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勁擤鼻涕,長時間熬夜……對這些不良生活習慣,你有沒有引起過重視?昨天是全國愛耳日,海鹽縣組織醫療專家上街開展聽力檢測、聽力健康諮詢、義診等活動,記者在現場發現,前來諮詢就診的市民涉及各個年齡段,而不良生活習慣是很多市民患上耳聾的根源。記者從現場選取了幾例典型病例,請醫療專家進行解讀,希望給大家以警示。
60歲左右老年人易耳聾
現場病例:家住文昌社區的劉華珍大媽耳聾已經20多年了,右耳已經完全失聰,現在僅靠左耳維持30%的聽力。劉大媽告訴記者,自己耳朵聽到的聲音都是波浪形的,只要有噪聲就很難聽得清楚。和劉大媽一樣患耳病的老年人很多,海鹽縣目前有聽力殘疾人員564名,其中60歲左右聽力下降人員佔54.8%。
專家支招:縣人民醫院五官科主治醫師王年根說,一般人都認為老年人年齡大了,耳背是正常現象。這種錯誤觀念不僅會使老年人出現嚴重交流障礙,更會對老年人身心造成傷害。老年人在聽力減弱的同時,對外界信息的接受能力也在變弱,長時間游離於社會之外,會產生心理障礙,導致性格孤僻,甚至患上老年痴呆症。
王醫師提醒,早發現、早診斷、早幹預是預防老年性耳聾的要點。老人一旦出現和人交談時能聽到聲音,但聽不清講話內容等症狀時,要及時做聽力檢查,以便在最佳時間得到治療。
「工作狂」易突發性耳聾
現場病例:陳先生是一家企業的高級管理員,工作任務繁重,經常要熬夜加班,最近因為趕項目連續幾天熬夜,以致左耳突然聽不到聲音。陳先生雖然去醫院進行了治療,但他一直放心不下工作,住院期間不停打電話聯繫事務,影響了治療效果,「我用高壓氧倉治療了半個月,但左耳聽力仍然沒有恢復。」
專家支招:王醫師說,這是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感覺神經性耳聾,往往是瞬間發生,多發生在單側耳,在中青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特別是長期疲勞群體。
突發性耳聾該如何預防?王醫師介紹,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樂觀情緒,按時作息,生活規律,還要控制好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若發現聽力異常現象,要像救火一樣及時就診,若延誤最佳就診時機,將有可能變成永久性耳聾。
擤鼻涕不當易得中耳炎
現場病例:最近冷空氣來襲,10歲的佳佳患上了重感冒,不停地流鼻涕,為了感覺舒服些,她經常捏住鼻子的兩側,使勁擤鼻涕,現在,佳佳的感冒基本痊癒,耳朵卻疼痛難忍。
專家支招:王醫師說,這是擤鼻涕不當引發的中耳炎。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產生的壓力迫使鼻涕向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中耳炎。擤鼻涕的正確方法是用手指按住一側鼻孔,稍用力向外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用同樣方法再擤另一側。
據介紹,中耳炎表現為耳內疼痛、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乾結、聽力減退等。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著體質、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持續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