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妙難酬,清淨莊嚴累劫修;浩浩紅蓮安足下,彎彎秋月鎖眉頭;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這是佛教裡「觀世音菩薩贊偈」中的內容。佛教信仰傳至中國以來,觀音菩薩慈航普度、大慈大悲的威德美名早已傳為佳話、婦孺皆知。觀音菩薩本為男身造像,因其慈愛柔和的特徵,逐漸以女性形象代之。
我們常見的觀世音菩薩,一般左手持淨瓶甘露,右手持柳枝,端坐或站立於蓮花寶座,以楊枝遍灑甘露於人世間,寓意拔除苦難。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化身,應機緣示現不同形象。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千手觀音形象,化作千手千眼渡無窮無盡苦海眾生。
觀世音菩薩的頭頂時刻頂著一尊佛,這尊佛就是她的老師「阿彌陀佛」,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學生,同時又是他的侍者,她和大勢至菩薩一同為阿彌陀佛的侍者,合稱「西方三聖」,共同接引眾生往生到阿彌陀佛所主管的西方極樂世界。
世人都認為觀音菩薩只是菩薩階位,但其實早在過去無量劫前,觀音菩薩已經修成圓滿佛果,法號「正法明如來」。只是為了更方便渡眾生,自請降格為菩薩。佛教中與觀音菩薩最相關的咒語就是「大悲咒」和「六字大明咒」(觀音心咒),最相關的經文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到寺院拜觀音菩薩需要特別注意的2個地方,讓你修行的功德更加殊勝!
一、一定要保持清淨心,不打妄想、不生雜念、分別。
《妙法蓮華經》中記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無論是誦經還是持念佛號,記住一點:一定要攝心。「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一切功德皆由心生,如果只是裝樣子,表面恭敬,內心邪念叢生,做再多也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一切功德,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就要做到保持一顆至誠清淨心,不生任何雜念妄想,不貪著功德,不急功近利,一心禮拜念誦,心清淨了,智慧就顯現,自然業障消除、福慧具足。
許多人到寺院拜觀音菩薩,功利心太重,忙著燒香磕頭,滿腦子自私貪念,心被各種欲望填滿,不得安寧,這樣拜菩薩,再拜多少年也是枉然。與佛菩薩最近的距離不是到菩薩寶像前,「臨時抱佛腳」,而是心中時刻有菩薩,並以菩薩的精神作為行為的依止,真切踐行菩薩道。心中有佛佛自在,心中無佛佛難求。內心越慈悲、越清淨的人,才是佛菩薩最歡喜的人。
二、一定要敬畏因果,種好善因、不造惡業。
菩薩再偉大、再慈悲,也不可能替你去修行,也無法改變你的因果業力。你的命運在你自己手裡,誰也幫不了你。「諸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也是人生命運的真相。你若作惡,佛菩薩也救不了你;你若行善積德,你自己就是自己的「觀世音」。
佛門裡有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菩薩敬畏因果,故而救苦救難,廣種善根,而凡夫愚痴,障深慧淺,一味作惡,感召惡果了,就去燒香拜佛,卻不知改過自新,不種惡因。這也就是菩薩和凡夫的區別。能幫你逢兇化吉的不是佛菩薩,而是你自己的善業和福報。有那麼句話「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平時多行善布施,勝過一切燒高香。
「口念觀音心不善,喊破喉嚨也枉然」,人欺自欺,因果不欺,因果不會陪你演戲,你的命運就是你因果的真實寫照。「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一切福禍得失皆是自己的因果報應,怨不得別人。「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要想得到就必須要付出,指望燒香拜佛就能坐享其成,那是妄想,是迷信。正信佛法就是明因識果,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因」 具足了,善果自然顯現。
以上這2點,希望大家牢記在心。學佛做到清淨心、盡善業,自然福慧圓滿。南無大慈大悲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