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鼓勵多順勢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關注轉發)
如今的孩子們古靈精怪,思維活躍,腦洞超大。同時,他們又童言無忌,敢於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任何一篇嚴肅題材的作文,都可以被寫成爆笑小說,讓老師和家長們哭笑不得,忍俊不住。
小學生爆笑作文,老師看的心驚膽跳
1、《有意義的一天》
這樣一篇四平八穩的八股文,因為孩子清奇的腦洞,就被寫成了一篇有遠大理想的 「勵志文」,孩子冰雪聰明,對媽媽的藉口也是一眼看穿,不得不佩服這是一家的段子手啊。
而老師的評語也幽默:「你媽知道了會怎樣?很期待!」哈哈哈,老師你是不是有點唯恐天下不亂啊,98分是支持孩子的想法嗎,請問老師家是否也有同款老婆!友情提示這位同學,有事沒事不要竟說大實話,本子還是放在學校就好啦!
2、《我的父親》
我們小時候都寫過這種題目,腦海中都是父親對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我們剛讀這篇文章時,也能感受到老父親的愛,怎麼突然就畫風突破,變成少兒不宜了呢。
一字之差,把老師看尷尬了,還認真批覆;「家長不能什麼都給孩子看,請家長籤字」,家長估計心裡也是很無奈,孩子寫掉了一個字,我也沒辦法啊。孩子以後寫完作文還是多讀幾遍吧,不要再為難你臉蛋上已經有很多皺紋的老父親了。
3、《我想對媽媽說》
在孩子眼裡,媽媽是苛刻的,爸爸在媽媽面前不敢隨意出聲,無能為力,敢怒不敢言。孩子還恨鐵不成鋼,拿自己爸爸和同學的爸爸比較,教育爸爸如何對待媽媽。孩子你可長點心吧,你就不怕爸爸沒教好,最後變成男女混合雙打嗎。
孩子為什麼寫作文下筆難
1、沒有生活經歷
孩子的生活經歷還不夠豐富,沒有所感所想,因此剛開始寫作文無從下筆的情況非常多,另外,孩子的思想非常單純,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記流水帳,沒有重點也很正常。家長可以多帶孩子感受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多聽、多看、多感受,平常大量的積累寫作素材,肚子裡有東西了,寫出好文章就不是問題啦。
2、缺乏語言運用能力
孩子寫作初期,語言掌握程度有限,還經常容易寫錯別字,寫文章也平鋪直敘,不會運用詞彙和成語去完成一篇文章,很難得到高分。
下面這位小朋友的作文《小鴨兄弟》可以看出雖然小朋友絞盡腦汁,但由於詞彙不夠豐富,不知道如何組織語言,全篇只能一「哇」到底,最後痛失高分。
幫助孩子寫出好作文的3點小竅門
1. 帶領孩子觀察生活,讓孩子豐富內心的情感
能表達出孩子真情實感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陪伴孩子觀察生活中的小事情,讓孩子有所感,有所想,然後先口頭表達出來,語言運用多了,熟悉了,在寫作文的時候自然能下筆如有神。並且因為加入了自己生活中的感想,當然能打動老師,獲得高分。
2. 記錄生活,增加表達力練習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當孩子日常生活中有了靈感,要鼓勵他們隨時記錄下來,積累素材,慢慢開始運用修辭手法組成優美的句子,多寫多練,拒絕錯別字。寫作文無法下筆時,可以讓孩子拿出自己積累的 「靈感筆記本」,用長期積累的寫作素材幫助他們尋找出寫作的方向。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多讀書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識面,拓寬孩子的眼界。同時,學習他人好的文章和表達,然後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修改潤色,做到「心中有糧,下筆不慌」。
鼓勵多媽媽寄語:我們都知道,作文在語文考試中佔比巨大,很多老師都說「得作文者,得語文」,寫作的能力無論對孩子得高分,還是以後工作都非常重要。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語文作文能力的培養,打好寫作基礎,好的文章,一定能讓孩子在考試中脫穎而出,獲得高分。
關注我,我們一起升級打怪,做更好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