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未知苦處,不信神佛。」
意思就是說,沒有經歷過難以承受的苦楚,就不會把希望寄託給神佛。
佛說:「世人皆苦。」 古往今來,總有不少信佛之人前去寺廟燒香拜佛,將心中所願所求告訴佛祖,祈求佛祖能夠應允。
這樣的方式,在佛教裡稱為「祈願」,而我們普羅大眾習慣稱之為「許願」。
相信很多朋友曾經聽過身邊的人這樣恐嚇道:「在佛祖面前許願,千萬別說自己要如何如何還願,如果你沒做到,佛祖會怪罪你、降臨災禍給你!」
其實,這些都是無稽之談。出家人以慈悲為懷,若你祈求的皆為善願,佛祖怎會怪罪於你呢?
現實生活中,如果不是真正懂佛的人,很容易弄錯在佛前許願和還願的方式。我們從佛法上來看,要想在佛前許願和還願,首先要弄明白以下兩點:
01願望實現了,並非佛祖顯靈,而是自己感召而來的
很多朋友都認為,坐落在浙江杭州的千年古剎靈隱寺非常靈驗,於是對此趨之若鶩。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靈驗不靈驗的說法,這是大家對佛的誤解。
真正懂佛的人都明白,佛說:「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 願望不是求佛就能求來的,而是我們自己感召而來的。
因為,佛教向來講究「求人不如求己」,向佛祖祈願也是一個道理,要時刻向內求,而不是總想著讓他人來幫助自己實現願望。
話說,大文豪蘇軾和佛印禪師,曾一同前往靈隱寺朝拜觀音菩薩。
蘇軾看見觀音菩薩帶著念珠,非常疑惑,於是就問佛印禪師:「觀音菩薩已經是菩薩了,他還要念佛求誰呢?」
佛印禪師哈哈大笑,說:「求他自己啊!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