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大安法師開示。
到寺廟拜佛燒香是少不了的,燒香自古至今,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拜佛儀式。人們似乎覺得到寺院如果不燒香,就顯得自己誠意不夠,對佛菩薩不夠恭敬,甚至懷疑不燒香就無法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首先要明白一點燒香,不是給佛菩薩聞的,是用來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薩的教誨,「香」代表戒定,香贊裡面有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所以我們每天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燃香,你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是佛菩薩要的。我們看到香的煙、聞到香的味道,就要想到戒定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因為「貪嗔痴」是三惡道的因,三惡道即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所以燒香拜佛有沒有用,就看你是什麼心態。以恭敬心拜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恭敬心拜佛,是有功德的,而功德也可能包含福報。假如你是以「求」的心態燒香拜佛,沒有多大意義。求的不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求富貴長壽,升官發財等。這些佛菩薩給不了你,因為佛教是主張因果的。
就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世。今生的過得怎樣和一切遭遇,都和前世多生前所做有很大關係。否則就不會有「人生酬業」這句詞了,就是今生首先要償還前世或多生前所做的善的業和惡的業。而且佛菩薩只會教給你怎麼做,就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佛弟子整理記錄的佛經。按照佛經修行,就是依教奉行。佛菩薩不能改變眾生的因果,但是告訴眾生改變因果的方法。
總得來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通過因果循環的道理,我們知道因果報應,都是我們自己造作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理上講,燒香拜佛拜的就是自性佛,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尊佛。佛不在寺廟裡,佛在你的心中。不過,雖然自性是佛,卻被貪嗔痴慢疑覆蓋著,需要持之以恆地修行,自性佛才會顯露。從事上講,十方諸佛也是真實存在的,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等等,都是真實的,恭敬禮拜功德無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師父說:你們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嗎?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去。你要是發現自己沒有福報了,你趕緊買點好吃好穿的給父母送去,你就會發現,你的福報立即升起。所以孝養父母,是我們培植福德的一大助緣,可以改變命運。《大集經》講「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父母是殊勝福田、恩田。
大安法師說:每天拜佛的重要性,我們每天修行,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禮佛。禮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從世間的身心來看,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法。整個的全身都在運動,血液可以傳輸到大腦神經。我們宋代有位大居士,叫王龍舒,他每天是要禮佛一千拜的,最後他往生的時候是站著往生的。所以我們不要一拜佛就覺得腰酸腿疼,又流汗,就不拜了。你至少一天要拜108拜,再不濟的話,至少不能少於48拜。能夠拜幾百拜一千拜,那是最好的。
你拜慣了拜久了,你的禮敬的心就能出來。那你以後看到出家人,你自然而然就會禮拜。甚至對有道德的人你會禮拜。對你的父母,你會禮拜。恭敬怎麼樣的表達,就是以禮拜來表達,你能拜下去你就了不起。《法華經》裡的常不輕菩薩,這是釋迦牟尼佛因地示現的一個菩薩。他見到四眾弟子就禮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禮拜的時候說一句話:「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終當作佛。」
那很多人就看不慣他這種行為,就說你憑什麼向我授記,就罵他,罵他他照樣禮拜。這些人就要打他,拳打腳踢,他也不生氣,常不輕菩薩於是就在他們拳打腳踢打不到的地方,照樣頂禮。這些人就更看不慣了,就用木棍子打他,然後他在木棍子打不到的地方又頂禮。這些人就用石頭來拋擲他,他就在石塊拋不到的地方——遠處,還頂禮,就這樣的修行。一輩子他不做其他修行,就專門禮拜,最後臨終的時候得法華三昧,所以這個禮拜一定要去做!
這就是從孝養父母擴展到恭敬一切眾生,畢竟佛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燒香拜佛是少不了的,但是真要解脫生死和六道輪迴。阿彌陀佛是一定要念的,因為《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言: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阿彌陀佛被稱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羅漢一切經咒,所以這個功德是無量的。
而且具足信願念阿彌陀佛,是往生西方淨土的關鍵。我們燒香拜佛的最大目的不是成佛嗎,念佛就是成佛的捷徑,往生到西方淨土,起點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即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的菩薩,等同於八地菩薩,而且一生成佛,永不再搞六道輪迴,並廣渡眾生。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