了,履行自己的諾言,如數兌現此前的承諾,就是還願。
  • 佛教:到寺院上香的正確做法
    每逢過年過節、初一、十五,許多信眾會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以祈求佛菩薩加持,保佑家人平安順遂、身心健康、財源廣進、事業有成、子孫興旺等吉祥之意。為使廣大善心正信正行、廣種福田,小編現將上香禮佛的正確方法告知大家,以祈如理如法、共沾法益。
  • 到寺院拜佛菩薩做到以下幾點可功德圓滿!
    每當我們去寺院的時候,最先想到的就是燒香、拜佛、許願… 其實很多人都混淆了,信眾去寺院拜佛菩薩不是真正的目的,而是學菩薩、做菩薩,才能一切圓滿,收穫無量功德,積累福報!很多師兄會問:「你為什麼學佛呢?」我說:「心靜」。師兄說:「心靜不是學佛的目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正的學佛。」
  • 怎麼許願,又怎麼還願呢?
    怎麼許願,又怎麼還願呢?根據我個人所掌握的知識,一般在寺廟燒香敬佛的時候,最好是不要許什麼願。因為我們很多人出門旅遊,遊覽名山大川佛道古蹟時,喜歡進廟宇道觀敬香祈福,有意無意會在心中許下美好的願望,求菩薩神仙保佑。
  • 浙江普陀山重新開放,朝聖普陀山,那些拜佛「禁忌」您還記得嗎?
    很多人說,寺院不僅是遊客禮佛祈福的場所,還是僧侶們出家修行的地方,既然是佛門清淨地,作為遊客來說,都應該講究個「入鄉隨俗」,雖然遊客不用跟僧侶們一樣去守佛門的清規戒律,但是應該遵循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畢竟尊重就是恭敬,那麼當您朝聖普陀山時,那些坊間流傳的寺院拜佛的「禁忌」,您還記得嗎?
  • 南嶽大廟衡山祝融峰老廟燒香當月求子許願很靈
    燒香拜佛心誠則靈,請香的價 格與心願達成不受任何因素影響的!時間足夠更好,如果時間緊張一定要好好安排。最重要燒香拜佛不能太趕。正確朝拜寺廟更加有求必應更加節省費用。南嶽大廟是必去一座寺廟,四座廟最大的廟宇,每座大殿都相隔距離,燒香拜佛行走路線有講究.
  • 南嶽衡山燒香拜佛求學業高考985雙一流大學非常靈南嶽大廟還願
    南嶽衡山燒香拜佛祈福南嶽大廟許願高考求學業真的太靈了!如果時間條件允許每位家 長可以到南嶽衡山為即將參加高考孩 子學業祈福一切順利超常發揮。常聽老父母提起過南嶽衡山燒香求子求平安求事業求財求姻緣求健康求學業很靈。去過一次才知衡山南嶽大廟香火旺盛只有好處。內心分享一種積福為自己也為家人累積功德。
  • 去寺廟拜佛要注意哪些事?盤點中國靈驗的寺廟
    不過,拜佛可是不能隨便拜的,這其中也有許多講究在裡面。那麼去拜佛要注意哪些事呢?中國有哪些最靈驗的寺廟呢?就讓我們往下看吧。去寺廟拜佛要注意哪些事佛家認為香對人身心有直接的影響。好香不僅芬芳,使人心生歡喜,而且能助人達到沉靜、空淨、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正定,證得自性如來。而且好香的氣息對人有潛移默化的薰陶,可培扶人的身心根性向正與善的方向發展。
  • 拜佛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許願求福,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而助自己滿願。有些人會質疑,佛前許願真的有用嗎?是不是心誠就靈,或者在佛前多做供養,佛菩薩就會加持自己?甚至有些人,若願望實現了皆大歡喜,但若沒有實現,可能就會對佛法生疑心或者怨恨之意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愚痴的表現。
  • 在家拜佛和在寺院拜佛有區別嗎?作為一個佛弟子該如何選擇?
    文:佛經微刊阿彌陀佛,各位善知識六時吉祥,每到逢年過節,初一、十五,很多人都會到寺廟裡燒香禮佛,為家人朋友祈福,為自己求願,希望生活能夠幸福平安,財源廣進……今天末學就說拜佛的那些事。拜佛的功德利益,印光大師曾說過:「欲得佛法真實利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即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即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因此拜佛最關鍵的還是需要自己恭敬。◇關於拜佛◇1.有人覺得有的地方佛菩薩比較靈驗,而有的地方卻一般,到底哪裡的佛菩薩好呢?
  • 佛教:到寺院拜佛的5點禁忌,一定要明白!
    相信許多人初一十五、或者重要節日裡,都會有到寺院裡燒香拜佛的習慣,不論是否真正信仰佛教,做一些供養都是為了表達一種美好的祈願。然而,寺院並非世俗社會,它是佛法僧三寶常住之地,是修行人的清淨道場,是大眾培福修慧的無上福田,做到恭敬和虔誠是前來禮佛的善信所必備的素養。
  • 我是相信科學的,沒事就去寺院拜拜佛
    可是呢,每每到了中國傳統節日,中國的寺廟往往人滿為患。年長的,給孩子、年邁的雙親求個福,許個願,特別是春節。這是一種信仰嗎?不敢深究,至少看起來是有信仰的吧。這種祈福(信仰)方式被越來越多的年輕男女效仿,逢年過節去廟裡拜一拜。他們祈求的主要分為兩類,求學(事)業,求婚姻。
  • 進寺院燒香拜佛,這五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現在去寺院燒香拜佛的人很多,有的是去禮佛,有的是去許願,也有的可能就是去觀光旅遊。寺院是佛門淨地,清淨神聖的場所,不管你去寺院出自什麼目的,都要遵守寺院的規矩,尤其是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一是對佛不敬;二是可能會給別人帶來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