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正月打雷,到處是賊」,是什麼意思?聽老農說便知

2020-12-17 騰訊網

麻煩您在閱讀前點擊右上角關注,鄉村波比每天為你提供最實用的三農知識。

現在按照我國農曆計算還是處於正月階段,而且春節也剛剛過完不久。也就在這幾天我國多地比如華南、華中地區就出現了大雨和暴雨天氣,比如昨天廣西多地還伴隨著8~9級大風和打雷天氣。同時東北地區一帶還出現大暴雪天氣,近期天氣比較反常,而自己一直在農村生活了80多年的老爺爺不禁感嘆「正月打雷,遍地是賊呀!」,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知道一般入春以後要到了農曆2月份以後我們各地氣溫才逐漸回暖,這時候農村開始忙碌起來了。比如春耕、莊稼播種、種植等等農事農忙便開始了。而現在還是處於正月,按理說我國大部分氣溫還是比較低的,真正的寒冷並沒有完全消去。

這時候寒冷空氣一直籠罩在大地之間,但是今年的天氣比較反常,由於從太平洋飄過來的暖流提前進入我國大地,那麼在強對流天氣影響下,大風、大雨、打雷現象便發生了。這都是冷短空對流氣相互碰撞「打架」而出現的氣候現象。

在以前農村由於都是傳統的農業種植,大部分農民種植各種莊稼和農作物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飯,沒有過多的科學種植技術的支撐。而這時候如果遇到了暖流提前到來,那麼很多潛伏在種植莊稼的土壤中的病蟲卵就會滋生,最終導致莊稼受蟲害嚴重,導致減產減收。

而「正月打雷」在以前人們觀念裡就是一個「災難」年。老天吃飯的農民一年中會過得比較艱苦。而由於當時農民種植的莊稼受蟲害影響,但是又沒有什麼農藥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最終一年收成大幅度減少。農村生活困苦,經濟蕭條之下很多盜賊便出現了。所以才有「正月打雷,遍地是賊」的說法。

今年惡劣天氣提前到來,而且一股寒潮持續南下,另一股暖流順勢而上,強對流天氣提前到來,雷雨天氣也就在所難免。很多上了年紀的老人都紛紛感嘆,今年的天氣比較反常呀,還好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氣溫提前回升,莊稼種植技術也逐漸提高的環境下,「正月打雷,到處是賊」的現象也很難發生了。

這段時間你們那裡有大風大雨或者暴雪天氣嗎?歡迎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賊」,正月打雷好不好,今年年景怎麼樣?
    提要: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賊」,正月打雷好不好,今年年景怎麼樣?在古代,農業生產是沒有天氣預報的,而自然環境、天氣等因素對農業生產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古代的農民只能依靠生活經驗來預測天氣安排農業生產活動,這些世代流傳下來的諺語,十分有意思,有些還相當精準,對預測天氣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久晴大霧必陰,久雨大霧必晴」、「天上魚鱗斑點,曬穀不用翻」等等。那麼,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賊」是什麼意思呢?正月打雷好不好,今年年景怎麼樣?
  • 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
    摘要:正月雷二月雨,正月打雷到底是好是壞?幾句農村裡的老諺語,告訴你答案!目前正處於正月下旬,馬上進入到二月了,這打雷了,說明了什麼?會是倒春寒嗎?農民朋友應該怎麼辦?幾句春雷諺語告訴大家!對於正月打雷的說法,在我們農村裡那可是有很多老話的,例如這句「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歇」,說的就是正月打雷的跡象表明在二月份雨水會不斷,而且降溫的影響是不利於農耕進行的。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遍地出賊」,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呢
    今天正月二十一,時間飛馳,我們馬上就要告別正月,迎接二月的到來,二月二龍抬頭之後的天氣,會變得越來越暖和,這一天也是理髮最多的,大家都愛在這一天剃頭,美名其曰:「剃龍頭、交好運」,在一些農村地區,對於正月、二月打雷,是有很多種的說法的,這也跟地域不同所產生的俗語,像北方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形成的環境氣候
  • 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
    提要:農村老話「八月打雷,遍地是賊」,是什麼意思?八月打雷不好嗎?文/二狗農村老話是過去人們根據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一些大白話常識,因廣泛在民間傳播,說明具有一定道理可言,對於「八月打雷,遍地是賊」這句老話,是指農曆八月份打雷情況,而今年農曆八月份即8月30日~9月28日,一般這期間中後期也是多地秋收農忙時節,往往對於陰雨天等不利氣象影響會比較明顯,而打雷則預示著當地仍有很強的暖溼氣流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啥意思?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一些農村俗語一定相當熟悉,尤其一些上了年紀的老農,他們總是一張口就能說出很多俗語來,而且經常拿這些俗語來教育年輕人。比如打雷這個問題吧,古時候人們對打雷的現象不太了解,甚至傳說是雷公爺在天上打雷,現在有的老人,還經常對小孩說這件事呢。其實打雷下雨,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哪有什麼雷公爺呀?學過自然的人都知道,當帶正電的雲和帶負電的雲相遇的時候,就會發生閃電現象,閃電的時候會發出一種強大的聲音,這種聲音就是我們聽到的打雷聲音。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說的啥意思呢
    在我們的農村,對於天氣的變化尤其的敏感,大自然的發生的變化,在農村的俗語、老話之中都有很好的體現,這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所演變成為大眾所熟知的俗語,在農村被廣為的流傳,根據季節、節氣的交換,什麼季節就應該出現什麼樣的天氣變化,但也有會偶爾出現一些例外,這種不正常的天氣變化,也被村民認為對於整個年景有直接的影響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農村這樣的老人,在村子裡輩分很高,有時候村裡人遇到事去請教他們,他們總能把事情說得很清楚、周全,還總是脫口而出一些俗語、諺語,幫助人們指點迷津。前段時間,筆者老家這邊正月中旬,大冬天的有一天打雷了,村裡就有老人說,正月份打雷不是一個好現象,還說了這樣一句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這是什麼意思呢?
  • 「撫典識慧」由「正月打雷人骨堆」說起
    今年黃曆正月期間眾多地區,幾乎是不約而同地電閃雷鳴,多地甚至下起了冰雹。這在傳統文化中,是什麼天象預兆呢?漢代有一首樂府民歌叫《上邪》,講一個忠貞的女子自誓說,如果發生五件不可能的事情,她才敢棄絕那海枯石爛的愛情。其中寫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 「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墳堆堆」這句農村俗語說的是什麼呢?
    對於農民來說,其實對於天氣的變化都會非常的敏感,可以說看到什麼風吹草動,都會去想這個天氣會有怎樣的變化,所以在農村有著不少關於天氣的俗語,通過這些俗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預估天氣是怎樣變化的,因此做好準備。
  • 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是什麼意思?漲知識了
    農諺是人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通過對自然的深入觀察和思考,總結出來具有一定實踐指導意義的言語,所謂「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也是一句農業生產諺語,不過這涉及到農業生產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正月裡也就是新春佳節期間,正是臘盡春回的時節,是天氣逐漸轉暖的時節,這個時候如果出現打雷的現象,那就說明節令不正常,春天是春風送暖,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的時候,這是一個生發的季節,而不是瘋長的季節。
  • 俗語:「正月打雷人骨堆,二月打雷牛骨堆」,古人的話,道理何在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欲說人,先說鳥,其實雎鳩跟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動物,但在文學裡,是可以相提並論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白露、霜這些自然植被和現象,跟「思念伊人」完全沒有關係,但組合到一起,依然可以形成優美的詩句。 然而文學並不等於科學,所以還是要以馬克思唯物主義的觀點看待這些問題。
  • 農村諺語「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不僅是農村老話,是重要的農民看物識天氣的農諺,具有非常好的實用性,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魚知三日水」,魚生活在水中,能感覺到水溫的高低。氣溫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未來兩三天之內的氣溫與當今的氣溫存在有非常相似之處,水溫也是如此。所以,魚生活在水中,自然能感知近兩三天的水溫變化。水溫高,魚四處覓食,活動量大,水溫低,魚非常安靜,活動量小。
  • 農村諺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是啥意思
    鄉村大視角的農民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農村大學生小妮,今天給大家說說咱們農村的這條俗語諺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古代這個「一更、兩更、三更是什麼意思呢?」時間那麼這農村諺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分別講的是什麼道理呢?
  • 冬天打雷預示來年自然災害會多,這是真的嗎?看看老農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 大家來到小柒聊三農,今天小柒就帶您了解更多有關的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了解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冬天打雷預示來年自然災害會多是真的嗎?看看老農怎麼說說到冬天打雷,真的是一件非常罕見的天氣情況。
  • 今天大寒了,在農村,老人說的「大寒不寒,人畜不安」什麼意思?
    時光如梭,不知不覺中已經大寒天了,這個天氣越來越冷,而在農村這個季節,農戶們為了禦寒就會在街道上,家裡院子裡攏起一堆火,一邊烤著火,一邊暢談著村裡的各種趣事,而在一起聊天時常常聽到村民們說到一些時節的老話,這些老話聽起來頗有道理,是人們在多年的實際生活中總結出來的。
  • 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結婚」,究竟是咋回事兒?
    前兩天上網,看到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不定親,正月不結婚」。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對這句俗語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討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定親所謂的「臘月」,其實是指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風俗通義》中這樣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
  • 農村有句諺語「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農村裡有很多諺語,農村的諺語很多都是跟耕種有關,多數反映農民們生產實踐中總結的農事經驗,口口相傳,這些諺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廣泛流傳於民間。在不同的季節裡,時常會聽到從老農的嘴裡蹦出一兩句相應的諺語。
  • 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啥意思?
    雖然說如今農民都直接觀看天氣預報來預知天氣,但是很多農村的老人還是喜歡用這些農村的俗語來預測未來的天氣變化,預測一下這一年莊稼的收成如何,雖說這些俗語說的不一定特別的準,但是說的也是八九不離十,最近常聽村裡的老農說今年的天氣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到底說的是啥?今年的天氣是好是壞呢?
  • 農村老諺語:「七月十五響雷公,大雨滿到平天溝」,說的啥意思?
    農曆七月十五剛剛過去幾日,對於多數農村地區來說中元節都是祭祖的日子,所以我們老家人們又稱中元節為鬼節。中元節次日,小編恰好碰到了鄰居廖大爺,老廖一見我就打開了話匣子,笑道:「昨兒七月十五豔陽高照,今年秋天咱們的收成不會差啦!」
  • 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
    摘要:農村「386160」部隊是什麼意思?老農感嘆:農村的出路在哪裡?只有切實改善農村的生活條件,這些進城工作的農民工們才會在家生活,而這樣的工程國家和政府也在積極建設,什麼「新農村建設」、「城鎮化改造」等等,都是目前農村出路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