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2個字,功德無量!

2020-12-19 明月天心

提起「阿彌陀佛」,大家應該非常熟悉。「阿彌陀佛」在佛教裡的地位極高,寺院裡處處可見其蹤跡,僧眾之間見面打招呼也總是一聲「阿彌陀佛」不離口。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念其名號有何功德?「阿彌陀佛」到底是什麼意思?許多初入佛門的信眾往往很迷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功德利益就不圓滿了。那麼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要了解一下這個佛教常識。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清淨」2個字,功德無量!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亦被稱為「接引佛」,接引無量眾生往生西方淨土。很多人覺得阿彌陀佛地位很高,下意識地將其與佛陀「釋迦牟尼佛」劃等號,這是錯誤的。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佛,為娑婆眾生說法。西方極樂世界只有極樂,沒有苦難;而娑婆世界眾苦充滿,大家要區分開。

阿彌陀佛是梵文音譯,「阿」指的是「無」,「彌陀」是「量」的意思,「佛」指大覺悟的人。「阿彌陀佛」合起來即「無量佛」,因其與「光」和「壽」有關,故而亦被稱為「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代表無量的光明與壽命。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渡眾生,他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的時候就曾發下大願,要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為大乘佛教廣為稱讚。

阿彌陀佛與其左右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合稱「西方三聖」,他們和其他諸佛菩薩共同接引眾生往生。我們常見到的阿彌陀佛聖像,總是左手持蓮花,右手呈接引狀,無比慈悲莊嚴。阿彌陀佛是佛教淨土宗的專修對象,「南無阿彌陀佛」被稱為「六字大洪名」,專修念佛法門,稱念阿彌陀佛聖號,離苦得樂。

為什麼說稱念「阿彌陀佛」聖號時,要保持內心的清淨?心不淨者,則功德不生,無有利益。不論誦經還是念佛,都是在修我們的心。念佛聲音再大,如果不攝心、不用心,「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如果沒有用真誠清淨心,就是念上萬遍「阿彌陀佛」,也難以有功德利益。念佛之功德大小不在於外在形式,而在於用好清淨心、慈悲心。

就像《六祖壇經》裡說的: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雖然阿彌陀佛所在的西方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有十萬億國土之遠,但其實極樂世界一念即可到達,內心清淨,則智慧生、極樂現;內心煩惱,則障礙增、苦惱生。我們念佛,不論念哪一尊佛菩薩名號,都非常殊勝,但是切記觀照好自己的念頭,不要一邊念佛號,一邊打妄想,妄念太多,煩惱就會越重。

《佛說阿彌陀經》裡中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關鍵就在於覺照好自己的念頭,不顛倒妄想,一心清淨,即得往生。

現代的人之所以活得痛苦、煩惱,其實就是自己的心不清淨,根源在於心。「一切唯心造」,心不淨,人生就多業障、痛苦;心中掛礙太多,就難以活出自在人生。《心經》裡說: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人生要學會放下,放下執念,活在當下,懂得斷舍離。

希望大家多多修持善業,觀心自在,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念佛一聲,增福無量。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功德回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相關焦點

  • 禪師教你在禪修靜坐時如何調息念「阿彌陀佛」聖號
    我們平常的心念,頃刻千裡,最難降伏。因此我們修心的人,每每苦於無從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禪修靜坐中淨土宗的念佛法門,是收攝萬念,最易下手,且最為穩妥的一種方法。我們念一句彌陀聖號,若能至誠懇切,驀直念去,不管妄想紛飛,一念提起則一念覺,念念提起念念覺,久而久之純熟自然,就能使煩惱妄想潛移默化。徹悟禪師曾說:「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入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假若我們能夠念的一句彌陀純熟,自然生時遠離熱惱,死後徑生安養,往生淨土,不離當念,得大自在。這也是我們生死凡夫,迷途的良導,苦海的明燈。
  • 念誦「阿彌陀佛」聖號時,牢記這3句話,功德無量!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鹹令登彼岸」,這首著名的《贊佛偈》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阿彌陀佛曾在過去無量劫因地修行時就發下大願,要建立西方極樂世界,廣度無邊受苦眾生,成就無量莊嚴功德。
  • 佛教:念「阿彌陀佛」時,牢記這一句話,功德無量!
    我們信佛、學佛,就要在心中建立起正念,那就是解脫煩惱,離苦得樂。淨宗的念佛法門,目的同樣如此。眾多法門當中,念佛是易行道,乘借彌陀願力,如同乘船順流而下,一日千裡,省力方便。然而,末法時代,念佛者為數眾多,但成就者畢竟還是少數,原因何在呢?
  • 福報不夠時,心中默念阿彌陀佛,好運自然來!
    當我們福報不夠時,或是遇到不順時,就要及時去積累福報了,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一句話,默念這句話,不僅可以減少福報的消耗,也能為自己積累到無量的福報。當我們遇到不順時,或是福報不夠時,可以在心中默念這句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同時去默念:「阿彌陀佛。」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一、要懺悔往昔罪業,發願行善積德。燒香拜佛要發懺悔心,很多人都想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而這加持力不是物質的換取,不是你多燒香多磕頭就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的。佛經中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我們燒香拜佛求福報,離不開的是我們的那顆心,若能以心敬佛、清淨自性,自然能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力。
  • 每天念一遍,堅持到大年,來年陰德、福德、功德無量!
    每天讀一遍提醒自己,人在做天在看,得意時不要目中無人,對人要真誠,對苦要坦然。寬容眾生,消自己的業;慈悲眾生,積自己的福。遇到以下情況,您可以這麼做:遇到老人心中默念:「祝天下的所有的老人健康長壽!南無阿彌陀佛!」
  • 念「阿彌陀佛」,輕鬆消除「業障」,你做到了嗎?
    一部經很長,念完沒雜念,很難做到。咒比較短,不容易起雜念。我們要是念「阿彌陀佛」四個字,就非常容易攝心,所以說想要達到「一心」,念佛比較容易感應。其中感應的道理也不難理解,這和「畫符」有異曲同工之妙。畫符念咒的專家常說,一道符靈不靈,要看畫符的這個人內心是否清淨無雜念。在《了凡四訓》中講:「不會書符,被鬼神笑。」
  • 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增福無量!
    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曾因唐代避諱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稱「觀音」。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相傳其生日是農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農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農曆九月十九,說法道場是普陀山。
  • 八識是怎麼運作念阿彌陀佛的
    這幾首頌若是展開了講,內容會相當多,將來有機會講《八識規矩頌》時再細說,先在這三首頌中每一頌選取一句作為特徵句。 第六識頌:動身發語獨為最第七識頌:恆審思量我相隨第八識頌:由此能興論主諍 我念阿彌陀佛。從語法上講,主語是我,謂語是念,賓語是阿彌陀佛。
  • 佛教: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4句話,功德無量!一、眾生無邊誓願度其實,佛教裡並不提倡人「許願」,因為人許願多數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私心利益,成就的是人的私慾和更多的欲望,這並不是佛教所提倡的利他無我的大慈悲心。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一、要真誠發心懺悔。拜佛,不是求取神通,而是低頭懺悔,在世間最有智慧的聖者前發露懺悔,才更有助於懺除業障。「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拜佛不是做樣子、走形式,而是用心至誠,真心悔過、誓不再犯。世人往往急功近利,一味渴求佛菩薩保佑,卻不知阻礙我們人生的是自己的因果業障,業障不懺悔,再求佛也無用。二、要敬畏因果、行善積德。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3句話,功德無量!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一、要敬畏因果,不造惡業。佛家言: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其根本要義皆不離「因果」。佛菩薩雖然已經修成正果,具備無量神通,但是有句話叫「神通不敵業力」,佛菩薩也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因果報應。
  • 大年三十念哪些經咒好?最實用的祈福指南
    阿彌陀佛 十法界萬咒之王:南無阿彌陀佛 讀音:na mo a mi tuo fo 萬不可小看這簡單的六個字,佛陀金口宣說,此聖號乃萬咒之王,含攝十方法界一切諸佛功德利益,有著無與倫比的大威神力和無量無邊的福德智慧,阿彌陀佛本身就是佛中之王,經典載,虔誠念誦阿彌陀佛聖號,常得一切天神守護,甚至不求消災免難,自然消災免難;不求家庭平安,家庭自然平安。
  • 拜觀音菩薩時,心中默念兩個字,福報自然來!
    淨土信眾專持六字洪名,把「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無量的功德就在其中。然而,觀音菩薩的名號,不單是佛門弟子,即便在民間信仰中,也廣為人知。記得年少時在家,每逢新春佳節,家中老人祈福必拜觀音菩薩。從佛理來講,拜觀世音菩薩時,心中默念「慈悲」二字,處世以慈悲為本,以方便為門,利樂眾生,福報自來。何為慈悲呢?《大智度論》中有言:「慈者,濟喜;悲者,拔苦。」
  • 佛教:「阿彌陀佛」翻譯過來有何深意?真知道的人不多
    民間流傳著「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說法,每一個人都聽過阿彌陀佛的名號,但真正理解這四個字的人很少,阿彌陀佛雖然是一尊佛,但「南無阿彌陀佛」這幾個字,翻譯過來其實是有特殊含義的。  很多人都是從影視劇當中知道阿彌陀佛的,很多影視劇裡的出家人,都會把阿彌陀佛這四個字掛在嘴邊,很多念佛的人,口中也會經常默念「南無阿彌陀佛」這幾個字,這幾個字到底有何深意?
  • 每天念地藏菩薩聖號1萬遍,能所求如願,但要牢記這3個字
    本文就和大家分享每天念地藏菩薩聖號1萬遍,所求如願,但要牢記3個字。佛教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講:若未來世有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願,或多病疾或多兇衰,家宅不安眷屬分散,或諸橫事多來忤身,睡夢之間,多有驚怖。如是人等,聞地藏名見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滿萬遍。
  • 修行之人念佛時應該出聲念還是默念?兩種念法哪種效果更好?
    通常情況下,人們說到念佛,一般指的是稱名念佛,也就是口誦「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過去修行的時候曾發下四十八大願,念佛的意義就在於憑藉著阿彌陀佛誓願之力,往生極樂淨土。念佛分為兩種方式:心中不出聲想念、出聲稱念。通俗來說也就是默念和出聲念。這二者從佛教修心的角度來說,所產生的效果是一樣的。
  • 念誦阿彌陀佛時,牢記這3句話,福報無量!
    阿彌陀佛也稱無量壽佛,光中極尊。只要稱頌他的聖號,即令他心生感應。當你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接引你前往極樂世界。諸聖眾中,就有阿彌陀佛的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共同普度眾生,她們與阿彌陀佛合稱為「西方三聖」。只要你念誦佛號,牢記這3句話,福報無量。
  • 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2個字,功德無量!
    許多人喜歡拜觀音菩薩,也有人在家裡設佛堂,供奉觀音菩薩寶像,人人都喜歡念觀音菩薩名號,人人都希望與菩薩感應道交,那麼如何做,才能使念菩薩名號更有功德呢?牢記「慈悲」這2個字。何謂「菩薩」,菩薩是一種精神的代名詞,不是專指某個「神明」 ,而是慈悲善良的代稱。「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佛說,人人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
  • 阿彌陀佛的「阿」字,究竟念「a」還是念「o」?
    而法藏比丘後來成佛,就是阿彌陀佛。儘管阿彌陀佛的生平我們早已耳熟能詳,但是他的名號「阿彌陀」,因為含義甚深極廣,乃至於對於一個「阿」字究竟該如何發音,後世也有不同的觀點。比較廣泛的兩種念法是「a」和「o」,兩種說法又各有緣由,難以說服對方,本文我們就共同對「阿」字的發音探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