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5 鄂東三農

農村老話:「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說的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不僅是農村老話,是重要的農民看物識天氣的農諺,具有非常好的實用性,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魚知三日水」,魚生活在水中,能感覺到水溫的高低。氣溫的變化是有規律的,未來兩三天之內的氣溫與當今的氣溫存在有非常相似之處,水溫也是如此。所以,魚生活在水中,自然能感知近兩三天的水溫變化。水溫高,魚四處覓食,活動量大,水溫低,魚非常安靜,活動量小。

「水知三日風」,從水面的動靜就能知道近兩三天之內,有無大風。水面無風,平靜如鏡,一點波紋都沒有,說明近兩三天之內沒有大風。若是水面波光蕩漾,波紋密布,一浪接過一浪,就知道近幾天有中等風要刮。若是水面波滔洶湧,風浪翻滾,說明近幾天有大風要刮,提醒大家做好防風準備。

總之,「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是可以根據自然物體來識別天氣,了解天氣變化情況。這些諺語,在農村是非常實用的。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是啥意思?
    農村有不少俗語,關於飲食的,關於天氣的。小時候經常聽大人們說「一日南風三日暖,三日南風狗鑽灶。」當時並不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只知道大人們一這樣說,就說明要變天了。後來理解了這句話的氣象原理,不得不感慨老農們對天氣總結的真到位。這句話整體是針對北方來說的。意思就是說冬天的時候,刮上一天的南風,接下來的三天都會比較暖和。
  • 三日水煮蛋減肥法
    在減肥計劃中,飲食很重要,如果飲食安排的妥當,那麼減肥效果事半功倍,飲食減肥法也有很多講究,也有各種各樣小方法,比如三日水煮蛋減肥法就是其中之一,每天通過吃雞蛋就能減肥, 既不用餓肚子還能輕鬆將身體多餘的脂肪甩掉,達到令人滿意的瘦身效果。什麼是三日水煮蛋減肥法?
  • 農村老人常說「提三兩為客,幫三日為奴」,到底是什麼意思?
    別看農村沒有城市那些燈紅酒綠,沒有稀奇古怪的玩意兒,但農村卻是蘊藏著「神奇寶藏」的地方,許多東西都能夠代代相傳,一直存在到今天,就比如說一些生活經驗、生活竅門等。為了方便人們好記,就會把一些話減縮成一句俗語,說這也順口。今天給大家說一說的就是「提三兩為客,幫三日為奴」,朋友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小編是從農村長大的,童年過得十分快樂。
  • 俗語「敲船三日破,敲碗三日窮」,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敲船三日破,敲碗三日窮」,啥意思?有沒有道理?自古以來,家規家訓都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到古代家世顯赫的權貴,小到貧寒人家,都有著自己的家規門風。端蒙養、重門風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在農村為什麼農民說「水至清則無魚」?有道理嗎?
    為什麼人們常說「水至清則無魚」,卻很少有人說「水至濁亦無魚」?在農村,農民口中流傳著「水至清則無魚」的農諺。「水至清則無魚」意思是說水清靜到極至時,是水裡沒有魚活動的表現。這是說明水裡沒有魚類的生活。有魚生活,魚會在水裡不停地運動的,總會攪動泥漿使水變濁;魚在水裡生活,每天都要從腹中排出排洩物在水裡,也會使水變濁。既有魚生活的水,想清淨化的水是很難的。魚越少,魚活動時攪動塘水程度越小,生活的排洩物也越少,則魚越少水越清;魚越小,魚的活動能力越小,攪動泥漿的程度越小,生活的排洩物也越少,則魚越小水越清。
  • 為什麼說「水至清則無魚」?你應該學會的人生道理!
    水至清則無魚,是幾乎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話,意思就是水如果太清就不會有魚。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其蘊含的深刻寓意,或是把其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為什麼說水至清則無魚,看似很奇怪,但細細想來,則是非常有哲理的。水如果太清的話,裡面的魚兒就等於失去了保護,久而久之,就非常容易被抓住,可是如果水沒有那麼清,甚至說雜物比較多,裡面魚則就可以借雜物遮蔽自己,就不會那麼容易收到傷害。可以說,水至清則無魚,不僅內涵深刻,還有這辯證的哲學道理。我想,如果可以將這個道理運用到生活中,一定會受益匪淺的。
  • 「念佛一聲,漱口三日」說的是什麼?
    可見,念佛這一法門的殊勝程度,若非如此,又如何解釋有那麼多的人都常誦佛號呢?但是,有一種禪法卻是例外,即趙州禪法。據《印光大師全集》的記載說,有位趙州禪說「念佛一聲,漱口三日,與佛之一字,吾不喜聞」。也就是說,在趙州禪師那裡,念一聲佛號,卻要漱口三天,這是什麼意思呢?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只有擔心念佛念得不夠多,沒有聽過有念佛還需要漱口的說法,但是為什麼趙州禪師卻在反其眾意而行之呢?
  • 「上善若水」是什麼意思?其實意思很簡單,卻鮮有人知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有一些成語或者說是諺語都已經被人曲解了它的原本的意思,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一個成語「上善若水」。可能對與大家來說這個成語都不陌生,但是在今天有很多人都已經曲解了它的意思,忘記了它原本的含義。實際上這個成語它的原意十分簡單,卻鮮有人知,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它的意思吧。
  • 農村老話「大雪三日晴,牛馬要斷頭」,是什麼意思?
    相逢便是緣分,哈嘍大家好,我是PP說三農,下面就是我為大家分享的文章。星期一,二十四節氣的第21天,大雪,即將來臨。和小雪一樣,大雪也會反映氣溫和降水量的變化。這一天的到來,意味著天氣將變得更冷,降水將越來越多。
  • 農村有句諺語「水淋春牛頭,農夫百日憂」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農村裡有很多諺語,農村的諺語很多都是跟耕種有關,多數反映農民們生產實踐中總結的農事經驗,口口相傳,這些諺語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廣泛流傳於民間。在不同的季節裡,時常會聽到從老農的嘴裡蹦出一兩句相應的諺語。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
  • 我們常說的「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的深層含義
    在老年人的社會裡都有著豐富的為人處事哲學,其中「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一句尤其絕妙。假如僅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臨近水邊,時間長了,就會懂得水中魚的習性;深入山林之間,聽得多了,就會辨別山間鳥的鳴叫。」
  • 《山風蠱》所說「先甲三日,後甲三日」喻示了什麼?
    如此亂象叢生,天下必有聖人出現,制定法製法規,加以約束,因此,下一卦將是《地澤臨》,聖人臨治天下。【卦辭】蠱,元亨①,利涉大川②。先甲三日,後甲三日③。【彖曰】蠱,剛上而柔下④,巽而止⑤,蠱。蠱,元亨,而天下治也⑥。利涉大川,往有事也⑦。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終則有始⑧。天行也⑨。
  • 二十四節氣諺語,說的還靠譜?
    二十四節氣諺語充分體現了人們的生活哲學和豐富的智慧,給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提供了很多經驗借鑑,對指導人們生產生活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諺語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經驗,還有樂趣。記得小時候在農村,因為每天放學後都要被安排乾點農活,經常走到半路天就譁譁的下大雨。那時聽父親說,天下不下雨,你可以看出來,比如說「有雨天邊亮,無雨頂上光」。。。
  • 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下半句少有人知
    導讀:農村俗語:「添人不添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嗎?下半句少有人知不管是在以前,狗在農村最為常見,以前人們養狗是為了看家護院,現在養狗更多是當作解悶的寵物來養;在我們那邊更是有」狗來富」的俗語,因此在農村對很多家庭狗真的很重要,但是為什麼會有「添人不添夠」的俗語呢?
  • 農村俗語:「水過百日自生魚」,啥意思?這種說法靠譜?
    農村俗語:「水過百日自生魚」,啥意思?這種說法靠譜?在農村,各種魚類可謂隨處可見,幾乎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會看到它們的身影,每逢夏季陰雨連天,河水暴漲之際,魚兒就會逆流而上,四處遊弋,大夥拿著各種捕魚工具,往往都能滿載而歸,就算一番折騰非常疲憊,但臉上依然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 你知道成語「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含義嗎?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成語,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說的,但以前一直不解其意,按字面意思,「知者樂水」就是聰明的人喜歡水;「仁者樂山」就是仁慈的人喜歡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按原來的理解,水裡的魚、烏龜、泥鰍應該都算是智者了;山上的老虎、獅子、猴子都應該算是仁者了,這顯然是大錯特錯了。原來這個水和山,比喻的是智者和仁者的思想境界,而不是他們真的喜歡山和水。
  • 考試常考諺語、俗語、歇後語知識匯總(一),快來收藏增加知識儲備!
    諺語【農業諺語】六月六,看谷秀。春雷響,萬物長。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六月不熱,五穀不結。處暑不出頭,割谷餵老牛。春天三場雨,秋後不缺米。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天氣諺語】立了秋,把扇丟。二八月,亂穿衣。
  • 農村俗話「雲裡日頭洞裡風,蠍子尾巴後娘心」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農村和過去不同,過去的農村,視離婚為洪水猛獸,所以後娘也是不多的,為了突出離婚將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打擊,出現了不少關於這方面的警示,一些俗話、老話、諺語,都試圖告訴人們,離婚後再娶或再嫁,都不會落到好,所以最好是不要離婚。
  • 怎樣理解《易經》中的「先甲三日,後甲三日」?
    《泰卦》上卦是一個坤體,「坤為地」,故《泰卦》有群龍(蟲)在地下而欲出之象。又「坤為釜」,「釜」是一種造飯的容器,這裡引申而取象為「皿」,故《泰卦》又有群蟲在皿中欲出之象。《泰卦》變《蠱卦》時,《泰卦》初九爭先出達,最終成為《蠱卦》上九。這就是《蠱卦·彖傳》所謂「剛上而柔下,巽而止,蠱。」「剛上而柔下」說明了卦變的過程,「巽而止」說明了卦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