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佛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2020-12-13 明月天心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許願求福,希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而助自己滿願。有些人會質疑,佛前許願真的有用嗎?是不是心誠就靈,或者在佛前多做供養,佛菩薩就會加持自己?甚至有些人,若願望實現了皆大歡喜,但若沒有實現,可能就會對佛法生疑心或者怨恨之意等等。這些行為都是愚痴的表現。

我們信佛學佛,並不是要祈求佛菩薩幫助自己實現願望。佛曰:求佛不如求己,自己不知道努力,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佛菩薩身上,「因果不敵業力」,自己種什麼因,就會受什麼果。佛菩薩再慈悲、再想幫助你,也無法幫你改變因果。與其許願,許些自私自利的願,不如去發願,發利益眾生之大願。佛教不是逃避,而是更加積極平和。佛前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一、違背因果的願不要許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遭苦果,從來因果最公平。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曾經造下的惡業,在還沒有遭受果報之前,如果能夠發露虔誠懺悔消業,也可以達到重報輕受的利益。但若不知悔改,一味造惡業,等到果報現前了,到佛菩薩面前許願,「臨時抱佛腳」,這不是機智,而是愚痴。

除此之外,也不要許些損人利己的自私自利之願,許這類願望,不僅沒有福報,還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自我狹隘偏執之念,這是很不好的。人生路上,要多看自己的過錯,少看他人是非。各人自有因果,走好自己的路就好,不要阻斷他人的路。

二、不許投機取巧、不切實際之願

佛菩薩不是神秘力量的存在,佛是覺悟的人,人是未來的佛。拜佛許願是通過佛法的加持,讓自己生起堅定和勇猛精進之心,是要靠自己去實現願望,而不是將所有希望寄託於佛菩薩,不是自己越虔誠,佛菩薩慈悲為懷就會幫自己「不勞而獲」,這怎麼可能?佛教從來不是人生的逃避之所,而是正能量的清淨道場。

因此,我們不可許投機取巧之願,妄圖不勞而獲。任何事情,我們想要得到,不付出努力,一切皆是妄想。願望的實現還要做到腳踏實地,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制度合理的目標,不要好高騖遠,許些不切實際的願望,因為結果不會陪任何人演戲。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小編我認為佛法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安我們的心。就像《心經》中所說的: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當我們調整好我們的心態,內心歡喜自在,事情就已然成就了大半。然後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因緣聚合,自然得以成就。一切成敗,皆在自己手裡。

拜佛許願,不在形式,在於我們的內心。佛菩薩真正的加持就是我們般若智慧的增長和正知正念正行的培植。世間萬般,有因必有果,未曾種下因,就不要妄圖收穫果,一切私慾狹隘都不是善願。心中常存良善,在利益他人的同時,殊不知自己也是真正的受益人。拜佛許願,不要再愚痴了,牢記這兩句話,自然功德無量。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看似是做給佛菩薩看的,其實受益的還是自己。燒香是點燃人內心的清淨自性與智慧之光 拜佛是懺悔往昔罪業,更是敬畏因果,發願向佛菩薩學習,利益無量眾生。我們始終要明白的是:我們信佛信的不是神通,佛教也從來不以顯示神通來渡人,我們信的是因果、學的是智慧,「神通也難敵因果業力」,你自己造的惡業,佛菩薩也幫不了你。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
  • 佛前許願、還願,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許願在漢地佛教史上由來以及,譬如隋代天台宗的慧思禪師,他就寫過一篇著名的《立誓願文》,詳細說明他要如何修行,清淨身心,並發願弘揚佛法。我們作為塵世間的善信,也常常在佛前許願,希望憑藉諸佛願力,幫助自己達成願望,譬如有人求財,有人求子,有人求平安等等。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教重大節日,大多數善信都會選擇到寺院裡祈福許願,廣做功德,以祈求佛菩薩加持自己的人生。燒香拜佛,一切形式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要用心。「一切唯心造」,唯有你的真誠清淨心,才會加倍集聚你的功德福報。那些「口念彌陀心散亂」之人,喊破喉嚨也枉然。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佛菩薩更不會因眾生供養的多寡而區別對待。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一、要真誠發心懺悔。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
    每逢初一十五或者佛菩薩紀念日,寺院裡都會舉行法會或者佛事,寺院裡也總是香火鼎盛、信眾不斷,人們都在很認真虔誠地燒香禮佛做供養,許多人也會在禮拜的同時在佛前敬香許願,希望佛菩薩能慈悲加持、消災解難、諸事順遂。
  • 佛教:拜佛許願時,這4種願望不要許,一定要切記!
    我們拜佛,拜的是一份清淨心,心地清淨、心無掛礙,自然能夠消除諸苦、諸事吉祥。信佛,不是要你去得到更多東西,而應是失去更多,失去嗔恨心,失去內心的自私貪念、失去一切顛倒妄想。燒香拜佛時,以下這4種願望不要許,一定要切記!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尤其是每逢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的時候,寺院裡總是香客不斷、人滿為患。人們會在佛前供養各種物品,並在佛前許願,希望佛菩薩加持自己和家人平安喜樂,等等。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拜佛等行為只是表達我們內心對三寶的一種恭敬和感恩之心,萬不可將其視為對佛菩薩的「賄賂」和「交易」,不要用功利心求佛。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更不會看誰供養的多就優待誰,看誰供養得少就薄待誰,佛待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
  • 念誦「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3句話,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這首著名的《贊佛偈》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阿彌陀佛曾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時就發下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
  • 燒香拜佛許願時,解決3個疑問,心想事成好運常伴
    網上有很多關於燒香拜佛的見解,很多網友都提出了疑問,有3種疑問,讓人的確模稜兩可,只要解決了這3個疑問,心想事成好運常伴就不再是空談了。第一個疑問: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佛法講究因果,所謂「如是因,如是果。」
  • 燒香拜佛,記住這幾點,功德無量!
    對於學佛人來說,燒香拜佛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每逢初一、十五,或者某位佛菩薩誕辰,善男信女經常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很多善信還在家中布置佛堂。當然,作為善意的心靈寄託,在佛前祈求福壽、姻緣、子嗣,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 燒香拜佛時,這三尊菩薩一定要拜,功德無量,福報自來!
    有的人,則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與菩薩「訴說」自己的心事。很多人不了解佛教,只聽說寺院中的菩薩很靈驗,自己也想試一試。並且,寺院中屬於清淨地,去那裡散一散心,也很不錯。於是,很多人懷著不同的目的,到寺院中燒香拜佛。可是進了寺院之後,有的人看著滿寺院的佛像,不知道該拜哪一尊。
  • 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佛前供奉瓜果,這是很多學佛之人,或者是芸芸眾生燒香拜佛時經常會做的事情。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精心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懷著一份小心和恭敬。其實,佛前供奉的水果是否貴重,多與少都不重要。
  • 佛教:生活不如意時,牢記這兩句話,福氣自然來!
    人生在世,酸甜苦辣鹹,箇中滋味,只能自己體會,這就是「百味人生」。許多事情,初衷是最完美的,但結局卻常有遺憾,而在這個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蜚短流長,也在所難免。當生活不如意時,牢記下面兩句話,福氣自然來。第一句,萬事只求半稱心。曾在寺院中見過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求半稱心,就是佛法的「中道觀」。不偏不倚,行於中道,則事事圓融,法法無礙。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所以說,念阿彌陀佛時,牢記「真信切願肯行」這句話,則功德無量,佛果可期。「信願行」三者,在淨宗稱作三資糧,它們名為三,實際是同一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具足信願行,那麼淨土法門萬人修萬人去,人人都能蒙佛力加持,現前將來,必定見佛。先說「信」,信如心,真信者便能放下五欲六塵,遠離貪嗔痴慢。
  • 到寺院拜佛,如何正確「許願」和「還願」?
    去過寺院的人,相信對許願、還願都不陌生,而事實上,佛教並不講「許願」和「還願」,而講「發願」與「行願」。佛教經典裡,也沒有許願、還願這兩個詞。許願,是將自己的願望寄託於佛菩薩,大凡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時,很多人都會去佛菩薩像前許下願望,想要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
  • 燒香拜佛時這幾點要注意,遵守規矩,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
    燒香拜佛時這幾點要注意,遵守規矩,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雖然現在是21世紀,人們進入了現代社會,但是去寺廟裡燒香拜佛的人還有很多,有的是去禮佛,求得心理安慰,有的是去許願希望佛祖、菩薩保佑平安順利。到寺廟燒香拜佛時,有這幾點「禁忌」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觸犯,否則很容易福報求不來,反倒造下很多惡業。
  • 最精華的南嶽衡山燒香拜佛規矩大廟許願重要注意事項攻略
    其中南嶽大廟、財神廟、祝聖寺這三座寺廟在山腳下,而祝融峰老廟在景區山頂需要登山。南嶽大廟、祝融峰、財神廟、朝拜人最多,觀音廟祝聖寺朝拜得比較少。如果四座寺廟都要朝拜完成,建議住一晚時間比較充裕;如果是計劃當天往返,建議朝拜南嶽大廟和財神廟或者南嶽大廟和財神廟及祝融峰老廟,一定要根據出行時間和抵達時間來安排好,切記燒香拜佛不要太趕太匆忙。
  • 到寺院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
    到寺院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一、慈悲提到觀音菩薩,我們立即反應出來的詞便是慈悲,沒錯,我們拜觀音、念觀音,關鍵要學習觀音精神,才能成為自己的「觀世音」。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是一定要善良,一定要心懷慈悲。「一切唯心造」,一個內心慈悲的人,感召吸引來的必然是吉祥福報。
  • 拜「觀音菩薩」,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慈航普渡的威德美名早已耳濡目染、婦孺皆知,深受中國信眾敬仰和尊重。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5點禁忌必須牢記!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5點禁忌必須牢記!宗教信仰是每個國家都會有的東西,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宗教。就像中國,就算歷史不斷的更迭,佛教也一直在我們心中。哪怕是現在,也依然有很多人信仰著佛教,信仰就像是迷途的人心中的光,帶領他們找到現實認清自己。這是一種精神食糧,很多人在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都會去寺廟找自己靈魂的安寧。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人可能都認為觀音菩薩只是「菩薩」階位,其實,早在過去無量劫時,觀音菩薩就已經圓滿無上正等正覺,修成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但後因不忍眾生受苦,而選擇倒駕慈航,自請降格為菩薩。眾生凡逢苦難,若能一心誦持觀音菩薩名號,菩薩隨即觀其音聲,應緣救助。菩薩的無量慈悲之心令諸天讚嘆。很多人喜歡稱念觀音菩薩名號,稱念菩薩名號的時候,牢記「慈悲」兩個字,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