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話,不妨常常和村子裡的老人聊聊天,不僅可以陪陪老人,還能聽到許多有意思的農村俗語,其實農村的俗語,基本上都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在流傳的過程中雖然也經歷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過程,但其實留下來的俗語,質量也是層次不齊的,其實這個質量也是指它在當今社會有沒有一定的意義,現在聽還有沒有道理,有的俗語你可以細細去品味,而有的俗語聽聽就行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農村俗語:「窮死不做賊,冤死別告狀」啥意思?為什麼不能告狀?
窮死不做賊
從字面上理解,其實就是無論你家裡有多窮,都不能去當小偷,都是不能去偷東西的,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人即使窮,但是也不能沒有骨氣,這是我們身上最好的品質,在貧窮的時候,想的不是去偷去搶,而是怎麼去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這種品質是非常好的,只要你勤勞、肯幹的話,這種情況總是會改變的,若是一不小心走了歪路,那麼這一輩子才是毀了,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冤死別告狀
冤死別告狀這半句,按照字面意思上來理解的話,說的就是你即使受了很大的冤屈,也別去告狀,這其實跟我們現在的理念有很大的出入,因為我們現在講究的是,要用事實說話,受了冤屈肯定是要說出來為自己平反的,那麼為什麼會有「冤死別告狀」的說法呢?
其實是因為在封建社會的時候,一般出現冤屈的都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恰恰讓他們受冤的就是那些有錢有勢之人,而在以前「官官相護」的情況是很嚴重的,你去告狀的話說不定會被倒打一耙,即使難得的遇到了清官,在告狀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的,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其實他們是耽誤不起的,因為還需要賺錢養家,也沒有那麼錢去投入,即使是贏了官司,後面可能也會被有錢有勢的人報復,這是很不值當的,所以才有了這種說法。不過這句話,在現在是沒啥現實意義的,畢竟時代不同了,在法治社會中有冤就說,不會讓你冤屈的。
綜上可得,其實這句俗語的前半句,即使到了現在也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可以聽聽,但是後半句確實是不符合現在的情況了,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太認真了,大家對這句俗語怎麼看呢?你覺得最有意思的俗語是哪句呢?歡迎分享。