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誦「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3句話,功德無量!

2020-12-18 明月天心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這首著名的《贊佛偈》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阿彌陀佛曾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時就發下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亦被稱為「接引佛」,接引眾生脫離六道苦海,得生極樂淨土。

「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在佛教淨土宗中被稱為「六字大洪明」,一心不亂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即可得到救度。「阿彌陀佛」,也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與無量的壽命。阿彌陀佛與其左右兩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與其它諸大菩薩共同接引眾生往生淨土。許多人喜歡念「阿彌陀佛」名號,那麼如何念誦佛號,才能功不唐捐、利益更大?牢記這3句話,功德無量!

一、要一心不亂,心無掛礙。

《心經》中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諸法空相,一切皆為虛幻,不可執著其中,有執著就會生煩惱和妄想,心中雜念掛礙太多,縱使身在極樂,也如同處在地獄苦海。人生最大的苦莫過於心苦,牽掛這個、掛念那個,煩惱不斷輪迴、無休無止,這樣的人縱使念上萬遍佛號也是無益。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妄想,究竟涅槃」,放下萬念,才能真正解脫。你緊緊抓住煩惱不放,誰也救不了你。佛家有句話叫「不怕念起,就怕覺遲」,不怕你生各種雜念,就怕你沉浸其中,不知回頭。「若不回頭 誰為你救苦救難;如能轉念,何須我大慈大悲」,萬般皆苦、只可自渡,佛菩薩渡人在渡心,多生懺悔,廣發菩提心,自然能夠得救。

《佛說阿彌陀經》中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念佛號時這個「一心」有多重要,心若不淨,就離淨土越來越遠。

有句偈語叫「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能否往生關鍵就在一念之間。一念清淨,極樂現前;一念煩亂,地獄顯現。有人說佛經中所述的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娑婆世界有十萬億國土之遠,該如何到達?念佛修心,觀照念頭、如如不動。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不動則不傷。一念妄心起,百萬障門開。

二、要心懷慈悲,利益眾生。

「阿彌陀佛」在佛門裡亦被稱為「世間大慈悲父」,因其四十八大願力解救眾生脫離苦海,為大乘佛教廣為稱頌。我們信佛學佛,就是要像佛菩薩學習,學習他們的無量慈悲與智慧。佛菩薩之所以圓滿成就、福慧具足,是因為他們眼裡心裡只有眾生,只想著眾生的疾苦;而凡夫愚痴無明,心裡只有自己的那點得失利益。

許多人在佛前許願,求佛菩薩保佑自己這個,加持自己那個,這些都是助長人自私自利的念頭,不會增長任何功德。真正學佛應該是發願,「不為自己求安樂,但為眾生得離苦」,是那種大慈悲心、大利他心,利他無我、無私無畏。人若生起這種菩提心,必然功德利益無邊。

「人得好意,其福難量」,真正念佛修行 不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向佛菩薩索取,而應是藉此殊勝因緣,廣修供養。利益眾生,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積德修福,「所謂布施者,必獲其利益;若為樂布施,後必得安樂」。

三、要敬畏因果,多發懺悔。

世上最厲害的後悔藥就是「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發露懺悔,消業修福。拜佛念佛,一定要帶著懺悔心,將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給一切有情眾生,和那些曾經被自己傷害的六親眷屬、冤親債主,令其離苦得樂、解脫苦海。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消業解冤結、廣結善緣。

功德回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相關焦點

  • 念誦阿彌陀佛時,牢記這3句話,福報無量!
    佛教中有一個《贊佛偈》非常著名:「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甘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這首詩讚頌的,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為度眾生,建立了西方極樂世界。令無量眾生,前往佛國淨土,享無量福報。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2個字,功德無量!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阿彌陀佛」在佛教裡的地位極高,寺院裡處處可見其蹤跡,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總是一聲「阿彌陀佛」不離口。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念其名號有何功德?「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初入佛門的信眾往往很迷惑。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所以說,念阿彌陀佛時,牢記「真信切願肯行」這句話,則功德無量,佛果可期。「信願行」三者,在淨宗稱作三資糧,它們名為三,實際是同一整體。由信啟願,由願導行,由行落實信願。具足信願行,那麼淨土法門萬人修萬人去,人人都能蒙佛力加持,現前將來,必定見佛。先說「信」,信如心,真信者便能放下五欲六塵,遠離貪嗔痴慢。
  • 走近道教:念誦天尊聖號時,牢記這兩個字,福報不請自來
    自祖天師張道陵受太上老君《北鬥本命經訣》以來,道教就有持誦天尊聖號的傳承。道教有「太乙救苦天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皇赦罪天尊」等天尊聖號。經云:「聖號到處,滅罪消愆;寶號宣時,扶危救難。」念誦聖號具有消災解厄、扶危救難等不可思議的功德。念誦天尊聖號時,牢記「慈悲」這兩個字,福報會不請自來。
  • 地藏聖號誦持滿願功德無量,念誦聖號的感應故事
    玄奘大師譯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佛宣說了地藏菩薩名號的無量功德利益,地藏菩薩無量無邊的功德,濃縮於一句聖號中,你持誦聖號,隨你的發心、需求而開顯,獲得特定的功德。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離憂苦意願滿足。
  • 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更圓滿!
    淨土一宗聲震東土,「阿彌陀佛」的聖號幾乎婦孺皆知,民間歷來也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不管是影視劇還是現實中,我們經常看到出家人見面第一句話,就是合掌互道「阿彌陀佛」。念佛者,得福無量,若平日念佛時,能牢記「隨其心淨,則佛土淨」一語,功德則會更加圓滿。為何這樣講呢?古德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佛法歸根結底是心法,一切功德福報,都離不開一顆清淨、善良的內心。同樣的道理,念佛人若想與佛法相應,乃至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當下一念心就應當是清淨慈悲的。
  • 恭迎阿彌陀佛聖誕日!念100萬遍阿彌陀佛,收下3大妙法……
    一人念佛,全家得福,一人頂禮念誦阿彌陀佛,全家安康,一生平安!所以,請您一定要發給身邊的人,一起接力,念誦100萬遍,功德無量,福報巨大!3大轉運妙法,助2019好運來1、念誦《阿彌陀佛心咒》《阿彌陀佛心咒》,是阿彌陀佛所發48誓願而來,每天堅持念誦,
  • 禪師教你在禪修靜坐時如何調息念「阿彌陀佛」聖號
    這一法門以深信、切願來執持一句彌陀聖號為綱要,不但下手簡易易學,隨時隨地提起就可以修行,便於任何人的學習,而且即淺即深,能圓攝一切法門。我們念一句彌陀聖號,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念念覺,久而久之純熟自然,就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徹悟禪師曾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 拜「觀音菩薩」,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慈航普渡的威德美名早已耳濡目染、婦孺皆知,深受中國信眾敬仰和尊重。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一、要真誠發心懺悔。拜佛,不是求取神通,而是低頭懺悔,在世間最有智慧的聖者前發露懺悔,才更有助於懺除業障。雖說這世上沒有後悔藥,但我們不是聖人,犯了錯若能真心悔過,業障也自會一點一點消除。「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拜佛不是做樣子、走形式,而是用心至誠,真心悔過、誓不再犯。世人往往急功近利,一味渴求佛菩薩保佑,卻不知阻礙我們人生的是自己的因果業障,業障不懺悔,再求佛也無用。
  • 拜佛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
    佛前許願時,牢記這兩句話,功德無量。一、違背因果的願不要許「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因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遭苦果,從來因果最公平。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曾經造下的惡業,在還沒有遭受果報之前,如果能夠發露虔誠懺悔消業,也可以達到重報輕受的利益。
  • 每天念地藏菩薩聖號1萬遍,能所求如願,但要牢記這3個字
    生在這個社會,常有很多的委屈、苦惱,沒有辦法向人訴苦,這就是人生。人生大部分都在逆境中,當生活中遇到苦惱之事,都在尋求解脫之道,如:工作不順、貿易問題、生意問題、家庭問題、婚姻問題等。那麼佛陀就給我們了一個有效的方法,能夠所求如願。
  • 到寺院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
    觀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左右兩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阿彌陀佛還是觀音菩薩的老師,我們細心觀察會發現,觀音菩薩的頭頂有一尊佛像,那便是他的老師「阿彌陀佛」。許多人喜歡拜觀音菩薩,那麼,如何拜菩薩才能感應道交呢?到寺院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無量!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一、要懺悔往昔罪業,發願行善積德。燒香拜佛要發懺悔心,很多人都想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而這加持力不是物質的換取,不是你多燒香多磕頭就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的。佛經中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燒香拜佛求福報,離不開的是我們的那顆心,若能以心敬佛、清淨自性,自然能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力。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不論你是否燒香、是否信佛,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你的德行是否是善良的、清淨的。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用的是我們的至誠之心,如《六祖壇經》裡說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內心的善良、慈悲、清淨,才是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
  • 「南無阿彌陀佛」什麼意思?有人念誦大半輩子也未必知道!
    不管是不是對佛學有所了解,你一定都聽過「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西遊記》裡,唐僧說得最多的就是「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而金庸小說裡的高僧,一出場也常念這幾個字。那麼,你知道「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嗎?首先我們要了解,「南無阿彌陀佛」是佛教淨土宗極為重要的六個字,也稱「六字洪名」。那什麼叫「淨土宗」呢?簡單來說,淨土宗是佛教的一大宗派,主要修行方法就是念誦佛名。
  • 佛教:擺放供果時,牢記這三點,功德無量!
    許多善男信女在去寺院禮佛時,都習慣帶上水果供品,也有善信在家中設佛堂供養。兩種方式都能助人克服慳吝,開啟智慧,又有無量福德。然而,若供養不如法,修福不成,反而造業折福。在佛前擺放供果時,牢記下面這三點,功德無量。第一點,用什麼水果供佛。關於水果供佛,平時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哪種水果供佛最好」?
  • 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
    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你知道怎樣擺放供果嗎?牢記這兩字,福德滿滿,功德無量!佛前供奉瓜果,這是很多學佛之人,或者是芸芸眾生燒香拜佛時經常會做的事情。這種時候,很多人都會精心準備一些新鮮的水果,懷著一份小心和恭敬。其實,佛前供奉的水果是否貴重,多與少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