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種碼字為生的,很難稱之為「匠」,頂多算是個搬磚工。所以在一場發布會的媒體席上,你可以看到MacBook、ThinkPad、XPS、甚至iPad。
經典書卷設計
即使有視頻後期的需求,也很難發揮SB2的滿載性能,這期評測也是如此。但所謂的「匠」並不是比誰力氣大(性能強),比武招親也講究個門派招式,而且最終能抱得美人歸的,往往也是書生意氣。
所以,我們這次特地順來了兩個Surface小夥伴——Dial和Pen,來小試一下性能巨匠的「文藝」牛刀。
Surface觸控筆與Dial
一手Dial,一手Pen,凰家評測喜提Surface Book 2 15吋,就是為了讓Erva的媳婦畫個畫.
作為一名遊戲原畫師,她本來的工作檯是這樣的。Wacom影拓數位板佔據了桌面的大部分面積,一手壓感筆畫畫,一手鍵盤隨時撤銷,眼睛得一直盯著顯示器。
事實上,這種姿勢跟傳統的繪畫創作有很大偏差,也就是並非「所畫即所見」。
具備PixelSense觸控螢幕的SB2,再配上一根觸控筆就可以。分離屏幕旋轉180度再合體,切換到工作室模式。
Dial工作室模式
不過在實際繪畫中,工作室模式的傾斜度還是有些平,墊上個支架更舒服一些。
原畫師少女很快熟悉了觸控筆的壓感,以及Dial的操作邏輯,使用SAI速寫了一幅線稿。
先說說觸控筆,4096級壓感跟Wacom一樣,沒有延遲書寫流暢。但最大的問題在於觸感,屏幕表面材質跟數位板還是有區別。
Dial本身是個很有創意的配件,可以用來調色或者調節筆觸,但實際操作中,基本上是被用來進行撤回操作了,完美代替Ctrl+Z。
底座散熱風道
總之,把SB2當新帝來用,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遺憾的是下載了幾個版本的Photoshop,均不支持壓感,所以沒有辦法進一步完成立繪級創作。(這裡多說一句請大家儘量支持正版)
最終原畫師總結說,從性能和工具化的角度,SB2完全可以接管高端數位板的角色。然而並不會將其作為生產力工具使用,原因是不習慣屏幕觸感。
emmmm,好吧以上其實都是我幫她總結的,原畫師只是說讓我買一臺給她平常畫線稿用,excuse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