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山裡的「八月炸」野果子能吃嗎,為什麼叫「八月炸」?

2020-12-18 老姚談植物

一,什麼是「八月炸」,它的果實能吃嗎?

我的家鄉在秦嶺山區,這裡叫「八月炸」的有兩種植物:一種的正式中名叫三葉木通,另一種正式中名叫木通,在植物分類學中都是木通屬植物。兩種都是落葉木質藤本,區別明顯的是,三葉木通的複葉有三小葉,

而木通的複葉有五個小葉。

它兩的果實圓棒狀,長六公分左右,粗二公分左右,直或微彎,從學術上講是肉質蓇葖果,成熟後沿腹縫線開裂,裡面果肉白色,味道甜,有黑色卵形扁平的種子。一般果實在七八月成熟,成熟的果皮白色或紫紅色。

「八月炸」能吃嗎,我們農村人經常把「八月炸」當野果吃,主要吃果皮的肉質部分和果肉,味道甜。經過我查閱資料,三葉木通和木通的果實營養豐富,是可以吃的,主要含有多糖類、維生素、胺基酸、多酚類、黃酮類、齊墩果酸等。這些成分對人體是有益的,除了增加營養物質外,還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等保健作用。因此「八月炸」是藥食兩用野果。

我看到的資料,在一些地方專門種植三葉木通和木通,對其果實鮮食和深加工利用。一般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醬、果茶等多樣化食品。

二,為什麼叫「八月炸」?

「八月炸」是土名,由於兩種木通的果實在八月前後成熟,並且沿腹縫線開裂,於是人們形象的稱為「八月炸」。其實這兩種植物的名稱還有很多:

1,三葉木通:其名稱除了「八月炸」,在廣東叫八月瓜藤;在浙江叫三葉拿藤;在江蘇叫活血藤、甜瓜木通、八月楂等;在江西叫拿藤等;在四川和山東叫八月瓜。

2,木通:除了叫「八月炸」外,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為山通草;在《救荒本草》中記載為野木瓜;在《本經》中記載為通草和附支;在《吳普本草》中記載為丁翁;在《和漢藥考》中記載為附通子和丁年藤;在《藥性本草》中記載為五年藤;在山東叫山黃瓜;在浙江叫野香蕉等;其他多地叫羊開口、八月炸藤、活血藤、海風藤等等。

由此可見,這兩種植物的名稱很多。

(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這種果子會在八月炸開,形如茄子,味道甜美,經濟效益可觀
    現在,正是「八月炸」這種野果的大熟期,它的果實不僅分量大,且還非常的特別。因為在每年8月份的時候,這種果實就會自動裂開,其果肉整個暴露在我們視線裡,非常美觀,也是因此,所以在家鄉被人們稱之為「八月炸」。「八月炸」是一種四季常綠的木質藤本,它一般生長於山裡的各個角落。
  • 秦嶺終南山裡的五味子、八月炸、野生板慄成熟了,這幾個峪口很多
    而秦嶺終南山不僅能看到雲橫秦嶺的美景,更重要的是秋季的秦嶺各種野果子成熟,也到了收穫的季節。在秦嶺終南山的很多峪口,例如子午峪、天子峪、抱龍峪、大峪、小峪、扯袍峪、庫峪、祥峪、太平峪等峪口,山裡的五味子、八月炸、野生獼猴桃、野生板慄、核桃等也都陸續成熟了,不過估計很多人不僅沒吃過,甚至都沒見過,還有一些人即便是在山裡碰見,也可能不認識吧。
  • 農村3款「野果子」,是很多老齡朋友的童年回憶,你還記得嗎?
    農村3款「野果子」,是很多老齡朋友的童年回憶,你還記得嗎?刺泡兒在農村山裡很常見,記得很小兩三歲的時候和爸爸一起到山上放牛看到過很多,果實成熟季節,爸爸還會給我摘下來吃,酸酸甜甜的,好喜歡,長大後小編就來到城裡生活,就再也沒看到過這種野果子,所以說這種野果子是老齡朋友的美好回憶,爸爸輩的朋友應該見過吧。
  • 山林裡「酸溜溜」的野果子,曾經農村娃搶著摘,現在卻成為了雜草
    山林裡「酸溜溜」的野果子,曾經農村娃搶著摘,現在卻成為了雜草農村最多的就是野生植物,雖然農民們都不待見這些植株,但是對於小孩子們來說,這些野生植株卻是最好的夥伴以及「零食」。農村得到條件自然不及城市裡好,沒有很多的玩具和零食,小孩子們就是成天在山林裡撒開丫子竄來竄去,尋找一些新奇的植株來玩耍。對於小孩子們來說誘惑力最大的就是那些野果子,味道可口,用來當作零食剛剛好。這些野果子現在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像我們以前經常吃的野杏子,八月炸也都只能去往比較偏遠的山林裡尋找。今天介紹的這種野果子,相信也是不少人的回憶。
  • 八月瓜,九月炸!《小森林》裡的三種做法太美味了!
    今天向大家介紹香甜軟糯的八月瓜。每次看到八月瓜就想起《小森林》,女主市子因為不適應繁雜的都市生活,一個人回到自己的家鄉—小森村莊。她在夏秋篇裡採摘了一種果子叫通草果,中文學名叫做三葉木通。因八月炸開,也叫八月瓜,營養價值很高。未成熟的八月瓜,果皮帶棕青色,像一個麵包,成熟的八月瓜裂開果皮,就像張開嘴巴的一朵食人花。
  • 山林裡「酸溜溜」的野果子,曾經農村娃搶著摘,現在卻成為了雜草!
    農村最多的就是野生植物,雖然農民們都不待見這些植株,但是對於小孩子們來說,這些野生植株卻是最好的夥伴以及「零食」。農村得到條件自然不及城市裡好,沒有很多的玩具和零食,小孩子們就是成天在山林裡撒開丫子竄來竄去,尋找一些新奇的植株來玩耍。對於小孩子們來說誘惑力最大的就是那些野果子,味道可口,用來當作零食剛剛好。
  • 農村山上有這樣一種野果子,和葡萄長得很像,你們吃過嗎?
    農村山上有這樣一種野果子,和葡萄長得很像,你們吃過嗎?水果是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的食物 ,在炎炎夏日,來上一盤冰涼清爽的水果是在合適不過的了,水果的口味是各不相同的,有酸的,有甜的,還有酸甜可口的,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胺基酸,碳水化合物和一些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吃起來對我們的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吃過那麼多的水果,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農村地區的野果子呢?
  • 家庭三葉木通(八月炸)盆栽技術
    家庭三葉木通(八月炸)盆栽技術三葉木通系木通科木通屬多年生木質藤本植物,藤可長達10米。莖、枝都無毛,灰褐色,有條紋。果成熟於秋季,果實肉質,漿果狀,長圓筒形,長約8釐米,直徑4釐米左右,紫紅色,果皮厚,果肉多汁,8~9月成熟後沿腹縫線開裂,故稱八月炸,或八月瓜,味甜可食;種子多數,呈橢圓形,棕色,長數毫米,是中藥,稱預知子。
  • 農村家庭作坊特色酒-八月瓜可以釀酒嗎?八月瓜酒製作方法
    這個季節,農村又一波野果子朝我們奔來,品嘗野果是農村娃的童年趣事。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野果不僅能解渴充飢,過去老人還拿來釀酒。這種野果就是過去農村常見的八月瓜——孩子們眼中的山珍。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八月瓜酒的釀酒方法。 1、將剛從山上採摘的八月瓜去梗,去除病果、爛果,清洗乾淨,瀝乾水份。
  • 農村這種野果原來可以吃,果子是藍色的,你們都吃過嗎?
    農村這種野果原來可以吃,果子是藍色的,你們都吃過嗎?我們都知道,農村的花草樹木都特別的多,每到春天的時候,這些花草樹木都會瘋狂生長,長出嫩芽,這個時候,農村人民就迫不及待的去尋找這些美味了,農村人們上山砍柴,尋找野味的時候,路途遙遠,總會感覺到口渴,這個時候,他們就會尋找野果來解解渴了。你們都知道農村的野果子有哪些嗎?
  • 農村老話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具體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有時候要結合很多因素去懂,特別是一些初看莫名其妙的話,比如這句「男怕八月,女怕臘月」,這句話讓人冷不丁看見時就會感覺茫然,為啥男人怕八月,女人怕臘月?他們在害怕什麼?什麼叫原始農業勞動?就是靠著非常原始的手段去實現農業的勞作和生產。比如在過去,人們有兩個時候最忙,農曆五月和八月,五月是收麥子的季節,八月是收秋的季節,於是就誕生了太多關於這方面的俗話和老話。而這句「男怕八月忙斷腰,女怕臘月不離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為什麼八月會忙斷腰?
  • 農村8種野果子,看看你認識幾種?80、90都吃過,00後見都沒見過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娃,我的故鄉是山區,在這個連綿起伏的大山深處,有一個美麗又淳樸的村莊,那裡山很綠,水很清,天很藍。人很善良。我的童年就是在這裡度過的。擁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農村的生活雖然很貧窮,但是我們卻活的很快樂,充滿了很多樂趣。摘野果,想必是很多80、90後的美好童年回憶,你們小時候都摘過哪些野果吃呢?下面幾種就是我小時候摘過的,看看你們認識嗎?第一種:三月泡有的地方叫山莓、野草莓等,學名叫三月泡。
  • 「八月瓜」成村民致富果
    08-26 10:08:51 來源:梁平網-梁平日報 八月瓜又叫「八月炸」,在網上曾被冠上「吃稀奇」「大山的野果」「童年的回憶」等標籤,其名字來源於每年農曆八月,這種表皮如番薯的水果會炸開,露出裡面如香蕉一般的瑩白果肉。
  • 80後90後的童年2:摘野果子(最全版)
    有一次大家找到一顆大樹,長滿了楊梅,但是很酸那種,吃得大家牙都軟了。而山路邊有時有小棵的楊梅樹,結的楊梅不多,但是又大又紅,非常甜,大家像撿到寶一樣爭搶著摘來吃,特別有趣。桑葚種有桑樹,就會長出桑葚。在鄉村裡順手就能夠摘到的野果子。
  • 農村山裡此野果,果形如芒果,又像裂開的香蕉,排毒美白能抗癌!
    農村山裡有一種野果,果形如芒果,又像裂開的香蕉,味道最美,口感遠勝蜂蜜,排毒美白能抗癌!它就是下面這個樣子,你認識嗎?這種水果叫八月瓜,又名野香蕉和八月,它果味香甜,原是給古代皇帝的貢品,屬一等一的野生珍稀樹種,主要分布在我國貴州、雲南、湖南一帶山麓谷地、林緣灌木叢中,為正宗大山裡的野果。
  • 長相似小西瓜的野果子,被譽為「酒精剋星」,遍地都是卻無人問津
    長相似小西瓜的野果子,被譽為「酒精剋星」,遍地都是卻無人問津我們在農村裡可以見到很多野果子,像樹上結的,灌木衝著或是藤蔓上掛的,還有的生長在地面。這些野果子大多數以前都是經常被採摘食用的,像我們經常提到的八月炸,它的長相併不討喜,但是口感卻比一些水果都要好,如今在農村裡還有人專門種植。但是在農村有的野果子經常掛滿樹枝,或者遍地都是,都沒有人會去採摘,如今才知道它們的價值珍貴。
  • 長得像香蕉,成熟後就炸裂開,如今有人專門種植,一個能賣三五塊
    時間流逝,再過幾天就是農曆八月十五了,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今年的國慶中秋趕在一起,假期也並在了一塊,相信很多人都可以迎來一個很長的假期,假期關注最多的除了玩,應該就是吃的了。今天馬龍要給大家介紹一種在八月成熟的水果,名為八月炸,據說這種食物南方人常見,北方人幾乎沒人見過,以前農村隨便吃,現在有人專門種植,售價三五塊一個。
  • 大山深處的野果,國外賣得很火,在我國卻發展緩慢,還禁止進口!
    導讀:大山深處的野果,國外賣得很火,在我國卻發展緩慢,還禁止進口!日常生活在鄉村的小夥伴們,針對野果子有種獨特的情感,三月泡、八月炸、拐棗等全是童年喜歡吃的野果子。只不過這類野果子現如今在大城市都沒有賣的,想嘗嘗也很難買到。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文/二狗農村老話是過去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大白話常識,因廣泛在民間傳播,說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對於「八月打雷,遍地是賊」這句老話,是指農曆八月份打雷情況,而今年農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這期間中後期也是多地秋收農忙時節,往往對於陰雨天等不利氣象影響會比較明顯,而打雷則預示著當地仍有很強的暖溼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