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大安法師開示

2020-12-16 心念淨土

佛教: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大安法師開示。

到寺廟拜佛燒香是少不了的,燒香自古至今,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拜佛儀式。人們似乎覺得到寺院如果不燒香,就顯得自己誠意不夠,對佛菩薩不夠恭敬,甚至懷疑不燒香就無法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首先要明白一點燒香,不是給佛菩薩聞的,是用來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薩的教誨,「香」代表戒定,香贊裡面有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所以我們每天在佛菩薩形像面前燃香,你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是佛菩薩要的。我們看到香的煙、聞到香的味道,就要想到戒定慧,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因為「貪嗔痴」是三惡道的因,三惡道即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所以燒香拜佛有沒有用,就看你是什麼心態。以恭敬心拜佛,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恭敬心拜佛,是有功德的,而功德也可能包含福報。假如你是以「求」的心態燒香拜佛,沒有多大意義。求的不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求富貴長壽,升官發財等。這些佛菩薩給不了你,因為佛教是主張因果的。

就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通三世,前世多生前今生和來世。今生的過得怎樣和一切遭遇,都和前世多生前所做有很大關係。否則就不會有「人生酬業」這句詞了,就是今生首先要償還前世或多生前所做的善的業和惡的業。而且佛菩薩只會教給你怎麼做,就是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佛弟子整理記錄的佛經。按照佛經修行,就是依教奉行。佛菩薩不能改變眾生的因果,但是告訴眾生改變因果的方法。

總得來說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通過因果循環的道理,我們知道因果報應,都是我們自己造作的。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理上講,燒香拜佛拜的就是自性佛,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尊佛。佛不在寺廟裡,佛在你的心中。不過,雖然自性是佛,卻被貪嗔痴慢疑覆蓋著,需要持之以恆地修行,自性佛才會顯露。從事上講,十方諸佛也是真實存在的,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藥師佛,等等,都是真實的,恭敬禮拜功德無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勤加修習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應當如是報父母恩」。師父說:你們知道增福最快的方法是什麼嗎?就是回家孝敬父母去。你要是發現自己沒有福報了,你趕緊買點好吃好穿的給父母送去,你就會發現,你的福報立即升起。所以孝養父母,是我們培植福德的一大助緣,可以改變命運。《大集經》講「世若無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父母是殊勝福田、恩田。

大安法師說:每天拜佛的重要性,我們每天修行,必須要有一段時間來禮佛。禮佛一方面降伏我慢,另一方面從世間的身心來看,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身體的方法。整個的全身都在運動,血液可以傳輸到大腦神經。我們宋代有位大居士,叫王龍舒,他每天是要禮佛一千拜的,最後他往生的時候是站著往生的。所以我們不要一拜佛就覺得腰酸腿疼,又流汗,就不拜了。你至少一天要拜108拜,再不濟的話,至少不能少於48拜。能夠拜幾百拜一千拜,那是最好的。

你拜慣了拜久了,你的禮敬的心就能出來。那你以後看到出家人,你自然而然就會禮拜。甚至對有道德的人你會禮拜。對你的父母,你會禮拜。恭敬怎麼樣的表達,就是以禮拜來表達,你能拜下去你就了不起。《法華經》裡的常不輕菩薩,這是釋迦牟尼佛因地示現的一個菩薩。他見到四眾弟子就禮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禮拜的時候說一句話:「我不敢輕慢汝等,汝等終當作佛。」

那很多人就看不慣他這種行為,就說你憑什麼向我授記,就罵他,罵他他照樣禮拜。這些人就要打他,拳打腳踢,他也不生氣,常不輕菩薩於是就在他們拳打腳踢打不到的地方,照樣頂禮。這些人就更看不慣了,就用木棍子打他,然後他在木棍子打不到的地方又頂禮。這些人就用石頭來拋擲他,他就在石塊拋不到的地方——遠處,還頂禮,就這樣的修行。一輩子他不做其他修行,就專門禮拜,最後臨終的時候得法華三昧,所以這個禮拜一定要去做!

這就是從孝養父母擴展到恭敬一切眾生,畢竟佛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燒香拜佛是少不了的,但是真要解脫生死和六道輪迴。阿彌陀佛是一定要念的,因為《佛說阿彌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經》言:阿彌陀佛名號,具足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甚深秘密、殊勝微妙、無上功德。所以者何?「阿彌陀」佛三字中,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一切諸菩薩、聲聞、阿羅漢,一切諸經、陀羅尼神咒、無量行法。阿彌陀佛被稱為佛中之王,光中極尊。念一句「阿彌陀佛」就等於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羅漢一切經咒,所以這個功德是無量的。

而且具足信願念阿彌陀佛,是往生西方淨土的關鍵。我們燒香拜佛的最大目的不是成佛嗎,念佛就是成佛的捷徑,往生到西方淨土,起點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即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的菩薩,等同於八地菩薩,而且一生成佛,永不再搞六道輪迴,並廣渡眾生。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ná mó ā mǐ tuó fó)或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看完你就明白了!
    世上之人,每每遇到重大挫折,或者人生重要的轉折點時,都會依賴於某種精神寄託,不管他究竟存不存在,反正自己心中有一個信念:有總比沒有要好,就算是真的遇到「不可抗力」等因素,也不至於陷入完全無助的絕境。於是很多人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
    歷史以來都有很多人喜歡燒香拜佛。有的人喜歡上廟裡去,有的也在自己家裡設了一個佛堂,每天都要做燒香拜佛這些事情。那麼做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用呢?很多人說,燒香拜佛當然有用,不然為什麼從古到今都有那麼多人做這件事情?
  • 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有些人不禁質疑,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佛菩薩會因為我們如此虔誠的心而加持護佑我們嗎?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就能明白許多。首先,佛菩薩覺性圓滿,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為世俗之物的多寡優劣而區別對待誰。佛菩薩也從不缺世人任何的供養。我們燒香磕頭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不要以功利的賄賂之心視佛,否則是對三寶極大的不恭敬。
  •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很多人有到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有些人則是奔著「佛事門中有求必應」去的。求這求那,總之求什麼的都有,所求無外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佛菩薩有求必應,這點真實不虛。但是佛苦薩的應,不等於一定幫你滿足願望,達成願望還有一些先決條件。
  • 佛教:你的善根有多深,通過一個行為就可看出,大安法師開示
    佛教:你的善根有多深,通過一個行為就可看出,大安法師開示。什麼是善根,比如佛曾說,與塵世有善根智慧之人喜結善緣。《地藏菩薩本願經》中就有:爾時世尊而作是言:「……或有利根,聞既信受。或有善果、勤勸成就。
  • 大安法師告訴你道教與佛教的區別
    問: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很迷惑,在誦經時,時常兩個同誦,已成習慣,不知可否,請開示。大安法師答:道教你很歡喜,說明你可能跟道教有點因緣,道教的道德經也不錯。但是他們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道教終究還是屬於世間法。
  • 大安法師開示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樣
    那年春天,我與幾位師兄到東林寺拜見大安法師,法師正在會客,我們坐在一旁等待。第一位向法師請教的,是一位從山東來的中年農婦。她衣著樸素,面容滄桑,眼神裡含滿焦慮。她說她很小就皈依了佛教,且非常虔誠。十年前,她偷跑出去剃度出家了,儘管隱姓埋名,丈夫還是找到了她,說家中孩子小,老人也在,勸她回去盡母親和女兒兒媳的責任。誰知好說歹說,農婦就是不肯回家,丈夫急了,說若不回家,就要一把火燒毀寺廟。為了不連累寺廟比丘尼師父,農婦還俗回家了。
  • 佛教:這樣做燒香拜佛的事,才會靈驗!
    但是有些人,似乎一燒香、一拜佛,他求什麼,真的是「有求必應」。似乎佛菩薩對待不同的人,真是天差地別。按照佛教中說,眾生平等。佛菩薩對待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不同的人,去拜佛,會有不同的結果呢?也就是說,燒香拜佛,到底有用,還是沒有用呢?
  •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梁宏達2個字解釋了原因,果然精闢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梁宏達2個字解釋了原因,果然精闢前言:「燒香拜佛」這樣的事情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古代的時期裡就有發生,就在推崇著。佛教從印度開始流傳來到中國的,而後就形成了人們生活中的信仰。正是因為文化的存在,才讓許多的寺廟呈現在了我們眼前,甚至也進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許多的人們都為了謀得好姻緣,為了能讓自己的生意變得更好,往往都會前往到寺廟內燒香拜佛,那麼問題也就隨之迎來了,我們在生活之中的燒香拜佛,真得有用嗎?
  • 大安法師:破地獄的偈
    尤其聞大乘佛法,你看《法華經》裡面講聞法隨喜的功德,就是一個人聽《法華經》,聽了一偈那麼短,然後輾轉給第二個人,第二個人又輾轉的傳到第三個人,直到輾轉傳到了第五十個人,這第五十個人聞到這一個偈,乃至隨喜的話,他這種聞一偈隨喜的功德都超過一個人在八十年這樣長的時間,用種種七寶供養了多少億佛剎的眾生, 以及讓他得到阿羅漢果的功德,比這還大。
  • 佛教:家人病重,寺院燒香拜佛真的管用嗎?別傻了看看你就明白了
    這句話是形容觀音菩薩的,眾人皆知觀音菩薩慈悲為懷,救苦救難,但是也有很多人就迷信的認為只要遇到不好的事就去寺院燒香拜佛求菩薩,一切就都能好。其實這樣的人是不了解佛教的,或者說是迷信的。再後來兩個月,再次接到他的電話,已經為他媳婦處理完了後世,他也沒有提佛菩薩怎麼不靈的事,可能開始的時候他就是抱著有病亂求醫的想法,自己也沒覺得能管什麼作用。現實生活中的這樣的人很多很多,家人病了,或者突然遇到天災人禍,就跑去寺院,大把大把的往功德箱裡放錢,期待能逢兇化吉。但是到底佛菩薩能不能幫他他也不知道,反正都學著別人臨時抱抱佛腳。
  • 佛教:為什麼你燒香拜佛不起作用,原因你應該要懂得
    不僅僅道家中講過香的作用,實際上在佛教中也是將這個方面的東西的,因為佛陀曾經就燒香這個行為作出了開示,他告訴眾人一個人如果燒了純淨的香就能夠「薰染佛界」佛菩薩對於香也是非常的喜歡,因為通過燃燒後的香經過特殊的循環之後,在佛菩薩的法界中能夠演化出一些更加美妙的東西。
  • 佛教:到寺院拜佛的5點禁忌,一定要明白!
    相信許多人初一十五、或者重要節日裡,都會有到寺院裡燒香拜佛的習慣,不論是否真正信仰佛教,做一些供養都是為了表達一種美好的祈願。然而,寺院並非世俗社會,它是佛法僧三寶常住之地,是修行人的清淨道場,是大眾培福修慧的無上福田,做到恭敬和虔誠是前來禮佛的善信所必備的素養。
  • 生活不順時,去寺廟燒香拜佛,有用嗎?答案可能會讓你失望
    那麼,去寺廟拜佛燒香到底有用嗎?關於這個問題,古往今來都爭議不斷,有人覺得靈驗,有人則充滿懷疑。正如《金剛經》中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世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大致意思是,世人若是對佛跪拜,求佛保佑他,這是錯誤的行為,是不可能得見佛菩薩的。
  • 燒香拜佛時,必須要知道的5點知識,看完就明白了
    如今佛教文化在我國依然很受歡迎當下這個新時代,絕大多數人對佛教的信仰還保持著。這也是因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一直沒有變,他們希望自己的家人健康幸福,希望國家繁榮昌盛。現在當孩子要考學時,父母會去寺廟上香祈禱孩子有個好成績。當家人和朋友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人們也會去寺廟拜佛和置辦一些佛教的飾品。
  •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
    開悟的人有哪些特徵,看看你有沒有,大安法師開示開悟是每個學禪人夢寐以求,就是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得什麼性,就是自己本有的佛性。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慧能祖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悟道的過程,不是向外求索,而是認識內心,去尋找本自具足的真如佛性。
  • 燒香拜佛有多大功德,你會真的燒香嘛
    燒香拜佛有多大功德,你會真的燒香嘛在生活越來越豐富的這個社會,有著很多人開始有了信仰,在中國的本土上有著三大宗教信仰,佛教作為漢代以來就傳入中國的宗教,經久不衰,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現在很多人信仰佛教,讓自己的心裡有一個慰藉。但是佛教有著自己的宗教方式,信奉佛教的信徒每天早上起來都會燒香,見到佛菩薩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燒香。燒香成為了佛信徒的每天必修的功課,是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一天沒有燒香禮佛,心裡就會覺得空空的。燒香拜服其實不僅僅是可以祈福,在生活方面也是有諸多好處的。香又叫做衛生香,具有殺菌消毒的作用,還可以淨化空氣。
  • 拜佛燒香是迷信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提起佛門,許多人第一印象或許就是燒香拜佛了,大多數沒有學佛,對佛教不太了解,只是盲目跟風的人對佛教的認知都是錯誤的、盲從的、愚痴的。世人往往將佛菩薩視為無所不能的民間神靈,認為只要所求夠真誠,燒香夠多、磕頭夠多,就會得到佛菩薩的憐憫加持,而幫助自己消災解難。
  • 佛教:拜佛燒香真的管用嗎?別再迷信了!
    許多有善根的善男信女,日常生活之餘,還會抽出時間來焚香禮佛。可是,我們不禁要問,燒香拜佛,不管是作為修行人的功課,還是我們凡夫求好運福報的方式,它究竟管不管用呢?所謂「業障不重,不生娑婆」,佛言眾生皆苦,六道眾生,除去大願行的再來人,無不是受業報而生。對於學佛人來講,當然也是如此,故而我們每天禮佛,一方面便是懺悔業障,降伏自身煩惱的過程。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