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文/二狗
農村老話是過去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大白話常識,因廣泛在民間傳播,說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對於「八月打雷,遍地是賊」這句老話,是指農曆八月份打雷情況,而今年農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這期間中後期也是多地秋收農忙時節,往往對於陰雨天等不利氣象影響會比較明顯,而打雷則預示著當地仍有很強的暖溼氣流,因而會帶來明顯降雨並容易出現秋雨連綿不絕的情況,使得農作物後期生長和秋收工作受影響而不利於今年收成,為此在民間會有「八月打雷墓門開」、「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等說法。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
關於這句老話應該是指北方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一般當地雨季多為七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基本上8月份後期隨著北方冷氣團南下而使得暖風氣流逐漸南撤,再加上此時副高壓逐漸南移卻又向北抬,因而在副高壓控制下多為晴朗無雲天氣,使得陽光照射強烈,為此會在8、9月份多的秋老虎高溫天氣。但每年的氣象變化規律會有一些差異表現,多為兩種情況:
一種:到了農曆八月份,如果當地受北方冷氣團控制而空氣乾燥,不易形成強烈的對流,因而後期雷陣雨天氣會越來越少,一旦暖溼氣流退出當地,則宣告今年打雷和雨季徹底結束。一般這時秋高氣爽,對於農作物灌漿和收穫、晾曬等工作都非常有利,更容易喜獲豐收。
另一種:到了農曆八月份遇到暖溼氣流仍比較強勢,此時因趕上北方冷空氣逐漸南下,並偶有強冷氣流襲來,使得當地暖溼空氣被迫抬升而形成強烈對流,進而容易形成雷陣雨等強對流天氣。由於秋季冷暖氣流容易勢均力敵,互不退讓,使得當地降雨多為連續陰雨天,故而不利於農作物後期生長和收穫晾曬等工作,很容易出現歉收或顆粒無收等情況,因過去農業生產方式傳統並多為靠天吃飯,畝產量很低,使得一季糧食產量有限而不夠家庭成員食用,就會容易出現人們餓死或被迫出去偷竊等情況,故而民間便總結為「八月打雷墓門開」或「八月打雷,遍地是賊」等說法。
八月打雷好不好?對現代農業生產影響有多大?
要知道,在化肥和農藥使用之前,因農戶種植農作物主要靠人畜糞便發酵後施肥,因發酵簡單而肥力有限,使得畝產量本來不高,再加上過去灌溉發展水平不高,多為靠天吃飯,而趕上老天爺不正常年份,往往農作物生長和收穫便會受影響,又因過去一戶人家成員較多,進而造成糧食供應不足。而「墓門開」在這裡會有兩層意思解讀,即:一方面是指人們因糧食歉收而被餓死,自然就得入棺埋葬。另一方面則是指人們因糧食不足而為了活路不得不去做偷竊之事,可能就會冒險去一些埋藏有財物的祖墳挖掘盜墓,然後換取食物吃。
不過,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發展,現如今靠天吃飯的比例越來越低,即便遇到高溫乾旱和連續陰雨天,往往在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中,也可以儘量降低糧食損失,另外,現如今交通便利,國內外貿易發達,即便趕上一些當地農作物歉收,也可以通過儲備糧食、進口糧食或其他地區調運糧食來緩解,並不會影響現在人們的正常生活,故而「八月打雷」對農業生產和人們生活影響越來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