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死不做賊,冤死別告狀」啥意思?為什麼不能告狀?

2020-12-22 農家百味園

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話,不妨常常和村子裡的老人聊聊天,不僅可以陪陪老人,還能聽到許多有意思的農村俗語,其實農村的俗語,基本上都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在流傳的過程中雖然也經歷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過程,但其實留下來的俗語,質量也是層次不齊的,其實這個質量也是指它在當今社會有沒有一定的意義,現在聽還有沒有道理,有的俗語你可以細細去品味,而有的俗語聽聽就行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俗語:「窮死不做賊,冤死別告狀」啥意思?為什麼不能告狀?

窮死不做賊

從字面上理解,其實就是無論你家裡有多窮,都不能去當小偷,都是不能去偷東西的,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人即使窮,但是也不能沒有骨氣,這是我們身上最好的品質,在貧窮的時候,想的不是去偷去搶,而是怎麼去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這種品質是非常好的,只要你勤勞、肯幹的話,這種情況總是會改變的,若是一不小心走了歪路,那麼這一輩子才是毀了,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冤死別告狀

冤死別告狀這半句,按照字面意思上來理解的話,說的就是你即使受了很大的冤屈,也別去告狀,這其實跟我們現在的理念有很大的出入,因為我們現在講究的是,要用事實說話,受了冤屈肯定是要說出來為自己平反的,那麼為什麼會有「冤死別告狀」的說法呢?

其實是因為在封建社會的時候,一般出現冤屈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恰恰讓他們受冤的就是那些有錢有勢之人,而在以前「官官相護」的情況是很嚴重的,你去告狀的話說不定會被倒打一耙,即使難得的遇到了清官,在告狀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其實他們是耽誤不起的,因為還需要賺錢養家,也沒有那麼錢去投入,即使是贏了官司,後面可能也會被有錢有勢的人報復,這是很不值當的,所以才有了這種說法。不過這句話,在現在是沒啥現實意義的,畢竟時代不同了,在法治社會中有冤就說,不會讓你冤屈的。

綜上可得,其實這句俗語的前半句,即使到了現在也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可以聽聽,但是後半句確實是不符合現在的情況了,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了,大家對這句俗語怎麼看呢?你覺得最有意思的俗語是哪句呢?歡迎分享。

相關焦點

  • 俗語「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什麼意思?太有道理了
    俗語「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什麼意思?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農村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你常和老輩人聊天,對這一點會更加的佩服,定會對古人的智慧驚訝不已。(1)舉手不打無娘子,開口不罵賠禮人這是出自李英儒的《還我河山》中的句子,在農村裡也是非常經典的老話了。其字面的意思是說,不要打那些沒有母親的孩子,也不要罵已經認錯並且賠禮道歉的人。對於這句俗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多數人的理解是認為對於不幸者我們要同情,而對於認錯者則要寬恕,不可粗暴對待。
  • 農村有句老話說「窮不告狀,餓不做賊」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後一句比較好理解「餓不做賊」就是說人窮志不窮,就算是餓死了也不要去做賊。暗示人活著要有骨氣,人不可能一輩子窮吧!只要你有骨氣,又有上進心,那麼就一定會改變現狀的。而如果你去做賊了,那麼你的這輩子也就完了。畢竟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那麼你的骨氣也就漸漸的沒了。
  • 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是啥意思?
    前幾天上網,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至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我並沒有弄明白,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餓死不敲寡婦門寡婦一語出自《詩·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
  • 俗語「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啥意思?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是過去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和生活經驗的總結,有的俗語,雖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細細品味,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在今天也很適用。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吧?餓死不敲寡婦門,窮死不挖絕戶墳,這句俗語不難理解,只看字裡行間的意思,我們就能明白這句俗語要表達的意思。但是,也有很多人不能夠理解,一個人,在快被餓死的時候,為什麼不能去敲寡婦家的門?去要一點吃的呢?這是不是有些不太近人情了?我們要完全理解這句俗語,還要從過去說起。在過去,人們的思想非常守舊,人們的生活也非常貧困。
  • 農村俗語「凍死莫烤燈頭火,窮死莫登親朋門」,啥意思?
    入冬以後,在農村很多老人,曬著太陽烤著火籃,三五成群,坐在門前的操場上曬太陽,聊天說地,談古論今。這兩天我有空也就和他們一起湊熱鬧,聽他們講農村的俗語,說農村的家長裡短,十分有趣。隔壁的老大爺說了一句農村俗語,「凍死莫靠燈頭火,窮時莫登親朋門」。
  • 「寧窮死,別娶生妻」是啥意思?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
    然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對於婚姻都有著極大的恐懼,對於相愛的人來說,他們害怕在結婚之後,彼此之間的愛情會被消磨殆盡,因為生活的諸多矛盾而使愛情破碎;對於那些本來就是搭夥過日子的人來說,她們也擔心結婚之後會因為物質產生更多的衝突…而關於婚姻,古人就總結了一些經驗,比如說「寧窮死,別娶生妻」,這是啥意思呢?生妻指什麼,為什麼不能娶呢?
  • 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雖然我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認真思考,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抖腿萬事空抖腿是指一個人在坐下來後其腿部不斷抖動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有些人的身上會不經意產生,而且,還會形成一種習慣,而一旦習慣形成,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想戒除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
    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在農村,我們會經常從那些老人口中聽到各種各樣,非常有意思的俗語。這些都是經過無數代人驗證過了真理,雖然有時候其中也有一些迷信的說法,但很多卻是非常靠譜的,如果不相信的話,可能是要吃虧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句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寧讓狗咬,別讓鵝啄」這句話明顯是指的生活常識。
  • 民間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
    民間俗語「寧讓狗咬,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有啥講究?俗語中多是從生活中反覆觀摩與匯集的經驗所得,所以當某個時刻感到言語匱乏的時候,恰好這句精準的語句能夠表達最精確的意思。那麼這句農村老人常說的句話「寧讓狗咬, 別讓鵝啄;寧願窮死,別娶活漢妻」您有聽說嗎?相信總結出這句俗語的老祖宗也有過滄桑而又「慘痛」的經歷。「寧讓狗咬,別讓鵝啄」農村美麗優雅的大白鵝,在湖面上紅掌撥清波,就像是一名芭蕾舞者,姿勢柔美,羽毛潔白無瑕,看起來渾身透著高冷範兒。
  • 農村俗語「窮不賣看家狗,富不殺耕地牛」到底啥意思?有啥道理?
    而且這些通俗易懂,簡簡單單地幾個字,每字眼卻又蘊含著很多的哲學和道理的俗語。在農村流傳,給農民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參考價值。而且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農村年齡稍大些的老人,他們在日常生活跟人交流的時候,一言不合就開始飆農村俗語,讓眾人啞口無聲。也正是因為這股力量讓我們國家屹立在世界東方幾千年不倒。這些俗語裡面基本覆蓋了生活方方面面。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中華的俗語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用他們的聰明才智,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運用諧音的方式,表達出當時社會的人們對某種事物或生活的的美好嚮往。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就是「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呢?能把這句俗語領悟的人離成功不遠。
  • 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令人深思
    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得乾淨,餓得漂亮」是啥意思?確實令人深思,話雖糙了些理卻不糙,其實很重要。所謂「窮得乾淨」是說,人不管如何貧窮,衣服都要穿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哪怕是過去的那種補丁摞補了的衣服,也應該如此,至少要把衣服洗乾淨,縫補整齊一些再穿。
  • 民間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啥意思?
    那為什麼民間的俗語說「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意思?明明可以娶妻,為何不娶? 那麼古人為何總結俗語「為何窮死,不娶生妻?」那些不能生育,或者因為丈夫原因而無法生育的女子,本身就很命苦,為何人們還要趕盡殺絕?不給她們留條後路呢?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農村俗語,在很多地方是這樣說的,「富怕添兒,窮怕添女」,其實意思是一樣的。這句農村俗語是我國古代社會農村的真實寫照,非常符合那個農村社會現實生活,非常貼切生活,但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已經失去它存在的現實意義,成為一個不切近現實的農村古老的俗語,已經被時代所淘汰,已經被農村人逐漸淡忘磨滅了。這句農村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富不添丁」,在有些農村是說「富怕添兒」,是說一個富裕的農家,是害怕多生兒子的。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
    農村俗語:「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啥意思,值得讓人深思!俗語是一種比較口語化的語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運用到。它是勞動人民通過長期的摸索不斷總結出來的,通俗易懂很容易被大家記住。俗語常常被大家稱為常言,俗話。
  • 農村俗語:「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是啥意思?
    不過,到了後來的時候,人們是再也不敢吃觀音土了。並因此總結出了一句農村俗語:餓死不吃觀音土,窮死不賣牛皮鼓。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句俗語。一、餓死不吃觀音土觀音土,又名高嶺土,也被稱為膨土巖、白泥、皂土、陶土、甘土、斑脫石等。觀音土中富含矽、鋅、鎂、鋁等礦物質,是生產陶瓷製品以及黏土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之一。觀音土中除了含有礦物質之外,是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的。
  • 家裡孩子愛告狀咋辦?別一刀切,分清類型再說管教
    文/赫媽育兒只要是家裡有孩子的朋友,沒有不擔心孩子的品性和人緣的。雖然孩子都是小天使,但有時候孩子們的一些行為還真就特別容易讓同齡人反感,比如說告狀就是其中一種。而且面對愛告狀的行為,家長也不知道該咋辦,有的家長乾脆就明令禁止孩子這麼做,其實這也是不對的。
  • 俗語:「寧窮死,別娶生妻」,生妻是什麼,為什麼窮死都不能娶?
    這就是我們如今膾炙人口的很多俗語的由來,可是其中有很多是帶著偏見的,比如說這句「寧窮死,別娶生妻」,究竟為什麼不可以呢? 「生妻」的由來、本意及延伸意義 「生妻」這個詞語的由來,要追溯到古時候的一本書中,《文選·李陵》:「老母終堂,生妻去帷。」
  •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說的啥意思?
    農村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住在農村,對農民而言很重要的東西,一個是房子,一個是土地。房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見證了一個農民家庭的一代又一代的延續。
  • 幼師必讀:幼兒為什麼愛「告狀」?如何引導?
    這個時期的幼兒對教師有著很強的依賴,加上自身能力發展有限,不能獨立處理好矛盾,因此,教師就成了他們最信任的「法官」。然而,許多教師忙著四處「判案」,卻沒有深究「案件」背後的原因,致使「案發率」居高不下。幼兒為什麼愛告狀?其實,告狀行為是幼兒道德感產生的外在表現,反映了幼兒對道德的認知、對規則的遵守、對行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