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鄰裡關係越來越冷漠了?農村人講了實話,感情仍在,形式變了

2020-12-14 蜂部落

導讀:關於鄉村鄰裡關係日漸冷漠,如何重塑睦鄰關係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是農村變化形式變化和社會發展的雙重影響導致的,蜂部落認為並不是說現在的農村鄰裡關係冷漠了,嚴格說是沒有過去那麼熱情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究竟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又如何讓鄰裡關係更加和睦。

導致鄰裡關係冷漠的原因

以蜂部落的家鄉來看,的確現在的鄰裡關係變得冷漠了,不像過去那麼愛串門,也沒有多少集體活動,看起來確實農村冷漠了很多,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農村鄰裡關係其實還是和睦的,只是沒有過去那麼明顯,而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蜂部落認為主要體現在社會的發展和攀比上。

第一:社會的發展

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引發農村鄰裡關係冷漠的主要原因有科技進步和交通發展兩個方面。

1.科技進步:從科技進步來說,在過去我們小時候農村玩的東西很多,什麼丟沙包、跳皮筋各種各樣的活動多的是,無聊了一張紙疊個紙飛機也能玩半天,而現在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農村已經非常普遍的能夠用智慧型手機,而且很多家庭還有電腦,雖然生在農村,但是卻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手機上看到的東西要遠比村裡發生的事情新鮮,導致很多人都在家裡玩手機很多小孩要讓去玩丟沙包,母親都得暴打一頓,因為那些玩法對於現在的小孩子來說是骯髒的,怕細菌。導致我們看不到小時候一群小孩玩撲克,打鞋墊之類的和睦景象。

從成人活動來說,過去由於農用工具簡單,需要付出的勞動力大,通常需要鄰裡合作才能幹完農活,但是現在農用工具越來越先進,加上農村土地被大量荒廢或者被農業單位承包,農村人的農活越來越少,「換工程」的現象已經近乎消失,現在出了喪事喜事之類的可以看到比較多的集體活動之外,其它的活動已經難以勾起農村人的興趣,導致集體活動越來越少。

2:交通的發展:隨著交通的發展,現在農村人想要進城務工是非常簡單的,而家用汽車的普及更是讓年輕人更容易出門,而城裡雖然說競爭激烈,但是只要肯努力,機會總是要比農村多,導致大量的年輕人外出務工,家裡剩餘的就是老人小孩,又沒有重要的工作可做,最後就是在家裡照顧小孩,然後玩手機,玩電腦。

第二:攀比

在過去,由於農村落後,要說有錢,無非今天賣了一頭豬或者明天賣了一頭牛,這是農村每家人都有的機會,雖然說看起來短時間有錢了,但是這種貧富差距並不大,要說有錢的也算不上,要說貧窮的也差不多,所以那個時候沒有什麼可以攀比的,但是現在不同了,由於教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農村年輕人有的有工作,有的做生意賺到了錢,回到家裡以後一群老人就是攀比,最後導致矛盾加深,可以說農村攀比導致矛盾激化的現象並不少。

如何讓農村恢復和睦?

上面蜂部落已經說了,其實農村並不是說變得冷漠了,只是和睦得沒有過去那麼明顯,這點我們可以從農村的嫁娶和喪事來看,只要出現這樣的現象,還是團結和睦的,而社會的進步本來就會導致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睦的形式也會發生變化,並不是說要像我們小時候整天一群孩子玩泥巴就叫做和諧,實際上現在農村的和諧只是形式變了,過去是一群小孩或者老人在一起玩耍聊天,但是現在變成了一群老人或者小孩在網絡上聊天,哪怕是只隔幾步之遙,也寧願手機上吼一聲。

多以對於恢復過去的和睦現象來說,蜂部落認為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隨著社會的進步採用新的和睦方式,其實這些農村已經有了,現在很多村裡建有各種社交群,整個村裡的人都可以在裡面交流,很多事情也通過這樣的社交群來進行處理,而這樣的方式,並不是說不和睦,只是屬於新時代的和睦方式,我們想要讓這種和睦方式更加有意義,那也是根據現在的時代來的,可以通過這樣的社交群發起較多的集體活動,逢年過節的時候多多舉辦,既然是現代社會,那就應該遵循現代化的和睦方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變得冷漠,原因讓人寒心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很冷漠,原因讓人寒心!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農村居住的人是越來越少,很多裝修好的房子,其實並沒有人們會選擇去居住了,這是為什麼呢?農村也變得越來越冷清,越來越多的人們去城市發展,太多的青壯年離開了農村,農村現在剩下的也只是一些老人,還有留守的兒童,不免讓人感到很落魄,為什麼現在農村的人越來越少?鄰居之間也很冷漠,原因讓人寒心!
  • 心理學家:現在的人為什麼越來越冷漠?原因讓人感到扎心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變得越來越冷漠,看到有人去扶馬路上摔倒的老人,有人為過馬路的殘疾人阻擋車輛,有人去做義工,有人順手幫助環衛工人撿起飲料瓶,都會稱讚這些人真優秀,有很好的教養和人品。這樣的現象折射出了這個社會的冷漠和自私,才會讓這些微不足道的行為獲得很多的誇讚。為什麼人會越來越冷漠呢?
  • 為什麼現在的人變的越來越冷漠?
    人的確變得冷漠了,現代人的價值觀,不再是你有難我來幫。人們尊崇利益至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人摔倒,「扶不扶」,已經成了一個社會問題,不知道這是道德的缺失,還是人類的」進步「,這種冷漠的進步,真的是令人很不恥。
  • 農村曾經的「鄰裡和睦關係」,為啥現在關係惡化了
    第二個,自私的人越來越多不好相處 首先對於在以前的窮苦日子的時候,大家鄰裡之間都是互相幫襯著,畢竟都是窮苦之人,沒有什麼過多的想法,但是這幾年生活好了
  • 西安街頭髮放「鄰裡關係小調查」問卷 年紀越大鄰裡關係越和睦
    越來越多的溫暖故事出現,越來越多的溫暖力量正在積蓄……  倡議呼籲  截至目前,「最美友鄰」倡議已經有雁塔、碑林、新城、蓮湖四個區響應,歡迎更多區縣加入,將日常工作中推進睦鄰關係、增進鄰裡感情的經驗和做法貢獻出來,讓「最美友鄰」倡議在社區裡落地推進。
  • 農村曾經的「鄰裡和睦關係」,為啥現在變得惡化了
    第一個,利益關係導致越來越不好相處了對於這個事情估計大家都遇到過,或者是見到過,就比如咱們家裡蓋房子的時候,如果是之前沒有蓋房子,那麼兩家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但是要一旦提起這個房子就出現了「大問題」,比如你的房子比我家的高了,一到下雨天你家的雨水就流到我家來了等等問題,這些形形色色的問題出現後,都是因為利益的問題導致,所以這樣的關係就變得惡化了
  • 都說談錢傷感情,現在的親情越來越冷漠,是否也是金錢所為?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現在我們的經濟收入雖然大大增加,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已經有了十足的發展和提高,但實際上社會的風氣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整個社會受到金錢觀的影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現實,大家對生活的態度越來越浮躁。
  • 農村怪象,過去流行串門,如今興起「閉門潮」,鄰裡之間不往來了
    說到農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人情味,沒錯,農村的人情味確實比城裡邊兒更濃,農村人,鄰裡之間的關係也是更好的。在多年之前,雖然說農村各方面的發展都不是很好,農民朋友也沒有很多的錢,但是鄰裡之間的關係卻非常的好,正應了那句話叫做「遠親不如近鄰」, 平時自己家裡有什麼事情,鄰居都會過來幫忙,鄰居家有事情自己也會過去幫忙。那個時候,鄰居之間串門是常有的事情,不過最近這些年,這種現象很少見了,反而興起了「閉門潮」, 鄰裡之間的往來越來越少,這是為什麼呢?
  • 安進秋:讓農村鄰裡關係互相熟絡起來
    文|安進秋  中華民族對於鄰裡文化的關注可能遠超於其他不同社會和民族的人,常常掛在嘴邊的老話「遠親不如近鄰」就折射出了中華民族對於建設鄰裡關係的熱衷。大家都憧憬著把鄰裡關係處得熱情、親切並充滿信任。
  • 如何維持和諧的鄰裡關係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腳」想著高高興興就好,但是偶爾也會與鄰裡有些摩擦,有了摩擦後是相互都心裡一團小火蹭蹭冒,見面不是冷漠以待就是唇槍口戰,以後和諧的相處就很難維持,各自心裡也不好過。那麼我們如何去維持和諧的鄰裡關係呢,妮妮給大家談談自己的經驗現在的農村裡,狗已經成了普遍存在的小動物了,當然城市裡寵物狗也有。但是農村裡的狗可是很兇的,有的會咬人,當鄰居的狗遇見作為鄰居的你,它感覺的不是親切而是你要入侵它的地盤,它就會嘶吼著,有的甚至去咬你。狗咬了你,你心裡是不是很不平啊,這狗是他家的,對這狗的主人也來了點怨恨。
  • 為什麼現在城市發展好了卻越來越多人回歸農村?
    為什麼現在城市發展好了卻越來越多人回歸農村?現在的經濟飛速發展,很多在在城市裡面掙了錢的都喜歡往農村跑,有錢的首先是在家裡建房子裝修房子,而不是先在外面買一套,他們有時候所在乎的無關與自己錢財多少,但是家裡的房子是一定要裝修或者建造好的。
  • 「和睦鄰裡節」推動城市和諧鄰裡關係
    筆者至今記得小時候和十幾戶人家共住在一個大院內,相處得卻是非常和睦,鄰居之間都是互幫互助,無論那家人有事幫忙的,不需要招呼,大家都會趕去幫忙,達到了鄰裡一家親的地步。很讓人值得留戀。    然而在當前,尤其在一些城市裡,鄰裡關係的現狀卻很令人堪憂。隨著城市裡人口不斷的增加,城市裡的小區和樓盤是越建越多。
  • 社會上的人會越來越冷漠?還是你自己對別人越來越冷漠?
    過去三十年,中國人的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不可能會呈現出越來越冷漠的趨勢。那為什麼人們會有這樣的誤解呢?首先,在農業社會,人都是生活在熟人的圈子,在那樣的圈裡裡,人們會對周邊的人表現的較為熱情。即便在城市,人們也被固定在自己的單位裡,社會流動性很差,這種人際結構,人們也會對周邊的人表現的較為友善。
  • 人們之間越來越冷漠,漸漸消失的人情味是對我們內心的拷問
    當今社會,人們之間越來越冷漠,漸漸消失的人情味是對我們內心的拷問。學生們為了成績,整天置身於題海之中,對周圍的一切都不聞不問;父母們為了生計而奔波著,與孩子溝通的時間更是少的可憐;上班族為了事業和月薪,多久都沒有回家看望過父母。
  •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是什麼意思,人情真的這麼冷漠嗎?
    農村俗語「哥走侄不親」是什麼意思,人情真的這麼冷漠嗎?相信很多農村的朋友都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在農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淡薄。之前一人有事鄰居和同村的都來幫忙,而現在就算是有事了找人家幫忙,人家也不一定原因。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現在農村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呢?老農民的這些話,道出原因
    導語:為什麼現在農村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呢?老農民的這些話,道出原因小編記得以前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是紅紅火火的鞭炮齊鳴,每家每戶都顯得是那麼幸福,畢竟外出打工的家人都已經回來陪伴自己團聚了。而且過年的時候走上大街上,每個人嘴裡都在互相說著過年好,都在說著吉祥話,鄰裡之間的感情也覺得是非常好的,所以說大家也都有過年的感覺。但是為什麼現在農村的年味兒越來越淡了呢?小編覺得老農民的這些話道出了原因。
  • 城市發展呼喚新型鄰裡關係
    中國人歷來重人情,重鄰裡關係。為什麼現在鄰裡之間時常發生矛盾和摩擦呢?這恐怕與最近幾十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社會結構和形態發生變革與重組,人們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發生了新變化有很大關係。 中國人正在從「熟人社會」進入「陌生人社會」,從「單位人」轉成「公共人」,從低密度聚居變成高密度聚居。
  • 越來越淡化了的農村人情味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如今的農村人,生活條件是越來越好啦,每家每戶都建起了圍牆,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老弱群體變成了農村的主力軍。農村的人情味現在越來越淡化了。這的確是一個不容爭議的事實;這一切的變化可能也是從改革開放後才逐漸開始,並且現在越來越明顯了。首先社會變得更物質,人們追求金錢至上的理念!那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更自私啦,農村勞動力都出去打工賺錢了,慢慢的鄰裡之間,親朋好友之間也就慢慢的疏遠了。
  • 那些感情越來越冷漠的情侶是因為這5個原因
    在一段感情中,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越來越淡,沒有熱情,沒有耐心,相反,有些隨著時間長久的相處卻越來越分不開,那些感情越來越冷漠的情侶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比如,當對方為你做事的時候,哪怕是給你遞一瓶水的小事,一聲謝謝也能對你們之間的感情起到正面的維護作用。
  • 農村新現一「怪象」,喜宴變無人問津的冷宴,為何會禮到人不到?
    引言在國家大力提倡的"新農村"理念的指導下,農村的文化建設一片錚錚向景象。村戶之間互幫互助,鄰裡和諧。同時過年挨家挨戶走親戚、農耕時節的借人手、集會相互結伴等習俗依舊保留了下來。同時也是慶祝孩子開啟人生新篇章,讓鄉親用幾十年的經歷經驗來告誡孩子未來的路如何走,並向下一代做出新的榜樣,弘揚積極向學的新風貌,也聯繫鄉裡鄉親感情的渠道。但不知何時,升學宴竟變成了收割禮金的機器,全然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所謂有樣學樣,大家紛紛效仿,互相攀比,這讓經濟水平原本有限的農民"屢屢破財",大家變爭相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