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何確定研究方向和選題?
不管是研究型碩士還是專業型碩士,如何確定一個好的論文選題恐怕是幾乎所有研究生都或多或少困惑過的事情。記得當年自己讀碩士時,為確定論文研究題目和內容絞盡腦汁,最後選中了指數基金業績評價的話題。基金業當時(2000年)在我國剛剛興起,而指數基金更是一個新生事物。由於指數基金不以超越市場收益為目的,引起了國人的很多爭論,但在美國以指數基金為載體的被動投資已經相當流行。應該說這個選題相當新穎,也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可惜囿於文獻和資料的欠缺(當時網際網路還很不普及,無法查閱國外的相關研究成果),我感覺論文在創新方面做的還很不夠,一直引為憾事,但碩士論文寫作給我的感覺是創新並不難。
在澳大利亞讀博士時,導師鼓勵我研究中國證券市場的相關問題。我博士論文的題目是:關聯交易和公司業績:中國的掏空和支持證據。這一論文題目最終得以確定,除了我一直關注中國證券市場的熱點問題,還因為我看到了中國證監會和國資委2003年8月聯合下發的文件:《關於規範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除了選題上的幫助,該通知還對我論文中核心變量(掏空和支持)的計量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可以說,政府部門發布的法律、規章和制度等監管文件絕對是我們研究方向和選題可以借鑑的寶庫,大家一點要重視。實際上,大家如果閱讀本專業重要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也會發現這些文章具有上述特點。最近引起廣泛社會爭議的吳英案,應該說對我們經管法專業方研究生來說就是非常好的一個選題。關注政府部門所關注的,除了保證選題比較新穎外,論文的實際應用價值也比較好。在中國這樣一個新興市場大國,各種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各種社會熱點數不勝數,我的上述經驗說明,只要大家關注本專業領域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是不愁找到好的選題,並做出相應創新的。
論文選題是有捷徑的。現在,國家大力提倡社會科學研究,全國哲學和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每一年都發布如《國家社科基金指南》等國家最關心、最希望解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也會發布類似的項目指南。研究生確定研究方向、論文選題要瞄準國家社會最關心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尤其像我們這樣的經管法專業,一定要有現實意識、問題意識,才能使研究真正有價值。大家可以在研究這些指南的基礎上,把相關問題細化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選題,這一方面可以順利通過開題,少走彎路;另一方面,相關的研究成果也比較容易發表。總之,研究工作只有適應國家重大理論和實踐需要才有前途,才容易創新和創造價值。我去年能夠在前期成果較少的情況下,中標自科面上項目,其主要原因是選題新,契合了人民幣匯率改革以及中國企業走出去等國家關注的問題,有相當的實用價值。當然,中信泰富澳元投機導致巨虧的事件也給我很大的啟發。
近年來,我們學校不少老師中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等不同部門和不同層次的課題,研究生如果能夠主動借鑑和參與導師的研究課題,一方面能夠儘快確定研究方向和選題,導師指導起來也得心應手;另一方面,也能夠在和老師一起做課題的過程密切關係,研學相長;合作的研究成果一旦發表,對研究生本人的學術生涯也會帶來積極的影響。即使自己的導師暫時沒有主持相關課題,也往往有他們專注和擅長的研究領域。在結合自己的個人興趣和專業特長的基礎上,研究生如果能夠從中挖掘值得研究的方向和選題,對導師和學生來說都是雙贏的局面。
研究生確定研究方向和選題要儘可能與自己的本科專業、過去的工作實踐、就讀院校的學術優勢聯繫起來考慮。要熱愛和立足於自己所學的專業方向,努力實現研究生學習與自己以往的知識和行業實踐的最佳結合,發揮自己的優長,在大量積累地基礎上早出成果。除非特殊需要,一般來講,不要去搞自己不懂或不熟悉的東西,也不要見異思遷,遠離自己所學的專業方向。如果將來要考博士,就要儘可能將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選題與考博的專業方向、博士生導師的研究方向相接近,以便捷足先登。如果要去機關或者企業,就要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選題與就業方向掛鈎,對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尤其如此。
選題除要有時代特色和學術前沿性外,選題更要明確,切記論文選題不能等同於導師的課題。選題應明確所要研究的一個問題,如果涉及面過於寬泛,包含問題過多,研究將難以順利進行和完成。選題範圍要適度。一般應在碩士學位水平範圍內儘可能縮小研究範圍,要「小題大做」,寫深寫透;不要「大題小做」,寬泛無物。這主要是因為研究生三年的學習時間有限,碩士學位論文的容量也有限,論文裡能夠將一兩個問題論述清楚,有一定新意,就很不錯了。
02 如何進行學術創新?
關於創新,其實一點都不難,但切忌為創新而創新。幾乎所有的學術文章最後都會指出文章不足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這就是很好的創新切入點。創新有大有小,從思想上來說,大家一定不要盲從,一定要問個為什麼,特別是那些想在學術領域做出成就的人來說,尤其如此。其次,創新離不開對前人研究成果的學習和借鑑,特別是發達國家學者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因此,研究生一定要及時關注專業內最新的外文文獻。由於國外正式期刊上的文章往往是兩三年前寫好的,所以要跟蹤比較新的東西,可以參考國外研究者寫作的工作論文(working paper)。大家可以通過在www.ssrn.com、scholar.google.com(谷歌學者)以及國外大學網站上通過關鍵詞來直接搜索。創新也可以從小處入手,如變量代理和測度,變量多樣性,樣本跨度和廣度,計量方法改進等等。另外,在論文寫作中,大家要把自己有特色的地方、與以往研究不同的地方詳盡描述出來,使自己的創新得以體現。處處留心皆學問,廣大研究生一方面不能等、靠、要,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多閱讀相關專業文獻,多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講座,多思考,多動筆。另一方面,要多與自己的導師及師兄師姐交流,努力學習他們的經驗,不斷增長創新能力,等待合適的機會厚積薄發。
雖然由於專業的限制,我的建議不可能關注到非經管以外的學科,但是基於中國這樣一個轉型國家的特點,應該說每一個學科值得研究的問題都很多。廣大研究生要做的,就是睜開雙眼,多看、多想、多寫就可以了。最後,祝全體研究生身心健康,學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