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初一十五、或者重要節日裡,都會有到寺院裡燒香拜佛的習慣,不論是否真正信仰佛教,做一些供養都是為了表達一種美好的祈願。然而,寺院並非世俗社會,它是佛法僧三寶常住之地,是修行人的清淨道場,是大眾培福修慧的無上福田,做到恭敬和虔誠是前來禮佛的善信所必備的素養。「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如理如法,才能增長福德。若言行有虧、冒犯三寶,就是造業起惑,無利反有失。
但是大部分人對佛法了解知之甚少,對佛教的認識往往只是停留在磕頭燒香等等這些比較迷信的認知上。我們在寺院裡做供養、做功德,首先一定要明白其意義何在。不論我們供養什麼,要明白,信佛不是搞形式主義,不是「賄賂」佛菩薩,而是信因果。
拜佛不是求取加持,而是放下傲慢,是懺悔,是發願向佛菩薩學習。拜佛,看似是拜佛堂上的佛菩薩像,實則是在拜自己。禮佛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你的內心越清淨,則拜佛越有益。為了避免大家冒失,而破壞寺院清規,本篇文章,小編就拜佛的5點注意事項告知大家,希望大家能從中獲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一、女性生理期可以拜佛,但一定要處理乾淨。
很多女性對於佛門禮儀中最大的疑惑,就是在生理期的時候能否到寺院裡燒香拜佛?民間認為不妥,血會衝煞所謂的「鬼神禁忌」,會感召不好的東西。這完全是子虛烏有、無稽之談,佛教裡根本沒有這一說法。
生理期是女性再正常不過的生理現象,任何女性都無法避免。如果生理期就不能拜佛,那麼寺院裡的出家女眾該當如何?難道要時不時中斷她們的修行嗎?生理期拜佛無可厚非,只是一定要處理乾淨,以免染到其它地方。在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放心禮佛。
二、寺院的門檻為什麼修的那麼高?還不能踩踏?
別說寺院的門檻不能踩踏,就是我們平時生活,自己家的門檻也是不可踩踏的,與其說是禁忌,不如說是一種吉祥寓意。因為「檻」諧音為「坎」,有坎坷之意,如果踩踏門檻,表示遇坎兒,是人們避之不及的,遇到門檻,大步跨過去,寓意跨過坎,往後就順利了。
那為什麼寺院裡的門檻比家裡的高出不少呢?寺院裡的門檻其實是與紅塵俗世的「分割線」,一旦踏入佛門,就寓意將前塵往事、俗世紛擾忘掉。所以,佛門也叫「空門」。佛教裡還有一種說法,寺院裡的門檻代表著佛的肩膀,若有意無意踩踏,都是對佛的不恭敬。我們去殿堂,進門的時候,靠哪邊走,就先邁哪只腳。靠門的右邊走,就先邁右腳。
三、進寺院必須要燒香磕頭嗎?
不是的。這完全看自己發心,燒香拜佛只是為了表示我們內心的感恩和恭敬,不要有什麼功利主義的思想,認為燒香拜佛了,佛菩薩就會保佑你;不燒香拜佛,就會得罪佛菩薩,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佛菩薩待一切眾生平等,燒香拜佛不是為了利益佛菩薩,而是培養我們的布施心。內心清淨善良,不用燒香磕頭,也是福報。
四、拜佛時,每尊佛菩薩都要拜到嗎?
在一些規模比較大的寺院,所供奉的佛菩薩像會比較多,寺院的殿堂數目也不勝枚舉。那麼我們在拜佛的時候,就會比較疑惑,那麼多尊佛菩薩像真的要一一拜全嗎?少拜一尊,會不會得罪那尊佛菩薩?當然不會。
佛菩薩怎麼會和我們計較這些?拜佛只是一種形式,你內心恭敬一切佛菩薩,就不用執著外在,真要發心禮佛,就量力而為,隨緣禮拜幾尊佛菩薩像即可。只是大家在禮佛的時候要注意,進入殿堂不要隨意走動,應當自左向右順時針禮拜。
五、見到出家人該如何稱呼?
出家人是清淨福田僧,他們續佛慧命、弘法利生,既穿佛衣就代表著佛的形象,我們在寺院裡碰到出家人是我們的善緣福報,應當恭敬和供養,這也是在為我們自己種福田。見到出家人當稱呼「法師」或者「師父」,若知道師父法號,可稱呼「某某法師」「某某師父」,男眾女眾皆如此。我們在家信眾不要隨意以「和尚」稱呼,「和尚」是僧人的「高配」,不是所有出家人都適合的。佛教裡對於僧人的叫法比較多,我們無需都牢記,記住這些即可。
佛門規矩眾多,大家若有疑問,可留言評論。感恩閱讀與分享,願正法久住、利益有情,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