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敲船三日破,敲碗三日窮」,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自古以來,家規家訓都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到古代家世顯赫的權貴,小到貧寒人家,都有著自己的家規門風。端蒙養、重門風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家風門規的確立可以對家族內的行為進行約束並且具有規範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傳統家訓家規中,包含了很多做人處事的智慧。
在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過程當中中,「家訓」更是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我們所講的俗語與古代的家風家規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下面且聽我一一道來!
首先來看這句俗語「敲船三日破,敲碗三日窮」,前一句表面意思可以理解為三天把船打破,要知道,雖然古代的工業技術不發達,但是各種製作出來的東西照樣品質優良,千年不倒。古代的船體多為木質材料,不僅要禁得起驚濤駭浪的抨擊,還要禁得起風吹日曬雨淋,一般情況下三天怎麼會把船體打破呢,而且這裡的「三日」並不是指三天,而是指長久的敲打,這句俗語告訴我們的道理並不是「堅持不懈」的做一件事就能成功,而是指這樣的習慣並不好。
後一句「敲碗三日窮」,表面意思是指連著三天敲碗會變窮。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在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相信吃飯敲碗是一種非常惹人煩的一件事,不僅會顯得素質低下,沒有教養。其實在生活當中,我們有一種說法是敲碗會越敲越窮,氣運就會變的很差,想想也是,吃飯敲碗這樣的壞習慣一直持續下去,也不會成大事的!
總得來說!一個好的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好的習慣不僅可以提升自身修養,更加會得到別人的刮目相看,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與人相處也會比較融洽,事業也能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