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開新邊疆】扎囊縣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科技添新綠...

2020-12-27 澎湃新聞

【幸福花開新邊疆】扎囊縣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科技添新綠 項目助脫貧

2020-08-26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秋風習習,麥浪起伏。初秋時節,記者走進山南市扎囊縣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路面寬闊整潔、各類花卉綻放芬芳、甜美的鮮桃結滿枝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記者走進南方植物館內,又是另一番景致,榕樹、芭蕙、蒲葵、棕竹等43種熱帶苗木鬱鬱蔥蔥、綠意盎然。

圖為扎囊縣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南方植物館一角。記者 朱楠 攝

據了解,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項目位於西藏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2018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沙灘地,人均收入低,百姓生活條件較差,脫貧工作存在不少難點。

為此,扎囊縣政府制定了以生態產業脫貧為主的路子,通過引進生態修復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為老百姓提供就業崗位、增加技能本領,同時實現促進生態環境改善的雙贏局面。

圖為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裡不同的植物種子。記者 朱楠 攝

2017年3月,一個集科研馴化鄉土植物、生態修復和脫貧增收為一體的基地——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落戶扎囊縣阿扎鄉,自此,阿扎鄉章達、阿扎、江津3個村的貧困群眾便有了掙錢的好去處。「項目建設一年多,就為1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共692人提供了務工崗位。」基地行政工作人員吳金鳳笑著說道。

該項目由國家菸草專賣局、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西藏藏草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總投資3億元,共分為三個經營區域:科技扶貧種苗科研區、科技扶貧種苗示範區、生態修復示範區。

圖為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保存的植物標本。記者 朱楠 攝

吳金鳳介紹,這個項目多措並舉助力脫貧攻堅:一是通過項目區土地租金獲取的收益用於當地村委會經濟收入及貧困戶家庭收入。截止2020年5月,本項目通過流轉土地8200畝,按每畝土地年租金為50元,為村集體經濟年創收41萬元,覆蓋帶動178戶818人增收。二是村民可以在基地打工賺錢,項目建設階段每年能帶動692人短期就業3個月,項目建成後每年能帶動貧困戶200人長期就業,人均年創收可達到2萬元。

圖為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裡的毛蕊花。記者 朱楠 攝

仁慶羅布是種苗基地的技術人員,他告訴記者,他在基地打工每天有160元工錢,離家近、活兒也輕鬆,在基地還能學到些植物栽種技能。現在,對於灌溉、除草、施肥、修枝、育苗……這樣的技術活兒,他已經得心應手了。

「以前,早上8點左右就下地幹活了,中午休息一個小時,又去地裡幹活,晚上8點才能回家。種地的時候我覺得最累的就是翻地,當時沒有拖拉機,只能靠人力。現在我和弟弟都在基地工作,爸媽在家種地,家裡用我的工資買了拖拉機,種地輕鬆多了。」仁慶羅布在基地裡一邊認真修剪樹木,一邊滿足地說道。

圖為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裡的兩頭毛。記者 朱楠 攝

除了經濟收益,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帶來的生態效益也不容小覷。扎囊縣阿扎鄉書記旦達回憶,基地所在地此前就是一片荒地,從年初二三月份開始,這邊的風沙很大,能見度太低,嚴重的時候,都要封路,對人們的生產生活也有很大的影響。基地落戶後,整個鄉的生態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前這裡的老百姓以賣柴火為生,一擔柴火只能賣30-40元,現在大家吃上了生態飯。人們的觀念意識改變了,環保意識也進一步增強了,他們會在屋前屋後種草種樹為改善生態貢獻自己的力量。基地落戶讓群眾真正實現了不離鄉不離土,就近就便增收。

草地泛綠、樹木蔥鬱、黃沙遠去……一幅江北身披新綠的美好圖景正逐漸展現在人們面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一步,藏草萬畝植物種苗繁育基地將繼續推進鄉土植物科研研究,通過科技支撐,將當地村民由勞力型轉為技能型,並參與到整體項目發展中,在綠了生態的同時,有效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不返貧。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記者 朱楠 史金茹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廣西興業打造香蕉、粉蕉無枯萎病健康二級種苗繁育基地(1)
    新華社照片,興業(廣西),2019年8月14日廣西興業打造香蕉、粉蕉無枯萎病健康二級種苗繁育基地8月14日,工人們在興業縣香蕉、粉蕉無枯萎病健康二級種苗繁育基地挑選種苗。近年來,廣西興業縣依託國內農業科研院所和農業科技公司,在遠離香蕉種植區的葵陽鎮建設國內先進的嚴隔離、高標準、可追溯的香蕉、粉蕉無枯萎病健康二級種苗繁育基地,年繁育種苗數量1000萬株以上。
  • 幸福歌聲縈繞雅礱大地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山南市共實施產業精準扶貧項目217個,建成206個,輻射帶動受益2.8萬餘人,實現產業脫貧16850人。「以前,家裡收入主要靠種糧食,一年到頭下來,除去吃的、用的,根本沒有餘錢。現在,我在藏草萬畝植物分苗擴繁溫室大棚打工,每天收入150元,一年能夠增加收入兩三萬元,日子比過去好多了。」
  • 「十三五」以來山南市脫貧攻堅紀實:幸福歌聲縈繞雅礱大地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山南市共實施產業精準扶貧項目217個,建成206個,輻射帶動受益2.8萬餘人,實現產業脫貧16850人。「以前,家裡收入主要靠種糧食,一年到頭下來,除去吃的、用的,根本沒有餘錢。現在,我在藏草萬畝植物分苗擴繁溫室大棚打工,每天收入150元,一年能夠增加收入兩三萬元,日子比過去好多了。」
  • 2015年水產種苗購種指南|水產種苗企業|水產種苗供求|專題報導...
    中國對蝦20強種苗供應商基地之一,生產「粵海蝦苗」。 中國對蝦20強種苗供應基地之一,國家863項目海水養殖種子工程南方基地。
  • 綠橙首次嫁接無病毒種苗
    本報營根8月12日電(記者王培琳 特約記者黎大輝 通訊員秦海靈)今天,記者從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農技中心獲悉,為提高綠橙種苗抗病抗蟲能力,為農戶提供優質的綠橙種苗,近日,瓊中綠橙無病毒種苗繁育基地開始了第一批優質無病毒綠橙種苗的嫁接工作。
  • 【幸福花開新邊疆】花開邊疆的幸福人生 ---山南市錯那縣邊境小康...
    來源標題:【幸福花開新邊疆】花開邊疆的幸福人生 ----山南市錯那縣邊境小康村見聞 行程近8個小時,「幸福花開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媒體團終於到達錯那縣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薄霧朦朧,山川秀色。年輕的卓瑪正坐在一樓的沙發上用毛線鉤織抱枕。只見她穿針引線,手速奇快。不用兩三天,就可以織成一對,這樣的手工抱枕可以賣到400元。2015年,麻麻生態文明小康示範村建成並投入使用,卓瑪和村裡的其他百姓一起搬進新家,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
  • 【幸福花開新邊疆】牧雲山頂,盡覽莫日格勒河浩浩湯湯
    【幸福花開新邊疆】牧雲山頂,盡覽莫日格勒河浩浩湯湯,.2020-08-04 18:45:58,.204417,.袁如霞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探訪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網媒記者開啟...
    南海網專題: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新時代·美好新海南(點擊進入)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6月12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任桐)6月12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活動來到文昌航天主題樂園。
  • 年近花甲的農民繁育竹苗賣「竹疙瘩」,200畝竹苗年收入60萬
    「今年我這200多畝竹苗能賣出22萬多株苗子,收入60 餘萬元不成問題!」精明能幹的牟文華「聞」到商機:納溪 區是全國十三大雜竹縣區之一,政府將竹產業作為富民強區的「四大產業」之一,大力發展竹產業,區內每年雜竹種苗需求將達數百萬株。
  • 幸福花開新邊疆|臭水溝華麗變身水上樂園
    > 幸福花開新邊疆
  • 瀟湘林業70年丨種綠芙蓉國 苗繪瀟湘錦——湖南林業發展成就之種苗...
    在這盎然勃發的綠色版圖上,設立了13個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4個國家林木種質資源庫、1個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10個省級重點林木良種基地、10個省級林木種質資源庫、28個省級保障性苗圃和各級林草主管部門……構成了較完善的林草種苗體系,夯實了林業生態建設的根基,為錦繡瀟湘美麗畫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最美銀杏村落」桐子坳村。
  •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山南市措美縣扎雜村:搬走貧困,遷來幸福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山南市措美縣扎雜村:搬走貧困,遷來幸福】扎雜村的牧民原本住在坡陡、路窄、房屋布局凌亂密集的山頂上,就醫、交通、孩子教育等都成困難;加之近年來降雨量增加,多數民房牆體開裂、地基下沉,嚴重威脅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 | 網媒記者參觀鳳翔溼地公園 點讚海口...
    6月10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位於海口椰海大道的美舍河溼地公園鳳翔段內,參觀了海口的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成果。「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海南行網絡主題採訪團參觀海口美舍河溼地公園鳳翔段,了解海口的水體治理及生態修復成果。
  • 香樟基本特徵及種苗繁育技術
    香樟基本特徵及種苗繁育技術陳蘭蘭目前,香樟樹種在園林綠化中應用普遍,既能改善園林環境,又能淨化城市空氣。現今,香樟樹種繁育工作低效開展,意味著香樟物種資源逐漸減少,最終生態平衡效果受到影響。基於此,本文探究香樟種苗繁育技術要點,以便為種植戶提供實踐指導,從整體上提升香樟種苗繁育水平。1 香樟基本特徵香樟又被稱為樟樹、烏樟,屬於章科喬木的一種。香樟在熱帶、亞熱帶區域較常見,其樹高為33~45 m,樹冠廣卵形。該樹種喜陰,適宜在暖溼氣候中生長。
  • 永寧養生蔬菜基地開通微博 傳播養生文化
    日前,永寧沐禾養生蔬菜基地開通新浪官方微博,向市民普及蔬菜不可忽視的養生作用。  據悉,永寧沐禾養生蔬菜基地位於延慶縣永寧鎮西關村,自2005年創辦以來,始終以市場為導向,以現代高新農業科技為依託,著力發展效益農業,是一家以養生蔬菜品種選育、種苗培育、產品研發、推廣為一體的民營科技機構。
  • 龍門建設萬畝南藥現代農業種植基地 打響中藥材品牌
    該公司目前共有3個種植基地,總面積達12000多畝。其中,石斛和金線蓮種植面積250畝,去年的營業收入近300萬元。該公司計劃建設種植研發中心和煉苗、馴化大棚,進一步擴大林下種植面積,打造標準化種植示範區。此外,通過加大與周邊農戶合作,努力將鐵皮石斛等名貴中草藥打造為「一村一品」,帶動農戶增收致富。在另一頭的龍田鎮沙塘村盈順通牛大力藥材種植合作社裡,社長廖友強正在潛心照顧他的牛大力。
  • 「北京農業好基地」系列:北京京林綠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京林綠色科技有限公司(基地)由北京林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發起成立,依託北京林業大學優勢資源,系政產學研用為一體的科技類平臺企業,致力於種質資源收集、研發與成果轉化,具有種苗生產經營資質,主營業務涉及種苗生產與繁育,有機蔬菜種植與銷售
  • 春早人勤忙育苗 省科技示範戶紫甘薯育苗基地見聞
    浙江日報寧海2月11日電 今晨,當人們還在沉睡中時,寧海縣橋頭胡街道銅嶺徐村的山坡上,浙江省科技示範戶、寧波市優秀科技示範戶徐定友已經與家人一起揮鋤整地育苗,搭建甘薯種苗棚以防寒潮侵襲。今年該縣要種的1000多畝富硒紫甘薯的種苗,將全部由他負責繁育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