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增福無量!

2020-12-17 文字溫暖心靈

提起「觀世音菩薩」,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他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著名的道場在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佛教菩薩名,為梵文的意譯,亦譯作「光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多伊溼伐羅」。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

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曾因唐代避諱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稱「觀音」。

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相傳其生日是農曆二月十九,成道日是農曆六月十九,涅槃日是農曆九月十九,說法道場是普陀山。

觀音信仰在中國影響深遠,造成民間有種種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傳說,如廣泛流傳的觀音為興林國妙莊王的三公主妙善公主的說法。

這種女觀音傳說,最早可見於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其後,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以此為藍本,還陸續出現了《香山寶卷》、《南海觀音全傳》、《觀音得道》等一大批觀音故事書。

有各種不同名稱和形象的觀音,如六觀音、七觀音及至三十三觀音(稱三十三身),但一般所說的觀音是指作為總體的聖觀音。中國寺院中的觀音塑像常作女相。女相觀音造像約始於南北朝,盛於唐代以後。

「三十三身」觀音常被提及,按《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說,觀音由普現色身三昧示現之三十三種變化身。

許多人都喜歡拜觀音、念觀音,究其根本就是要學習觀音菩薩的無量慈悲之心,善用其心,以實際踐行菩薩之道。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慈悲」這2個字,增福無量!

慈悲是一個佛教術語,意思是給眾生快樂,將眾生從苦難中拔救出來,亦泛指慈愛與憐憫。為慈與悲二者的合稱,為佛教基本教義之一,也是四無量心的基礎。

大乘佛教中,佛、菩薩以追求慈悲及智慧為最高目標。慈悲,梵語,巴利語相同。慈是指帶給他人利益與幸福;慈悲的悲是指掃除他人心中的不利益與悲傷。

慈愛眾生並給予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亦謂給諸有情快樂與快樂之因,並將彼等從苦難與苦難之因中拔救出來。

慈悲這個詞應該出自宗教語言,慈指的是用愛護心給予眾生以安樂;悲指的是用憐憫心解除眾生的痛苦。

所謂「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進一步講,慈悲心是形容人心腸善良態度慈和之意,俗話講就是心腸好。慈悲的近義詞有和善、慈愛、體恤和寬容,它的反義詞則是冷酷和殘忍。

慈悲不完全和同情劃等號,慈悲與同情最大的區別可能是:因為恐懼而憐憫是同情,因為愛而憐憫是慈悲。

當我們以佛心看待人生所遇到的一切境緣,就不會再生抱怨、煩惱,而是積極接納、歡喜應對,會明白一切都是來成就自己的。內心越包容、越強大,生活才會越來越順。

古今中外,無論是謙謙君子還是江湖義氣,無論紳士風度還是騎士精神都是講慈悲的。

《三國演義》中,關羽率領精兵在狹窄的華容道截住了潰敗的曹操,本來可以將其輕易俘獲並帶回大營領賞,但是看到對手狼狽的樣子,他想起自己落魄時被曹操收留在大營、奉為上賓以禮相待的往事,慈悲之心戰勝了責任感,念舊的他就讓出通道放走了曹操。

事後,他敢作敢當回營負荊請罪。結果,寬厚的諸葛亮也以仁慈之心原諒他的過錯。他們都是真正的勇者,真正的紳士。

這就是菩薩心腸,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行慈悲道,救濟窮苦,化善良於無形。俗話講「相由心生」,人的心念變了,心中有慈悲,時間長了,容顏自然改變,若能修成菩薩相,平和柔軟,自是大福報。

地上種下了菜,就不容易長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惡。請保持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善良走出絕望;請保持你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信仰走出迷茫。

所以,慈悲是最重要的紳士風度,慈悲是最重要的騎士精神。如果人人都講慈悲,整個社會就會變得慈悲,變得憐憫,變得有助人為樂的意願。都有憐憫之心,社會就會安定,未來的世界將會越來越光明和美好。

心中每一份慈悲善念,都是在為自己修大福德。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慈悲」這2個字,增福無量!感恩閱讀與分享。

結語

朋友們,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增福無量!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經常讚賞、轉發和隨喜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讓更多人看到,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如果有人因為你的轉發內容而受益,功德就是你的。

#觀音#

相關焦點

  • 佛教:拜「觀世音菩薩」,心中默念這2個字,消業增福!
    許多人都喜歡拜觀音菩薩,許多家庭也供奉的有觀音菩薩寶像。「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觀音信仰由來已久,已經深深地紮根在信眾的心中。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供奉觀音菩薩?因為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悲憫眾生,解救眾生脫離苦海。
  • 拜觀音菩薩時,心中默念兩個字,福報自然來!
    淨土信眾專持六字洪名,把「南無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無量的功德就在其中。然而,觀音菩薩的名號,不單是佛門弟子,即便在民間信仰中,也廣為人知。記得年少時在家,每逢新春佳節,家中老人祈福必拜觀音菩薩。從佛理來講,拜觀世音菩薩時,心中默念「慈悲」二字,處世以慈悲為本,以方便為門,利樂眾生,福報自來。何為慈悲呢?《大智度論》中有言:「慈者,濟喜;悲者,拔苦。」
  • 拜觀音菩薩時,心中默念2個字,福報自然來!
    大多數人,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最先想到的就是觀音菩薩,因為佛門裡常說:「千處祈求千處應。」觀音菩薩,可以救苦救難,所以我們很多人才會不遠萬裡,跑去拜觀音菩薩。並不是所有拜過菩薩的人,都能獲得好運,其實真正決定你是否能獲得福報的原因,只有兩個字。若我們能在拜觀音菩薩時,心中默念這兩個字,並依照這兩個字,去做人做事,福報就會不請自來。這兩個字就是:「因果」。我們在拜菩薩時,心中一定要知道因果才行,如果你不了解什麼是因果,也不信世間的因果,就算你拜再多的佛,佛菩薩也很難保佑你。
  • 2021年拜觀音菩薩,心裡默念2個字,願您心想事成!
    觀音菩薩是慈悲和智慧的化身,因為民間流傳,觀音菩薩救苦救難,所以到了初一和十五,逢年過節,都會有很多人去寺廟裡拜觀音菩薩。 為什麼有些人拜了觀音菩薩,沒有心想事成?原因不在菩薩身上,而是你拜菩薩的方式不對,2021年我們去寺廟拜觀音菩薩時,要在心中默念2個字。
  • 拜觀音菩薩時,心中默念三句話,福報無量!
    其實,觀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還有我們所熟知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如果我們常出入寺院,會發現有些寺院的殿堂門口寫著「倒駕慈航」四個大字,這個其實說的就是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其實早在過去無量劫前因地修行的時候就已經證得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但後來因深感眾生疾苦,倒駕慈航,自請降格為菩薩。菩薩慈悲為懷,若有眾生在危難之際一心稱念觀音菩薩,菩薩即觀其音聲而救度。
  •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2個字,功德無量!
    念「阿彌陀佛」聖號時,心中默念「清淨」2個字,功德無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亦被稱為「接引佛」,接引無量眾生往生西方淨土。很多人覺得阿彌陀佛地位很高,下意識地將其與佛陀「釋迦牟尼佛」劃等號,這是錯誤的。釋迦牟尼佛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佛,為娑婆眾生說法。
  • 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時,牢記這2個字,功德無量!
    提到「觀世音菩薩」,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觀音菩薩在我國的影響力可謂婦孺皆知。「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這名號可不是子虛烏有。觀世音菩薩因其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無量慈悲精神而為眾生廣為傳唱和弘揚。許多人喜歡拜觀音菩薩,也有人在家裡設佛堂,供奉觀音菩薩寶像,人人都喜歡念觀音菩薩名號,人人都希望與菩薩感應道交,那麼如何做,才能使念菩薩名號更有功德呢?牢記「慈悲」這2個字。何謂「菩薩」,菩薩是一種精神的代名詞,不是專指某個「神明」 ,而是慈悲善良的代稱。「佛是過去人,人是未來佛」,佛說,人人皆具有佛性,皆可成佛。
  • 拜觀音菩薩時,嘴上默念三句話,福報自然就來了
    《法華經》上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觀世音菩薩觀世間音聲而救拔眾生離苦。民間一般會把觀音菩薩跟大慈大悲放在一切,也有人稱觀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其實觀音菩薩的意思就是: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很多人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都會去寺廟拜一拜觀音菩薩,如果你也有求於菩薩,可以在拜菩薩時,嘴上默念三句話,福報自然就來了。
  • 為什麼拜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要念兩個字,因為福報,運氣會加身!
    世人皆知觀世音菩薩,也有很多信佛教的人會拜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無論是在佛教的地位還是在世人心中的地位都是極其尊崇的。因為觀世音菩薩不僅救苦救難,還可以幫助世人解脫煩惱。所以很多人會去拜觀世音菩薩,並且在觀世音菩薩面前求菩薩保佑。你知道嗎?如果在拜菩薩的時候心中默念這兩個字,你就會福報和運氣加身。當我們去拜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不要開口就說讓菩薩保佑求財,求富貴,求平安等等。如果不在心中默念這兩個字,即使拜菩薩也是無用。其實,這兩個字不是別的,就是「慈悲」二字。
  • 拜觀音菩薩時,牢記3個字,福報不請自來!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可謂盡人皆知,在我國民間,就流傳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說法,提到觀世音菩薩,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大慈大悲」這個詞,觀音菩薩的形象給人以慈悲,祥和的感覺,殊勝無比。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
  • 到寺院拜觀音菩薩,這2點,千萬要注意!
    「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浩浩紅蓮安足下,彎彎秋月鎖眉頭;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這是佛教裡「觀世音菩薩贊偈」中的內容。佛教信仰傳至中國以來,觀音菩薩慈航普度、大慈大悲的威德美名早已傳為佳話、婦孺皆知。
  • 拜觀音菩薩,牢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相信大家對這句話都不陌生,彌勒佛和觀世音菩薩在我國信眾的心中享有很高的威望、聲譽和影響力。尤其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只要眾生有苦、虔誠祈求,菩薩即觀其音聲,應緣救助。觀音菩薩本不分性別,佛教自印度傳人中國,在最初的時候造像上觀音菩薩是男身,但傳人中國後,因為其無量的慈悲柔和更勝似母親,故而後來中國寺院在塑造觀音像時逐漸以女性形象示現,更能令眾生感受到觀音菩薩的慈悲加持。佛門裡常說一句話:念觀音、學觀音,不如自己做自己的觀世音。禮拜觀音菩薩,我們要內心虔誠,更要牢記「因果」兩字,福報功德無量!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點,令你功德更圓滿!
    只是太多的人拜佛菩薩急功近利,渴求得感應,結果越信越偏激越迷信,反而沒有什麼功德利益。如何拜菩薩才能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呢?牢記以下這3點,令你功德更圓滿。一、要心懷慈悲佛門裡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何解?
  • 觀世音菩薩故事:六字大明咒的來歷
    六字大明咒(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大悲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據《大悲心陀羅尼經》記載,觀世音菩薩早在無量劫前就已經成佛,號正法明如來,但以無盡悲心憐憫眾生,故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也是一生補處法身大士,輔助阿彌陀佛專門接引專修淨土法門的人命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大劫之後,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將入涅槃,觀世音菩薩繼承其佛位,佛號「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
  • 拜觀音菩薩時,牢記這2點,功德不可思議!
    人人都知道他是菩薩,但其實他早已在過去無量劫前修成佛果,號「正法明如來」。菩薩大慈大悲,誓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海,故而選擇自請降格、倒駕慈航,成為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無感不通的六字大明咒,大家應該聽說過,即「唵嘛呢叭美吽」,一心持誦此咒,能避一切疾病損害,消災延壽,清淨業障,得大解脫。觀世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拜觀音菩薩時,牢記這2點,功德不可思議!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兩個字,功德更圓滿!
    提到「觀世音菩薩」,大家都不陌生,觀音菩薩在我國民間的威德美名,婦孺皆知,更有「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之說法。在我們的印象中,觀世音菩薩總是端坐蓮花寶座,一手持淨瓶,一手持柳枝播灑甘露於世間。其實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就已圓滿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但菩薩不忍眾生疾苦,但願倒駕慈航、普度眾生,而自請降格為「菩薩」。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牢記這兩個字,功德無量!
    俗話說「家家彌勒佛,戶戶觀世音」,自佛教傳入我國至今,觀世音菩薩就一直在我國信眾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可謂婦孺皆知,被廣為稱頌。我們拜佛菩薩,不是彎下身體,而是學會慈悲。「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學佛先應降伏自心,降伏心中那顆狂妄自大的心,降伏心中自以為是、惡念叢生的心。念菩薩名號,更應學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慈悲之心是善因,由慈悲所結的果就是福報。利益他人,亦是成就自己。菩薩也知因果,故而救苦救難多。「菩薩」何意?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個字,福報無量!
    在漢地很多地區,都有人在家中設立佛堂,迎請觀世音菩薩,每天參拜,甚至給她上香。觀世音菩薩名號,來自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苦惱眾生一心稱名,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名觀世音。」也有人說,菩薩的名號,來自於眾生對他威德的敬仰。此菩薩時常「觀世間音聲,尋聲救苦」,因此名為觀世音。
  • 拜觀音菩薩時,心裡默念這三句話,菩薩自然保佑
    每當人們遇到倒黴的事情或不順時,都會去寺廟拜一拜觀音菩薩,經常拜菩薩的人,還是覺得生活一點變化都沒有,拜了觀音菩薩後,還是諸事不順,有些時候想起來,還不如不拜。其實,我們在拜菩薩時,千萬不要開口就求菩薩保佑自己升官發財,也不要盲目去求平安、求財富、求健康等等。
  • 拜觀音菩薩時,能在心中牢記2句話,福報自然會降臨
    日行一善,積善成德,善滿三千,天必降之福。諸位朋友大家好,這裡是《妙音聞聲》傳統文化平臺。此刻,讓我們放下煩惱,淨化身心,一起學習佛學文化智慧,一念花開,一念花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在佛教中菩薩有很多,但是被眾人熟知的還是觀世音菩薩,因為觀音菩薩可以聞聲救苦,《法華經》云:「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我有位朋友就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婆孩子都指著他這個頂梁柱,但是他做生意失敗,可以說是傾家蕩產,萬念俱灰。人在無奈之下,都有臨時抱佛腳的想法,我這位朋友也是如此,他無數次地念誦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